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肖秀英;于宝华;颜歌;丁新;余琛;杜祥

关键词:结直肠癌,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哑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以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免疫增强药物均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同时给予泛昔洛韦片250mg Po tid,共7天;VitB1100mg和VitB12500μg im qd,7d为1疗程,根据病情可酌情使用,治疗组加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神经根和疼痛明显区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7.14%,对照组痊愈率78.78%,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治疗可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可作为治疗的辅助方法.

    作者:钱青;袁玲玲;翟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病人的护理.方法:认真做好术前护理,正确使用腰围,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做好出院宣教.结果:22例病人无并发症出现,有效率100%.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认真做好嗣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强化病案管理适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医疗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投保人员在住院病人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病案已经成为医保中心支付和社会商业保险理赔医疗费的重要依据.

    作者:周连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一次性输液贴在静脉输液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现代医疗技术、仪器设备和医疗用品不断革新,一次性输液贴作为一种新型医疗用品以其实用、简单、使用方便、美观、透气性好、具有无异味、无刺激、无毒性等方面的特点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逐渐替代了传统胶布固定输液器针头,成为临床上输液器针头固定的主要方法.

    作者:殷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在心衰和高血压病的治疗上占据着其它药物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笔者应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英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临床分级曲张大隐静脉的病理改变与病因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曲张大隐静脉管壁病理改变与临床分期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不同临床分期的曲张大隐静脉上、中、下三段管壁标本,制作切片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光镜下上、中、下三段均出现管壁厚薄不一,内膜增厚不均匀、中膜平滑肌排列紊乱,弹力纤维分离变性、胶原纤维不规则增生、平滑肌增生、萎缩等改变.电镜下上、中、下三段平滑肌细胞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较多,肌丝较少,中、下段平滑肌有细胞器形态的改变.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时静脉管壁光镜下全程的病理改变相似,而电镜下血管壁上、中、下三段平滑肌细胞器的改变不同,但其变化与临床分期无关.

    作者:李运辉;褚海波;徐永波;王涛;王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关注医改共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作者:蔡谢飞;黄宏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分子生物学疗效.方法:0.1%AS2O3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28天为一疗程,并动态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结果:15例患者再次分子学完全缓解(CR)13例,CR率为86.7%,随访中2例再次出现PML-RARa融台基因阳性,给予AS2O3获得再次CR.结论:AS2O3诱导治疗难治复发APL患者分子生物学缓解率高,与化疗交替使用能进一步清除微小残留病.

    作者:李淑娈;黎承萍;李维佳;丁纪元;郑婉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上腺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目的: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发病阶段的醛固酮水平,研究和探讨了醛固酮激素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2007年住院的2型糖尿病(DM)患者,均符合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共计86例,年龄(52.14±27.11);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人群30例,年龄(46±13岁).结果:发病早期的2型糖尿病人醛固酮水平增高.相关性分析显示醛固酮与胰岛素分泌具有高度相关;在发病的晚期,胰岛素和酸固酮水平均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醛固酮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并可能参与了胰岛素的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姜秋菊;陈奕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斑蝥注射液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注射液对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药物对LoVo细胞抑制作用与时间和剂量的关系,Annexin V-FITC方法对细胞凋亡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Fas、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表明复方斑蝥注射液可抑制LoVo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发生凋亡.实验范围内其细胞凋亡成时间与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复方苦参注射具有直接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张化芝;栾祖鹏;徐丽丽;马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诊胃镜止血治疗Dieulafoy病8例体会

    目的:探讨胃Dieulafoy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经胃镜诊治Dieulafoy病8例临床资料.结果:8例均经急诊胃镜检查确诊.同时行黏膜内注射肾上腺素混合液(HSE)并置金属钛夹止血治疗,7例止血成功,1例止血后再出血转外科手术,止血成功率87.5%.结论:内镜为Dieulafoy病诊治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淑萍;韩延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RP、IL-6及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采集SLE初治患者52例(SLE组)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者45名(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炎性指标;予SLE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一次/日,疗程十二周,再比较SLE组服药前后的临床及实验室炎性指标,分析阿托伐他汀钙对CRP、IL-6及TNF-α的影响.结果:SLE组与对照组相比,IL-6非常显著增高(P<0.01);CRP、TNF-α明显增高(P<0.05):SLE组服药前后相比,IL-6显著下降(P<0.01);CRP、TNF-α水平基本降至正常(P<0.05).结论:SLE存在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钙可减轻SLE患者的炎症反应,控制这种炎症反应所促使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林玲;壮可;寿涛;李红;李裕;赵燕;张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脉络宁3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5天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和可靠.

    作者:霍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斑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并讨论手术相关问题.方法:160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两组,立体定向手术维68例,非手术治疗组92例.分别统计两组病人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的意识状态.患肢肌力、语畜、肺部感染、再出血、死亡率.出院3个月后进行随访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结果:住院期同观察指标显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在意识状态、患肢肌力、肺部感染、死亡率方面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两组病例在语言恢复及再出血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远期观察指标显示两组病例ADL分级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立体定向手术的近期和远期总体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

    作者:李涛;赵奇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射流液化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结果:本组良好51例,不良23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7.5%.其中3例死于再出血,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2例死予肺部感染.结论:微创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简单易行,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易于推广.

    作者:陈剑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左氧氟沙星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脑脊液中左氧氟沙廑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乙腈-0.1%甲酸(三乙胺调PH2.52)=16:84为流动相,用前经0.45μm的滤膜过滤,超声脱气;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97nm;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结果:此方法低检测浓度为24.19ng/ml,线性范围为24.19~6200ng/ml,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6.03%~102.08%,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2.64%~9.12%和2.59%~8.38%.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左氧氟沙星的脑脊液浓度检测.

    作者:陈豪;刘芳群;杨智;欧艳;蒋海军;毛艳梅;曾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穿心莲内酯肌注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肌注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瘸的疗效.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肌注及于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治疗组比对照组病程短.结论:喜炎平肌注与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疗效明确.

    作者:杨爱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Vitapex治疗慢性根尖周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Vitapex治疗慢性根尖周病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120颗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按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60颗患牙,对A组(实验组)患牙使用Vitapex糊剂;B组(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据临床效果及根尖片综合分析,追踪一年.观察Vitapex治疗慢性根尖周病悔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组有效率91.67%B组有效率75%经x2检验:x2=4.53,P<0.05.结论:Vitapex有较好的疗效,操作简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药物.

    作者:张红;白艳洁;宋相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下颌副孔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下颌副孔的位置,探讨肿瘤细胞向下颌骨的播散途径.方法:对82例下领骨内、外侧面下颌副孔进行研究并统计分析.结果:各标本之间下颁副孔数差异很大.内侧面:冠区出现率为57.32%、切迹区出现率为71.95%、髁区出现率为57.32%.上、中、下区出现率为分别为73.17%,73.17%和98.78%.外侧面:冠区出现率为23.17%、切迹区出现率为32.93%、髁区出现率为37.80%.上、中、下区出现率为分别为62.20%,62.20%和53.66%.结论:下颌副孔为口腔内和面部肿瘤播散到下颌骨的途径之一,未经放疗的病例应切除磨牙后区和冠状突而保留下颌骨的其余部分.

    作者:刘艳敏;刘艳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7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7年12月我院肝炎后肝硬化腹水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四君健脾护肝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

    作者:石贵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