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BI联合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观察研究

刘松华;莫湘;文黛薇;孙玉霞;黄大荣;陈艳斌

关键词:NBI, 放大内镜,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摘要:目的 观察NBI联合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 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24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120例,两组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其中对照组患者用普通电子胃镜观察后进行活检,而研究组患者用NBI联合放大内镜观察后进行活检.记录两组患者的图像清晰度、活组织检查标本病理诊断结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能力的结果等,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病变轮廓、胃小凹形态以及微血管形态的检测中,研究组患者的图像清晰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两组患者的萎缩、萎缩伴肠上皮化生,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以及早期胃癌的诊断结果中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病症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早期胃癌患者的敏感度检查率为2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5.0%的敏感度检查率,而在特异度方面的检出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3.3%的检查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不同方法在阳性预测、阴性预测以及准确率等方面的诊断能力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方法对患者不同病变部位的检出率为75.83%,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的总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腺管开口分型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联合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不仅安全简便,有效提高了患者图像清晰度,还可以大大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使患者可以及早采取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老年冠心病NYHA分级及分型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情况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老年冠心病NYHA分级及分型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 2014年10月期间接诊的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所有患者的IL-6、IFN-r、TNF-α、hs-CRP等感染性指标水平,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所有患者中NYHA分级及分型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情况.结果 在不同老年冠心病患者中,Ⅳ级患者IL-6、IFN-r、TNF-α、hs-CRP等感染性指标水平明显高于Ⅱ级、Ⅲ级患者,Ⅲ级患者的IL-6、IFN-r、TNF-α、hs-CRP等感染性指标水平明显高于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不同老年冠心病分型患者中,心肌梗死型患者的IL-6、IFN-r、TNF-α、hs-CRP等感染性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IL-6、IFN-r、TNF-α、hs-CRP等感染性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IL-6、IFN-r等血清感染性指标水平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且不同的NYHA分级患者的血清感染性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慕翔;禤志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7月~ 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95例不孕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4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妊娠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正常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异位妊娠率及未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使得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的成功率及受孕机率增加,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理想方法.

    作者:谭久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类型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老年耐多药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老年耐多药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接受喹诺酮类的药物种类分为:莫西沙星组60例、环丙沙星组56例和左氧氟沙星组58例.对比(1)莫西沙星组、环丙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治疗多耐药结核的临床疗效.(2)莫西沙星组、环丙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对结核杆菌清除率.(3)莫西沙星组、环丙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莫西沙星组、环丙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5%、76.8%、70.7%.莫西沙星组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莫西沙星组、环丙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在治疗4、8、12周时对结核杆菌清除率分别为59.2%、75%、90.6%、(21.4%、55.4%、87.5%)、(20%、53.3%、77.8%),以莫西沙星清除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莫西沙星组、环丙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对老年多耐药结核的清除率更高,疗效肯定,而且安全性好.

    作者:梁常燕;唐雪玲;伦秀红;吴文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手部经络操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死康复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手部经络操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死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6月~ 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手部经络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疗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手部经络操护理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蓝招添;谢雪华;陈标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急诊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急诊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收集本院泌尿科2013年10月~ 2015年11月诊治的75例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参照组给予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观察终的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组引流成功率为94.9%(37/39)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2%(2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5,P<0.05);(2)治疗组患者尿脓毒症控制时间(6.1±1.14)d显著短于参照组的(8.5±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8,P<0.05);(3)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7%(3/39)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7.8%(1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27,P<0.05).结论 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这种急诊微创治疗方法应用于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患者中的效果确切,能够大大提高引流成功率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缩短尿脓毒症控制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邓永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南宁市基层结核病督导员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及耐多药结核病管理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南宁市基层两类督导员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以及对耐药结核病患者态度的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调整南宁市基层开展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64名耐多药督导员以及131名普通督导员进行结核病核心知识等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另外采用AQ-S8态度调查问卷对督导员对结核病患者的态度进行调查.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调整协变量,取α =0.05.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95份,应答率为86.7%,其中耐多药督导员问卷64份,普通督导员问卷131份.基层两类督导员调查显示: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9.91%,耐多药知晓率仅为65.20%.对待结核患者态度调查显示:基层两类督导员对结核病患者和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回避的态度都较为明显,且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责备、威胁、恐惧及回避的情绪较普通结核病患者显著增高(P<0.05);耐多药督导员对耐多药患者的威胁感随着督导时间延长呈正相关(t=3.44,P<0.01).结论 应加强基层督导员结核病政策信息及耐多药肺结核的防治知识的培训,掌握耐多药结核病相关院感防护知识及技能,消除他们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恐惧心理.

    作者:朱荣健;梁长威;陈燕萍;黄家运;刘玉坚;谢柳媛;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高危评分模型的建立

    目的 研究年龄、性别、婚姻与精神状态、文化与职业、慢性腹泻及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病史、胆囊炎或胆囊切除病史、结肠息肉史、家族史、吸烟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是否相关,建立结直肠癌早期筛查高危评分模型.方法 结直肠癌组与对照组以面对面问卷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流行病学问卷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确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每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以其中小的为基数,算出其他自变量的值与其的倍数,即为每个自变量的权重分数,以此建立高危评分模型.结果 小学及中学或中专文化、退休及无业、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结肠息肉史、家族史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确定评分模型:年龄(≥50岁)1.0分,小学及中学或中专文化3.3分,无需工作1.9分,慢性腹泻1.1分,慢性便秘1.6分,结肠息肉史1.0分,家族史1.6分,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分值定为≥5.35分.结论 高危评分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发现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建议作用.

    作者:陈锴;陈锦锋;关小明;陈建林;韩宇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 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给予缬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C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和糖尿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治疗后3组患者的SBP、DBP、FBG、2hPBG、FINS、HbA1C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C组的降低更为显著(P<0.01).结论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达宏;刘子胥;石琼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妊娠高血压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 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92例,其中合并HDCP 38例,设为妊高症组,正常孕产妇54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产前、产后血浆活性肾素(PRA)水平、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妊高症组孕产妇产前血浆PRA、Ang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AL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产前比较,妊高症组孕产妇产后血浆PRA、AngⅡ均明显升高,ALD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妊高症组孕产妇产后AngⅡ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PRA、ALD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妊高症组孕产妇胎盘组织中AT1受体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组间肾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CP的发病与胎盘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胎盘组织中AT1受体表现显著增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胎盘血流灌注,使胎盘发生缺血缺氧有关.

    作者:杨昱;钟群英;陈瑞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益母草注射液在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益母草注射液在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 2015年12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女性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人工流产术后观察组应用益母草注射液2mL注射,对照组予缩宫素注射液10U注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天数及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天数少,阴道出血量少,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益母草注射液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出血量、促进月经周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英杰;赖俊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孕期妇女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孕期乳头保健在预防产后乳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2月~ 2015年1月于我中心接受产前检查的210例孕妇参与临床研究,并将210例孕妇分成研究组(105例)和一般组(105例),仅予以研究组孕妇孕期乳头保健,比较两组孕妇产后的乳头状况、乳腺炎发生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产后7、14d上门访视两组孕妇,研究组孕妇产后乳头皲裂发生率为7.8%,乳头凹陷发生率为6.8%,乳腺炎发生率为4.9%,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0.2%,与一般组孕妇的25.2%、18.4%、12.6%和78.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胀痛评分(VAS评分法)均低于一般组孕妇(P<0.05).研究组中母乳喂养成功孕妇产后7、14d的日泌乳量分别为(482.6±39.5) mL和(566.5±40.6) mL,明显多于一般组中母乳喂养成功孕妇的(351.5±29.8)mL和(456.8±25.5) mL(P<0.05).结论 孕期乳头保健可有效改善孕妇产后乳头状况,降低乳腺炎的发生率,为孕妇产后母乳喂养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林巧红;李思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吸入性肺炎8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2011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47例,其中合并吸入性肺炎83例,对其危险因素、并发症、病原菌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发现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吸入性肺炎常见的危险因素与基础疾病、高龄、脑血管病病变部位、吞咽功能、意识状态等有关,临床症状、体征多不典型,常见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白菌为多见,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结论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在积极治疗感染的同时对患者误吸的原因进行有效的防控,重视护理及康复的结合,防止病情反复,改善预后.

    作者:成昱;田玉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艾滋病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艾滋病是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从而导致的疾病,就当前医学对于该病的治疗水平来看,它的病死率仍然非常高.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艾滋病已从特殊人群进入到了普通人群.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HIV感染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一些与HIV感染相关的慢性并发症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外一些临床研究发现,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因骨密度降低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这是一个新兴的临床问题,然而在艾滋病患者这个族群中,骨质疏松是易被忽视但却是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HIV感染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目前并没有可靠的数据,而患者骨量的变化可能受到许多危险因素的影响或共同作用.本文对艾滋病和骨质疏松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

    作者:何美庆;柯亭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在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在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 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以米力农+多巴胺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措施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7%)显著高于对照组(69.0%),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F、E/A、SV、CI等心脏超声指标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显著低于对照组(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多巴胺可有效改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谢传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天花粉与甲氨蝶呤在输卵管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天花粉和甲氨蝶呤在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副作用及再次妊娠等方面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间在我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因输卵管异位妊娠行保守治疗共2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保守治疗使用药物情况,天花粉组患者145例,甲氨蝶呤组患者64例,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使用后再次妊娠及血β-HCG下降情况.根据初始血β-HCG分为4组,分别为<200mIU/mL;200≤血β-HCG< 500mIU/mL;500≤血β-HCG<1000mIU/mL;1000≤血β-HCG<2000mIU/mL,比较天花粉组和甲氨蝶呤组疗效、住院时间、转阴时间、副反应.结果 在β-HCG“200≤血β-HCG<500mIU/mL”组和“1000≤血β-HCG<2000mIU/mL”组中,天花粉组治愈成功率为89.6%和83.3%,住院时间为(6.60±1.69)和(8.23±4.53),甲氨蝶呤组治愈成功率为66.7%和0,住院时间为(10.39土5.27)和(17.00±8.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花组血β-HCG转阴时间短于甲氨蝶呤组(P<0.05),但副反应及再次妊娠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花粉在规范使用下,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保守治疗药物,与甲氨蝶呤相比,各方面皆有优势.

    作者:徐婧;沈育红;龙雯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预知护理干预在胃癌术后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预知护理干预在胃癌术后放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 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放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预知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10.3±1.4)分vs(12.5±1.8)分,(39.5±9.4)分vs(44.5±9.9)分,P<0.05].干预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常规组[(78.4±9.2)分vs(65.5±8.7)分,(77.3±8.8)分vs (63.1±7.3)分,(69.4±6.9)分vs (59.2±6.1)分,(82.1±11.2)分vs(68.8±9.8)分,(78.7±0.3)分vs(61.8±8.2)分,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6.67% vs 76.67%,P<0.05).结论 胃癌术后放疗患者采用预知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作者:李爱红;刘新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 2015年9月80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40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NSE浓度和S-100蛋白浓度,比较各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巴氏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第7、14、28天的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4、28天的血清S-100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评分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谢振都;林绍鹏;林庭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分期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分期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 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 时间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皆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不同时期的证侯分期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闫芳;邢爱芝;董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设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两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儿40例,单纯采用干扰素进行疾病治疗;实验组患儿40例,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适量的炎琥宁进行疾病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得知,常规组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与97.50%,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具体表现为实验组的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干扰素+炎琥宁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缩短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等,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魏晓红;程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室镜联合腰大池置管治疗重型脑室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脑室镜联合腰大池置管治疗重型脑室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 2014年12月诊治的重型脑室内感染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7例实施脑室穿刺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治疗,观察组患者47例实施脑室镜联合腰大池置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血中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定量降低(P< 0.05),脑脊液糖定量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血中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糖定量、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室镜联合腰大池置管治疗重型脑室内感染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缩短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

    作者:李春;程彦;余玉银;徐顺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