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法律意识的提升,医患矛盾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尤其在新一轮的医改方案实施之后,又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矛盾冲突点,这种紧张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尽快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改善.该文从医院管理的视角出发,探讨医患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与防范的相关措施.希望能为构建和谐的医院关系,建立科学先进的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及借鉴.
作者:饶晶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在呼吸病学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应用PBL结合CBL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检验科的实习医师8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实习医师的总考核成绩、学习主动性评分以及对教学模式满意度的评分.结果研究组实习医师的总考核成绩、学习主动性评分以及对教学模式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应用于呼吸病学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能明显激发实习医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习医师的考核成绩,值得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磊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社区卫生服务站具有就诊流程简便的特点,大部分社会群众均选取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就诊.该文主要阐述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后提出降低医院感染控制问题的措施,以加强对医院内感染现象的预防及控制力度,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概率的同时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
作者:李少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头颈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患者)与实验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未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投诉率为3.98%,风险事故发生率为1.24%,对照组护理投诉率为11.28%,风险事故发生率为6.88%,实验组护理投诉率以及风险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珍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教学模式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该院神经科临床实习的34名护士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名,对照组进行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进行带教,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生的实习成绩、学习效果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生的实习成绩考核结果和综合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生对教学法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11%和76.47%,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教学模式应用于护士生的临床带教中,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生的实力考核成绩,还可以增强护士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对教学法满意度,值得在教学中应用.
作者:高航 刊期: 2017年第32期
PBL与SP教学法,是现代医学教学中主要的形式之一,具有实践性、科学性等特征.随着我国医学教学工作全面推进,PBL与SP教学法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优势逐渐突显出来,成为医学教育创新实施的代表.基于此,该文以PBL与SP教学法的基本理论为突破口,着重对PBL联合SP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同时也通过实践教育内容课堂成果的总结,对其教学成果进行深入讨论,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全面推进提供实践指导.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在麻醉科管理中应用麻醉信息系统的临床价值,确保可以完善麻醉科管理的相关内容.方法 依据信息化措施来指标化与容量化管理内容,确保麻醉科管理能够更加数据化、信息化以及科学化.结果 经研究发现初步运行信息管理方式之后,在麻醉科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麻醉科质控水平以及手术室临床运行效率.结论 在科室管理过程中应用麻醉科信息管理系统可显著提升运行效率,与质控系统与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之后,可显著提升麻醉质控质量.
作者:李少娜;孙一笑;徐业翔;江亚楠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临床实习护生在实习各阶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应用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该院临床实习护生40名作为对照组,对实习护生在不同阶段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完善的有效对策,并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40名临床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实施有效应对对策,观察对比两组实习护生的实习表现.结果 经研究分析结果提示,对照组实习护生在实习各阶段的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习初期与实习后期的表现和专业护理操作技能均得到大幅度提升.结论 通过对临床实习护生在实习各阶段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应对对策,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对于护理临床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朱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前,我国校医院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预防保健工作,预防保健工作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健康,也与家长的身心健康相关联.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却忽视了对健康意识的培养,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下降.知识宣教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在预防保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知识宣教,就是在医疗保健机构的基础上,有组织、有目标、合理有效的解决群众健康问题的行为.知识宣教是高校医院的一项服务型业务,校医院要为知识宣教负责,它的发展跟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但是目前并没有受到各校医院的高度对待.该文通过研究各校医院预防保健和知识宣教的关系,全面分析知识宣教的重要作用.
作者:赵倩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漏服率的作用.方法 建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选取2015年3-10月入住静安老年医院老年康复科有自备药的患者50例为改善前组,共调查1780次.2015年11月-2016年6月入住静安老年医院老年康复科的患者48例为改善后组,共调查1700次.运用头脑风暴法找出患者在口服自备药中产生漏服现象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结果 有形成果,改善前组的自备口服药漏服率为5.00%,改善后组的自备口服药漏服率为1.53%,改善后组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降低了住院患者的口服自备药的漏服率,且明显低于改善前组.无形成果,提升了圈员QCC手法运用,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的漏服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优化了自备药管理流程,保证了自备药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以及业务水平.
作者:边珊珊;傅奕;付小利 刊期: 2017年第32期
该文从提升医院综合效益、强化凝聚力、提高知名度、建立便捷就医模式以及满足医务人员需求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强化网络宣传工作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网络宣传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网页、及时更新维护、提升网络宣传影响力等解决措施.
作者:范楷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本科护生急诊临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急诊科同期实习的86名本科生随机分成传统组和PBL组,每组43名.传统组的43名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PBL组的本科生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两个月后,比较两组学生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并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 PBL组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综合素质方面的成绩均要优于传统组(P<0.01).且绝大多数PBL组的学生对临床护理学的知识的兴趣比传统组高,在课余的时间也能够按照老师的思路去自主学习,且PBL组的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传统组好,学习起来相对轻松.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将科目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仅各方面的知识技能能够有所提升,而且对临床医学知识的兴趣要比传统组强,因此PBL教学法非常适合在急诊临床教学中使用.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17年第32期
医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医德认知与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医德教育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与问题,比如医学院学生的医德意识不强、医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该文对这些现象与问题进行论述,继而探讨出如何提升医学院学生的医德观念,培养高尚的医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医德风范,提高医德教育的效果.
作者:林渊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式教学应用到糖尿病护理教学中的实际作用.方法 从在该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中抽取76名均等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方式)与研究组(角色扮演式教学).对比使用教学前后两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成绩分布情况、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教学前,两组学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分数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成绩优良率与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角色扮演式教学在糖尿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升护生成绩与护理满意度,教学效果较好.
作者:姬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医院管理的工作一直非常重要,医院管理涉及到许多内容,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建立医院管理信息化,并实施管理,提升医疗的安全性和质量.该文首先对医院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医院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在网络社会环境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
作者:廖安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为临床护理管理制定风险管理办法提供依据.方法 该文选取2017年6月医院急诊科接收的院前急救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评价,进而分析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风险发生率为12.00%,医疗纠纷发生率为6.00%;对照组风险发生率为34.00%,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1.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加强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增加,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增加.在临床护理中发挥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作者:晁丽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孕期体重管理对孕妇体重控制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宿迁市妇产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孕13周前建卡并进行常规产检并住院分娩单活胎产妇1000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A组(1078名):BMI<18.5,为低体重组;B组(6846名):18.5≤BMI<23.9,为正常体重组;C组(2076名):BMI≥24,为超重组.3组产妇均接受孕期体重管理,对比孕妇体重控制效果及分娩方式.结果 10000产妇在孕期BMI均有明显增幅,其中997名BMI增幅<4;4385名BMI增幅在4~6之间;4618名BMI增幅>6;BMI增幅>6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BMI增幅≤6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增幅>6孕妇剖宫产率高于BMI增幅<4及BMI增幅在4~6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增幅<4剖宫产率与增幅在4~6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重的变化同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为孕妇实施孕期体重管理,可保证孕妇体重增长得到控制,从而降低巨大儿、剖宫产等发生风险,帮助妊娠结局明显改善.
作者:刘娟;高伟;庄朝辉;高山;吴梅;李婷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医院血液透析机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对策.方法 通过对该院血液透析机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维修对策.结果 血液透析机常见的故障为透析液流量报警故障、漏血报警故障、温度报警故障、电导率报警故障、空气监测报警故障、动脉压监测报警故障、静脉压监测报警故障和超滤监测报警故障.结论 由于血液透析机构成复杂,每个监测系统或部件各司其职,只有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后,面对报警故障才可以做到逐一排除,从而快速、准确维修,有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发挥仪器的真正作用.
作者:李松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健康养老产业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该文对基于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健康养老产业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说明,介绍了健康养老产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后提出了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旨在促进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作者:方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近几年,人们日益增长的自我健康管理的需求与落后的社区医疗水平之间的矛盾突显,制约了人们自我健康管理的发展.该文于2017年1-3月以长春市朝阳居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研究与样本分析,了解社区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需求、现状和意愿,以及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院健康管理服务的认知度,从而分析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在我国城市社区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加以改善.
作者:李莹;范耀木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