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及护理对策

刘宏雨

关键词:国产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
摘要: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e infarction,HI)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而发生的继发性出血.多发生于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及溶栓、抗凝药物应用过程中.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出血性脑梗死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6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总结提出护理对策.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腹泻290例临床观察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泻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90例老年腹泻病人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毒性胃肠炎112例,感染性腹泻94例,急性胃炎50例,消化不良18例,细菌性痢疾7例.结论:老年腹泻患者中,病毒性胃肠炎多,其次是感染性腹泻、急性胃炎及消化不良,菌痢少见.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治疗.

    作者:张素丽;常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前列腺素E1(PGE1)预适应对AMI大鼠模型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M组)、小剂量PGE1(25μg-kg-1)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组(L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LD组)、大剂量PGE1(150μg-kg-1)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组(H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HD组).各组均经静脉分别给与等容积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的PGE1对大鼠进行预处理.除C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预处理后20min和24h腹腔注射(ip)异丙肾上腺素(hop)造成急性心肌梗死.Ip以及Isop 24h后测定左室内压及其微分,测定并计算心电图Ⅱ导联,并对心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对照组左室内压的大上升速率(+dp/dt max)、大下降速率(-dp/dt max)和左室发展压(LVDP)均降至正常对照组的30%左右(P<0.01),而PGE1预处理各组此三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1);模型对照组J/R比值剧烈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PGE.预处理各组该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模型对照组出现较严重的心肌梗死病理改变,PGE1预处理各组心肌坏死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PGE1预处理具有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坏死病理改变的作用.

    作者:Li Fang;李方;孙哲;王志新;郭涛;吴会芳;李琮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50岁以上社区人群认知功能调查

    目的:了解50岁以上社区人群认知功能的状态.方法:对秦皇岛海港区某社区50岁以上人群进行面对面调查.筛查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Hachinski缺血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确诊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扩充痴呆量表(ESD)及记忆检查记录.结果:调查2 269人,查出MMSE正常组2 096人,其中正常高分组1 970人,占86.8%;正常低分126人,占5.6%;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70人,检出率3.1%;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以下简称AD)50人,均为轻度痴呆,检出率2.2%;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CI)36人,占1.6%;血管性痴呆(VaD)15人,占o.7%;混合性痴呆(MD)2人,占0.1%.结论:50岁以上人群认知功能障碍常见,主要表现为MCI、轻度AD.

    作者:巨喜焕;王玲玲;朱晓虹;吴鹏;陈瑞冬;范国明;李悦;安平顺;邵岩;马纯欣;方达;武克华;卢风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和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通过临床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急诊处理和导管消融预激旁道的研究,评价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同步直流电复律、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预激综合症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8例经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确诊的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过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步直流电复律等急诊复律治疗,随后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消融预激旁道,达到根治或减少心房颤动,减少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风险.结果:28例患者接受药物及同步直流电复律,药物复律成功患者18例,同步直流电复律成功患者10例,无猝死事件发生;所有患者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一次消融成功者24例,二次消融成功者3例,1例消融失败患者,拒绝再次手术,临床随访.结论: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胺碘酮、普罗帕酮药物复律是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治疗的临床急诊处理的有效方法,导管射频消融预激旁道可以使患者长期获益.

    作者:胡喜田;彭景添;李子莉;张国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45例总结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法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加减方法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45例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1例(46.7%),显效:9(20.0%).有效:12例(26.7%),总有效率93.4%.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慢性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昆城;张林平;刘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应用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减少因脑动脉痉挛而导致的再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对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静点1~3周后改口服6~8周.结果:23例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无后遗症.绪论:应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动脉痉挛继发脑缺血有明确的临床疗效.

    作者:耿振刚;霍春青;潘华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8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我院自2005年~2007年诊治新就诊老年上消化道出血28例,均经胃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病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印;王利娜;赵云芳;宋军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HP彩色超声检查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内膜-中膜厚度(IMT),观察斑块形成情况,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形成者98例,阳性率81.7%;对照组中颈动脉斑块形成者19例,阳性率19.0%.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三组:脑梗塞组、腔隙性脑梗塞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测量三组患者颈动脉IMT,三组比较,脑梗塞组与TI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塞与脑梗塞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腔隙性脑梗塞与TIA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脑梗塞组和TIA组患者比腔隙性脑梗塞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严重.

    作者:李印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在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

    脑血管病目前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据文献报导:脑卒中幸存者约有60~70%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鉴于我国目前医疗卫生状况和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水平,脑卒中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多流向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脑卒中急性期由于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险,临床中往往忙于抢救生命,而忽略了早期患侧肢体的康复治疗,而任其自然恢复,或早期康复治疗不及时、不得力、特别是患者家属的不配合,必然导致肌萎缩,关节挛缩,偏瘫肢体呈痉挛状态,这将给后期康复造成难以挽回的困难.

    作者:龚华;胡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73例临床分析

    目的: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总结分析了我院ICU收治的73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发病特点、细菌学资料.结果:老年人CAP起病常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以其他系统症状为首发;老年人CAP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治愈43例(58.90%);好转10例(13.7%),总有效率为72.6%;死亡20例(27.40%).结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常见,因此,对老年人CAP患者应高度重视、及早进行综合性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生池;刘瑞英;何志红;程慧;张文亮;冯彦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另外对照组18例.应用快速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AMI的CRP浓度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UAP的CRP浓度高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的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CRP与CHD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RP浓度越高冠脉损伤程度越重.

    作者:霍忠信;秦灵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丙型肝炎患者心脏生化标志物MMP-9血清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初探

    目的:检测丙型肝炎患者的心脏生化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水平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各131例,测定血清MMP-9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131例丙肝患者、104例无心血管异常[心血管病史和(或)心电图异常]及27例有心血管异常丙肝患者的血清MMP-9浓度都分别低于相应对照;有、无心血管异常的丙肝患者之间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高MMP.-9水平与较高心血管异常风险不相关(OR 0.666[95%CI,0.386~1.147],P=0.142).结论: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降低,较高水平MMP-9与较高的心血管异常风险不相关;在合并HCV感染的心血管疾病人群,MMP-9可能不具有心脏血清生化标志物价值.

    作者:车文良;胡大一;刘文玲;李蕾;陈义森;黄云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岗前培训在基层护理中的作用

    岗前培训,是以即将上岗人员上岗后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提高工作质量为目的,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系统的知识及行为规范的培训.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较多,学历水平低,知识结构相对匮乏,有些学校对学生生产实习要求不严格,造成人员上岗后专业技术不熟练,专业知识不牢固,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医院的管理要求及病人的需求.我院在2006年到2007年对新毕业人员与调入人员进行全面的岗前培训,对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提升护理质量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杰;白瑞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半卧位预防腹部术后腰肌酸痛的探讨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早期半卧位在预防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半卧位或斜坡位.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小时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D例,程度较重,有2例腰酸痛难忍.结论: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创伤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成功1例

    1病例患者,男,38岁,胸腹部刀扎伤半小时于急诊入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胸腹部刀扎伤、胸腹腔脏器损伤待除外.立即补充血容量、完善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胸部伤口清创缝合术.术中探查胸骨骨折、心包裂伤、胃前壁裂伤、大网膜裂伤、腹腔积液.术后诊断:心包裂伤、心肌挫伤、胸骨骨折、胃前壁裂伤、大网膜裂伤、全腹膜炎、右腰腹部软组织挫伤.既往有胃病及饮酒史10多年.

    作者:曲宏伟;王东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帆状胎盘发生脐带断裂致产后大出血1例分析

    1 病例摘要孕妇,30岁,于2007年10月29日3:35以孕40+3周阵发性下腹痛1小时35分入院.孕妇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07年1月19日,预产期2007年10月26日.患者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停经3个月做B超宫内胎儿及附属物未提示异常.孕4个月自觉胎动.孕32周时查胎动胎心音正常,未做B超检查.后一直到临产入院未做定期检查.既往:产妇,23岁结婚,初婚,爱人体健.15岁月经初潮,5~6天/28~30天.婚后于2002年6月足月顺娩一男活婴,出生体重为3 500g,无新生儿窒息史,无产后大出血及产褥感染史.

    作者:李俊红;白瑞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生命体征和休克指数预测异位妊娠破裂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生命体征和血容量的相关性以及异常生命体征和异位妊娠破裂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分析研究心率(HR)收缩压(SBP)和休克指数(SI)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程度,探导它们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104个病例参加了研究(50例异位妊娠破裂,54例未破裂),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系数心率为(r=0.50;95%CI,0.26-0.68).收缩压为(r=-0.34;95%CI-0.56至0.08),休克指数为(r=0.68;95%CI,0.51-0.81).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0%、42%、和80%;预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4%、95%、和72%.结论:常用的生命体征单独应用对预测异位妊娠破裂价值不大,休克指数对异位妊娠破裂预测效果佳.

    作者:任秀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多叶光栅编辑系统在姑息放射治疗中价值的研究

    目的:评估了多叶光栅编辑系统(MLP)与常规挡铅治疗在治疗时间上的优势,探讨多叶光栅编辑系统在肿瘤姑息放疗中的价值.方法:在三年多的工作时间里,研究了428例患者的治疗.对用MLP系统和常规挡铅两种方法我们测量了50例患者,测量内容包括模拟定位时间,治疗准备时间,治疗时间.结果:与常规挡铅治疗相比,MLP系统在平均定位时间,治疗准备的时间,和治疗时间要短.(时间分别为9.87±1.23分钟,16.36±2.33分钟,5.10±1.12分钟和15.58±2.45分钟,8.56±1.16分钟,8.84±1.38分钟).结论:多叶光栅编辑系统在姑息放射治疗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作者:魏涛;魏云英;田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贫血时,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肾脏内科6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贫血且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7例采用rhEPO治疗,17例对照组不用rttEPO治疗.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积极控制血压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6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及心脏彩超等情况.结果:rhEPO治疗组心脏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rhEPO治疗CRF患者,贫血纠正的同时能显著改善心功能.

    作者:梁艳;陈晖;朱清;程银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2例误诊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解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常造成猝死.以往认为该病少见,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证明本病并不少见,然而在临床上时有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科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两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锁;苏振社;李志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