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金文;陈玉成;王保平;佟琦弘;薛志刚;周亮亮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常见变应原,提高临床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425例慢性荨麻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C种常见变应原,做变应原皮肤点刺测试分析.结果:许多患者对多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其中阳性率高的为屋尘螨和粉尘螨.结论:慢性荨麻疹发病因素是复杂的,患者要做好综合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相关变应原.
作者:匡玉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测量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在优质护理服务规范要求下的直接护理时间,分析直接护理时间的影响因素,为护理工作量的测算和配置人力提供依据.方法:运用ADL量表和APACHEⅡ对患者进行评估分类,然后根据分类情况抽取患者进行直接护理时间测量,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住院患者直接护理时间平均需求为(125.58~43.44分钟;不同ADL等级、护理等级和疾病严重程度病人直接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护理时间与ADL等级、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护理等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该院患者在优质护理服务规范要求下的直接护理时间为(125.58±43.44)分钟,直接时间受患者疾病1严重程度、护理等级,自理能力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在配置护理人力时,一定要了解患者直接护理时间需求,正确处理时间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护理人力.
作者:付春华;蒋海兰;焦卫红;于梅;郭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激惹试验(NST)反复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分娩且产前NST异常2次以上276例孕妇临床资料作为异常组,同时抽出同期NST正常孕妇136例为对照组.并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异常组中妊娠合并症和发生围产儿预后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异常组中,距后一次检查3天内分娩的孕妇发生围产儿预后不良明显低于3天后分娩的孕妇(P<0.05).结论:NST反复异常提示胎儿往宫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
作者:杨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哮喘发病率约0.7%~1.5%.对于哮喘患者佳治疗是同时控制炎性反应和缓解支气管痉挛[1].我们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合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收到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复合辅酶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干扰试验.结果:用灵敏度γ为0.5EU/ml的鲎试剂进行实验,当注射用复合辅酶中辅酶I的浓度为0.8μg/ml时,供试品不干扰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结论:使用鲎试剂方法检查注射片用复合辅酶中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作者:王宗春;姜俊勇;宋金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的临床应用对肾移植受者术后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随访的肾移植且移植肾功能正常的受者54例,其中19例在肾移植术后1月开始使用活性维生素D,另35例为对照组,分析术后1年两组患者之间血钙,磷及PTH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术后1年血钙水平显著性增高[(2.41±0.21)vs(2.22±0.24)mmol/L,P<0.05],血iPTH水平显著降低(65.54±26.35 vs 102.45±37.46,P<0.05),而血磷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1.044±0.18)VS(0.97±0.27),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的使用能有效改善肾移植受者术后血钙、磷的代谢平衡,并降低血iPTH水平,能有效预防肾移植受者术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
作者:王向阳;李雄根;张万帆;王丽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柯萨其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手足和口腔的水疱为特征,在婴幼儿中极易传染.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腔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症状较为严重会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密切接触为主要的传播途径.现将58名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儿均用生理盐水清洁后,A组用维生素AD的混合剂滴于口腔溃疡处;B组用西瓜霜喷剂喷于口腔溃疡处,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牛秀艳;梁凯;张玮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脑出血术后高的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重点[1].继发性的癫痫发作是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通过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癫痫发生时脑电图异常率很高,临床上可以通过脑电图的检查结果来评价治疗效果.为探讨脑电图检查应用于脑出血术后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疗效评价的效果,本文选取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间脑出血术后继发癫痫的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并统计分析所有对象术后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凯;张炜婷;牛秀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原因,为我院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9年上报的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13例ADR中,男性患者存198例(47.94%),女性患者有215例(52.06%),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生ADR的患者中年龄小为7个月,大为81岁,60岁以上的患者有147例(占35.59%);413例ADR共涉及药品14类115种,其中以抗微生物药多占62.96%,中药制剂占16.22%:ADR 主要发生于静脉滴注343例(83.05%)和口服给药49例(11.87%)为主;413例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病例多,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神经系统等;新的ADR有36例(8,72%),严重的ADR有7例(1.69%).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体质、药品种类、临床应川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积极开展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作者:孙瑞芳;刘蕾;杨芳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工作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12月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并采用全面护理的8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08年1月~12月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并采用常规护理的6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所需的时间,不良反应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否有差别.结果:观察组无痛胃镜检在时间为(31.15±5.81)min、对照组为(42.58±7.0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系统护理规范了护理流程、缩短了检查时间而且减少了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高坤;王晶茹;陈宏;金鲜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Ki67基因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肿瘤的有关热点基因之一.本文对恶性肿瘤恶性特性和Ki67基因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Ki67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Ki67蛋白是1983年Gerdes等用霍奇金瘤系L428细胞的粗核成分免疫鼠后首次制备出的一种核抗原,当时实验地点是德国的Kiel城市,所用培养板编号为67,故名Ki67.Ki67基因是一个周期相关基因,也是细胞核增殖相关基因,与细胞增殖成正比.在G1中及晚期出现,在S期及G2期中渐增加,在M期的有丝分裂中达到大值.
作者:韦祝新;王绍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住院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住院部所有患者药品的调配,发放,计划及保管的繁重任务.在药品的调剂过程中出现任何细小差错都可能影响到患者治疗的预期疗效,甚至出现意外,引起医疗纠纷[1],因此提高药房药品调剂质量,杜绝调剂差错事件的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张缨;谢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羟乙基淀粉洽疗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常规活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予羟乙基淀粉500ml静点冶疗.冶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前及活疗10天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1),洽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郑立宏;张爱民;欧阳取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梓黄的质量标准.方法测定了10批桦黄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采用TLC法和HPLC法鉴别和检测了麦角甾醇.结果均值:水分15.4%、总灰分9.4%、酸不溶性灰分0.2%、水溶性浸出物34.5%.TLC色谱上麦角甾醇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麦角甾醇进样量在(0.05056~1.51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V=1.49×(10)6X-9245.2,r=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2.83%.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桦黄的质量控制.
作者:乔蓉霞;张国跃;郭耀武;罗定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丹红不同该药途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个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冶疗方法.即进入监护病房心电监护,高流量吸氧,给予硝酸甘油(5~10)mg静脉点滴,给予止痛药物等.治疗组则在常规冶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和穴位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同时进行.两组均冶疗10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将整体疗效、症状和体1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复发和复发间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除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心脏事件、复发与复发间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均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例数少,复发间隔时间长,平均住院日短.结论: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配合穴位注射可以使药物治疗作用、经穴治疗作用、穴位注射时针头对穴位的物理刺激作用珠联璧合、堤高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贾景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北海市麻疹流行规律及特征,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系统监溺数据对2007年~2010年北海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病人数按报告地区查询.结果:北海市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但局部麻疹暴发影响全市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构成有变化,未到免疫年龄与超出免疫年龄的病例增多;大部分县区均有发生,城区发病高于县份;麻疹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月起发病增多,3.8月达到高峰,2007年以来麻疹年接种率维持在95.05%~98.44%的水平.结论:麻疹发病率多年控制有较低水平,麻疹免疫预防接种率比较高,长时期的高保护率导致易感人群积累.以麻疹疫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加强寐疹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尤其是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减少免疫空白,保护易感人群是符合我市当前的麻疹预防控制策略.
作者:吴伟;冯辉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1.1病例选取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引起的多发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且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我们根据前人经验,并结合自身心得,病例来源均为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大者63岁,小者11岁,病程平均为2年~8年,10年以上6例.34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怀丽梅;王玫红;孙淑芳;宋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近3年住院的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211例,对临床相关因素(年龄、病程、症状等)、培养出的124株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伴肺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年龄、病程有密切关系(P<0.05)感染前5位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9株(23.4%),铜绿假单胞菌23株(18.5%),大肠埃希菌21株(16.9%),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3.7%),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9.7%);对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较敏感的前5位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的前3位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利福平,米诺环素.抗真菌药物敏感的是伊曲康哗及氟康唑.结论:年龄和病程与伴肺部感染密切相关,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对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霍卫池;冯涛;陈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骨折后,由于患者年老体质差,需长期卧床而容易引起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脑血管意外等,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也是两个主要问题.因此,合理有效的护理对本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滕立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舒血宁注射液联会治疗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人,对照组38人,治疗组用倍他司汀、和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单用倍他司汀,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有效率84.2%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倍他司汀,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作者:肖阳春;李银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