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马晓程;杨彬;谢鸣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7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76例患者采用PFNA方法治疗,而对照组81例患者采用DH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优良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3.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腰池持续引流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腰池持续引流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腰池持续引流作为治疗组,另外20例行间断腰穿放液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所获数据经X2,t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脑脊液中红细胞消失时间分别为(4±1.5)天和(8±2.1)天(P<0.001),两组CSF中总蛋白(TP)<0.8g/L时间分别为伤后(6±2.7)d和(11±1.8)d(P<0.001),引流3天后颅内压增高发生率分别为l2.45%和38.63%(P<0.01)。治疗组头痛、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短,脑积水及脑梗塞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腰池持续引流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使之尽早廓清,疗效确切。

    作者:何麟;蔡洪;刘谊;陈忠;陈泰山;胡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活跃期持续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进入活跃期后进行持续胎心监护的临床意义,以通过持续胎心监护对因宫缩乏力导致活跃期停滞或延迟的产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进行指导。方法:选取因宫缩乏力导致活跃期停滞或者延期的产妇114例,使用胎心宫缩监护仪进行持续监护并统计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情况。结果:无减速和早期减速患者均采取自然分娩,97.56%的轻度变异减速者采取自然分娩,而86.96%的中度变异减速患者采取自然分娩,其余患者采取剖宫产或者是助产;而重度变异减速者无采取自然分娩者,大多数采取剖宫产,另有20%者采取助产,不同监测结果采取的分娩方式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减速和早期减速产妇脐带绕颈、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评分<7者明显少于其他产妇(P<0.05);轻度变异减速以脐带绕颈相对较多,而羊水污染明显少于其他产妇(P<0.05);中度变异减速者羊水污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产妇(P<0.05);重度变异减速者羊水污染明显多于其他产妇(P<0.05)。结论:在活跃期开始对产妇进行持续胎心监护有利于判断胎儿功能状况,从而对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提高产科医疗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医患认知角度对我院门诊药学服务的分析

    目的:从医患不同认知角度对门诊药学服务进行分析,为门诊药学服务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科医护人员和本门诊就诊3次以上的本地居民进行随机抽样,发放调查表,以了解医患双方不同的医疗诉求。结果:调查表显示,几乎所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都遇到过问题,而其中有76.3%的患者知晓药师这个职业,但对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了解甚少。结论:医护人员和患者对门诊药学服务认知较为模糊,医疗机构应重视门诊药学服务,使之在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陈蓓蓉;宗黎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面临的挑战

    目的:通过研究传统开颅手术和不同新兴手术方法的疗效,探讨传统手术方法面临的诸多挑战。方法:对比分析传统手术和基于小骨窗的改良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差别和术后评分,挖掘传统手术方法在治疗该疾病上的缺陷。结果:传统开颅手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后患者在脑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再出血情况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结论: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势逐渐减弱,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手术疗效和降低再出血率上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王庆亮;杨郁野;张桂云;高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应用于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和肌瘤体积、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有明显减小(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性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能有效缩小肌瘤体积,降低性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丽;尹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导乐全程陪伴分娩对45例产妇顺产产程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实施导乐全程陪伴分娩对产妇顺产产程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顺产分娩的产妇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按传统模式指导分娩,观察组实施导乐全程陪伴分娩。比较两组焦虑、疼痛评分、产程情况、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1例转剖宫产,对照组有6例转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全程陪伴分娩有助于减轻产妇焦虑的情绪,能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有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有助于减少剖宫产率,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昌娥;吕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诊122例呼吸困难患者床旁快速检测NT-proBNP浓度的临床应用

    目的:明确快速检测NT-proBNP浓度在急诊诊断呼吸困难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测定122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浓度水平,包括心源性呼吸困难60例,肺源性呼吸困难62例,比较两者之间差异,并比较心功能不全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分级)II-IV级患者之间的NT-proBNP浓度差异。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0.001),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分级)II-IV级患者之间的NT-proBNP浓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快速检测NT-proBNP浓度水平有助于急诊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分级)II-IV级的患者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

    作者:王燕娟;杨力生;赵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GRACE危险评分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GRACE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住院的AMI患者132例,测定GRACE危险评分,行冠脉造影检查,计算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以GRACE危险评分差异分组,分析不同组别中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以及与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GRACE危险评分越高,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及狭窄程度越重,GRACE危险评分与冠脉病严重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GRACE危险评分能够用来评价AMI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尹燕平;苗立夫;张之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甘露聚糖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68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试验组服用甘露聚糖肽胶囊+阿昔洛韦片,对照组服用匹多莫德胶囊+阿昔洛韦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临床总有效率达91.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3、IgA、IgG、IgM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治疗后NK、IgA、IgG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C3、IgM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通过提高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军;龙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84例早期脑梗死的CT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CT检查在早期脑梗死中的临床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病发后立即进行两次CT扫描检查。将第一次于患者病发(1~6)小时进行,设为对照组;第二次在首次检查24小时后进行复查,设为观察组。对比两次CT扫描结果。结果:通过进行两次CT检查后,发现所有患者CT影像均存在异常状态表现,二次检查符合率明显高于一次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方法能及早、准确的发现早期脑梗死患者病情,对患者治疗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必要时在首次检查24小时后再进行CT复查,可以确保检查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程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Orthofix外固定器治疗儿童骨干续连症四肢畸形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骨干续连症所致四肢畸形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总结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例因多发性骨软骨瘤导致前臂畸形及股骨短缩畸形患儿,采用尺骨截骨Orthofix技术逐渐延长尺骨,矫正弯曲,同时牵引桡骨小头复位。股骨短缩患者采用股骨截骨延长,术后均通过随访,评价患肢功能和外观改善情况。结果:10例前臂短缩、弯曲得到矫正,腕关节尺偏纠正,2例股骨软骨瘤短缩患肢不等长外观纠正外观满意。前臂旋转功能较术前改善,旋前平均增加10°~16°,旋后活动度平均增加11°~14°。8例桡骨头脱位复位满意,1例桡骨头脱位未复位。结论:采用单臂外固定架骨延长术治疗多发性骨软骨瘤所致的四肢畸形的技术简便可靠,并发症少,在治疗上还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

    作者:沈阳;颜景斌;黄英;陈柏松;蔡勤;吕志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98例,按其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4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实验组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淋巴结清扫数(15.23±4.28)同对照组(16.98±3.45)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长度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引流时间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41582±415)元却明显少于实验组(63357±327)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35%,复发率4.3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15%,复发率11.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患者创伤小、疼痛症状轻、术后病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廉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我院妇科手术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给予罗比卡因,B组给予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发现,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中采用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以取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肖莉;杨先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研究D-二聚体阴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研究D-二聚体阴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自2006年12月~2012年12月以来的86例可疑性肺栓塞患者,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VIDAS)D-二聚体测定法来对这些可以行肺栓塞患者进行检测,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了解是否有肺栓塞的症状。结果:在86例的可疑性肺栓塞患者中,有16例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值<0.5ug/ml,70例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值>0.5ug/ml,其中有31例患者通过核素肺通气及肺灌注扫描(V/Q)证实为肺栓塞,阳性率为36.05%。结论:D-二聚体测定应该与临床表现等相结合起来,采用核素肺通气及肺灌注扫描(V/Q)进行检查,能够减少误诊或者漏诊。

    作者:侯冬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观察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替吉奥组(S组)与5-氟尿嘧啶组(F组)。替吉奥组30例(S组):替吉奥(40~60)mg(<1.25 m2,40mg;1.25~1.5 m2,50mg;>1.5 m2,60mg),于早、晚饭后口服,连服14天,21天重复。5-氟尿嘧啶组(F组)采用注射液进行给药治疗,21天重复,至少两周期后评价疗效。综合有效率指标及副作用产生情况判断替吉奥与5-氟尿嘧啶治疗老年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癌症状况均有良好改善,但替吉奥组临床效果优于5-氟尿嘧啶组,替吉奥组有效率为86.67%,5-氟尿嘧啶组有效率为6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1个月和7.6个月,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时间(OS)为18.3个月和16.5个月,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副作用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差异不明显。结论:采用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鼻咽癌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美琴;夏俊贤;徐敏;陈敬华;申维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6例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本院152例SAP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水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相互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SAP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甲泼尼龙,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病死率低、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陈耀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凝血状态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不同术式后凝血状态的变化。方法:40例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抽剥方法与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机能状态的变化。结果:术后两组患者都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升高,但两组间相比与组内术前术后结果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曲张患者两种术式后机体凝血状态无大变化,手术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作者:王献章;张利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帕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128例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对照组单独使用罗帕卡因。对比两组产妇在术后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以及疼痛、新生Apgar评分,并分析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产妇麻醉30min后血压和心率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妇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为(4.4±1.7)分,对照组为(7.8±1.4)分,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7±0.6分,优于对照组(7.7±0.7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联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可以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起效时间,延长感觉阻滞作用时间,更好的控制产妇的心率和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喷他佐辛用于单侧腰硬阻滞老年全髋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喷他佐辛在老年全髋置换术单侧腰硬阻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单侧腰硬阻滞下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吗啡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喷他佐辛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4h、8h、12h、24h、48h VAS评分及Remesa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6.67%)、PCA满意度(95.8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11.67%)、(85.83%),以上组间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喷他佐辛应用于单侧腰硬阻滞老年全髋置换术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镇痛药物用量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艳平;叶福才;邓应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国心脏联盟在北京成立

    中国心脏联盟(CHF)于2013年12月21日在北京成立。CHF宗旨:“联合协作,促进心血管健康”,实现“缔结广泛合作联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CHF采用个人会员制,是一个公益性、学术、开放性组织,从事心脑血管或相关学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可自愿参加。目前已有11个国内和国际专业学术组织和23个省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加盟,成为CHF合作伙伴。胡大一教授担任首届CHF主席。他说,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在内的中国心血管病病人估计已达2.9亿,每5人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每死亡3人就有1人因心血管病死亡。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心血管病是全球华人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疗风险和高医疗费用的第一大慢性疾病。比如,台湾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也有增加趋势。CHF将与国际、两岸四地以及全球华人学术组织和机构广泛联合协作,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共同开展心血管领域的科研、临床、预防、教育与交流,促进心血管健康和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和中国老年学学会的领导致辞祝贺。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