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罗坤;陈绍轩;莫洁芳
目的 探讨在Narcotrend监测下,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行选择性剖宫产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醉(n=50)和腰麻组(n=50).全麻组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术中使用Narcotrend持续监测麻醉深度.腰麻组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2mL行单次腰麻,并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水平.观察麻醉诱导前(T0)、切皮即时(T1)、胎儿娩出前(T2)、胎儿娩出后5min(T3)、手术结束时(T4),这5个时间点的产妇的心率、平均动脉压,通过组内对及组间对比,观察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记录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4h出血量,宫缩情况以及对应处理措施,新生儿1、5、10min Apgar评分以及对应处理措施,观察全麻组对产妇的宫缩以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 两组产妇在T0时收缩压无明显差异,但是在T1、T2和T3时腰硬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在T4时两组收缩压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T0时收缩压无明显差异,但是在T1、T2和T3时腰硬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在T4时两组收缩压又无明显差异(P>0.05).全麻组和腰硬组内各时间点的HR分别与T0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HR比较也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产妇术中出血量(P=0.75)和产妇术后24h出血量(P=0.59)均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两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使用x2检验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05).两组患者新生儿出生后各时间点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时,与腰麻组相比,产妇血流动力学平稳,未增加产妇术中以及术后24h的出血量,未增加宫缩乏力的发生率,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作者:倪如飞;王敏霞;刘吉平;叶玉萍;谢威;庄小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8例本院自2016年3月~ 2018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干预组(n=44).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给予干预组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对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二瑛;王秀琼;袁玉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PiCCO指导脓毒症心肌抑制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惠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100例,根据PICCO监测的GEF分为心肌抑制组(56例)和正常组(44例),3h内给予30mL/kg的积极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MAP、HR、CVP、CI、EVLWI及GED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抑制患者SVI、GEF、LVSWI及dPmx均较正常组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液体复苏后,两组患者的液体输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P、HR、CVP及C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肌抑制组患者EVLWI和GEDVI均显著高于正常值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肌抑制患者SVI、GEF、LVSWI及dPmx仍然较正常组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心肌抑制患者需要更少的液体输注量,可以根据GEDVI的变化值来指导脓毒症患者如何实施液体复苏治疗,保证足够的液体参与血液循环,并且血管外肺水合适,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及预后.
作者:蔡雪;秦玮;黄至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床小儿腹腔内肿大淋巴结采用超声技术检查有效检出效果及对各种类型的腹腔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病发腹腔内肿大淋巴结的患儿45例,均为我院儿科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设为观察组,采用超声予以检查,观察病变检出情况,并分析不同类型腹腔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要点.同时,同期在抽取正常健康查体小儿45例,设为对照组,同行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淋巴结大小及血流差异.记录观察组治疗后淋巴结改善情况.结果 45例腹腔肿大淋巴结患儿中,狭长型23例,占51.1%;偏心性宽阔型8例,占17.8%;向心性宽阔型14例,占31.1%.以狭长型为多见,与其他两种病理类型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所选取的患儿与对照组正常小儿对比,淋巴结长径、短径、纵横比值在居更高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治疗前,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淋巴结长径、短径、纵横比值明显缩小,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腹腔内肿大淋巴结患儿,采用超声检查,可为明确病变类型、大小、位置提供准确参考依据,便于临床医生对不同的腹腔内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根据超声检出情况行个体化治疗,可促淋巴结大程度缩小,促使预后显著改善,故有非常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云添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脊髓损伤后保护机制.方法 成年清洁级SD大鼠96只,分为假手术组A组,脊髓打击损伤组B组、甲基强的松龙组C组、依达拉奉组D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重物撞击装置制备脊髓急性打击损伤.A组仅切除椎板,不做打击脊髓处理,缝合后即刻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B组急性脊髓损伤造模成功后即刻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C组造模成功后即刻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腹腔注射;D是造模成功后即刻给予依达拉奉腹腔注射.分别于1h、24h以及48h测定脊髓组织中LD含量、LDH活性以及Na+/K+-ATP酶活性.结果 伤后1h,24h以及48h四组、LDH活性、Na+/K+-A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够减少局部组织水肿,保护Na+/K+-ATP酶活性,改善局部能量代谢,减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改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可鑫;刘士臣;林波;廉洪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NICU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鼻中隔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35例给予NCPAP治疗及护理,观察组35例给予HHFNC治疗及护理,对比两组患儿鼻中隔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鼻中隔损伤发生率为2.86% (1/35),对照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NICU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能够有效减少鼻中隔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晓芬;谭素勤;江敏;谭苗;杨小红;黄燕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注射肾上腺素止血、钛夹止血、电凝法止血及联合止血四种止血方法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 2017年6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及Ⅳ组,Ⅰ组患者采取注射肾上腺素溶液进行止血,Ⅱ组患者采取钛夹进行止血,Ⅲ组患者采取电凝法进行止血,Ⅳ组患者采取联合止血的方法,对其止血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Ⅰ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80.0%、40.0%及60.0%;Ⅱ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75.0%、30.0%及70.0%;Ⅲ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65.0%、35.0%及65.0%;Ⅳ组患者即刻止血、再出血及有效止血分别为100.0%、5.0%及95.0%.Ⅳ组患者即刻止血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即刻止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个组(P< 0.05);Ⅰ组、Ⅱ组及Ⅲ组患者有效止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有效止血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结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镜下止血方法效果均较为理想,内镜下止血具有稳定好、安全性高的优势,而联合止血的再出血率比较低.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手段.
作者:陆军平;邓少源;林小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l~10月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80)和对比组(n=80),对比组患者行腹部B超检查,研究组患者行阴道B超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症诊出情况及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异位妊娠诊出率为88.75%、急性盆腔炎诊出率为86.25%,对比组异位妊娠诊出率为56.25%、急性盆腔炎诊出率为73.75%,研究组均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准确率为97.5%、误诊率为2.5%、无漏诊发生,对比组患者准确率为60%、漏诊率为26.25%、误诊率为12.5%,研究组准确率高于对比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B超对妇产科急腹症诊断的准确率更高,病症诊出情况更为理想,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岚;陈莎珠;李淑雯;秦福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对乳酸脱氢酶(LDH)检测(乳酸底物法)的干扰作用.方法 严格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EP7-A2干扰实验程序,通过干扰筛选和剂量效应实验,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对LDH检测(乳酸底物法)是否存在干扰,明确对LDH检测(乳酸底物法)产生干扰的低稀释倍数(药物浓度).结果 喜炎平注射液对LDH检测(乳酸底物法)产生正向干扰(|dobs|>dc),其干扰率按稀释倍数由低到高分别为19.8%,14.7%,9.4%,5.7%,2.1%,0.77%.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乳酸脱氢酶检测(乳酸底物法)低干扰稀释倍数为1∶133(含穿心莲内酯磺化物0.188mg/mL).
作者:张娜;朱峰;张强;王立平;陈鑫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照研究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巨块型肝癌及癌栓和动静脉分流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 2017年3月39例确诊的巨块型肝癌患者情况,患者均在1周内行多层螺旋CT与DSA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DSA对动静脉分流、静脉癌栓、血管形态及血流丰富程度显示的敏感性和一致性.结果 CT与DSA均检出病灶39个,检出率为100%,CT检查富血供、中等血供、少血供的构成比例分别为17.95%、79.49%、2.56%,DSA为20.51%、76.92%、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出癌栓22例,其中门静脉、下腔静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分别占43.59%、7.69%、5.13%,DSA检出癌栓20例,分别占41.03%、5.13%、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出肝动脉一门静脉分流8例,中央型、混合型分别占12.82%、7.69%,DSA检出肝动脉一门静脉分流10例,周围型、中央型、混合型分别占2.56%、15.38%、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患者DSA检查显示肿块累及整个左肝,1例患者肿块累及整个右肝.而CT增加扫描显示肿块只累及部分肝叶.结论 多层螺旋CT与DSA均可准确诊断巨块型肝癌及伴发病变,在血流丰富程度的诊断上一致性极高.但CT癌栓检出率略高于DSA,对肿瘤累及范围的显示优于DSA.在动静脉分流的显示略低于DSA.
作者:庞伟明;覃孟怡;郑泽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背俞穴温针治疗脾肾阳虚证的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4例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指导对照组患者口服归脾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及心理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6例(97.30%)优于对照组29例(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5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150,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74,P<0.05).结论 为疲劳综合征患者提供温针背俞穴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情绪.
作者:谷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自主足一踝功能训练对扁平足足弓形态影响.方法 选择在校大学生320例进行足部功能评定和足印图采集,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足一踝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矫形鞋垫治疗,治疗周期为一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足弓形态的变化,如足弓比值,内侧、外侧纵弓角度及舟骨结节距离等.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的足弓比值、内侧,外侧纵弓角度及舟骨结节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3、6和12个月观察组的足弓比值、内侧、外侧纵弓角度及舟骨结节距离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主足一踝功能训练对改善扁平足患者临床症状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经济有效的改善国人足踝功能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张瀚元;盖大圣;刘松林;齐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有两点我印象深刻,一是报告第一次把人民健康提高到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重要标志的高度.二是抓住关键一招——医疗重心下沉到基层,前移到以预防为主,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帮助老百姓不得病,或只得小病.”钟南山院士说.重治轻防仍是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的现状.这不仅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患者负担加重,还可能贻误治疗时机.“在我国的疾病谱中,85%是慢病,早期是可以控制的.例如高血压,收缩压降低10个毫米汞柱,以后脑卒中可减少近40%.
作者:费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4期压疮的疗效,以研究佳的压疮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于2016年1月~ 2017年6月治疗的70例4期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日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患者压疮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MEBT/MEBO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MEBT/MEBO联合VSD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 创面处理后第90天两组压疮创面均有新鲜肉芽组织覆盖,观察组中的32例肉芽组织形成覆盖率达到(+++)91.43%(32/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9%(26/35),两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覆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联合VSD治疗4期压疮,可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菊珍;粟世红;梁雨红;杨小凡;李碧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关节病变患者中进行高频彩超检查,以此评价高频彩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 2017年1月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关节病变患者,共计90例(设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人员,共计90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实验人员均进行高频彩超检查,评价组间对象的超声表现、滑膜厚度,分析研究组治疗前后的滑膜厚度变化和血流分级、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超声表现、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滑膜厚度以研究组更高;除此之外,研究组治疗前后的滑膜厚度变化和血流分级、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情况都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治疗后的上述数据指标明显优于治疗之前(P<0.05).结论 高频彩超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关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性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医学信息,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变程度.
作者:陈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消银颗粒对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TNF、白细胞介素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 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窄谱中波持续照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持续口服消银颗粒,比较治疗后两组TNF-α、IL-6变化情况,治疗过程中(治疗前,干预后4周、8周及12周)VEGF变化趋势,统计治疗后细胞免疫相关指标(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4周、8周及12周,观察组VEGF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银屑病患者使用消银颗粒治疗,能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轻疾病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提高细胞免疫能力.
作者:李福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近些年来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研究的热点,其中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值(LSM)具有快速、简便、无创、无痛苦及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尽早发现肝纤维化,及早指导医师进行抗肝纤维化及抗病毒治疗.本文旨在综述Fibroscan在慢性乙肝纤维化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昭宣;周正伟;汪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习惯逆转训练和心理干预通过网络途径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1 ~ 12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小儿神经门诊就诊的抽动障碍患儿共60名,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儿童.对照组患儿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心理与教育干预,观察组患儿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习惯逆转训练,在治疗前、治疗8周、治疗16周末应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进行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YGTSS评分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240,P>0.05),在治疗后的第8周与第16周,观察组患儿的YGT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8,2.018,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YGTSS评分均出现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36,11.253,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第8周、治疗第16周的治疗有效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982,P<0.05).结论 习惯逆转训练通过网络途径治疗抽动障碍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国强;梁斐;陈健萍;袁慧珍;黄全发;方润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在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1天PSQI评分(6.58±0.42)分、护理后3天PSQI评分(4.12±0.32)分、护理后7天PSQI评分(1.85±0.45)分、溃疡好转时间(5.86±1.28)d、满意度(98.33%)、依从性(100.00%)、感染率(1.67%)、社会功能(95.86±2.31)分、物质生活(96.33±1.75)分、躯体功能(95.88±2.65)分、心理功能(96.74±1.54)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效果显著,利于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朱彩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手术室腔镜管理中应用腔镜护理专科组进行管理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期间行腔镜手术的6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2016年1~ 12月期间未实施专科管理的30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1 ~ 12月实施腔镜护理专科组管理腔镜器械的的3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情况(器械故障、准备错误、清洗消毒合格、零件缺失等),比较不同手术室腔镜管理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评估手术医生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医生满意度高,术后患者切口愈合好,器械管理失误率低,器械完好率及清洗消毒率高(P< 0.05).结论 临床对手术室腔镜器械实施护理专科组进行管理,医生满意度高、术后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好,器械失误率、清洗消毒率高.
作者:陈桂谊;詹文清;肖华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