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平;刘肆仁;刘杰昕;宁新惠;董雷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注射用盐酸阿柔比星为一抗生素抗肿瘤冻干粉针剂.中国药典2000年版及USP24均未收载本品,JP14版已收载,但控制细菌内毒素的方法为家兔热原检查法,剂量为4.0mg/kg.为了在国内开展本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我们对本品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法的方法研究.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进行干扰实验和结果判断.结果:本品在0.025~2.0mg/ml的浓度范围内,对细菌内毒素与鲎试剂的反应无干扰用,确定本品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25EU/mg.结论:按1.25EU/mg限值,我们用两批鲎试剂对三批样品进行检验,结果均为阴性,认为本品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徐哲辉;王秀芳;邓胡宁;李春凤;侯常林;王君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美国心脏学会(AHA)正式将糖尿病列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颁布的成人治疗指南Ⅲ将糖尿病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减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已超越单纯控制血糖,强调多重危险因素的干预,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的关系不断引起心脏科及内分泌科医生的关注.2003年8月30日~9月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欧洲心脏协会(ESC)2003年年会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作者:秦明照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与疗效有关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30例阵发性房颤病人进行随访观察.并对胺碘酮的疗效与多项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平均随访(25.7±25.2)个月期间,胺碘酮的有效率为76.7%(23例有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3%(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的自主神经类型是胺碘酮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胺碘酮控制交感神经型房颤的有效率是迷走神经型房颤的6.33倍(P=0.05);而房颤病程、左房内径大小等因素与胺碘酮控制房颤的疗效无显著性关系.结论:长期小剂量胺碘酮可有效地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尽管严重的毒副作用少见,但仍应注意观察其对心、肺等器官的不良作用;胺碘酮可能更适合于交感神经型房颤的预防.
作者:李奎宝;胡大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老年性痴呆(AD)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的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分家族性AD(FAD)和散发性AD(SAD),前者由基因突变引起,已知有β-APP(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和早老蛋白1和2,基因突变使发病年龄提前,通常在50岁左右,可早到30岁左右,SAD常在65岁之后.老年人群中AD患病率约5.2%,估计全国AD病人超过600万.
作者:盛树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计数等)是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彭明婷;申子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3年5月及6月美国及欧洲先后公布了新高血压治疗指南,在国际及国内心血管界,尤其高血压与相关领域中引起千层浪.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简称:指南)如何修订,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高血压联盟及中华心血管学会,已经组织过一次初步讨论,意见纷纷,各有理由.
作者:徐成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第76届学术大会2003年11月9~12日在美国奥兰多(Orlando)召开,参会代表28000余人,围绕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临床医学(Clinical Science),基础医学(Basic Science)和人群医学(Population Science)的新进展进行了研讨.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治疗中重要的进展是明确了血小板在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斑块破裂和血管壁损伤后可引起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s,PCI)过程中也可发生.随着对ACS发病机制理解的加深,研制了印制血小板聚集的强效药物: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抑制,常用的有阿昔单抗、安普利泰和替罗非班.
作者:王长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测定老年单纯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及正常老年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颈动脉(Carotid)、股动脉Femoral Artery)粥样硬化程度,评价血浆HCY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8例健康老年人及7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其中包括3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及38例合并冠心病(CAD)患者.取血标本用荧光标记免疫法测定HCY水平,同时用高频超声仪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股动脉的斑块(Plaque).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HCY水平及颈动脉IMT、斑块严重程度较健康老年人明显升高(P均<0.05),分析显示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正相关(r=-0.37,P<0.05卜独立于年龄、性别、吸烟、血脂等因素,另外高血压病患者HCY水平与是否患有冠心病独立正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升高是AS及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皮损伤,平滑肌增生有关.
作者:郭远;苗懿德;陈陵霞;宝辉;杨素;郭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快速床旁检测心力衰竭患者血中脑钠素(BNP),对比研究BNP对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入选2002年7月~2003年2月心力衰竭患者32例,非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YHAⅠ级)13例.即刻床旁抽血查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超声检查.同时观察入院时血压、心率、肺部罗音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一个月内不良事件.结果:(1)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浓度都明显增高,但互相之间无明显差别;(2)BNP浓度增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3)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6,P值<0.001),与左室舒张末径(LVDD)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9,P值<0.001).(4)BNP值为97.5pg/ml时,其预测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100%.(5)BNP浓度严重升高患者,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明显升高.结论:快速床旁检测血浆中BNP浓度是早期诊断心力衰竭的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血浆BNP浓度高低可能是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李明昌;王明生;肖毅;王河;洪衡;罗静;杨光;谢东晓;吕健;项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预防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放置了62枚滤器.结果:本组60例患者滤器成功置入,1例VENA TECH滤器释放后未打开,另于原位释放滤器一枚.两例长鞘穿破健侧髂静脉,术中及时发现,术后造影及随访未发现异常.本组病例随访1~30个月,发现滤器堵塞两例,经紧急溶栓后再通.滤器侧倾6例,角度均小于15度.未发现滤器移位,无穿刺部位血肿及健侧血栓形成.结论: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治疗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肺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谈;苑超;张望德;邢彤;王克勤;原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仅仅是学者和官员们讨论的话题,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也开始寻找和挖掘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戚良猛;王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