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正脊疗法对豚鼠气道炎性细胞和气道重塑的影响

刘军;项良碧;陈语;韩文峰;曹燕;李军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塑, 三维正脊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正脊疗法对豚鼠炎性细胞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豚鼠30只,雌雄不拘,按体重随机分为哮喘正脊组(10例)、哮喘组(10例)、空白对照组(10例).予1%卵蛋白雾化吸入诱发哮喘建立支气管哮喘模型,正脊组同时行三维正脊疗法.2周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及哮喘正脊组炎性细胞及气道重塑均不明显.而哮喘组则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及气道壁增厚、平滑肌增生明显.结论:三维正脊疗法可减少气道黏膜中炎性细胞的浸润,抑制气道重塑.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桑叶黄酮和多糖对Ⅱ型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研究桑叶多糖和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TC、TG的影响.方:STZ制备糖尿病模型,测定桑叶多糖黄酮治疗糖尿病火鼠前后血清中的血糖、胰岛素、TC、TG的变化.结果:桑叶多糖和黄酮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胰岛素升高,TC、TG显著降低.结论:桑叶黄酮和多糖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维持胰岛的结构完整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关.

    作者:任丽平;李先佳;宗自卫;朱保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福辛普利与替米沙坦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将11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为期20周治疗,单药组(n=55)福辛普利20mg/d,联合组(n=55)福辛普利10mg/d替米沙坦80mg/d,4周后若舒张压(DBP)≥90mmHg(1mmHg=0.133kpa)则可加服非洛地平2.5-Smg.治疗前后比较血压、血渍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UPQ),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①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各组均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同期比较无显著差别.②治疗20用后,与治疗前比较各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P<0.01),且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单药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结论:对EH合并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福辛普利、替米沙坦均明显减少微量白蛋白尿,两药联用作用更强,获益更大.

    作者:陈燕;郭迎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片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优势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NS)过度激活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的重要机制之一[1].研究结果提示高血压早期已经有了SNS的激活,且SNS激活先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mion system,RAS)激活.因此治疗高血压病时,在阻断RAS之前阻断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活性可能更为合理.

    作者:周娜;光雪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脂蛋白a及ApoA1/Apo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B[ApoA1/ApoB]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台症、稳定型心绞痛息者的变化,以明确LP(a)、Apohl/ApoB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中的作用.方法:2007~2008年行选择性冠脉造影(CAG)的患者中,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特点随机选取急性冠脉综合症50例、稳定型心绞痛50例、正常对照50例,再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多支病变组46例.分别测定这些患者的LP(a)、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ApoA1/ApoB的血浆浓度.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LP(a)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及正常对照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L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差异;(2)急性冠脉综合症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oA1/ApoB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症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oA1/ApoB水平差异无显著性:(3)急性冠脉综合症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LP(a)水平及ApoAl/Apo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LP(a)、ApoA1/ApoB均为冠心病的预测因素,LP(a)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关系更为密切,LP(a),ApoA1/ApoB与冠脉病变的范围无明短相关性.

    作者:努尔巴哈提;王喜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病毒抗体检测及意义

    目的:了解2005年10月~2006年3月我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主要病毒致病原.方法:对1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了台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131例患儿病毒检测抗体阳性.流感病毒抗体阳性68例(51.91%),呼吸道台胞病毒抗体27例(20.610%),副流感病毒抗体26例(19.85%),腺病毒抗体10例(7.63%).病毒抗体阳性类型不同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年龄和病情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流感病毒足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致病原.

    作者:王亚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CCU病房中的应用及护理

    重症心脏监护病房(CCU)病房是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是心血管内科抢救、治疗危重病人的场所.中心静脉压(CVP)的测定和有效静脉通道是保证危重病人治疗至关重要的手段.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常用的治疗方法.因其易于固定,能够长期置管,并能通过中心导管反复多次输注刺激性药物、静脉高营养,以及心衰病人的中心静脉压监测等,避免了长期周围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及静脉血栓的发生.但是,如果穿刺不当及护理不周也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CCU病房住院患者接受锁穿置管术的52例.导管堵塞10例(其中五腔8例,三腔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香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

    目的: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2月~2006年10月来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7例高龄股骨租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75~94岁,平均年龄82.5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ⅢA型13例,ⅢB型23例,Ⅳ型11例.7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0例合并有其他器官疾病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患者采用股骨头簧换术治疗.结果:1例术后5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术后16个月因心脏疾病死亡,46例获6~35个月随访,39例(84.8%)患者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未出现感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能迅速恢复忠肢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中强;曾勤;蔡立民;骆家伟;叶伟洪;黄国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鼠海马中56KD、83KD蛋白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协同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切割海马伞大鼠海马中56KD、83KD蛋白在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方面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切割海马伞后的海马进行非变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墩低分子量区的56KD、65KD和83KD 3条差异蛋白条带电洗脱后以不同的组合加入鼠胚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培养液中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12天后行MAP-2免疫荧光染色,记数其中MAP-2阳性神经元数,胞体面积和细胞周长.用STATA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结果:56KD+65KD+83KD组和56KD+83KD组MAP-2神经元的数量是47.1±9.64,43.7±8.41,胞体大,突起丰富:65KD+83KD组、56KD+65KD组、56KD组和83KD组MAP-2神经元的胞体较小,突起较矩:65KD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元胞体小,突起短.MAP-2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和周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6KD+65KD+83KD组和56KD+83KD组与其他6组均有显著性差异.56KD+65KD+83KD组和56KD+83KD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65KD+83KD组、56KD+65KD组、56KD组和83KD组四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它们与65KD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65KD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56KD、83KD蛋白在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蕾;金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加氢氯噻嗪治疗老年人轻中度高血压65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氧氯噻嗪复方治剂治疗老年人轻中度岛血压的疗效及其对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血糖的影响.方法:65例老年人轻巾度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分别检查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血糖.结果:4周总有效率87.6%,8,周总有效率95.4%,而对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血糖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垣+氢氯噻嗪能有效控制老年人轻巾度离血压,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程秋梅;姜秀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规范性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从而试行提出介入治疗的规范.方法:对112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行442次介入治疗.强调依病理分型、体表面积及体重综和考虑药物的选择及用量.对未切除原发灶的胃癌,胰腺癌患者同时行原发灶灌注化疗,对富血供肿瘤行化疗栓塞,乏血供肿瘤亦尽可能行化疗栓塞.结果:全组112例共行442次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灌注化疗187次,加碘油栓塞213次,加碘油及明胶海绵栓塞42次,使用微导管108例次.规范组平均有效率49.3%,0.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9%,71.7%,32.9%7.1%,2.4%.对照组平均有效率40.1%.0.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2.9%,21.6%,5.0%,0%.经统计学分析,规范组在平均有效率,1,2年生存率方面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仍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依病理分型选择化疗药物,富血供和超选择微导管技术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规范性操作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

    作者:关素安;杨江萍;张哲;赵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造影剂肾病现状及新认识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取得了长足发展,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所谓CIN是指排除其他肾脏损害因素后,使用造影剂后2~3d发生的急性肾损害.目前本病诊断标准尚不统一,通常认为血清肌酐(Scr)水平比造影前升高25%~50%,或Scr升高44.2~88.4umol/L便可诊断[1~3].CIN的发病率报告不一,从0%~58%不等[4,5],目前为住院病人急性肾衰竭的第三位致病因素[2,5,6].

    作者:邹古明;谌贻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诊危重症感染2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急诊危重症并发感染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病原学快速诊断手段,正确的初始抗生素经验治疗至关重要.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存率并防止产生细菌耐药性.急诊对危重症感染的治疗在初期阶段就使用广谱抗生素已形成国际性共识,即降阶梯治疗策略[1].

    作者:张伟;史功;窦京运;周冀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后路减压植骨AF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6例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AF钉内同定并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测量脊柱术前、术后侧位X线片,cobb's角、椎管狭窄指数及症状恢复程度,观察后路减压植骨AF钉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3年,36例除一例完全瘫痪未能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总有效率97.22%结论:后路减压植骨AF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洪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救治急性呼吸衰竭老年患者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92岁.因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后昏迷而入院就诊.查体:体温36.0℃、脉搏108次/分、呼吸频率28次/分、血压135/65mmHg(1mmHg=0.133KPa),指尖血氧饱和度(SpO2)74%,颜面青紫,口唇紫绀,中度昏迷,双侧瞳孔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浅促,三凹征明显,下颌式呼吸,双肺可闻及大量干、湿性哕音,心率108次/分,心律齐,腹部平软,肠鸣音略弱,双下肢轻度水肿.

    作者:杨丛丽;高耐芬;谢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CCP和抗RA33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KA33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RA患者、25侧未分化关节炎患者、29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CCP抗体、KA33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RP、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观察各指标对RA的诊断及治疗价值.结果:RA患者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以及RF的敏感性分别为63.8%、44、7%和93.6‰特异性为93.1%、89.6%和68.9%;两种抗体对末分化关节炎诊断为RA的确诊率为63.6%、55.6%.CKP与ESK有良好的相关性,与ASO一起可作为KA患者病情监控的指标.结论:CCP抗体、RA33抗体有助于RA的诊断及早期诊断,_嗬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RA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观察、病情估计和判断预后均有熏要意义.

    作者:王丽萍;韩丙遵;王洪英;赵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脉冲磁疗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8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脉冲磁疗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我科于2006年3月~2008年2月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32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40例,治疗组18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冲磁疗并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喘憋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极其显著.结论:脉冲磁疗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患儿无痛苦,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武素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DACI)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以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2006年至2007年收治的DACI病人68例,与同期收治的104例非镛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NDACI)的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DACI组治愈28例.好转32例,无效6例,死亡2例,均合并高血压病.NDACI组治愈62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死亡2例,两组治疗有效率DACI和NDAC1分别为82.86%和92.73%.结论: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OACI)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治疗以强调预防为主,控制血糖的同时要针对梗死形成的其他危险因素予以治疗.

    作者:杨宝军;李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舒降之、力平之对老年人高脂血症的调节作用

    目的:了解舒降之、力平之对老年人血脂的调节作用和耐受性.方法:将147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舒降之、力平之治疗8周.结果:舒降之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例醇(LDL-C)作用分别为28.43%、24.09%,36.53%,力平之降TC、TG、LDL-C作用分别为17.62%、47.29%.21.18%,两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4.35%与22 22%.结论:舒降之能明显降低TC、LDL-C水平,对TG有一定的作用,而力平之则相反,能显著降低TG水平,明显升高HDLC.故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患者应用调脂药时应有侧重.老年人对两种调脂药均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全胜麟;屈晓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1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的表达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基质金属蛋白酵-9(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和40例子宫肌瘤的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的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腺肌病组MMP-9的表达强度EMI处显著高于远肌层(P<0.05).EMI处MMP-9表达,腺肌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MI处TIMP-1在增生期和分泌期的表达,腺肌病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MP-1在EMI和远肌层的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组EMI处的内膜腺体中MMP-9的高表达,可使子宫内膜的侵蚀能力增强,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刘素巧;高英芳;吴小华;申莉瑛;董晓瑜;陈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蒲公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了解蒲公英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影响.方法:经口灌服醋酸地塞米松(DEX)诱导小鼠免疫功能低下,7d后经口灌服蒲公英,采用蒲公英和黄芪精口服液小鼠进行体液免疫功能测定.结果:蒲公英煎液具有促进IL-2、IFN-γ、IL-4的分泌,即通过改善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进而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结论:蒲公英有增强和上调免疫功能低下机体的作用.

    作者:于新慧;石学魁;张晓莉;刘亚威;王志龙;李福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