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73例临床分析

王生池;刘瑞英;何志红;程慧;张文亮;冯彦平

关键词:老年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 回顾性分析
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总结分析了我院ICU收治的73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发病特点、细菌学资料.结果:老年人CAP起病常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以其他系统症状为首发;老年人CAP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治愈43例(58.90%);好转10例(13.7%),总有效率为72.6%;死亡20例(27.40%).结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常见,因此,对老年人CAP患者应高度重视、及早进行综合性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鼻窦炎与脑血管病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与脑血管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摘取门诊核磁共振检查报告总数6648份,其中来见异常1731份,上颌窦炎1 225份,筛窦炎238份,蝶窦炎83份,脑梗塞3 968份,颅内占位226份.颅内出血284份,其它46份.结果:我院门诊病人中脑梗塞的核磁诊出率为59.68%,鼻窦炎的核磁诊出率为23.25%,即既患有脑梗塞又患有鼻窦炎病例为488份,而脑梗塞与其它疾病的同患比例极低.结论:脑梗塞的发生与慢性鼻窦炎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茹茹;胡丽辉;韩靖;陈惕然;董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结肠损伤27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外科处理的方法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7例均行急诊手术,对10例结肠损伤裂孔者,自裂孔处吸出肠内容物,彻底清拭创口.用0.25%络合碘消毒,放入甲硝唑2.0于肠腔内,双重缝合,关闭腹腔.结果:27例患者中25例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的发生,2例死亡.结论:结肠损伤在没有肠道准备的情况下,术中行肠内容物清除,彻底清理腹腔、肠内留置抗生素、行Ⅰ期修补,切除吻合多数是可行的.

    作者:杜同海;于树青;张建民;李新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影响院前急救的社会因素浅析

    院前急救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牵系着千家万户,是一项社会性、专业性、服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公益性事业[1].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6年至2007年院前急救的2 580例病例,为了更好地提高院前急救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现就我院在院前急救中受影响较大的几个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引起社会及大家的重视.

    作者:邢兰访;董艳;卢军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滑膜骨软骨瘤病

    目的:评价CT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滑膜骨软骨瘤病的CT表现.结果:5例病变关节周围均见多枚钙化或骨化结节影,形态呈点状、圆形或卵圆形,并可聚集成桑椹状、团块状、不规则形.钙化结节中心密度淡,周边密度高呈蛋壳样.结论:滑膜骨软骨瘤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发性疾病,CT检查可以发现隐蔽未钙化的小体、增厚的滑膜和少量的关节腔内积液,故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杨江萍;关素安;赵月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关注临床一线,促进学术交流

    努力把《中国医药导刊》(简称《导旰》)办成我国医卫生学术成果学交流和优秀的平台之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怎样把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即中科持论文统计源期间)序列的《导旰》办成好的医师、药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平台.

    作者:苍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食管癌手术采用硬膜外阻滞经静吸复合全麻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不同药物配比的止痛效果.方法:50例40~75岁ASAI-Ⅱ级开胸手术的食管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n=25)用药:0.75%布比卡因20ml、吗啡10mg、氟哌利多1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B组:(n=25)用药:0.75%布比卡因20ml、芬太尼0.4mg、氟哌利多1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对比术后止痛效果并分别于手术当天、术后1、2天随访.结果:A组病人按键次数少,用药量少;B组病人按键次数多,用药量多.结论:A组病人镇痛效果好,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高;B组病人病人镇痛效果稍差但是副作用发生率低.

    作者:李荷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9例临床分析

    急性一氧化碳(ACOP)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SPM)病人临床比较少见,如不及时识别很容易造成误诊,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初就诊患者均首选高压氧治疗,而纵隔气肿为高压氧禁忌,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高压氧治疗很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应早期识别.本文就我院2000年~2007年收治的9例ACOP并纵隔气肿患者临床资料作如下临床分析.

    作者:付盈菊;张援月;辛桂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73例临床分析

    目的: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总结分析了我院ICU收治的73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发病特点、细菌学资料.结果:老年人CAP起病常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以其他系统症状为首发;老年人CAP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治愈43例(58.90%);好转10例(13.7%),总有效率为72.6%;死亡20例(27.40%).结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常见,因此,对老年人CAP患者应高度重视、及早进行综合性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生池;刘瑞英;何志红;程慧;张文亮;冯彦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59例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加强对昏迷患者的诊断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昏迷患者的发病情况、诊断分析及治疗效果.结果:259例昏迷患者经正确的诊断治疗,成功率为90.7%.结论:昏迷患者应及早的鉴别、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是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

    作者:亢瑞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前哨淋巴结的检测(SLNB)来预测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决定手术的方法和范围.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方法:将2004年2月~2008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52例.年龄再39~70岁之同.行前哨淋巴结检测,将2%亚甲蓝注射液4ml注射到肿块周围3,6、9、12四点上,15~30min后,行前哨淋巴结切除病检.结果:病理检查发现前哨淋巴结阳性者75例,阴性者70例,假阴性4例,7例未检出.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的准确率141/145(97.2%).结论:通过SLNB来预测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并决定手术的方法和范围是行之有效,准确、简捷的一个方法.

    作者:张建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城市正常老年人心律失常分析

    正常老年人心律失常可称之为良性心律失常,无重要临床意义,它与老年患者心律失常无论从发病特点、病因、病理及治疗转归都截然不同[1~3].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医师常将这些良性心律失常误认为病理状态,给予不必要的治疗,造成不良后果.为了更好的掌握正常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我们对100例城市正常老年人及176例正常成年人心律失常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伟;卢迎芬;刘硕然;肖黎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50岁以上社区人群认知功能调查

    目的:了解50岁以上社区人群认知功能的状态.方法:对秦皇岛海港区某社区50岁以上人群进行面对面调查.筛查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Hachinski缺血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确诊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扩充痴呆量表(ESD)及记忆检查记录.结果:调查2 269人,查出MMSE正常组2 096人,其中正常高分组1 970人,占86.8%;正常低分126人,占5.6%;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70人,检出率3.1%;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以下简称AD)50人,均为轻度痴呆,检出率2.2%;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CI)36人,占1.6%;血管性痴呆(VaD)15人,占o.7%;混合性痴呆(MD)2人,占0.1%.结论:50岁以上人群认知功能障碍常见,主要表现为MCI、轻度AD.

    作者:巨喜焕;王玲玲;朱晓虹;吴鹏;陈瑞冬;范国明;李悦;安平顺;邵岩;马纯欣;方达;武克华;卢风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应用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减少因脑动脉痉挛而导致的再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对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静点1~3周后改口服6~8周.结果:23例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无后遗症.绪论:应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动脉痉挛继发脑缺血有明确的临床疗效.

    作者:耿振刚;霍春青;潘华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附120例报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未被诊断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肺栓塞(PE)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科于2002年1~2007年6月对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形成的病人,行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就其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雅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鼻饲方法与胃内容物反流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较安全的鼻饲方法,减少吸人性肺炎的发生,提高肠内营养支持水平.将我科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的54例机械通气及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采取两种不同方法进行鼻饲,并对其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进行比较.

    作者:张学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颈动脉加压灌注+动脉给氧技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颈动脉加压灌注疗法配合动脉给氧技术对脑梗死后遗症治疗后的观察瘫痪肢体肌力、言语、智力的改善情况,及对人体的不良反应.方法:利用颈动脉加压灌注疗法配合动脉给氧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与静脉给药进行对照,随机分组,采用单盲方法,结合脑CT观察影像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54%;对照组45.03%,两组比较P<0.05.结论:颈动脉加压灌注疗法配合动脉给氧技术对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安全.

    作者:赵新民;张欣;靳彦华;肖维刚;李新萍;冯彦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45例总结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法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加减方法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45例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1例(46.7%),显效:9(20.0%).有效:12例(26.7%),总有效率93.4%.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对慢性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昆城;张林平;刘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危重患者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ICU内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5年10月~200r7年10月收治的41例危重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深部真菌感染多好发于下呼吸道(40.74%),泌尿道(20.37%).胃肠道(16.7%),上呼吸道(11.10%)等部位,菌种以白色念珠菌多(55.60%).结论: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作者:董谞楣;郑超;闫奕;王亚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查羊水过少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在该院分娩的1250例中并发羊水过少的50例.结果:50例中.产时发生胎儿窘近26例(占52%),以剖宫产终止妊娠44例(占88%),围产儿死亡1例(占2%).羊小过少是引起围产儿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对羊水过少者应及早诊断,尽快处理.

    作者:窦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出口梗阻性便秘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手术护理体会,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28例用手按压阴道后壁排出粪便,多数患者长期服用导泻药物以协助排便.结果:对本组38例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和实施护理措施,大便排出困难均明显得到改善,临床症状消失,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良好效果,33例患者每日排便1次,有3例为每日排便2次,2例每2~3天排便1次.避免了并发症,使患者尽快的康复.结论:对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实施的本护理措施是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使他们早日康复.

    作者:聂凤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