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品监管信息化数据环境优化策略分析

陈锋;洪晓顺

关键词:药品监管, 信息化, 信息资源规划, 优化数据环境
摘要:目的:分析优化药品监管信息化数据环境的策略和方法.方法:研究当前药品监管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数据环境优化工程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提出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药监信息化数据环境优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结论: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是实现药监信息化数据环境优化的有效手段.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患者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ICU内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5年10月~200r7年10月收治的41例危重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深部真菌感染多好发于下呼吸道(40.74%),泌尿道(20.37%).胃肠道(16.7%),上呼吸道(11.10%)等部位,菌种以白色念珠菌多(55.60%).结论: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作者:董谞楣;郑超;闫奕;王亚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本地区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为有关部门判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承德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3 083名妇女病普查普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为35.45%,乳腺疾病的检出率32.82%.妇科疾病以阴道炎为首位8.82%,其次是宫颈糜烂6.65%,宫颈肥大6.32%,子宫肌瘤5.58%,宫颈囊肿3.08%.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其检出率31.11%,乳腺纤维腺瘤1.16%,乳腺癌检出率0.13%.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是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率的重要措施,完善、规范检查项目是提高普查质量的关健.

    作者:马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结肠损伤27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外科处理的方法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7例均行急诊手术,对10例结肠损伤裂孔者,自裂孔处吸出肠内容物,彻底清拭创口.用0.25%络合碘消毒,放入甲硝唑2.0于肠腔内,双重缝合,关闭腹腔.结果:27例患者中25例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的发生,2例死亡.结论:结肠损伤在没有肠道准备的情况下,术中行肠内容物清除,彻底清理腹腔、肠内留置抗生素、行Ⅰ期修补,切除吻合多数是可行的.

    作者:杜同海;于树青;张建民;李新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行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术前将术中可能用到得物品、药品准备充分,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严密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神志,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结果:术中29例病人在扩张狭窄部时出现较严重的心动过缓,低血压,3例出现轻度神经损害症状,通过熟练的护理配合,周到细致的护理均顺利安全完成.结论:密切的护理配合是高风险、高难度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冯素敏;李丽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路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观察

    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既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亦可快速大量输血输液,对临床麻醉和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右侧锁骨上、下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与右颈内静脉穿刺三种不同路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观察,为临床实践寻找更为安全和有效的穿刺路径.

    作者:翟美琴;赵砚丽;刘晓明;刘晶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45例总结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法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加减方法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45例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1例(46.7%),显效:9(20.0%).有效:12例(26.7%),总有效率93.4%.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慢性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昆城;张林平;刘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前哨淋巴结的检测(SLNB)来预测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决定手术的方法和范围.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方法:将2004年2月~2008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52例.年龄再39~70岁之同.行前哨淋巴结检测,将2%亚甲蓝注射液4ml注射到肿块周围3,6、9、12四点上,15~30min后,行前哨淋巴结切除病检.结果:病理检查发现前哨淋巴结阳性者75例,阴性者70例,假阴性4例,7例未检出.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的准确率141/145(97.2%).结论:通过SLNB来预测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并决定手术的方法和范围是行之有效,准确、简捷的一个方法.

    作者:张建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骶髂关节脱位比较影像学诊断

    骨盆骨折是比较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多数由于强大暴力因素导致,如车祸、高空坠落和工业意外.其症状多为明显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体征多为骨盆分离实验和挤压征阳性等.尤其是骨盆后环骨折,常引起骶髂关节脱位,骶尾骨骨折等.对于骶髂关节脱位诊断目前检查方法多以骨盆正位片以及CT平扫为主.由于投照条件,患者伤情不同均影响诊断准确性.本文应用双排螺旋CT对伤者进行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组,重点探讨三种影像诊断技术在骶髂关节脱位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京霞;张哲;陈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院门诊药房容易出现的四种差错及分析应对

    医院门诊药房是直接向患者提供服务的部门,其服务质量对医院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有很大影响.调剂人员应根据治疗的需要准确及时地调配处方、发放药品,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误差就可能对患者身体健康和医院形象产生不利影响,减少差错、杜绝失误是门诊药房工作的重点.本文根据作者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长期实践经验,对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发放中出现差错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范差错的措施.

    作者:苏学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上胸段硬膜外微量泵用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上胸段硬膜外腔用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患者给予上胸段硬膜外微量泵持续用药治疗.结果: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结论:上胸段硬膜外持续用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金辉;张铁民;张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晚期胃肠癌时辰化疗的护理体会

    胃肠道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其早诊、早治率却仍然很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仍然需要依赖于全身化疗来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开展了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替加氟栓的时辰化疗治疗晚期胃肠癌,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来艳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镇痛泵防治肛门术后疼痛的新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肛门疾病手术后疼痛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让患者难以忍受,同时因情绪变化引起血压波动、心绞痛发作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术后疼痛直接影响了患者对肛门手术的信心,致使有些患者能忍则忍,拖延手术时间.让有些疾病由轻变重,由简单变复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活质量,也制约了手术治疗肛门病的开展.

    作者:窦景涛;白瑞军;龚玉山;薄中原;张艳华;胡金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细菌培养标本细菌型与L型同步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通过对245例送检标本同时做细菌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了解L型菌的培养意义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45例标本采用常规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对检出的L型细菌做药敏试验并返祖后进行生化鉴定.结果:245例标本中常规细菌培养检出率为45.13%,L型细菌检出率为65.48%.其中前五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结论:L型细菌培养可明显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L型菌耐药率和普通型一样有增加的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郝育英;刘一婷;高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氟马西尼治疗急性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氟马西尼治疗急性苯二氮革类药物(benzodiazepines drug BZD)中毒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急性BZD中毒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洗胃、导泻、补液、利尿、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氟马西尼首剂0.2~0.5mg静脉注射,如果未转醒,每间隔1分钟追加0.1mg静脉注射,直至苏醒或总量已达2.0mg,对照组给予乙甲哌啶二酮(美解眠)50瑚mg缓慢静脉推注,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昏迷程度评分及治疗后清醒时间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氟马西尼后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和平均清醒时间上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马西尼可作为治疗急性BZD中毒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卢迎芬;李伟;肖黎保;刘卫华;刘硕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石家庄市桥东区12 116例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桥东区1~6年级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为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BsAg、抗-HBs.结果:共检测1~6年级学生12 116人,其中HBsAg阳性人数46人,阳性率为0.38%;HBsAg阴性的12070名学生中,抗-HBs阳性人数5 613人,总阳性率46.50%.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的儿童抗体阳性率情况,经x2检验,男女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对比x2=0.87,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6~9岁组与10~11岁组儿童抗体阻性率差异对比x2=28.30,P<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疫苗接种率有待继续提高.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作者:李怡娴;郭丽霞;梁秀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78例教师嗓音疾病分析

    目的:了解中学和大学教师嗓音疾病状况.方法:采用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观察,结合问诊和嗓音的客观检测.结果:患嗓音疾病的中学教师比率(78.31%)明显高于大学教师(21.69%).其中,中学教师常见的嗓音疾病是慢性喉炎(66%)和声带小结(2 8%).中学教师与大学教师比较,嗓音检测参数声门噪声(N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学教师的嗓音保健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防治教师嗓音疾病,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及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张素芹;汪贺媛;刘辉;崔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和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通过临床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急诊处理和导管消融预激旁道的研究,评价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同步直流电复律、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预激综合症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8例经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确诊的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过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步直流电复律等急诊复律治疗,随后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消融预激旁道,达到根治或减少心房颤动,减少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风险.结果:28例患者接受药物及同步直流电复律,药物复律成功患者18例,同步直流电复律成功患者10例,无猝死事件发生;所有患者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一次消融成功者24例,二次消融成功者3例,1例消融失败患者,拒绝再次手术,临床随访.结论: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胺碘酮、普罗帕酮药物复律是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治疗的临床急诊处理的有效方法,导管射频消融预激旁道可以使患者长期获益.

    作者:胡喜田;彭景添;李子莉;张国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附120例报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未被诊断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肺栓塞(PE)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科于2002年1~2007年6月对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形成的病人,行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就其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雅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乌梅的化学成份及药理作用概述

    乌梅为蔷薇科杏属植物,我国民间早已应用,《本经》及《本草纲目》均有记载,乌梅叶,果、根等均可入药.主治久咳,久泻,虚热烦渴,久疟,痢疾,便血,尿血,呕吐,钩虫病,牛皮癣等症,试验表明,乌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乌梅除药用外,同时可食用,是一重要的药食两用品,极具开发潜力.本文对近十年来中药乌梅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阮毅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剖宫产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体会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一种经济、卫生、方便等多种优点的一种喂养方式,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产后早泌乳与多泌乳是促进与保障母乳喂养的关键.据统计,剖宫产占分娩总人数的15%~20%,且近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术后由于禁食、疼痛、活动受限及睡眠欠佳等,导致乳汁分泌减少,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失去了信心.针对这一情况,我科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慧波;郑愈梅;徐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