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英
目的:探讨抗体检测与彩色多普勒监测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价值.方法:60 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健康体检患者60 例(对照组) 都采用IgM 、IgG 抗体快速诊断和经颅多普勒(TCD) 监测.结果:观察组的脑脊液IgM 、IgG 抗体检测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Vs 、Vd 、Vm 、PI 在大脑前动脉分别为(62.3±9.6),(94.5±14.2),(48.0±7.2),(0.75±0.14).大脑后动脉分别为(62.8±9.5),(94.5±14.2),(47.9±7.2),(0.76±0.18).观察组:Vs 、Vd 、Vm 、PI 在大脑前动脉分别为(115.2±12.5),(143.8±52.2),(82.3±12.5),(0.65±0.20).大脑后动脉分别为(60.8±10.9),(97.5±14.2),(48.5±6.5),(0.75±0.18).观察组在前动脉的各指标值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差异(P均<0.05),而在后动脉中各指标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抗体检测与彩色多普勒监测对结核性脑膜炎都有很高的早期快速诊断价值,两者结合可取长补短,使诊断结果更可靠.
作者:李世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 是指栓塞物经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造成局部堵塞,阻断组织血液供应而引起的临床疾病.近年来其临床发病率有所上升,成为心肺血管疾病的危重并发症,在发达国家1/3患者死亡,占死因的第三位,也是导致猝死的常见病因.
作者:李丽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 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45 例临床及(或)术中证实为急性胰腺炎、并行CT 检查的患者,观察螺旋CT 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5 例患者中,CT 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42 例,准确率为93%,A 级3例,B 级17 例,C 级15 例,D 级8例,E 级2例.结论:螺旋CT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准确率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宋正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YL-Ⅰ型微创针穿刺用尿激酶冲洗引流,术后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获得了较好疗效.方法:自2000 年1月至2009 年1月我科对90 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采用YL-Ⅰ型微创穿刺针,注入尿激酶液化血凝块,拔针后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术后复查头颅CT.结果:本组90 例术后血肿大部清除,受压脑组织基本复位.结论:微创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加用尿激酶、术后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少量残存硬膜下血凝块效果明显,操作简捷,用时短,微创手术,感染几率少,能较彻底地引流,效果较好.
作者:李喜春;陈凤英;孙鑫;王艳红;张翠珍;刘永会;唐桂红;宫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建立兔无血预充体外循环术后成活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实验动物为12 只纯种新西兰大白兔,经颈动、静脉插管,无血预充,建立体外循环模型,术后成活饲养.结果:术中及术后监测显示血红蛋白偏低,动脉血气多数偏酸,血压在正常范围.1 只兔体外循环过程中因急性左心衰死亡,其余11 只均成功建立体外循环并在术后成活饲养24 小时.结论:闭胸兔体外循环术后成活模型建立简便可行.
作者:宋志鸿;石缨;唐跃;孙嘉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推拿是传统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推拿手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搞好推拿课堂教学,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丁原全;车彬;韩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阴道彩超和宫腔镜检查,比较两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 年6月至2010 年6月运用经阴道彩超和/或宫腔镜检查和/或病理检查证实284 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将病理结果与阴道彩超诊断和宫腔镜检查比较,并对阴道彩超诊断和宫腔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彩超、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66.7% 、97.9% 、0.87,100% 、97.9% 、0.99.结论:阴道彩超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有一定的漏诊率,可用于初步筛查,宫腔镜是理想的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确诊率.
作者:龚萍;金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恒温体外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8 年1月~2011 年4月选择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或恶性间皮瘤同时伴发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8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4) 和对照组(n=42).治疗组用Astronaut 体外循环热疗机热灌注化疗,对照组仅行普通腔内热灌注化疗.两组化疗药物为顺铂,首次剂量90mg,以后每次60mg,1 次/周,共6周.治疗前后测定胸水量,并观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胸腔积液CR18 例,PR20 例,总有效率86.4%,对照组CR11 例,PR17 例,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上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轻微的消化道反应,可耐受.结论:体外循环热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解国清;廖国清;李雷;马太林;毛利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 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对其采用多层螺旋CT 扫描技术进行扫描检查所得到的影像资料,进行重建技术重新处理,并与普通X射线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24 例膝关节骨折患者的螺旋CT 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处理后,均可清晰看见患者骨折线的位置、范围和骨块的移位与关节面塌陷的程度和面积等.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 重建技术的应用,可以较为清晰的全方位显示膝关节骨折的相关信息,还能显示出关节面塌陷的程度和面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曹文新;夏进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对脑水肿大鼠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大鼠重度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神经节苷脂治疗组.考察大鼠伤后不同时间点,神经节苷脂对脑含水量和脑组织AQP4 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在造模4h 后逐步上升,治疗组在24h 到达峰值后下降,72h 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值与正常组接近,而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一直升高,72h 含水量高达80%.两组大鼠造模1h 后AQP4 mRNA 表达水平开始上调,逐步增加,治疗组在12h 达峰,尔后表达持续回落,72h 与正常组表达水平接近; 模型组在24h 达峰,然后表达维持在高位,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抑制脑水肿引发的AQP4 表达上调,减轻脑水肿形成.
作者:丁忠阳;张家明;黄国荣;徐进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和结果进行讨论.方法:参照患者的体检报告、病史、病人及家属意愿以及血G-HCG 浓度,将2008 年1月~2009 年11 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9 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其中手术组患者接受保守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结果:手术组除1例于术后9天再次进行腹腔镜手术外,其余病例治愈.对照组患者全部治愈.手术组输卵管通畅率为84.31%,微阻碍13.73%,不通率为1.96%,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且宫内妊娠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适用于那些具有生育要求的妇女,但是手术仍存有一定风险,需要在术后加强监测并使用一些具有杀胚功能的药物,以便降低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的可能.
作者:张玉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 年6月~2011 年8月收治的28 例股骨近端骨折病例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 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X线片示解剖复位24 例,近解剖复位4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28 例随访10~24 个月,平均16 个月,骨折愈合为优24 例,良4例,不愈合0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00%,未出现髋内翻畸形、内固定物折弯折断等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手术过程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效果满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美托诺尔联用福辛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6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NYHA 分级为(Ⅲ-Ⅳ级);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 人,试验组加美托诺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对照组加福辛普利治疗.均治疗24 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LEVF) 、心脏指数(Cl)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 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χ2=5.06,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比较( t=6.28,t=3.95,t=4.54,p值均<0.05).治疗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LEVF 、CI 、LVEDV,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有t=17.44,t=15.03,t=5.55,p值均<0.05.结论:美托诺尔连用福辛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作者:樊雪芳;雷胜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炎症临床疗效.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80 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60 例),分别采用常规抗炎组(A 组),常规抗炎组+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沐舒坦)(B 组),常规抗炎组+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C 组)的方法进行治疗,2 次/d,持续2周,比较上述3组咳嗽、憋气、声音嘶哑严重程度量表和咳嗽、憋气、声音嘶哑缓解率和咳嗽、憋气、声音嘶哑平均缓解时间的差别.结果:治疗前后咳嗽、憋气、声音嘶哑严重程度积分的下降幅度C组(2.3+0.8) 显著高于B组(1.7+0.4) 和A组(0.8+0.3)(p<0.05); 咳嗽、憋气、声音嘶哑缓解率B组(80%) 、C组(86.7%) 显著高于A组(56.7%)(p<0.05),但B、C组无显著差异(p>0.05); 咳嗽、憋气、声音嘶哑平均缓解时间C组(4.5+0.7) 显著短与B组(6.3+0.8) 和A组(10.5+0.8)(p<0.05).结论:在常规抗炎的基础上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韩泽利;周成勇;严清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可持续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10 年间通过三组对照的方式,观察中医特色疗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结果:B 组(中医治疗组)62 例,治愈50 例,占80.65%,好转11 例,占17.74%,无效1例,占1.61%;B 组62 例,有5例复发,复发率8.06%.结论: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颈椎病应该大力推广.
作者:罗宗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的关系,从而探讨不孕的治疗方案.方法:对不孕和早孕(自然受孕)的两组妇女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结果:76 例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培养阳性58 例,阳性率76.32%;80 例早孕妇女宫颈分泌物培养阳性12 例,阳性率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58 例感染支原体的不孕妇女有14 例自然受孕.结论:支原体感染是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孕妇女的治疗中应常规行宫颈支原体培养与治疗,以提高不孕的治疗率.
作者:蒋德菊;魏萍;刘美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本院门诊检测细菌性阴道炎阳性患者180 例作为病例组,180 例细菌性阴道炎阴性者作为对照组,对其细菌性阴道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其他性传播疾病(衣原体感染史、淋病史、霉菌性阴道炎史及滴虫性阴道炎史)、避孕方式(避孕套、宫内节育器及安全期避孕)、相关行为因素(阴道清洁次数、方式,内裤消毒、洗澡地点及方式、性卫生习惯,流产次数).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淋病史、霉菌性阴道炎史、滴虫性阴道炎史、多次流产、及经常清洗阴道可增加细菌性阴道炎患病风险,选择避孕套避孕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细菌性阴道炎的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结果:滴虫性阴道炎史(OR=9.21) 、人流次数(OR=5.34) 、清洗阴道(OR=2.16) 可升高细菌性阴道炎患病风险,使用避孕套(OR=0.49) 、良好性卫生习惯(OR=0.53) 则具有保护作用.结论:避孕套避孕和良好的性卫生习惯可降低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
作者:吴宏宇;王敬华;祁建青;卢艳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抗生素(antibiotic)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1].儿童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群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与成人差别很大,因此儿童抗生素的应用更需慎重.
作者:张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伴急性呼吸衰竭时,采用纳洛酮给予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近3年以来收治的84 例COPD 急性发作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41 例、治疗组43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抗炎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肾上腺皮质激素、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则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1.2~2.0mg/d 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以7d 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气血变化以及患者的苏醒时间.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3%,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值与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 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朱艳霞;杨贤义;肖敏;张旭国;陈立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诱导插管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 年8月~2010 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全麻诱导期分别给予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结果: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患者组内HR 、SBP 及DBP 诱导及插管后与麻醉前比较,插管后与诱导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插管后和气腹后的HR 、SBP 及DBP 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 瑞芬太尼组诱导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及人工气腹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妇科腹腔镜患者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日长;阳兴;关柏锐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