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峰;张志成
目的 对信息化管理在外科门诊护理流程中的运用特点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外科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这一时间段该院尚未实施信息化护理管理;而将实施信息化管理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化管理在外科门诊护理流程中的运用,具有效率高、精确度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何群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关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文选取该院2016年9月—2017年5月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分别对于安全管理措施应用前后病患的情况进行记录,并且根据以上记录的资料开展总结性分析,对比前后时期患者的情况,调查患者对于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进一步的具体分析.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之后,病患的总体康复水平、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综合护理水平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十分必要,不仅能够提升医院的综合治疗效果,减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还能够增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在今后的临床中可以进行广泛的使用.
作者:徐景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我国各项技术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是具有非常高的综合性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集新技术,新理论,新观念以及新思想于一体的正在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现阶段人工智能已经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其中包含有医疗健康领域,该文对人工智能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并且就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解析.
作者:郑南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妇科护理操作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诊治的120例妇科疾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为60例,将常规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对照组,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56例有效遵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42例有效遵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达到了96.7%的满意度,对照组为76.7%;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为80.0%,对照组为43.3%,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护理中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实施,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诊治,提升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小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当前,由于经济条件、服务水平、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基层卫生院的护理质量和城市大医院护理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院护理管理体系.该文主要分析了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现状,并且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改进对策.
作者:颜景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在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管理中应用护理绩效考核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该院科室的重症监护室绩效考核前以及绩效考核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统计.结果 通过对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理前其评分为(86.94±1.78)分,护理绩效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考核评分为(91.25±0.73)分,对比分析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绩效考核实施后,医务人员与患者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评价明显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绩效考核管理引入到重症监护病房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且有效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佰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效果,分析柔性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该次研究选择该院普外科在2015年1—12月期间未实施柔性管理收治的50例患者和普外科护理人员12名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12月实施柔性管理收治的50例患者和相同的普外科护理人员12名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差错率以及投诉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柔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缓解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晓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该文从薪酬激励、医生声誉、监督管理机制3个方面分析了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医生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在介绍KMRW声誉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利用KMRW声誉模型对医疗保险中存在的医生道德风险规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从体现声誉价值的薪酬改革、建立医生声誉记录与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控制医疗保险中医生道德风险发生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于微微;徐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于2015年10月在检验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包含室内质控、室间质控、临床样本质控,加强检验人员评价、患者评价、检验科评价、科室间评价及医务科评价等,同时强化整理、整顿、整洁、标准化、自我约束等质控,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与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的患者检验满意度、临床科室满意度及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检验满意度98.00%、临床科室满意度95.16%均显著高于实施前88.00%、83.87%,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检验人员检验标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实施前,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应用后,有效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加强检验人员对检验标准的认识,利于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作者:赵林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高龄患者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探讨其在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老干部病房收治的高龄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两组的跌倒人数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研究结果统计,观察组患者的跌倒人次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大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龄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加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了解和领悟,端正患者对于防跌倒的态度,使得护理人员能够获得更有效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新时期背景下,医院经营与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其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全面改善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电子档案是其中的一个模式,有效地转变成纸质档案.但在利用管理并保护电子档案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诸多问题,因应用不灵活且经验缺乏,所以很容易引发诸多问题,影响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为进一步增强管理效果,有效改善工作质量,就一定要全面加强医院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与保护手段,确保医院档案信息的完善性.
作者:王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药品的价格常会收到保存条件和运输成本的左右,为使医院在药品的供应流通商避免直接附加价值,药品流通正在慢慢的向院内管控的内部服务转变.在新时期背景下,围绕病患所展开的医疗医护工作,需要改进优化当前医院内部的药品管理.合理的药品流通管理需要高效的管理当前医院中的药品使用及配给,医院药品在配给供应方面应当随时畅通,并且需要具备药品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条件,药品的物流运输成本也是当前医院非常重视的关键要素.
作者:陆辰铭;陈童;范国荣;吴锦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管理情况,探讨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372例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86例(对照组),早产未合并胎膜早破186例(研究组),对出现胎膜早破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抗生素治疗,记录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孕妇阴道炎、流产/引产史、多胎和胎位不正出现情况显著高于早产未合并胎膜早破孕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孕妇抗生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3%,未采用抗生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7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炎、流产/引产史、多胎和胎位不正为导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主要影响因素,应提高孕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认识并早期予以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郭瑞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但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农村所享受的服务要远低于城市.为了能使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得到提升,减小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必须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政策.文章首先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含义和意义进行阐述,通过这一政策的意义和具体实施的措施进行对该政策的分析.
作者:都琳卿;徐凌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初步探究TNF-R1的胞外区第四功能域CRD4衍生多肽对TNF-α与受体TNF-R1结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以CRD4的部分序列为模板设计衍生小肽片段,采用生物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BioLISA)观察所合成的小肽对于TNF-α与其受体TNF-R1结合情况的影响.结果 小肽Pep 3在浓度分别为20,40,60,80,100,120μM可剂量依赖性抑制TNF-α与其受体TNF-R1的结合;然而肽段Pep 1和Pep 2均未表现明显的抑制效果.结论 TNF-R1的CRD4的A1模块衍生小肽Pep 3能够有效抑制TNF-α与其受体TNF-R1结合,提示该序列所在区域是影响TNF-α与其受体TNF-R1结合的关键部位.
作者:曹颖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着专业技术性强、风险高、压力大,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等特点,公立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工资应当结合行业特点,充分体现其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公立医院专业技术岗位2014年10月和2016年7月的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及特点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公立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工资存在着占职工收入比重偏低、与医疗技术人员的学历要求、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等不匹配等问题.提出公立医院工资制度改革的重点与方向的建议.
作者:徐保结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我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为今后全科医生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分析现阶段我国全科医生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 近年来,我国全科医生发展虽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全科医学的发展.结论 拓宽全科医生的来源渠道,加强社会对全科医生的认识和重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提高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增强全科医生岗位的吸引力,可解决当前我国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作者:崔传霞;孙斌;唐立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伽马刀治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该文选取2016年9—12月该院呼吸科收治的采取常规护理的肺癌患者20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4月该院呼吸科收治的肺癌患者206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两组对比分析,观察组显效98例(47.57%),无效8例(3.89%),总有效率96.11%;对照组显效71例(34.47%),无效34例(16.50%),总有效率83.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经过伽马刀治疗肺癌的患者护理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增加,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闫立辉;赵俏;陈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疾病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慢性病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发展初期往往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和及时干预,因此疾病进程中的长期管理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对慢性疾病进行管理干预具有长期性、延续性和便捷性等优势.目前我国的基层卫生服务存在体系尚不健全、人员不足和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降低了对基层慢性疾病的干预效果.该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基层慢性病管理工作经验,对基层慢性病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梳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提出了政府主导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和提高医护人员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在慢性病管理中应当倡导人性化管理和自我管理,提高基层慢性病的管理效率.
作者:李静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使急诊科患者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方法 该次研究选择该院急诊科在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和护理工作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投诉率.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及家属对该院急诊科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理论考试分数、技能操作分数、文书书写分数均高于实施前,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投诉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加,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