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波;谢姚续;杭太俊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老年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SF组术后镇痛以舒芬太尼2μg/kg,F组术后镇痛以芬太尼25μ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病人术后4h、12h、24h时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和舒适程度评分、脉搏氧饱和度(SpO2)、PCA有效按压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术后4h、12h、24b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镇静评分、舒适评分高于芬太尼组;术后4h、12h、24h时点间舒芬太尼组的按压次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SpO2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舒芬太尼是一较好的术后静脉镇痛药物,可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作者:肖祖卫;彭俊波;凌刚;李家奎;李莉;杜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药物流产不全186例患者,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0岁的早孕妇女药物流产不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29岁的早孕妇女(X2 =10.29.P<001);停经≥50d者的药物不全流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停经≤49d者(X2 =17.7,P<0.01);初次妊娠者的药物不全流产发生率高于2次以上妊娠者(x2 :7.58,P<0.01).结论: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因素和孕妇年龄、停经时间以及妊娠次数有关.
作者:葛小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下肢挤压伤合并血管损伤后,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肢体坏死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以往多采用结扎止血或截肢的方法,现在则主张采用显微外科方法重建血液循环,保住肢体并重建功能[1~3].自2000年以来,我科共收治下肢挤压伤合并血管损伤患者36例,运用显微外科的方法重建血运,加强护理,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郭忠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亚麻醉剂量咪达唑仑对犬吞咽强度的影响.方法:11条随意来源犬,各进行5组实验,氯胺酮麻醉下,首剂咪达唑仑0.1mg/kg后,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h(组1)、0.1mg/kg/h(组2)、0.3mg/kg/h(组3)、0.5mg/kg/h(组4);对照组为组5.观察实验犬的自发吞咽和诱发吞咽,记录甲杓肌肌电图,监测实验犬吞咽的强度.结果:自发吞咽和诱发吞咽的峰高,剂量4较对照组降低,自发吞咽的持续时间,剂量4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亚麻醉的咪达唑仑也能明显抑制吞咽反射.
作者:王旭;姜虹;朱也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提高小脑出血救治成功率的新途径.方法:对4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按相同出血部位和相近的出血量随机分为侧脑审引流联合微创术组(Ⅰ组)23例,外科开颅组(Ⅱ组)19例,对比2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Ⅰ组治疗有效率(73.9%)明显高于Ⅱ组(42.1%),P<0.05.出院3个月随防总生活能力(ADL),Ⅰ组ADLI-3级均明显优于Ⅱ组(P<0.01).结论:床旁侧脑室引流联合微创碎吸清除术是缓解小脑出血颅压高、排除颅内积血简便有效的方法,显著提高了救冶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金晓烨;贺丽;张冬惠;王建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诊治的22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经采用积极治疗措施后切口在术后8~25天愈合,无1例继发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处理能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徐静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脑卒中后患者发生抑郁的原因,提供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情况评价工具,评价348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中156例并发脑卒中抑郁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44.8%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足抑郁的主要原因.能否正常工作及经济负担也是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卒中后病人加强心理护理、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是减轻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秦延京;吴东宇;王海玲;何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红花,古名红蓝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为菊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其干燥管状花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上的红蓝花酒即是以红花与酒同煎治妇人风病及腹中气刺痛.红花古时除主要用于妇科血滞经闭、经行腹痛、产后瘀阻诸症之外,对跌打瘀肿疮痈、痹痛等亦常取其疏散瘀滞之功.现代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子宫充血,心血管、血栓形成等疾病,也作止痛、消炎剂.鉴于红花的药用价值,国内外对红花的研究都很重视,对药理作用的研究亦日趋深入,现对红花的药理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罗红丽;张道英;方建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与日俱增的海量信息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十分突出,管理好医院信息数据是目前各级医院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本院9年来的工作实际,对此进行探讨.
作者:韩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宫角妊娠属产科少见病,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1],在妊娠过程中常发生流产、子宫角破裂及胎盘滞留等,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现将我院2006年早孕建册的1例宫角妊娠,分析如下.
作者:刘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检测宫颈上皮病变中的作用多有研究,但其在检查宫颈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少有报道.本文对比TCT与常规宫颈刮片,HPV-DNA检查在提示宫颈感染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结果如下.
作者:李莉;任杰林;张黎;郑红;章诗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其中应用生长抑素治疗40例.结果:治疗组1例无效而中转手术治疗,无病例死亡;对照组13例无效而中转手术治疗,2例因MODS而死亡.结论:生长抑素类似物可以减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降低忠者死亡率
作者:胡少辉;晏华军;沈雄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及心电门控技术的问世,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成为现实,且随着检查例数的增多,检查技术日趋成熟.作为冠脉无创性检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16层MSCT进行冠脉造影检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雷;孙欣;王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雾化液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28例),均符合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治疗组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mg和5%沙丁胺醇雾化液1ml(5mg)J加生理盐水3~4ml联合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 000U、加生理盐水3~4ml联合雾化吸入,每日2次.观察2组存咳嗽、咳痰、喘息、肺部罗音消失、呼吸困难改善方面及住院天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相比,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4,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雾化液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设备投入少,简单易行,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芳;王兴华;向歆;黄玉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TnI/Mb/CK-MB三项检测板对AMI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在cTnI/Mb/CK-MB三项检测板上同时定性检测89例疑为AMI忠者的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结果:cTnI、Mb和CK-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3.1%,96.6%,89.7%,特异性分别为96.8%,45.2%,58.1%;cTnI、Mb、CK-MB联检对AMI的敏感性达89.7%,而综合特异性达100%.结论:cTnI/Mb/CK-MB三项检测板操作简便,快捷,对AMI的快速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葛文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制以金标斑点免疫渗滤法定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快速诊断试剂,并初步考察其临床适用性.方法:研究建立以双抗夹心法为基础的胶体金标记检测模式,将其与免疫比浊浊比较,统计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所建立的金标斑点免疫渗滤法在20~200mg/L ALB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 1,与尿液中常见化学成份无交叉反应,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1.24%和10.73%,测定结果与免疫比浊法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良好(r=0.976 2,P>0.05).结论:本文研制的金标斑点免疫渗滤法试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上尿微晕白蛋白的测定需要,与免疫比浊法相关性良好,操作快速简便.
作者:沈建雄;徐曼;袁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1].临床上按病因不同将痛经的证型分为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湿热瘀阻证与气血虚弱证、肾气亏损证.我院应用膈下逐瘀汤配合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80例痛经气滞血瘀证患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于志国;李亚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82例病人(甲状腺腺瘤6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在全麻下行经胸乳入路甲状腺腺瘤切除及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结果:本组8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结论:本术式有明显的美容微创效果,适用于大多数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但不适合甲状腺结节≥5cm以上,伴有严重心肺疾患及甲状腺肿瘤有恶变可能的患者.
作者:田龙;雷勇;阿尔达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清CRP值变化并分析其对KD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对诊断KD的24例患儿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入院时及正规抗感染治疗3天后的血清CRP值.同时测定24例同期年龄相仿发热患儿(非KD及血液系统疾病)血清CRP值作为对照.KD患儿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有和无冠状动脉异常患儿血清CRP值分别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CRP值在抗感染治疗后较急性期升高显著(P<0.01).冠状动脉异常患儿与无异常患儿比较无显著羞异性(P>0.05).结论:KD患儿早期血清CRP值呈进行性增高,可作为KD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是否能以CRP值高低程度来判断预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华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插管洗胃是抢救口服中毒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完全清除胃内毒物,减少毒物吸收.洗胃技术运用能否得当,将影响抢救成功率.近年来对洗胃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有了很多新认识,现综述如下.
作者:武东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