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关系研究

郝慧斌;董新生;吕新湖;田春凤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血清脂蛋白, 抑郁, 焦虑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CHD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64例非CHD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研究抑郁焦虑障碍是否与血清脂蛋白水平相关.结果:①对照组发生抑郁、焦虑的患者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②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脂蛋白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载脂蛋白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高于非CHD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变化与抑郁焦虑的出现有关.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微移植治疗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1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移植治疗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综合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行微移植治疗的AML患者17例,予不同诱导化疗方案联合微移植后评价疗效,获得诱导缓解后,给予规律巩固维持治疗,随访2年内患者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17例AML缓解后采用微移植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率82.35%.出院后两年内共复发2例,复发率11.76%,死亡2例,死亡率11.76%,两年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分别为64.71%和88.24%.全部患者治疗期间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结论:在逐步完善并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微移植可成为AML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焦雯静;张亚莉;刘接班;李瑞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总结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及特点.方法:根据我院各科室反馈出来的中药注射剂所发生ADR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ADR主要发生因素与中药注射剂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药品本身质量因素、临床使用不合理及患者自身体质因素等有关.结论: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郑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肥胖人群内脂素变化及其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内脂素在肥胖人群中的水平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间的关系.方法:160例入选者分为正常组(NW)、腹型肥胖但不超重组(NW-V)、体型正常但肥胖/超重组(OW)、和腹型肥胖且肥胖/超重组(OW-V)4组,比较不同肥胖程度内脂素变化.比较T2DM患者与对照组内脂素水平.结果:各组腰围、腰臀比、BMI、血压、TG、HDL-C、FBG、FINS、HOMA-IR、内脂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W及OW-V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NW组(P<0.05).T2DM患者内脂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内脂素与腰臀比,BMI、FPG,FINS,ln(HOMA-IR),HbA1c,TG,TC具有线性相关关系(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bA1c和ln(HOMA-IR)是内脂素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内脂素与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具有密切联系,很可能是T2DM发病的影响因素.

    作者:赵薇;秦明照;高璐;陈一文;刘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PCT检测对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56例AP患者纳入观察组并进一步划分亚组,合并感染者22例,纳入感染组;未合并感染者34例,纳入非感染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分别在入院第1d、7d及14d,对照组在入院当日抽取静脉血3ml检测血清PCT水平,对比各组不同时期的血清PCT含量水平,分析AP患者不同时期PCT水平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组间比较,第1、7及14d的PCT水平,观察组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第7d的PCT水平显著高于第1d,第14d的PCT水平显著低于第1d与第7d(均P<0.05).结论: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AP合并感染与第1d、7d及14d时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均呈正相关.

    作者:王朝燕;禹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术前康复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评价术前康复护理对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52例THA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康复护理组(治疗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治疗组术前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在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3、5个月治疗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袁立;袁红;王利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多潘立酮混悬液抑菌效能测试与评价

    目的:考察多潘立酮混悬液中抑菌剂的有效性.方法:确立平皿法(1ml/皿)为多潘立酮混悬液计数测定方法,按要求对其抑菌效能进行测试.结果: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5种试验菌而言,多潘立酮混悬液的抑制作用比较好.结论:潘立酮混悬液中的抑菌剂系统有效,能保证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杨晓莉;马英英;绳金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224例,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干预组109例和对照组115例,出生后12h内干预组给予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四联活菌片,对照组无干预措施.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干预组为13.76%;对照组为28.70%,干预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四联活菌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邸菁华;海冬;王岩;王彩芳;宋立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SYSMEX-XE2100血球仪在消化道溃疡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SYSMEX-XE2100血球仪分析消化道溃疡患者的血常规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消化内科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以SYSMEX-XE2100血球仪测得的结果分析溃疡患者的血常规特点.结果:72例患者中高于参考值上限,WBC总数有4例,中性粒细胞为13例,淋巴细胞为12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为5例和1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系异常的25例,占总患者的34.7%.25例异常结果中13例为中性粒细胞异常;12例为淋巴细胞异常.结论:利用SYSMEX-XE2100血球仪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溃疡患者的血常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研究溃疡的治疗、分析预后等是十分有价值的.

    作者:邢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评分方法对胃肠恶性肿瘤病人手术风险评估的价值

    目的:比较APACHE APACHE Ⅱ 评分与POSSUM评分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手术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100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前1d、术后1d分别用APACHE APACHE Ⅱ 评分系统与POSSUM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统计患者术后实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计算两种不同评分方法O/E值.结果:术前1d、术后1d APACHE APACHE Ⅱ 评分与POSSU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II评分与POSSUM评分之间呈正相关;APACHE APACHE Ⅱ 评分对并发症、死亡发生预测O/E值分别为1.11、0.43,POSSUM评分对并发症、死亡发生预测O/E值分别为0.94、0.72.结论:POSSUM评分相对APACHE APACHE Ⅱ 评分,在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手术风险(并发症及死亡率)评估上更有优势.

    作者:刘文明;严想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急性哮喘患者72例以完全随机数字表法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75%TEF、50%TEF、25%TEF、PTEF/VT水平、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哮喘患儿推行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程君;吴惠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IPPO技术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3~65岁,平均42.4岁,胫骨中上段骨折15例,胫骨中下段9例.结果: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4m,平均9.6m,术后采用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24例患者优21例,良2例,中1例.结论:运用MIPPO技术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能有效的降低软组织创伤,减少血运破坏,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办法.

    作者:邵安泽;岳洋;潘长军;顾飞;吴瑞;聂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影响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预后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8例BO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发病年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变化、肺功能改变、治疗方法等.结果:病因分为感染、非感染和原因不明三类.感染48例,腺病毒20例,支原体17例,麻疹6例;非感染8例;原因不明2例.肺功能显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45例;混合性通气障碍6例.全部患儿均使用激素、小剂量大环内酯及孟鲁司特口服.随防半年到5年的病例中,0~3岁的患儿临床缓解21例,>3岁的7例临床缓解;得到早期诊治的38例中临床缓解28例,死亡6例.结论:早期诊断、治疗儿童BO,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减少患儿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永菊;张会武;孟秋云;赵玉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检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在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鉴别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肺部感染的患者160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94例)和非细菌性肺炎组(66例),选择住院部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的PCT和CRP水平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入院时细菌性肺炎组患者的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和非细菌性肺炎组的PCT与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细菌性肺炎组的PCT水平和CRP水平,与非细菌性肺炎组的CRP水平相比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细菌性肺炎组中入院时、治疗1周后P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结论:PCT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鉴别肺部感染中作用显著.

    作者:廖建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两种不同类型静脉留置针在CT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及型号留置针在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CTA检查的患者90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0例,A组采用带延长管的20G套管针穿刺,B组采用20G直式套管针穿刺,C组采用18G的带延长管留置针穿刺.观察每组患者动脉造影时,高压注射器设定流速值,对图像效果进行判断、评级.结果:⑴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造影剂注射速度及剂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三组患者高压注射器是否达到所设定流速情况:A组流速未达标的报警率高达13.2%,相对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图像质量评估:A组优秀率仅达到91%,有2例失败,与B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动脉造影中应用18G带延长管留置针效果较好.

    作者:李雅丽;吴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技术(PCNL)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情况.方法: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B超引导下微创PCNL取石的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输血情况,发热、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尿液转清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微创PCNL取石手术的治疗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和高效等特点,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鹏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TX3与ACS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及预后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长正五聚蛋白-3(PTX3)浓度升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稳定性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ACS患者100例,入院后立即测定血清PTX3水平,以血清PTX3水平中位数3.75ng/ml分组,A组>3.75ng/ml患者为A组,B组<3.75ng/ml;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随访1年,以全因死亡和再发心血管事件作为研究终点.结果: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34例,其中死亡3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6例,非致命性心力衰竭9例,反复心绞痛16例,再次血运重建24例,A组患者较B组患者血管内超声定量结果显示血管重构指数、偏心指数、斑块面积、斑块负荷较血清明显升高(P<0.05).1年内A组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较B组明显增加(P<0.01).非致死心肌梗死、反复心绞痛、血运重建发生率A组较B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PTX3浓度升高可增加ACS患者斑块的不稳定性和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再发,可能是ACS患者斑块稳定性和预后的危险预测因子.

    作者:费玲;张军;牛和平;马晓丽;穆丽萍;孟冬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分析

    目的:探讨经深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138例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深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经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当(H=1.372,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心率均较用药前有所好转,接近于正常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的差值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深静脉与经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相当,无浅表静脉炎的副作用,依从性较好,安全可靠.

    作者:李冰;郭占领;陈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运用BTE Primus RS系统康复治疗慢性期肩周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职业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系统(Primus RS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肩周炎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240例慢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第2周起对照组增加抗阻力量训练,治疗组增加Primus RS系统康复训练,疗程4周.治疗前后观测患者的疼痛指数(VAS)、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峰力矩(PT)和总功(TW).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T、AROM和TW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除VAS外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imus RS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作用显著.

    作者:徐建红;施加加;顾斌;王琨;孙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肌钙蛋白对早产儿心肌损害的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对早产儿心肌损害的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76例有新生儿窒息的早产儿分为轻度窒息组(A组, 53例)和重度窒息组(B组,23例),进行肌钙蛋白,心肌酶检测并分析窒息早产儿发生心肌损害的比例,及不同窒息早产儿心肌酶和cTnI检查的阳性率.结果:76例患儿中33例发生心肌损害,占43.4%,肌酶阳性率,A组为66.0%,B组为95.7%;cTnI阳性率,A组为54.7%,B组为82.6%.结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cTnI具有的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其他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具有诊断意义.

    作者:宁亚灵;胡正权;宋玉玲;张海红;成佳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监管政策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要求走出国门,打开国际市场.在医疗器械出口的过程中,按照国际贸易惯例,进口国的相关部门及进口商往往会要求我国出口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由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企业及产品的资质证明[1,2].

    作者:郭世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