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并院内肺部感染(HAP)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是否发生院内肺部感染分成两组:感染组、非感染组,并分析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HICH并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30.5%(36/118),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因素主要为年龄、吸烟史、血糖、慢性肺病、吸痰、气管插管等有关;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结论:HICH并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护理策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唐雪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门诊和/或住院治疗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注意控制饮食,每日坚持半小时有氧运动.对照组予以口服氨氯地平5.0mg,1次/日,早晨1次顿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二甲双胍0.25g,3次/日,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两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压,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血脂指标、减轻体重,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降压作用,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降压平稳.
作者:沈万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乳腺癌属恶性肿瘤,发病者常为女性(有记载表明亦有男性患者患乳腺癌),是女性患者各肿瘤疾病中发病率高的一种,占恶性肿瘤疾病总数的7%~10%左右.随着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年来,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日渐年轻化[1].目前,我国对乳腺癌仍为手术治疗为主,以放射疗法与化学疗法为辅助治疗.患者具有一般癌症患者所共有的恐惧及焦虑心理.故而术后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乳腺癌患者行干预护理并与常规治疗患者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小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回顾体检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情况,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410例体检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糖水平(GLU)、转氨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LD-C)等.结果:脂肪肝组的BMI、GLU、ALT、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轻度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男性所占比例为67.8%,明显高于女性所占比例32.2%,并随年龄的增长,脂肪肝发病人数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应用超声,生化指标等手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况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我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情况,评价接种质量及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2010年在我市接种卡介苗例数及同期活产数,分析不同人口构成的接种率差异.并调查12周后卡介苗接种新生儿的PPD阳转率,分析不同初种时间的阳转率差异.结果:2006年4月~2010年4月我市共有活产新生儿10421例,卡介苗初种10059例,总初种率96.56%.其中,本市人口的初种率(96.75%)高于外地人口的初种率(95.74%).PPD实验3433例,阳转率95.66%,其中,男婴的阳转率(95.65%)与女婴(95.10%)无明显差异.有卡疤组的PPD试验阳性率(96.40%)明显高于无卡疤组(92.67%),相对优势比为2.121.而初种时间1月内的PPD试验阳性率(97.02%)明显高于初种时间大于1个月的阳性率(52%),相对优势比为30.014.结论:我市新生儿卡介苗的总体接种率较高,达到国家规定水平,但应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宣传及接种工作.并注意强调早期接种的重要性.
作者:段俊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干扰电为主综合康复治疗脊柱手术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与B组(干扰电为主联合药物治疗的综合康复治疗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感随着时间的延续都得到了改善,但是B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所需时间较A组的短.治疗3d后A组疼痛度由Ⅲ度减轻为II度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5).治疗7d后A组疼痛度减轻为I度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5).治疗14d后A组疼痛度已减轻为I度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干扰电为主综合康复治疗脊柱手术术后疼痛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属于不稳定型骨折.临床治疗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疗效有效,可能会影响关节功能恢复.本文选择我院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观察上肢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效果.
作者:张江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自动洗胃机洗胃是急诊科常用的急救护理措施,目的是及时清除胃内的毒物或刺激物,减少和避免毒物的吸收.但随着HIV、HBV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增高,洗胃机使用后的消毒显得尤为重要,处理不当即成为患者发生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我院急诊科对电动洗胃机管路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据报道[1],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而糖尿病和肺结核在临床上常合并存在,相互影响,病情较为复杂,且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比单纯肺结核患者差.因此早期的诊断及积极合理的化疗是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对近10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林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术式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比较.方法:将我院行全胃切除术的86例胃癌患者,根据所行消化道重建术方式不同,分为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组和袢式Braun吻合术组,将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袢式Braun吻合术组,平均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增加值均显著高于袢式Braun吻合术组,P<0.05;两种消化道重建术的患者进食量均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是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适的术式.
作者:何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分析宫颈癌前期病变LCT筛查结果,为本地区宫颈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调查836例参加宫颈癌前期病变LCT筛查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分娩史和宫颈撕裂、会阴切除术等病史,对比分析LCT检查及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外来务工妇女与本地妇女参加检查情况和检查结果.结果:LCT阳性率为10.77%,准确率为89.89%.LCT阳性者,有分娩、会阴切开术、宫颈撕裂史比例高于LCT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务工妇女LCT检出率高于本地居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T是本地区较为理想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应大力加强外来务工妇女妇科保健宣传力度,提高其参加宫颈癌筛查的主动性和依从性.
作者:杨惠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入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给予60例单纯放疗组患者常规放疗,66例同步放化疗组患者在常规放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顺铂及紫杉醇同步化疗.结果: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4%和56.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步放化疗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75.8%vs58.3%,P<0.01);同步放化疗组复发率和远行转移率分别为9.1%和7.6%,显著低于单纯放疗组(16.7%vs18.3%,P<0.05);同步放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与单纯放疗相比,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显著提高患者3年生存率,改善预后.
作者:孟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试管法与戴安娜卡检测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及检测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0年9月送检的血标本,分别采用试管法与戴安娜卡检测法鉴定血型,比较两种方法鉴定的符合率及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发生情况.结果:404例待血型鉴定患者,试管法正定型符合率90.8%,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率40.7%;反定型符合率88.9%,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率49.6%;微柱凝胶法符合率97.0%,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率13.2%.RH(D)定型结果两种方法符合率为100%.三种方法符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检测假阳性率和(或)假阴性率低于试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戴安娜卡检测法操作方便,灵敏度及特异性好,大大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发生率,标本易于保存,辅以试管法补充检测.
作者:刘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双胍类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联合控制血糖.对照组予以吲达帕胺2.5~5mg,每日1次.治疗组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口服,20mg/次,2次/日.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胰岛素抵抗、血压、尿素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使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冬萍;梁瑜;黄水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诊断和手术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5例入院后均行腹部X线片提示消化道穿孔,急诊施行手术,经病理证实诊断.其中12例存活,2例术后死亡,1例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切口感染6例,经治疗后愈.结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确立诊断后尽早手术探查,彻底切除病变,通畅引流,结合有效的抗感染、抗休克及营养支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苏乃伟;李新宁;石群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临床越来越的运用手术来治疗疾病,通过手术,医生可以更好的治疗、治愈患者,但是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小到胆结石、阑尾炎,大到心脏搭桥、开颅手术都会涉及到大量出血和止血的过程,外科医生手术切除病变的修复脏器的过程实际是与出血作斗争的过程,运用娴熟的手术技巧和各种先进的止血技术,有效的减少和控制术中出血的血量,保持手术的视野的清晰,甚至通过提升手术的技巧,可以创造无血的手术视野,完全的无血手术视野是外科医生追求的高手术境界.
作者:杨文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凝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药物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抗血小板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抗凝组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患者1年,联合组患者在1年内发生次要终点事件和主要终点事件均低于抗血小板组患者和抗凝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王金标;姚旭林;郑洁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者与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以更好地做到一级预防.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军工医院门诊患者至少具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烟酒史、肥胖和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之一,并用多普勒探头和压力传感探头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进行颈动脉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和危险因素的调查,按知情同意的原则,选择血流动力学积分值(CVHI)<75分共2000例,每一名患者自就诊之日起共随诊4年(后一名患者随诊期限至2012年1月),终点事件脑卒中,脱落105例.结果: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随CVHI分值的降低而明显增加(P<0.001),且CVHI分值越低出现脑卒中事件越早;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烟酒史与脑卒中关系密切(P<0.05),尤其以高血压为著(P<0.001).结论:CVHI分值降低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常见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关系极为密切,尤其以高血压为显著.
作者:张凤强;郭希正;王惠平;张景峰;赵香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松解髌外侧支持带结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髌股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4月~2010年10月该院采用经皮松解髌外侧支持带结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髌股骨关节炎并获得随访的患者进行门诊随访.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和对患者下蹲时膝前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评价.结果:术前与术后6个月,术前与术后1年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皮松解髌外侧支持带结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髌股骨关节炎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松解充分、疗效可靠等优点.
作者:李国华;郭洪敏;李清运;秦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STⅢ↑/STⅡ↑≥1及STV3R-V6R↑≥1mm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据患者病情,主要是右室心肌梗死ARVI)的诊断价值体现.结果:对照组76例,其中心电图STV3R-V6R↑≥1mm2例,STⅢ↑/STⅡ↑≥1的4例;ARVI组52例患者,其中心电图STV3R-V6R↑≥1mm50例,STⅢ↑/STⅡ↑≥1的48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STⅢ↑/STⅡ↑≥1及STV3R-V6R↑≥1mm指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诊断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主要依据是STV3R-V6R↑≥1mm,参考依据则可选择STⅢ↑/STⅡ↑≥1.
作者:张凡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