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45例总结

李昆城;张林平;刘良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 慢性粘连性, 肠梗阻
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法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加减方法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45例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1例(46.7%),显效:9(20.0%).有效:12例(26.7%),总有效率93.4%.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慢性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生命体征和休克指数预测异位妊娠破裂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生命体征和血容量的相关性以及异常生命体征和异位妊娠破裂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分析研究心率(HR)收缩压(SBP)和休克指数(SI)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程度,探导它们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104个病例参加了研究(50例异位妊娠破裂,54例未破裂),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系数心率为(r=0.50;95%CI,0.26-0.68).收缩压为(r=-0.34;95%CI-0.56至0.08),休克指数为(r=0.68;95%CI,0.51-0.81).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0%、42%、和80%;预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4%、95%、和72%.结论:常用的生命体征单独应用对预测异位妊娠破裂价值不大,休克指数对异位妊娠破裂预测效果佳.

    作者:任秀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护理论在子宫切除病人护理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自护理论在子宫切除病人术后康复中(第一次翻身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所起的作用.方法:将8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自护组和对照组各40例.自护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orem自护理论的3个护理系统,让病人参与健康决策及力所能及的自理.结果:自护组第一次翻身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闻,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护理论应用于子宫切除病人护理中,使患者从被动治疗和护理转为主动参与,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护理,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郭月香;杜占军;张丽华;冯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5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感染(CRI)阳性结果进行细菌耐药性及菌群分布分析,探讨防治CRI的措施.方法:对300例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结果:CRI35例(16.1%);病原菌分布: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结论:CVC是重要的感染途径,留置>6d感染率明显增高.

    作者:崔岭;唐闽;王生池;张学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2例误诊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解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常造成猝死.以往认为该病少见,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证明本病并不少见,然而在临床上时有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科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两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锁;苏振社;李志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临床降压观察

    目的:了解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作用情况.方法:在规范治疗基础病基础上,(1)治疗组:氨氯地平5mg日一次,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47.5mg日一次.(2)对照组:氨氯地平5mg日一次.服药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对血压控制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功能有明显改善,心率反应性增快者明显减少,患者睡眠也有改善.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作用肯定,安全可靠,价格适中.

    作者:高会茹;张立忠;赵丽明;韩晓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87例B超诊断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临床分析

    我们回顾了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间B超提示羊水指数(AFI)在5.0~8.0cm之间的足月妊娠孕妇487例行阴道试产者,总结诊治羊水偏少的经验.

    作者: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肺血栓栓塞症42例临床分析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内科急危重症之一,误诊、漏诊较多,病死率高,而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抗凝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本文对我院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确诊的42例PIE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些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减少PTE的漏诊、误诊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何志红;王生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甘露聚糖肽对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对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继发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102例初治SN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A组(36例)、B组(35例)和对照组C(31例).三组均采用泼尼松中程疗法,治疗A组在此基础加用甘露聚糖肽片口服、B组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患儿8周内缓解率、6个月继发感染率、肾病复发率及用药前和用药6个月血浆IgG、lgA、IgM的变化.结果:三组8周内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继发感染率和复发率治疗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后治愈天数治疗各组也显著少于对照组.用药6个月后治疗各组血浆IgG上升,显著高于用药前和对照组;血浆IgA、IgM治疗各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结论:甘露聚糖肽具有降低SNS患儿继发感染、减少复发的作用,改善了因长期使用激素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作者:郭彦聪;成月英;张立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改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量脑出血2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大量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微创手术治疗的,和24例小骨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从格拉斯哥评分、再出血机率、血肿残留量、颅内感染率、死亡率5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微创治疗组和小骨窗手术组比较:(1)3天后(x2=1.872,P=0.171),(2)5天后血肿残留量(t=-0.8418,P=0.4051),(3)再出血率(x2=0.43,p=0.509),(4)颅内感染率(x2=1.083,P=0.298),(5)死亡率(x2=0.437,P=0.509),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应用于大量脑出血的治疗.

    作者:刘强;杨淑莲;孟予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城市正常老年人心律失常分析

    正常老年人心律失常可称之为良性心律失常,无重要临床意义,它与老年患者心律失常无论从发病特点、病因、病理及治疗转归都截然不同[1~3].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医师常将这些良性心律失常误认为病理状态,给予不必要的治疗,造成不良后果.为了更好的掌握正常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我们对100例城市正常老年人及176例正常成年人心律失常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伟;卢迎芬;刘硕然;肖黎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9例临床分析

    急性一氧化碳(ACOP)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SPM)病人临床比较少见,如不及时识别很容易造成误诊,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初就诊患者均首选高压氧治疗,而纵隔气肿为高压氧禁忌,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高压氧治疗很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应早期识别.本文就我院2000年~2007年收治的9例ACOP并纵隔气肿患者临床资料作如下临床分析.

    作者:付盈菊;张援月;辛桂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岗前培训在基层护理中的作用

    岗前培训,是以即将上岗人员上岗后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提高工作质量为目的,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系统的知识及行为规范的培训.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较多,学历水平低,知识结构相对匮乏,有些学校对学生生产实习要求不严格,造成人员上岗后专业技术不熟练,专业知识不牢固,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医院的管理要求及病人的需求.我院在2006年到2007年对新毕业人员与调入人员进行全面的岗前培训,对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提升护理质量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杰;白瑞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启宫汤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长期无排卵和雄性激素过多为特征的常见妇科疾病,育龄期妇女发病率达5-21%[1],是一种发病多因性,累及全身的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2].我院妇科采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相结合,针对该病疗程长,个体差异大的特点,配制启宫汤加减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宝申;李翠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查羊水过少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在该院分娩的1250例中并发羊水过少的50例.结果:50例中.产时发生胎儿窘近26例(占52%),以剖宫产终止妊娠44例(占88%),围产儿死亡1例(占2%).羊小过少是引起围产儿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对羊水过少者应及早诊断,尽快处理.

    作者:窦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上胸段硬膜外微量泵用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上胸段硬膜外腔用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患者给予上胸段硬膜外微量泵持续用药治疗.结果: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结论:上胸段硬膜外持续用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金辉;张铁民;张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洗胃与心肺复苏并行救治急诊中毒56例体会

    急诊中毒病人发生心跳、呼吸停止,需要在救治中毒洗胃的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处理好其间各项操作的关系可以同时完成清除毒物和复苏心肺脑功能,提高重症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就我院2001年以来56例急诊中毒病人心肺复苏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王海英;刘玉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影响院前急救的社会因素浅析

    院前急救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牵系着千家万户,是一项社会性、专业性、服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公益性事业[1].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6年至2007年院前急救的2 580例病例,为了更好地提高院前急救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现就我院在院前急救中受影响较大的几个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引起社会及大家的重视.

    作者:邢兰访;董艳;卢军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6层螺旋CT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方法:以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1周内均采用16层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随后薄层重建,采用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容积重建法(MPVR)、表面遮盖显示(SSD)、仿真内镜(CTVG)、多平面重建(MPR),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结果:16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7.78%、80.00%、97.78%,对胃癌TNM总准确率为85.19%.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多种重建技术,能较全面、准确地进行胃癌病灶的诊断和TNM分期,有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梁海毛;蔡曙耘;吴凯宏;董延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21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测.结果: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P300的异常率61.9%;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较健康对照组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显著降低(P<0.05).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赵素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鼻饲方法与胃内容物反流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较安全的鼻饲方法,减少吸人性肺炎的发生,提高肠内营养支持水平.将我科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的54例机械通气及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采取两种不同方法进行鼻饲,并对其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进行比较.

    作者:张学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