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胃镜止血治疗Dieulafoy病8例体会

王淑萍;韩延亮

关键词:胃Dieulafoy病, 急诊胃镜, 止血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胃Dieulafoy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经胃镜诊治Dieulafoy病8例临床资料.结果:8例均经急诊胃镜检查确诊.同时行黏膜内注射肾上腺素混合液(HSE)并置金属钛夹止血治疗,7例止血成功,1例止血后再出血转外科手术,止血成功率87.5%.结论:内镜为Dieulafoy病诊治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诱导的肝细胞受体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33例子宫内膜癌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phB4、EphrinB2 mRNA的表达率及相对含量,并分析二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EphB4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的表达率和相对含量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P<0.05).EphrinB2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的表达率和相对含量也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P<0.01).(2)EphB4、EphrinB2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P<0.05).二者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不同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EphB4和EphrinB2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进展以及恶性程度有关,二者表达趋势呈现一致性,检测EphB4/EphrinB2有助于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

    作者:刘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虚实辨证与p21WAF1、p21H-ras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p21WAF1、p21H-ras表达与中医虚实辨证的相关性.方法:将45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虚证组,实证组,虚实央杂证3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蛋白p21WAF1、p21H-ras表达,比较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结直肠癌虚证组p21WAF1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组(P=0.0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21H-ras阳性表达水平在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组三组内差异无显著性(P=0.800).结论:p21WAF1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中医病证虚实有关,p21WAF1表达低可能是结直肠癌虚证辨证分型的客观物质基础之一.

    作者:杜国亮;李群星;宋江润;黄生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LVEDD)及QTcd的变化.方法:77例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40%)患者随机分TMZ组(n=38)和对照组(n=39),TMZ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TMZ 20 mg,一日三次,疗程12周.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QTcd,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径)的变化.结果:12周后TMZ能够明硅提高缺血性心肌病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分别为(38.4±6.3)%和(45.8±4.8)%,P<0.01)及左室舒张末径(治疗前后分别为66.7±5.4和58.1±4.5);QTcd由66.7±3.2降至48.6±3.4(P<0.01).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TMZ可以使心功能改善,QTcd降低且安全性高.

    作者:靳春风;冯晓娟;王仲君;王建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影响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吸氧,扩冠,抗凝,溶栓,镇静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2周后心肌酶回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改善心肌梗死病人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振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脑卒中并发肺内感染200例临床分析

    脑卒中患者起病急,尤其老年人,病情危重,一旦发生肺内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影响病床周转率,而且给治疗和预防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若不能正确诊断及治疗,很容易引起患者呼吸衰竭而死亡.

    作者:刘淑芹;栗春敏;滕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论治小儿慢性咳嗽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和定位辩证治疗.方法:按照西医诊断思路明确诊断,确定主要病变部位定位辨证施治.结果:全部病例经过中药定位辨证治疗1~2个疗程均获痊愈.结论:西医诊断结合中医定位辩证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关利响;刘桂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再谈点抗生素效价管碟法测定中的操作体会

    管碟法是我们药物分析工作者常用的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整个试验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当或者忽略就会造成很大误差,导致试验失败.

    作者:张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MMP-9、CD34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和癌间质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手术标本中MMP-9,CD34表达,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MVD(12.16±9.38)个,明显低于胃癌组织MVD(28.68±10.25)个(t=2.123,P<0.05);胃癌原发灶CD34、MMP-9阳性率(67.39%、82.61%)明显高于癌旁10.0 cm(8.70%、10.87%)(x2=6.68,x2=6.78,P<0.01);CD34、MMP-9在胃癌中表达与组织学类型、侵及范围、淋巴结转移以及Duekes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MMP-9,CD34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健;杨清绪;朱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哑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以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免疫增强药物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秀英;于宝华;颜歌;丁新;余琛;杜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周口市职业人群高血糖和血脂紊乱患病率调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发病也日渐增多,其中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直接导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病率增高,定期在人群中进行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的流行病学调查,防止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2008年12月在本中心体检的部分人员的FBG、血脂成分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张红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给药方式吗啡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术后镇痛的研究

    目的:比较吗啡不同给药方式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72例ASA Ⅰ-Ⅱ级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实施上胶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6例.A组在局麻药内加吗啡3.5mg,B组术毕将吗啡3.5mg注入患侧肌间沟(锁骨中点上1.5cm处)行臂从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A组综合镇痛质量优于B组,镇痛时间长于B组;A、B两组术后恶心发生率分别为13.9%和16.7%,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小剂量吗啡术前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术后镇痛明显优于术后给药.

    作者:张海滨;孙德峰;阎妮;安刚;吴崇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脏术后房颤防治的新进展

    房颤是心脏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率高达30%,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率高达40%.房颤虽然属于良性心律失常,但是房颤可增加脑血管意外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重慢性心力衰竭,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作者:池良杰;梅运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诊科护患沟通方式的初步探讨

    急诊科是医院医疗服务的窗口,由于环境和就诊患者的特殊性造成了护患冲突的好发场所.急诊患者往往发病急,病情重而需要紧急救治,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作为急诊护士,不但应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外,还要了解各种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预检分诊.

    作者:王艳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15例临床分析

    胆囊良性疾病是目前普外科常见多发病,我整理分析我科自2004年7月至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15例临床病历资料,现将其资料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少军;周嘉礼;罗飞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麻油肤疾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麻油肤疾散,观察其治疗褥疮的稿床疗效.方法:建立麻油肤疾散的制备方法;回顾性将2003年1月~2008年10月接诊的63例褥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麻油肤疾散治疗组33例,创面外敷麻油肤疾散治疗,肤疾散对照组30例,创面外敷肤疾散治疗.结果:麻油肤疾散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肤疾敞对照组(P<0.01),且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麻油肤疾散制备工艺合理,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林玉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CYP2C19、CYP2C9的基因多态性与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CYP2C9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氮平代谢个体差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CYP2C19、CYP2C9基因多态性.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氯氮平的血药浓度,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减分率评价药物临床疗效.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组间血药浓度和疗效比较采用ANOVA检验.结果:91例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与CYP2C9 *3、CYP2C19 *2、CYP2C19 *3基因多态性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CYP2C9 *3、CYP2C19 *2和CYP2C19 *3基因多态性与氯氮平血药浓度之间不存在基因剂量关系.

    作者:周健;姚尚武;康熙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脉络宁3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5天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和可靠.

    作者:霍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CT、X线平片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影像诊断特点,并与X线平片及CT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对比MRI、CT及X线平片表现及阳性率.结果:48例MRI检查均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变,CT发现35例,X线平片发现29例.结论:MRI可以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对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较CT、平片敏感,是首选检查.

    作者:张学军;孙睿;刑成;任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女性围绝经年龄骨质的密度与骨质疏松症的探讨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骨矿物质变化及雌激素对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女性绝经后易骨质疏松症,往往由于极轻微的创伤而导致骨折.为探讨女性绝经年龄骨密度(BMD)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前臂1/10和1/3部位的密度,我们观察了120例女性41~60岁围绝经的不同年龄BMD和OP骨折的发病率.近年来,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提高,骨质疏松OP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林羽慧;邓敏;吴玉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

    经皮肾镜技术是泌尿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经皮肾镜术引入国内,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已成为复杂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1],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项新技术,具有出血少、定位准确、损伤小、疼痛轻、住院日短等优点.

    作者:于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