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霞;张哲;陈静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及其特点,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45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4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治愈好转30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5例,7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均预后良好.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的发生,与发病年龄、原有基础疾病及治疗药物的使用等密切相关,一旦发生,应及时积极治疗.
作者:刘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方法:共收住院病例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60例,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30ml,每日静滴一次,共治疗三周.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微循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微循环,使用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张军亚;杨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联用氯比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氯比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用普通肝素、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辅以硝酸酯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用药3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一周均作心电图检查,结束时再作心电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3.5%.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氯比格雷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在改善症状、心电图及降脂、调节血管炎症、抗血栓形成方面均起到较好作用,减少了该病向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方面的发展.
作者:程晓明;张金利;李繁丽;刘秀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生命体征和血容量的相关性以及异常生命体征和异位妊娠破裂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分析研究心率(HR)收缩压(SBP)和休克指数(SI)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程度,探导它们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104个病例参加了研究(50例异位妊娠破裂,54例未破裂),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系数心率为(r=0.50;95%CI,0.26-0.68).收缩压为(r=-0.34;95%CI-0.56至0.08),休克指数为(r=0.68;95%CI,0.51-0.81).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0%、42%、和80%;预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4%、95%、和72%.结论:常用的生命体征单独应用对预测异位妊娠破裂价值不大,休克指数对异位妊娠破裂预测效果佳.
作者:任秀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总结分析了我院ICU收治的73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发病特点、细菌学资料.结果:老年人CAP起病常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以其他系统症状为首发;老年人CAP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治愈43例(58.90%);好转10例(13.7%),总有效率为72.6%;死亡20例(27.40%).结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常见,因此,对老年人CAP患者应高度重视、及早进行综合性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生池;刘瑞英;何志红;程慧;张文亮;冯彦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氟马西尼治疗急性苯二氮革类药物(benzodiazepines drug BZD)中毒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急性BZD中毒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洗胃、导泻、补液、利尿、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氟马西尼首剂0.2~0.5mg静脉注射,如果未转醒,每间隔1分钟追加0.1mg静脉注射,直至苏醒或总量已达2.0mg,对照组给予乙甲哌啶二酮(美解眠)50瑚mg缓慢静脉推注,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昏迷程度评分及治疗后清醒时间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氟马西尼后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和平均清醒时间上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马西尼可作为治疗急性BZD中毒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卢迎芬;李伟;肖黎保;刘卫华;刘硕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依达拉奉30mg静滴,2/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发病72h和治疗后7d、14d患者血清SOD、NSE的浓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于发病72h、治疗后7d血清SOD高、NSE浓度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治疗可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保护神经元.
作者:孟文格;陈小贺;陈浩;陈欣华;王生池;赵颖新;刘玉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急性一氧化碳(ACOP)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SPM)病人临床比较少见,如不及时识别很容易造成误诊,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初就诊患者均首选高压氧治疗,而纵隔气肿为高压氧禁忌,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高压氧治疗很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应早期识别.本文就我院2000年~2007年收治的9例ACOP并纵隔气肿患者临床资料作如下临床分析.
作者:付盈菊;张援月;辛桂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上胸段硬膜外腔用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患者给予上胸段硬膜外微量泵持续用药治疗.结果: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结论:上胸段硬膜外持续用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金辉;张铁民;张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β-七叶皂甙钠、甘露醇治疗组和甘露醇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治疗早期病人脑水肿评分.结果:治疗组脑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含用可减轻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脑水肿的程度.
作者:石少婷;于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另外对照组18例.应用快速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AMI的CRP浓度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UAP的CRP浓度高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的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CRP与CHD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RP浓度越高冠脉损伤程度越重.
作者:霍忠信;秦灵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手术护理体会,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28例用手按压阴道后壁排出粪便,多数患者长期服用导泻药物以协助排便.结果:对本组38例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和实施护理措施,大便排出困难均明显得到改善,临床症状消失,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良好效果,33例患者每日排便1次,有3例为每日排便2次,2例每2~3天排便1次.避免了并发症,使患者尽快的康复.结论:对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实施的本护理措施是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使他们早日康复.
作者:聂凤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为VAP的防治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对在ICU行机械通气发生VAP的36例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原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67.92%,病死率为47.3%%,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相关,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占67.16%,革兰阳性细菌(G±菌)占17.9%,真菌占14.93%.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VAP的控制.
作者:刘瑞英;王生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245例送检标本同时做细菌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了解L型菌的培养意义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45例标本采用常规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对检出的L型细菌做药敏试验并返祖后进行生化鉴定.结果:245例标本中常规细菌培养检出率为45.13%,L型细菌检出率为65.48%.其中前五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结论:L型细菌培养可明显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L型菌耐药率和普通型一样有增加的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郝育英;刘一婷;高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查羊水过少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在该院分娩的1250例中并发羊水过少的50例.结果:50例中.产时发生胎儿窘近26例(占52%),以剖宫产终止妊娠44例(占88%),围产儿死亡1例(占2%).羊小过少是引起围产儿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对羊水过少者应及早诊断,尽快处理.
作者:窦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病例摘要孕妇,30岁,于2007年10月29日3:35以孕40+3周阵发性下腹痛1小时35分入院.孕妇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07年1月19日,预产期2007年10月26日.患者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停经3个月做B超宫内胎儿及附属物未提示异常.孕4个月自觉胎动.孕32周时查胎动胎心音正常,未做B超检查.后一直到临产入院未做定期检查.既往:产妇,23岁结婚,初婚,爱人体健.15岁月经初潮,5~6天/28~30天.婚后于2002年6月足月顺娩一男活婴,出生体重为3 500g,无新生儿窒息史,无产后大出血及产褥感染史.
作者:李俊红;白瑞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加强对昏迷患者的诊断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昏迷患者的发病情况、诊断分析及治疗效果.结果:259例昏迷患者经正确的诊断治疗,成功率为90.7%.结论:昏迷患者应及早的鉴别、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是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
作者:亢瑞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甘露聚糖肽(mannatide)是我国首创的生物反应修饰物,曾用名多抗甲素(polyactin A,PAA),是从正常人咽喉部分离的甲型溶血性链球菌33株的深层培养液中经乙醇提取得到的一种-甘露聚糖肽,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名为甘露聚糖肽[1].
作者:成月英;郭彦聪;张敬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急诊中毒病人发生心跳、呼吸停止,需要在救治中毒洗胃的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处理好其间各项操作的关系可以同时完成清除毒物和复苏心肺脑功能,提高重症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就我院2001年以来56例急诊中毒病人心肺复苏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王海英;刘玉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概述颈椎病其中表现为植物神经紊乱者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与颈部急性损伤椎动脉型颈椎病与慢性损伤,颈部组织劳损对交感神经的不良刺激,或炎症渗出物质刺激有重要关系,与交感神经受牵拉,刺激等因素有关.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