学术投稿

多潘立酮混悬液抑菌效能测试与评价

杨晓莉;马英英;绳金房

关键词:多潘立酮混悬液, 抑菌效力, 评价
摘要:目的:考察多潘立酮混悬液中抑菌剂的有效性.方法:确立平皿法(1ml/皿)为多潘立酮混悬液计数测定方法,按要求对其抑菌效能进行测试.结果: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5种试验菌而言,多潘立酮混悬液的抑制作用比较好.结论:潘立酮混悬液中的抑菌剂系统有效,能保证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PTX3与ACS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及预后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长正五聚蛋白-3(PTX3)浓度升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稳定性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ACS患者100例,入院后立即测定血清PTX3水平,以血清PTX3水平中位数3.75ng/ml分组,A组>3.75ng/ml患者为A组,B组<3.75ng/ml;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随访1年,以全因死亡和再发心血管事件作为研究终点.结果: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34例,其中死亡3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6例,非致命性心力衰竭9例,反复心绞痛16例,再次血运重建24例,A组患者较B组患者血管内超声定量结果显示血管重构指数、偏心指数、斑块面积、斑块负荷较血清明显升高(P<0.05).1年内A组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较B组明显增加(P<0.01).非致死心肌梗死、反复心绞痛、血运重建发生率A组较B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PTX3浓度升高可增加ACS患者斑块的不稳定性和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再发,可能是ACS患者斑块稳定性和预后的危险预测因子.

    作者:费玲;张军;牛和平;马晓丽;穆丽萍;孟冬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欧洲医用生物材料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思考

    1 欧洲医用生物材料发展状况在健康领域,医用生物材料常用于修补或者替换人体结构的部分或全部自然功能.很多医用生物材料作为医疗器械的部件使用,例如,心脏瓣膜、骨折固定器械、内部组织胶、手术止血材料、防粘连材料,以及皮肤替代物,或者能够释放药物的药物洗脱支架等材料.

    作者:陈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Hcy、Cys-C对冠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300例行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CIN分为CIN组与非CIN组,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Hcy、Cys-C与CIN的相关性.结果:300例发生CIN 45例(15%),CIN组Hcy、Cys-C比非CIN组明显升高.Hcy、Cys-C、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龄(>75岁)、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大剂量造影剂、心力衰竭均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y、Cys-C可成为PCI后患者发生CIN简捷、可靠的指标.

    作者:李顺宝;苑国富;于兵;胡成军;于丽娜;田春凤;黄丽;陆洋;李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PCT检测对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56例AP患者纳入观察组并进一步划分亚组,合并感染者22例,纳入感染组;未合并感染者34例,纳入非感染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分别在入院第1d、7d及14d,对照组在入院当日抽取静脉血3ml检测血清PCT水平,对比各组不同时期的血清PCT含量水平,分析AP患者不同时期PCT水平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组间比较,第1、7及14d的PCT水平,观察组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第7d的PCT水平显著高于第1d,第14d的PCT水平显著低于第1d与第7d(均P<0.05).结论: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AP合并感染与第1d、7d及14d时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均呈正相关.

    作者:王朝燕;禹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SYSMEX-XE2100血球仪在消化道溃疡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SYSMEX-XE2100血球仪分析消化道溃疡患者的血常规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消化内科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以SYSMEX-XE2100血球仪测得的结果分析溃疡患者的血常规特点.结果:72例患者中高于参考值上限,WBC总数有4例,中性粒细胞为13例,淋巴细胞为12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为5例和1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系异常的25例,占总患者的34.7%.25例异常结果中13例为中性粒细胞异常;12例为淋巴细胞异常.结论:利用SYSMEX-XE2100血球仪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溃疡患者的血常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研究溃疡的治疗、分析预后等是十分有价值的.

    作者:邢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多潘立酮混悬液抑菌效能测试与评价

    目的:考察多潘立酮混悬液中抑菌剂的有效性.方法:确立平皿法(1ml/皿)为多潘立酮混悬液计数测定方法,按要求对其抑菌效能进行测试.结果: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5种试验菌而言,多潘立酮混悬液的抑制作用比较好.结论:潘立酮混悬液中的抑菌剂系统有效,能保证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杨晓莉;马英英;绳金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CHD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64例非CHD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研究抑郁焦虑障碍是否与血清脂蛋白水平相关.结果:①对照组发生抑郁、焦虑的患者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②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脂蛋白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载脂蛋白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高于非CHD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变化与抑郁焦虑的出现有关.

    作者:郝慧斌;董新生;吕新湖;田春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探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五组,各组于诱导开始后10min内,行右美托咪定[μg/(kg?h)]泵注,A组0.4,B组0.6,C组1.0μ, D组1.2,A~D组输至手术完毕束前15min;E组未予以右美托咪定泵注,对比五组临床效果.结果:(1)HR、SpO2、SBP、DBP变化:A、B、C、E组T2、T3时HR、SpO2均明显高于D组(P<0.05);(2)SAS及Ramsay镇静评分:B、C、D组均高于E组(P<0.05),SAS评分明显下降(P<0.05);(3)各项恢复时间:A、B、C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至送出麻醉恢复室时间均优于D组(P<0.05).结论:对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者推行0.6/(kg?h)右美托咪定泵注,可改善其术后躁动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李传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开塞露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联合甘油灌肠剂纳肛用于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56例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联合开塞露纳肛,对照组(28例)给予开塞露纳肛,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8.6%,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老年人功能性便秘行乳果糖联合开塞露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乳果糖或开塞露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作者:祁志荣;宋昕;王春玲;孙莹;赖杰;王佳;常富业;袁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22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呃逆的消失时间和症状缓减情况.结果:改善患者呃逆症状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

    作者:李东冬;赵伟;刘经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分析

    目的:探讨经深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138例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深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经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当(H=1.372,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心率均较用药前有所好转,接近于正常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的差值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深静脉与经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相当,无浅表静脉炎的副作用,依从性较好,安全可靠.

    作者:李冰;郭占领;陈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啶对小儿全麻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小儿全麻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作用.方法:50例全麻下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组.每组25例.观察并记录给药前和麻醉后30min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以及躁动评分、镇静评分和意识状态评分及手术后2h、4h、6h、9h、12h、15h、18h和24h疼痛等级.结果:麻醉后30min时右美托咪啶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降低;术后6~24h的疼痛等级降低;麻醉后30min时躁动评分和意识状态评分降低,镇静评分增高.结论:右美托咪啶对小儿的镇痛、镇静及抗焦虑作用效果显著.

    作者:秦寿泽;先锋;郭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匹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匹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CHD HF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方法,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小剂量匹伐他汀.6周后测评患者血浆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A、B组患者治疗后的所有指标均有所改善,A组治疗有效率59.51%,远低于B组86.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能够对CHD HF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改善CHD HF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穆丽萍;陈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11年6月~2014年7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7月医院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和使用量,并提出建议.结果: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选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用药指征的掌握、给药方法和给药时间间隔不合理等.结论:制定并完善抗菌药物使用相关规章制度,加大处方点评、用药干预力度,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生的绩效考核范围.

    作者:赵庆军;张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美罗培南联合裸花紫珠软胶囊治疗脓毒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联合裸花紫珠软胶囊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3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常规持续静脉滴注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美罗培南联合裸花紫珠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95.7%,对照组治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A、CRP、PCT水平较治疗前都明显的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美罗培南联合裸花紫珠软胶囊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好,能有效降低血清中TNF-α、LA、CRP、PCT的水平.

    作者:杨双喜;董丽丽;贾志彬;刘路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运用BTE Primus RS系统康复治疗慢性期肩周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职业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系统(Primus RS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肩周炎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240例慢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第2周起对照组增加抗阻力量训练,治疗组增加Primus RS系统康复训练,疗程4周.治疗前后观测患者的疼痛指数(VAS)、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峰力矩(PT)和总功(TW).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T、AROM和TW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除VAS外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imus RS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作用显著.

    作者:徐建红;施加加;顾斌;王琨;孙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预防格雷夫斯甲亢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指标的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格雷夫斯甲亢(GH)患者接受131I治疗后相关危险因素含量的变化用于评判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接受131I治疗的GH患者及其健康体检人群的临床资料.所有GH患者均于治疗后常规随访6个月以记录是否出现外周血三系细胞明显减少的情况.依随访结果分为健康组(72例)和不良预后组(24例),另选37例健康人群入对照组.结果:组组间资料比较显示共7项指标(性别、EPO、FT3、TSH、TG、TSAb、TSBAb)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佳回归模型由五项指标(EPO、TSH、TG、TSAb、TSBAb)组成.结论:TSH、TG、TSAb对于评估131I治疗后的GH患者是否出现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建国;戈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螺内酯联合ACEI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螺内酯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重度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抗炎、解痉平喘、化痰、氧疗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片联合ACEI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重度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应用螺内酯联合ACEI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和改善肺功能.

    作者:农莉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减少畸胎瘤体破裂的手术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中减少瘤体破裂的手术方法.方法:行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的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与常规组(n=40).常规组给予传统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治疗,实验组给予改进后的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恢复和住院时间、畸胎瘤破裂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后的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王琳;梁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术前康复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评价术前康复护理对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52例THA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康复护理组(治疗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治疗组术前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在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3、5个月治疗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袁立;袁红;王利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