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红;白瑞军
目的:了解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作用情况.方法:在规范治疗基础病基础上,(1)治疗组:氨氯地平5mg日一次,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47.5mg日一次.(2)对照组:氨氯地平5mg日一次.服药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对血压控制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功能有明显改善,心率反应性增快者明显减少,患者睡眠也有改善.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作用肯定,安全可靠,价格适中.
作者:高会茹;张立忠;赵丽明;韩晓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努力把《中国医药导刊》(简称《导旰》)办成我国医卫生学术成果学交流和优秀的平台之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怎样把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即中科持论文统计源期间)序列的《导旰》办成好的医师、药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平台.
作者:苍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由于医疗技术的日臻完善,人的寿命得以延长.现代人不但需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且,高质量的死亡也渐受重视,这就是临终关怀.癌症病人是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尤其是癌症晚期病人.他们倍受躯体痛苦和精神的巨大压力,如何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临终关怀,施以更好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平静无痛苦的走完人生是现代肿瘤护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160例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龚丽娟;陈海燕;阎立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法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加减方法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45例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1例(46.7%),显效:9(20.0%).有效:12例(26.7%),总有效率93.4%.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慢性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昆城;张林平;刘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过度换气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急症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综合征是一种明显的心理因素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面临的精神心理压力不断增加,主要由精神心理因素所致过度换气综合征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就我院急诊科自2006年3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145例患者做一个回顾性分析.
作者:董艳;邢兰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β-七叶皂甙钠、甘露醇治疗组和甘露醇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治疗早期病人脑水肿评分.结果:治疗组脑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含用可减轻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脑水肿的程度.
作者:石少婷;于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07年在本院住院进行深静脉置管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6例总结防治感染与护理要点.结果:本组26例带管时间3~7天;平均4.6天,无一例发生感染及血肿.结论:深静脉置管是抢救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严格的无菌操作与日常护理可避免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生命体征和血容量的相关性以及异常生命体征和异位妊娠破裂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分析研究心率(HR)收缩压(SBP)和休克指数(SI)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程度,探导它们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104个病例参加了研究(50例异位妊娠破裂,54例未破裂),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系数心率为(r=0.50;95%CI,0.26-0.68).收缩压为(r=-0.34;95%CI-0.56至0.08),休克指数为(r=0.68;95%CI,0.51-0.81).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0%、42%、和80%;预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4%、95%、和72%.结论:常用的生命体征单独应用对预测异位妊娠破裂价值不大,休克指数对异位妊娠破裂预测效果佳.
作者:任秀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长期无排卵和雄性激素过多为特征的常见妇科疾病,育龄期妇女发病率达5-21%[1],是一种发病多因性,累及全身的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2].我院妇科采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相结合,针对该病疗程长,个体差异大的特点,配制启宫汤加减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宝申;李翠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瓣膜功能损伤.方法:13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临床、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勤检查,部份同时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结果用CEAP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DM组CEAP各项评分中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及功能丧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糖尿病组受累血管以小腿部腘、胫前、胫后静脉,大隐静脉膝下段、小腿部交通静脉返流性受累多于对照组(P<0.01),静脉瓣返流组合也以小腿部静脉明显.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重于一般老年人,受累静脉损伤以小腿部静脉为主.提示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损伤为糖尿病足发病原因之一,应早期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作者:沈芸;苏克智;白松;张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既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亦可快速大量输血输液,对临床麻醉和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右侧锁骨上、下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与右颈内静脉穿刺三种不同路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观察,为临床实践寻找更为安全和有效的穿刺路径.
作者:翟美琴;赵砚丽;刘晓明;刘晶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预测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病人梗死相关血管.方法:回顾性分析ST段抬高下壁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病人的心电图,计算STⅢ↑/STW↑,STaVL压低及STv3↓/STⅢ↑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值.结果:共有72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入选,STv3↓/STⅢ↑>1.2预测LCX敏感性略低,但特异性较高,而STⅢ↑/STⅡ↑及STaVL↓相应的预测值与文献类似.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时的心电图STv3↓/STⅢ↑比值可作为常规方法的一个补充预测其梗死相关血管.
作者:叶慧明;郭继鸿;彭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矫正其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2007年6月~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9例,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由患者填写后收回,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根据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判断标准,49例胃癌患者中焦虑发生率20%,抑郁发生率16.2%.焦虑与抑郁并存者占6.1%,焦虑程度与情绪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抑郁程度与情绪稳定性呈正相关.结论: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评估,是实施有效干预的前提,明确个性因素与胃癌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可以指导护士有针对性地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矫正其生活方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志芹;杜占军;陈雪芹;秦占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爆发,病情凶险,变化快,很多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护理量大,因此需要业务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护理.护士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知识,熟练操作各种监护仪和呼吸机等急救仪器,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正确分析监护结果,为医生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分析总结,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芳;周晓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脑血管病目前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据文献报导:脑卒中幸存者约有60~70%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鉴于我国目前医疗卫生状况和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水平,脑卒中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多流向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脑卒中急性期由于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险,临床中往往忙于抢救生命,而忽略了早期患侧肢体的康复治疗,而任其自然恢复,或早期康复治疗不及时、不得力、特别是患者家属的不配合,必然导致肌萎缩,关节挛缩,偏瘫肢体呈痉挛状态,这将给后期康复造成难以挽回的困难.
作者:龚华;胡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常以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占内科门诊头痛、头晕患者的一半以上,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现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做一探讨.
作者:朱士奎;李保军;张书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M组)、小剂量PGE1(25μg-kg-1)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组(L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LD组)、大剂量PGE1(150μg-kg-1)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组(H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HD组).各组均经静脉分别给与等容积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的PGE1对大鼠进行预处理.除C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预处理后20min和24h腹腔注射(ip)异丙肾上腺素(hop)造成急性心肌梗死.Ip以及Isop 24h后测定左室内压及其微分,测定并计算心电图Ⅱ导联,并对心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对照组左室内压的大上升速率(+dp/dt max)、大下降速率(-dp/dt max)和左室发展压(LVDP)均降至正常对照组的30%左右(P<0.01),而PGE1预处理各组此三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1);模型对照组J/R比值剧烈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PGE.预处理各组该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模型对照组出现较严重的心肌梗死病理改变,PGE1预处理各组心肌坏死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PGE1预处理具有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坏死病理改变的作用.
作者:Li Fang;李方;孙哲;王志新;郭涛;吴会芳;李琮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e infarction,HI)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而发生的继发性出血.多发生于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及溶栓、抗凝药物应用过程中.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出血性脑梗死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6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总结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刘宏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查羊水过少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在该院分娩的1250例中并发羊水过少的50例.结果:50例中.产时发生胎儿窘近26例(占52%),以剖宫产终止妊娠44例(占88%),围产儿死亡1例(占2%).羊小过少是引起围产儿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对羊水过少者应及早诊断,尽快处理.
作者:窦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处理难度日益加大,使医院管理者十分棘手,医务人员提心吊胆.本文先对其原因加以分析,而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几条防范措施.
作者:赵焕彦;尹树昆;闫为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