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伏、咪康唑及定君生联合治疗单纯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苏军领;郑小霞

关键词:定君生胶囊, 硝酸咪康唑栓, 碘伏,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摘要:目的:探求一种既能短期缓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症状,又能延长药物疗效、复发率低的理想方案.方法:随机选取160例单纯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妇女,采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的80例作为对照组,碘伏、咪康唑及定君生联合治疗的80例为治疗组,比较20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3天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复发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碘伏、咪康唑及定君生联合治疗单纯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期心理变化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评估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病人康复期心理变化特点,探讨不同心理状态下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60名遗有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采用汉密尔顿心理焦虑及抑郁评分量表连续评估心理状态,评估病人康复期间的心理变化特点,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依据不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心理干预.结果:在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病人恢复早期,病人多存在焦虑心理,在恢复中晚期,病人的焦虑心理状态得以舒缓,抑郁心理是主要的心理异常方式,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康复期各阶段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病人恢复期不同时间,病人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在护理过程依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心理异常,取得较好干预效果.

    作者:韩丽娜;王贝贝;赵燕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连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指导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目的:阐述连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指导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5例患者,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手术,手术中持续监测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结果:平均随访半年,手术后9例症状体征消失,4例明显改善,1例无改变.1例髂骨取骨处疼痛,3月后好转.8例患者术中SEP出现显著改变,经采取措施后,在15分钟内恢复正常.结论: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手术结合术中SEP监测,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程华怡;郭智霖;丁美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输卵管积水远端梗阻不孕症应用腹腔镜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远端梗阻不孕症应用腹腔镜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5年1-2008年12月输卵管伞部积水腹腔镜下施行了伞部成形手术的患者125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6~28个月,平均18.4月,术后宫内妊娠率46例36.8%.结论:输卵管分期在Ⅰ、Ⅱ期的患者,通过手术复通,并在术后加强维持其通畅及功能的治疗,有助于提高自然受孕率.对于输卵管分期Ⅲ期以上者,其术后自然受孕率极低,可建议行体外受精或胚胎移植治疗,行输卵管造口术及术后维持通畅治疗有助于体外受精或胚胎移植的成功.

    作者:韦先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对如何保证煤矿医院医疗质量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煤矿医院医疗质量的控制办法.方法:(1)制定医疗质量考评方案; (2)组建医疗质量检查组,成员由医务科与临床科的副主任医师组成,每周下午到病房检查; (3)检查方式按内科系统查外科系统,外科系统查内科系统.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按时合理书写医疗文书,用药规范,病程记录基本上反映出病情变化.结论:本办法实施有效提高了医院医疗质量.

    作者:温超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安汤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肝安汤对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02例符合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肝安汤组用肝安汤治疗,对照组用益肝灵、二甲双胍治疗,每组连用3个月.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分别检测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比(WH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索(FINS)、血脂、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和肝脏超声积分.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2组病人的BMI、WHR、CRP、FBG、FINS、IRI、血脂、肝功能和超声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肝安汤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4%)高于对照组(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安汤对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良好疗效,能减轻体重、降低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改善肝功能.

    作者:蒋安平;李松花;焦金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麻醉期间应用乌司他丁致类过敏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麻醉期间应用乌司他丁的类过敏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麻醉期间应用乌司他丁6350例人群中,类过敏反应发生率、原因、特征和救治.结果:类过敏样反应发生率为0.298%,其中皮肤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重度休克发生率分别为0.204%、0.031%和0.063%;类过敏反应病例中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0.251%vs0.047%,P<0.01);有药物过敏史患者发生率更高(84.211%,P<0.05);重度休克均见于注射过快、剂量过大;重度休克患者均须应用肾上腺素类救治.结论:麻醉期应用乌司他丁可出现类过敏反应,且多见于有药物过敏史和男性患者,同时与注射过快和剂量有关;出现重度休克时应及时使用肾上腺素类药物.

    作者:吴小净;张力;夏中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诱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应用比较

    目的:应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全麻诱导,观察两者对扁桃体摘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ASAI级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芬太尼组(F组,n=20).两组诱导时均静注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S组静注舒芬太尼0.3μG/kg,F组静注芬太尼3μg/kg,5min后行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用异丙酚每小时2~4mg/kg持续微泵输注,七氟醚1.5%~2%吸入,机械控制呼吸.术毕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残余作用.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后2min、气管插管时、放置开口器、剥离扁桃体时的血流动力学及BIS变化;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出PACU时间;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10min、出PACU时的躁动评分和Ramsay评分,以及麻醉恢复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S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期S组镇静评分高于F组,躁动评分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0.3μg/kg复合诱导比芬太尼3μg/kg更能有效地抑制小儿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而平稳.

    作者:邓玉萍;黄焕森;高崇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7例喘息症状不明显的慢性肺心病HF患者,在抗炎、吸氧、ACEI或ARB、利尿剂、洋地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观察HF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37例患者显效14例(37.8%);有效22例(59.5%):无效1例(2.7%).总有效率97.3%.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对于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患者的HF治疗有明显效果并安全可靠.

    作者:刘云峰;张军;陈长青;杨潮萍;李英;王鹏升;高敬华;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倍他乐克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宝丸、倍他乐克门服,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分级、心电图ST-T变化及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倍他乐克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总有效率、发作次数、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倍他乐克联合联合麝香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吴桂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常规进行眼科检查,以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可能出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致盲与低视力的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430例患者常规进行包括视力、眼底改变情况,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①并发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共237例,其中视力≤0.1者24例(10.13%),≤0.3者48(20.25%),>0.3者165例(67.51%).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193例,其中视力≤0.1者2例(1.04%),≤0.3者18例(9.33%),>0.3者145例(89.64%).结论:说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患者定期到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可能出现的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减少糖尿病患者致盲与低视力的发生率.

    作者:曲芝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金因肽联合康惠尔粉剂治疗高龄老年腹泻患者致肛周皮肤破溃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金因肽(通用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与康惠尔粉剂联合治疗肛周皮肤破溃的疗效观察.方法:50例(98)处Ⅱ期或Ⅲ期肛周皮肤破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创血给予常规清创处理后,实验组创面先喷金因肽,待30秒钟后,轻轻挤弹康惠尔粉剂,将康惠尔粉剂撒在创而上;对照组创面直接轻轻挤弹康惠尔粉剂,将康惠尔粉剂撒在创面上.结果: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为(5.8±2.4)d.较对照组愈合时间(10.1±1.9)d明显缩短(P<0.05).并且实验组疼痛程度减轻,创而渗出液明显减少(P<0.05).结论:金因肽与康惠尔粉剂联台治疗肛周皮肤破溃能够明显缩短溃疡面的愈合时间、有效的减少渗液,促进创面结疤、脱落、愈合,减少疤痕形成和色素沉着,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霍霞;高萌;张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对冲性脑挫裂伤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冲性脑挫裂伤临床特点、发病机理、临床治疗.方法:对42例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恢复良好16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9例.脑梗塞6例,其中术后脑梗塞4例,保守治疗组脑梗塞2例.结论:对冲性脑挫裂伤损伤机制复杂,病情变化快,致残率、死亡率高,仍需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刘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影响因素.方法:进展性腩梗死122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病人114例为对照组.分析血压、血脂、血糖、颈内动脉斑块对脑梗死临床转归的影响.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压、血脂、血糖、颈内动脉斑块为进展性临床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聚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至2008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症49例患者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49例患者中,37例行全椎板切除,10例行半椎板切除,2例行椎板开窗探查术.优3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1.8%.本组手术无感染、无马尾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正确的诊断,严格掌握指征,手术彻底减压,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确定并摘除责任间盘,兼顾腰椎稳定性,重视术后康复锻炼,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可获良好疗效.

    作者:冯庆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树立信心战胜流感病毒

    导致这次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作者:黄宏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灌注丝裂霉素致膀胱坏死1例报告

    1资料患者,男性,75岁,2008年5月11日入院,因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气化电切术,术后病理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

    作者:李景维;陈奕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排空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肾结石排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56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ESWL治疗,均于碎石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分析影响肾结石排空率的相关因素.结果:3个月随访时,ESWL后结石排空率为91.8%,显示影响肾结石排空率的因素为结石大小、结石位置、结石数量、多发性结石等.结论:及时预测影响肾结石排空率的相关因素,严格掌握ESWL碎石适应症,是提高ESWL治疗肾结石效果的关键.

    作者:钟春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抑郁症的现代药物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精神压力不断增加,抑郁症发病率正迅速攀升,约至2020年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冠心病的第2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等单胺递质含量减少及其受体功能下调有关,药物治疗仍为主要方法.本文就其目前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赵文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依卡倍特钠联合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糜烂性胃炎或胃溃疡应用依卡倍特钠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疗效.方法:189例胃镜诊断糜烂性胃炎或胃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实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依卡倍特钠4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结束,观察内镜下胃溃疡或糜烂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1周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和溃疡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卡倍特钠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糜烂性胃炎或胃溃疡可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刘小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L-阿拉伯糖抑制兔子因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引起的体内脂肪堆积

    目的:本研究通过将唐传(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阿拉伯采用口服方法,喂服新西兰大白兔,同时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兔子,观察L-阿拉伯糖对抑制因为连续高糖高脂饲料引起的血脂紊乱和脂肪堆中的作用.为将L-阿拉伯糖应用到预防肥胖以及由此引发的并发症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择体重在1.8-2.0kg范围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8,其中A~C组均喂养高糖高脂饲料,D组喂普通饲料,同时A组按1.24g/d,B组按1.11g/d剂量口服L阿拉伯糖进行干预.实验持续3个月,实验结束,颈动脉取血扑杀兔子,分离血清采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同时分离腹部脂肪和肾脏周围脂肪,称重并计算脂肪指数.结果: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口服L-阿拉们糖高剂量组的兔子TG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TC水平比对照组低17%,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脂肪指数结果证明,两个剂量组的兔子脂肪指数明显比实验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1.24g/d剂量的L-阿拉伯糖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二脂水平,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兔了体内脂肪堆积,减少脂肪指数.

    作者:吴汉洲;韩伟;谢予朋;杨彩霞;张忠英;王倩倩;薛婉伟;张厚瑞;刘升发;周克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