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的临床疗效与观察

杨文柱

关键词:腹腔镜, 直肠癌, 根治术, 临床疗效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临床越来越的运用手术来治疗疾病,通过手术,医生可以更好的治疗、治愈患者,但是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小到胆结石、阑尾炎,大到心脏搭桥、开颅手术都会涉及到大量出血和止血的过程,外科医生手术切除病变的修复脏器的过程实际是与出血作斗争的过程,运用娴熟的手术技巧和各种先进的止血技术,有效的减少和控制术中出血的血量,保持手术的视野的清晰,甚至通过提升手术的技巧,可以创造无血的手术视野,完全的无血手术视野是外科医生追求的高手术境界.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踏车运动干预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踏车运动对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患者功能恢复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4月于我院(50例)、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30例)、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40例)心血管内科就诊的PAD患者共12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6个月踏车运动运动干预,对照组则不接受,并分别于开始前及结束后记录踏车运动表现以及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其它PAD常规药物治疗两组相同.结果:(1)实施踏车运动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6分钟步行距离有显著增加(P<0.01);患者能够耐受的长踏车时间及距离显著增加(P<0.01);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舒张功能(FMD)显著改善(P<0.01).结论:踏车运动干预可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延长长踏车时间和距离;改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樊启财;王鹏武;朱三玲;石蓓;易晓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的外科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诊断和手术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5例入院后均行腹部X线片提示消化道穿孔,急诊施行手术,经病理证实诊断.其中12例存活,2例术后死亡,1例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切口感染6例,经治疗后愈.结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确立诊断后尽早手术探查,彻底切除病变,通畅引流,结合有效的抗感染、抗休克及营养支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苏乃伟;李新宁;石群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予以不同的给药途径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佳的给药方式.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人工流产术后妊娠妇女3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成三组,Ⅰ组(口服)120例,Ⅱ组(阴道放置)120例,Ⅲ组(舌下含服)120例,Ⅰ组患者在进行人工流产术之前的3小时应用400μg的米索前列醇空腹顿服,Ⅱ组患者在术前的3小时经妇科医师操作,将已被生理盐水进行湿化后的400μg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Ⅲ组患者在术前的3小时由医生指导将400μg的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结果:对全部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进行比较,均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宫口松弛的程度具有显著性的差异,Ⅲ组患者显效率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Ⅰ、Ⅱ两组(P<0.05);Ⅱ组患者发生阴道出血与腹痛的情况均明显多于Ⅰ、Ⅲ两组(P<0.05),Ⅰ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结论: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应用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扩张其宫颈,予以舌下含服后患者宫口的松弛度良好,并且能够避免由于口服及阴道给药所引起相关的副反应,应作为临床首选的给药方式.

    作者:谭泽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B组41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观察透析前后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透析治疗后Scr和β2-M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A组β2-MG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L和Amp明显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L和Am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作为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常用的两种透析方式,均能够有效清除体内血Scr、β2-MG,而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清除β2-MG,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血液透析滤过.

    作者:李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妇科手术体位(截石位)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妇科手术应用截石位的舒适度进行研究.方法:我院接受截石位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应用传统截石位,改良组应用改良后截石位,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传统组与改良组对比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截石位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截石位所对腘窝的压迫,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便利了术者的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行和有效性.

    作者:赵连菊;杨菲;孙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抢救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1级恢复率为58.3%,住院时间为(24.56±5.13)天,并发症发生率为5.8%;干预组患者1级恢复率为38.2%,住院时间为(37.78±7.69)天,并发症发生率为31.6%,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候迎辉;何莉莉;张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抗凝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药物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抗血小板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抗凝组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患者1年,联合组患者在1年内发生次要终点事件和主要终点事件均低于抗血小板组患者和抗凝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王金标;姚旭林;郑洁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诊治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对这110例患儿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的临床体征出现发烧102例(92.73%),阵发性的干咳53例(48.18%),咳痰34例(30.91%),喉头痰鸣22例(20%),气促5例(4.55%);实验室检查发现血白细胞总数为4×109~10×109的81例(73.64%),红细胞的沉降率出现增快的32例(29.09%),乳酸脱氢酶出现升高的11例(10%),肌酸激酶同工酶出现升高的8例(7.27%),B超发现胸腔积液9例(8.18%),胸部X光发现肺不张2例(1.82%);经过治疗,痊愈56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治疗显效率为79.09%.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临床症状虽然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缺乏特征性的临床指征,在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及时的控制.

    作者:钱庆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行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将患者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或膀胱镜检确诊结果进行比对,判断CT尿路造影检查的准确率.结果: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结果与确诊结果间具有正相关性,r=1;CT检查准确率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可多角度观察病变局部情况,且扫描时间更短,图像分辨率更高.可应用于绝大多数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当中,但儿童、肾功能不全者以及碘过敏者不宜采用.

    作者:李锦;梁立华;赵均雄;冯晓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门诊和/或住院治疗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注意控制饮食,每日坚持半小时有氧运动.对照组予以口服氨氯地平5.0mg,1次/日,早晨1次顿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二甲双胍0.25g,3次/日,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两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压,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血脂指标、减轻体重,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降压作用,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降压平稳.

    作者:沈万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复方甘草甜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协同效应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否具有临床协同效应.方法:将3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A,B,前者给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与单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和单用复方甘草甜素加安慰剂治疗分别为对照组A,B.观察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定量指标与HBV DNA,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结果:联合给药治疗后显效率(61.24% vs 34.19 %vs19.44%),ALT(42.03±15.28) vs (54.63±39.28) vs(56.72±36.28),AST(46.25±21.45) vs (63.85±45.95),TBIL(17.05±10.63) vs(32.25±31.45) vs(29.37±32.90)下降程度,肝功复常时间(29.85±23.85)d vs (39.27±19.99)d vs (40.06±20.85)均优于对照组A,B,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联合给药组ALT反跳率(3.8% vs 18.8% vs20%),AST反跳率(4.6% vs 20.5% vs 21.7%)低于对照组A,B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并不增加单药的副作用.结论: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协同效应,能进一步提高单药应用疗效,并缩短治疗疗程,且并不增加单药副作用.

    作者:陈志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肾病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治疗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1年收治的36例糖尿病伴肾功能低下的患者,给予胰岛素和肾病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甲状腺素(TT4)、游离血清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变化,以及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TSH、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血清TT4、TT3、FT3比治疗前有明显增高,血清TSH水平降低(P<0.05).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Cr)、空腹以及餐后2h血糖无明显变化.结论:糖尿病肾病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治疗上应当着重治疗糖尿病和肾病,甲状腺功能监测可以用来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

    作者:尚云霄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食管支架选择应用的临床探讨

    食管癌患者可发生吞咽困难、食管-气管瘘、食管-纵膈瘘以及吻合口狭窄等问题,这些问题临床极为棘手.随着食管金属支架的应用,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提高了食管癌患者晚期的生存质量[1].根据病变部位及特点选择适合型号和类型的支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回顾分析了48例食管贲门癌性狭窄以及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剑锋;顾明华;张晶;田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名住院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则采用全面、细致、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方法.结果:舒适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97%,对照组治疗效果85%;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提高,实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100%,对照组82%.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COPD患者,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和安全感,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谢春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银涂层导尿管对降低导尿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的作用

    目的:观察新型(涂银)导尿管与传统硅胶导尿管对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设计,100例病人随机分成新型导尿管组和传统导尿管组,尿管留置时间中位数为9天,留取尿样测定尿白细胞、行细菌培养,拔除尿管后,尿管末端行细菌培养及细菌分类.结果:使用银涂层导尿管菌尿的发生明显延迟(χ2=8.9;P<0.003).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显示菌尿的发展呈时间依赖性(P<0.05).银合金导尿管组菌尿的发生为11例(22.4%),硅胶导尿管组为33例(62.3%).42个分离到微生物的样本中,22个为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为大肠杆菌)阳性,9个为肠球菌,5个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3个为假单胞菌阳性以及3个培养物显示多种微生物品系.总的来看,两组间微生物的品系没有明显差别(相对数量),但对照组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的发生稍偏高.导尿前、导尿后7,14,21天硅胶尿管组尿白细胞阳性数分别为1,4,7,9;银合金导尿管组分别为0,1,2,5(P<0.05).结论:新型导尿管对减少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诊重症抢救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急诊急救对危急重症患者至关重要,有效的临床救治可降低患者病死率.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为危急重症患者急救提高有效的抢救护理步骤和程序[1].本文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危急重症患者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璐;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CKD4)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肾康注射液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Scr、BUN、RBC、Hb、GFR均优于对照组,同时通过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霍延红;王亚平;张文博;杨永红;李浩;王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胎儿宫内窘迫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6月的确诊为胎儿窘迫的100例孕妇,进行超声产科检查,检测胎儿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该100例孕妇中,有66例出现的新生儿窘迫,S/D值≥3.0,RI≥0.6是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高危因素.结论: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异常的胎儿易发生窘迫,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对诊断胎儿窘迫的诊.

    作者:冯娟;黄剑毅;王瑶;张建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对母儿的影响及干预措施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麻醉水平的提高,剖宫产技术的改进,剖宫产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一些产妇和家属的青睐,此外,剖宫产指征放宽、晚婚晚育、高龄产妇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巨大胎儿增多、医技因素、胎儿监护技术的广泛使用、产科医生对胎儿窘迫诊断过度、为减少医疗纠纷等使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剖宫产率由过去的20%上升到现在的50%~60%,有些医院甚至高达70%~80%[1],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5%,欧美国家的剖宫产率达到20%~30%.

    作者:胡兰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给予达英-35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3个周期的治疗后,其LH、FSH、T与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达英-35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具有较好的疗效,其能够改善患者的异常激素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周子球;杨彩虹;杨弋;谢艳芬;李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