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梁青
目的:探讨总结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及特点.方法:根据我院各科室反馈出来的中药注射剂所发生ADR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ADR主要发生因素与中药注射剂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药品本身质量因素、临床使用不合理及患者自身体质因素等有关.结论: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郑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检测格雷夫斯甲亢(GH)患者接受131I治疗后相关危险因素含量的变化用于评判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接受131I治疗的GH患者及其健康体检人群的临床资料.所有GH患者均于治疗后常规随访6个月以记录是否出现外周血三系细胞明显减少的情况.依随访结果分为健康组(72例)和不良预后组(24例),另选37例健康人群入对照组.结果:组组间资料比较显示共7项指标(性别、EPO、FT3、TSH、TG、TSAb、TSBAb)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佳回归模型由五项指标(EPO、TSH、TG、TSAb、TSBAb)组成.结论:TSH、TG、TSAb对于评估131I治疗后的GH患者是否出现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建国;戈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中减少瘤体破裂的手术方法.方法:行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的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与常规组(n=40).常规组给予传统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治疗,实验组给予改进后的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恢复和住院时间、畸胎瘤破裂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后的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王琳;梁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A-a)O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PE)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COPD合并PE住院患者30例,同期住院患者单纯COPD患者80例,单纯PE患者40例,检测其血气水平及P(A-a)O2.结果:P(A-a)O2在单纯PE组及COPD合并PE组较单纯COPD组明显增大(P<0.05),与PE危险程度正相关.结论:在COPD患者中P(A-a)O2增大,提示患者出现氧和功能障碍,可能合并PE,应尽早相关检查,以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王永仓;孙晓光;孙砚诚;林振怀;孟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急性哮喘患者72例以完全随机数字表法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75%TEF、50%TEF、25%TEF、PTEF/VT水平、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哮喘患儿推行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程君;吴惠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切除子宫与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式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疗效.方法:本院行全盆底重建术的56例患者分成A、B两组,A组26例患者子宫切除,B组30例患者保留子宫.结果:术后与术前12个月POP-Q分度值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上,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盆底重建术保留子宫对患者损伤小,手术安全有效.两种手术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疗效基本无差异.
作者:田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22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呃逆的消失时间和症状缓减情况.结果:改善患者呃逆症状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
作者:李东冬;赵伟;刘经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短小手术小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行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行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满意度等指标.结果:⑴两组T1,T3~T5 HR、RR、MAP与T0时刻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T2~T4 HR、RR、MAP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5).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送返病房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及停药后10min清醒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15min两组清醒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⑶术中躁动、恶心呕吐、呛咳、呼吸困难、咽部不适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快清醒过程,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王潇;赵斌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CHD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64例非CHD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研究抑郁焦虑障碍是否与血清脂蛋白水平相关.结果:①对照组发生抑郁、焦虑的患者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②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脂蛋白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载脂蛋白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高于非CHD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变化与抑郁焦虑的出现有关.
作者:郝慧斌;董新生;吕新湖;田春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匹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CHD HF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方法,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小剂量匹伐他汀.6周后测评患者血浆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A、B组患者治疗后的所有指标均有所改善,A组治疗有效率59.51%,远低于B组86.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能够对CHD HF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改善CHD HF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穆丽萍;陈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鉴别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肺部感染的患者160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94例)和非细菌性肺炎组(66例),选择住院部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的PCT和CRP水平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入院时细菌性肺炎组患者的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和非细菌性肺炎组的PCT与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细菌性肺炎组的PCT水平和CRP水平,与非细菌性肺炎组的CRP水平相比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细菌性肺炎组中入院时、治疗1周后P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结论:PCT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鉴别肺部感染中作用显著.
作者:廖建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IPPO技术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3~65岁,平均42.4岁,胫骨中上段骨折15例,胫骨中下段9例.结果: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4m,平均9.6m,术后采用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24例患者优21例,良2例,中1例.结论:运用MIPPO技术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能有效的降低软组织创伤,减少血运破坏,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办法.
作者:邵安泽;岳洋;潘长军;顾飞;吴瑞;聂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胃癌的联合诊断中的实际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例胃病患者,其中100例为胃癌患者,100例为胃良性病患者,利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来对患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的测定,分析单项肿瘤标志物与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胃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似然比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三项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通过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上明显高于任一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诊断(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对胃癌的诊断有着重要运用价值.
作者:马东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对早产儿心肌损害的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76例有新生儿窒息的早产儿分为轻度窒息组(A组, 53例)和重度窒息组(B组,23例),进行肌钙蛋白,心肌酶检测并分析窒息早产儿发生心肌损害的比例,及不同窒息早产儿心肌酶和cTnI检查的阳性率.结果:76例患儿中33例发生心肌损害,占43.4%,肌酶阳性率,A组为66.0%,B组为95.7%;cTnI阳性率,A组为54.7%,B组为82.6%.结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cTnI具有的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其他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具有诊断意义.
作者:宁亚灵;胡正权;宋玉玲;张海红;成佳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术前康复护理对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52例THA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康复护理组(治疗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治疗组术前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在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3、5个月治疗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袁立;袁红;王利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五组,各组于诱导开始后10min内,行右美托咪定[μg/(kg?h)]泵注,A组0.4,B组0.6,C组1.0μ, D组1.2,A~D组输至手术完毕束前15min;E组未予以右美托咪定泵注,对比五组临床效果.结果:(1)HR、SpO2、SBP、DBP变化:A、B、C、E组T2、T3时HR、SpO2均明显高于D组(P<0.05);(2)SAS及Ramsay镇静评分:B、C、D组均高于E组(P<0.05),SAS评分明显下降(P<0.05);(3)各项恢复时间:A、B、C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至送出麻醉恢复室时间均优于D组(P<0.05).结论:对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扁桃体摘除者推行0.6/(kg?h)右美托咪定泵注,可改善其术后躁动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李传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56例AP患者纳入观察组并进一步划分亚组,合并感染者22例,纳入感染组;未合并感染者34例,纳入非感染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分别在入院第1d、7d及14d,对照组在入院当日抽取静脉血3ml检测血清PCT水平,对比各组不同时期的血清PCT含量水平,分析AP患者不同时期PCT水平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组间比较,第1、7及14d的PCT水平,观察组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第7d的PCT水平显著高于第1d,第14d的PCT水平显著低于第1d与第7d(均P<0.05).结论: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AP合并感染与第1d、7d及14d时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均呈正相关.
作者:王朝燕;禹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APACHE APACHE Ⅱ 评分与POSSUM评分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手术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100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前1d、术后1d分别用APACHE APACHE Ⅱ 评分系统与POSSUM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统计患者术后实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计算两种不同评分方法O/E值.结果:术前1d、术后1d APACHE APACHE Ⅱ 评分与POSSU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II评分与POSSUM评分之间呈正相关;APACHE APACHE Ⅱ 评分对并发症、死亡发生预测O/E值分别为1.11、0.43,POSSUM评分对并发症、死亡发生预测O/E值分别为0.94、0.72.结论:POSSUM评分相对APACHE APACHE Ⅱ 评分,在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手术风险(并发症及死亡率)评估上更有优势.
作者:刘文明;严想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技术(PCNL)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情况.方法: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B超引导下微创PCNL取石的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输血情况,发热、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尿液转清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微创PCNL取石手术的治疗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和高效等特点,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鹏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1 欧洲医用生物材料发展状况在健康领域,医用生物材料常用于修补或者替换人体结构的部分或全部自然功能.很多医用生物材料作为医疗器械的部件使用,例如,心脏瓣膜、骨折固定器械、内部组织胶、手术止血材料、防粘连材料,以及皮肤替代物,或者能够释放药物的药物洗脱支架等材料.
作者:陈宽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