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联用氯比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程晓明;张金利;李繁丽;刘秀德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低分子肝紊, 氯比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联用氯比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氯比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用普通肝素、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辅以硝酸酯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用药3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一周均作心电图检查,结束时再作心电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3.5%.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氯比格雷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在改善症状、心电图及降脂、调节血管炎症、抗血栓形成方面均起到较好作用,减少了该病向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方面的发展.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细菌培养标本细菌型与L型同步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通过对245例送检标本同时做细菌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了解L型菌的培养意义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45例标本采用常规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对检出的L型细菌做药敏试验并返祖后进行生化鉴定.结果:245例标本中常规细菌培养检出率为45.13%,L型细菌检出率为65.48%.其中前五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结论:L型细菌培养可明显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L型菌耐药率和普通型一样有增加的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郝育英;刘一婷;高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应用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减少因脑动脉痉挛而导致的再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对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静点1~3周后改口服6~8周.结果:23例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无后遗症.绪论:应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动脉痉挛继发脑缺血有明确的临床疗效.

    作者:耿振刚;霍春青;潘华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结肠损伤27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外科处理的方法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7例均行急诊手术,对10例结肠损伤裂孔者,自裂孔处吸出肠内容物,彻底清拭创口.用0.25%络合碘消毒,放入甲硝唑2.0于肠腔内,双重缝合,关闭腹腔.结果:27例患者中25例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的发生,2例死亡.结论:结肠损伤在没有肠道准备的情况下,术中行肠内容物清除,彻底清理腹腔、肠内留置抗生素、行Ⅰ期修补,切除吻合多数是可行的.

    作者:杜同海;于树青;张建民;李新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鼻饲方法与胃内容物反流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较安全的鼻饲方法,减少吸人性肺炎的发生,提高肠内营养支持水平.将我科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的54例机械通气及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采取两种不同方法进行鼻饲,并对其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进行比较.

    作者:张学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IgA肾病患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83例不同临床表现的IgA肾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紊、脂联素和血脂水平.结果:IgA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表达肾功能不全组高于肾病综合症组、高于肥胖组.结论:IgA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表达与胰岛素抵抗、肾功能和尿蛋白定量相关.

    作者:薛兰芬;罗增彦;计承;张慧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07年在本院住院进行深静脉置管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6例总结防治感染与护理要点.结果:本组26例带管时间3~7天;平均4.6天,无一例发生感染及血肿.结论:深静脉置管是抢救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严格的无菌操作与日常护理可避免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半卧位预防腹部术后腰肌酸痛的探讨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早期半卧位在预防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半卧位或斜坡位.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小时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D例,程度较重,有2例腰酸痛难忍.结论: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及其特点,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45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4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治愈好转30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5例,7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均预后良好.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的发生,与发病年龄、原有基础疾病及治疗药物的使用等密切相关,一旦发生,应及时积极治疗.

    作者:刘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药品监管信息化数据环境优化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优化药品监管信息化数据环境的策略和方法.方法:研究当前药品监管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数据环境优化工程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提出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药监信息化数据环境优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结论: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是实现药监信息化数据环境优化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锋;洪晓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多发伤早期救治体会(附100例临床分析)

    多发伤是严重创伤的一种,伤情重,并发症多.不详尽分析判断及正确处理其死亡率极高.就我院近年来的救治情况和100例病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温景柱;徐春霞;隋金华;龙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单抗CD41免疫酶标染色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通过对116例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骨髓涂片采用单抗CD41免疫酶标染色,观察5种小巨核细胞在此类疾病中的不同.方法:于光学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染色后小巨核细胞的检出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单抗CD41免疫酶标染色对小巨核细胞的检出及形态学观察有较好的优越性,能及时发现体积小的淋巴样巨核细胞.结论:单抗CD41免疫酶标染色检测小巨核细胞具有方法简便、特异、敏感、染色后的巨核细胞颜色鲜明、细胞轮廓清楚、容易测量大小、观察形态等特点,特别容易发现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对MDS与其它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四妙勇安汤临床新用

    《四妙勇安汤》出于《验方新编》,药物组成:金银花、元参各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主,元参泻火解毒为辅,当归活血散瘀,甘草配合金银花加强清热解毒以调和诸药.本方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通脉,药虽四味,但量大力宏疗效突出.主治:脱疽.用于患肢黯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的热毒炽盛之证[1].现代临床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性坏疽及动脉硬化坏疽等,确有疗效,临床亦多有报道不再赘述[2].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其它外科病例,每获良效,兹以验案为例,报道如下.

    作者:马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生命体征和休克指数预测异位妊娠破裂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生命体征和血容量的相关性以及异常生命体征和异位妊娠破裂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分析研究心率(HR)收缩压(SBP)和休克指数(SI)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程度,探导它们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104个病例参加了研究(50例异位妊娠破裂,54例未破裂),与腹腔内出血的相关系数心率为(r=0.50;95%CI,0.26-0.68).收缩压为(r=-0.34;95%CI-0.56至0.08),休克指数为(r=0.68;95%CI,0.51-0.81).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0%、42%、和80%;预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4%、95%、和72%.结论:常用的生命体征单独应用对预测异位妊娠破裂价值不大,休克指数对异位妊娠破裂预测效果佳.

    作者:任秀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心电图判定

    目的: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预测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病人梗死相关血管.方法:回顾性分析ST段抬高下壁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病人的心电图,计算STⅢ↑/STW↑,STaVL压低及STv3↓/STⅢ↑对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值.结果:共有72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入选,STv3↓/STⅢ↑>1.2预测LCX敏感性略低,但特异性较高,而STⅢ↑/STⅡ↑及STaVL↓相应的预测值与文献类似.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时的心电图STv3↓/STⅢ↑比值可作为常规方法的一个补充预测其梗死相关血管.

    作者:叶慧明;郭继鸿;彭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基层医院医疗纠纷的原因与防范

    近年来,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处理难度日益加大,使医院管理者十分棘手,医务人员提心吊胆.本文先对其原因加以分析,而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几条防范措施.

    作者:赵焕彦;尹树昆;闫为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治

    1 概述颈椎病其中表现为植物神经紊乱者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与颈部急性损伤椎动脉型颈椎病与慢性损伤,颈部组织劳损对交感神经的不良刺激,或炎症渗出物质刺激有重要关系,与交感神经受牵拉,刺激等因素有关.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6层螺旋CT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方法:以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1周内均采用16层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随后薄层重建,采用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容积重建法(MPVR)、表面遮盖显示(SSD)、仿真内镜(CTVG)、多平面重建(MPR),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结果:16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7.78%、80.00%、97.78%,对胃癌TNM总准确率为85.19%.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多种重建技术,能较全面、准确地进行胃癌病灶的诊断和TNM分期,有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梁海毛;蔡曙耘;吴凯宏;董延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丙型肝炎患者心脏生化标志物MMP-9血清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初探

    目的:检测丙型肝炎患者的心脏生化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水平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各131例,测定血清MMP-9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131例丙肝患者、104例无心血管异常[心血管病史和(或)心电图异常]及27例有心血管异常丙肝患者的血清MMP-9浓度都分别低于相应对照;有、无心血管异常的丙肝患者之间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高MMP.-9水平与较高心血管异常风险不相关(OR 0.666[95%CI,0.386~1.147],P=0.142).结论: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降低,较高水平MMP-9与较高的心血管异常风险不相关;在合并HCV感染的心血管疾病人群,MMP-9可能不具有心脏血清生化标志物价值.

    作者:车文良;胡大一;刘文玲;李蕾;陈义森;黄云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临床辨证用药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引起的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一种肾脏疾病,糖尿病可通过多种途径损害肾脏的所有结构,从肾小球、肾小管知道间质,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国外资料表明,由糖尿病肾病造成的肾功能衰竭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病人常因失治、误治而延误病情.

    作者:左爱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护理论在子宫切除病人护理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自护理论在子宫切除病人术后康复中(第一次翻身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所起的作用.方法:将8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自护组和对照组各40例.自护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orem自护理论的3个护理系统,让病人参与健康决策及力所能及的自理.结果:自护组第一次翻身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闻,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护理论应用于子宫切除病人护理中,使患者从被动治疗和护理转为主动参与,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护理,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郭月香;杜占军;张丽华;冯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