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凤坤
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带教模式已不适应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之需,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已成为当今医学护理院校及教学医院的当务之急.本文就目前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作者:翟瑞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生命体征和血容量的相关性以及异常生命体征和异位妊娠破裂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分析研究心率(HR)收缩压(SBP)和休克指数(SI)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程度,探导它们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104个病例参加了研究(50例异位妊娠破裂,54例未破裂),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系数心率为(r=0.50;95%CI,0.26-0.68).收缩压为(r=-0.34;95%CI-0.56至0.08),休克指数为(r=0.68;95%CI,0.51-0.81).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0%、42%、和80%;预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4%、95%、和72%.结论:常用的生命体征单独应用对预测异位妊娠破裂价值不大,休克指数对异位妊娠破裂预测效果佳.
作者:任秀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预测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病人梗死相关血管.方法:回顾性分析ST段抬高下壁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病人的心电图,计算STⅢ↑/STW↑,STaVL压低及STv3↓/STⅢ↑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值.结果:共有72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入选,STv3↓/STⅢ↑>1.2预测LCX敏感性略低,但特异性较高,而STⅢ↑/STⅡ↑及STaVL↓相应的预测值与文献类似.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时的心电图STv3↓/STⅢ↑比值可作为常规方法的一个补充预测其梗死相关血管.
作者:叶慧明;郭继鸿;彭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疾患损害体温调节中枢所引起的不同程度发热,引起中枢性发热的疾病以脑血管病、脑外伤及脑部手术后较常见,也可见于脑部肿瘤、癫痫、酒精戒断和急性高颅压等[1].笔者就中枢性发热的临床特点、救治和护理经验作初步总结.
作者:徐振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变化,它出现于血管形态学改变之前[1~2],因此改善内皮功能对预防、治疗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必将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丹红注射液为丹参、红花等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多种丹参酮、红花黄素、红花酮苷等,具有活血化淤、通脉舒络之功效,经过现代工艺处理后药理作用突出,而副作用明显减少,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本研究旨在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丹红注射液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卢军利;朱爱华;董艳;龚丽娟;张凤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为VAP的防治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对在ICU行机械通气发生VAP的36例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原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67.92%,病死率为47.3%%,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相关,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占67.16%,革兰阳性细菌(G±菌)占17.9%,真菌占14.93%.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VAP的控制.
作者:刘瑞英;王生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临床较为常见,按首次脑卒中后癫痫初次发作时间,将其分为早发性(2周内)和迟发性(2周后)两种.我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364例,全部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均符合脑血管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1],其中出现继发性癫痫32例,占8.79%,现分析如下:
作者:梁志春;范立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的演变.方法:对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进行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发现Ⅱ、Ⅲ、avF导联Q波完全消失4例(10%),Ⅱ、Ⅲ、avF导联Q波转为非病理性Q波者4例(10%),Ⅱ、Ⅲ、avF病理性Q波持续存在者24例(80%).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的演变,在Ⅱ、avF导联中,ⅡavF导联Q波消失者明显高于Ⅲ导联.
作者:王国军;杜占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依达拉奉30mg静滴,2/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发病72h和治疗后7d、14d患者血清SOD、NSE的浓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于发病72h、治疗后7d血清SOD高、NSE浓度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治疗可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保护神经元.
作者:孟文格;陈小贺;陈浩;陈欣华;王生池;赵颖新;刘玉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我院自2005年~2007年诊治新就诊老年上消化道出血28例,均经胃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病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印;王利娜;赵云芳;宋军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加强对昏迷患者的诊断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昏迷患者的发病情况、诊断分析及治疗效果.结果:259例昏迷患者经正确的诊断治疗,成功率为90.7%.结论:昏迷患者应及早的鉴别、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是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
作者:亢瑞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大量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微创手术治疗的,和24例小骨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从格拉斯哥评分、再出血机率、血肿残留量、颅内感染率、死亡率5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微创治疗组和小骨窗手术组比较:(1)3天后(x2=1.872,P=0.171),(2)5天后血肿残留量(t=-0.8418,P=0.4051),(3)再出血率(x2=0.43,p=0.509),(4)颅内感染率(x2=1.083,P=0.298),(5)死亡率(x2=0.437,P=0.509),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应用于大量脑出血的治疗.
作者:刘强;杨淑莲;孟予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e infarction,HI)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而发生的继发性出血.多发生于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及溶栓、抗凝药物应用过程中.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出血性脑梗死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6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总结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刘宏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桥东区1~6年级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为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BsAg、抗-HBs.结果:共检测1~6年级学生12 116人,其中HBsAg阳性人数46人,阳性率为0.38%;HBsAg阴性的12070名学生中,抗-HBs阳性人数5 613人,总阳性率46.50%.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的儿童抗体阳性率情况,经x2检验,男女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对比x2=0.87,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6~9岁组与10~11岁组儿童抗体阻性率差异对比x2=28.30,P<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疫苗接种率有待继续提高.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作者:李怡娴;郭丽霞;梁秀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努力把《中国医药导刊》(简称《导旰》)办成我国医卫生学术成果学交流和优秀的平台之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怎样把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即中科持论文统计源期间)序列的《导旰》办成好的医师、药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平台.
作者:苍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上胸段硬膜外腔用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患者给予上胸段硬膜外微量泵持续用药治疗.结果: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结论:上胸段硬膜外持续用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金辉;张铁民;张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贫血时,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肾脏内科6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贫血且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7例采用rhEPO治疗,17例对照组不用rttEPO治疗.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积极控制血压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6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及心脏彩超等情况.结果:rhEPO治疗组心脏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rhEPO治疗CRF患者,贫血纠正的同时能显著改善心功能.
作者:梁艳;陈晖;朱清;程银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对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继发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102例初治SN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A组(36例)、B组(35例)和对照组C(31例).三组均采用泼尼松中程疗法,治疗A组在此基础加用甘露聚糖肽片口服、B组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患儿8周内缓解率、6个月继发感染率、肾病复发率及用药前和用药6个月血浆IgG、lgA、IgM的变化.结果:三组8周内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继发感染率和复发率治疗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后治愈天数治疗各组也显著少于对照组.用药6个月后治疗各组血浆IgG上升,显著高于用药前和对照组;血浆IgA、IgM治疗各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结论:甘露聚糖肽具有降低SNS患儿继发感染、减少复发的作用,改善了因长期使用激素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作者:郭彦聪;成月英;张立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M组)、小剂量PGE1(25μg-kg-1)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组(L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LD组)、大剂量PGE1(150μg-kg-1)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组(H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HD组).各组均经静脉分别给与等容积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的PGE1对大鼠进行预处理.除C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预处理后20min和24h腹腔注射(ip)异丙肾上腺素(hop)造成急性心肌梗死.Ip以及Isop 24h后测定左室内压及其微分,测定并计算心电图Ⅱ导联,并对心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对照组左室内压的大上升速率(+dp/dt max)、大下降速率(-dp/dt max)和左室发展压(LVDP)均降至正常对照组的30%左右(P<0.01),而PGE1预处理各组此三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1);模型对照组J/R比值剧烈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PGE.预处理各组该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模型对照组出现较严重的心肌梗死病理改变,PGE1预处理各组心肌坏死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PGE1预处理具有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坏死病理改变的作用.
作者:Li Fang;李方;孙哲;王志新;郭涛;吴会芳;李琮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估了多叶光栅编辑系统(MLP)与常规挡铅治疗在治疗时间上的优势,探讨多叶光栅编辑系统在肿瘤姑息放疗中的价值.方法:在三年多的工作时间里,研究了428例患者的治疗.对用MLP系统和常规挡铅两种方法我们测量了50例患者,测量内容包括模拟定位时间,治疗准备时间,治疗时间.结果:与常规挡铅治疗相比,MLP系统在平均定位时间,治疗准备的时间,和治疗时间要短.(时间分别为9.87±1.23分钟,16.36±2.33分钟,5.10±1.12分钟和15.58±2.45分钟,8.56±1.16分钟,8.84±1.38分钟).结论:多叶光栅编辑系统在姑息放射治疗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作者:魏涛;魏云英;田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