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观察

陈新婵;吕丽珍;何剑清;梁素微

关键词:护理教育干预, 糖尿病足, 常规护理, 预防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足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12月~ 2015年12月期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采用护理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习惯、自觉症状、疾病知识掌握、足部护理知识掌握评分和糖尿病足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后的生活习惯、自觉症状、疾病知识掌握、足部护理知识掌握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糖尿病足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上,给予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护理教育干预措施,不仅能提高患者各项评分,还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活性碳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浓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口服活性碳对改善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浓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为2012年1月~ 2014年12月间80例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年以上,40例患者入选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组,观察组入选患者40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口服碳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变化.结果 全部患者血透治疗后血钙浓度均有所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磷浓度低于治疗前[(1.88±0.43) mmol/mLvs(2.68±0.56) mmol/mL],PTH低于治疗前[(310.13±147.21) pg/mL vs(611.58±145.37) pg/mL],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浓度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透同时口服活性碳对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钙、磷代谢及纠正甲状旁腺激素紊乱具有较好治疗的作用.

    作者:刘显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提高重症肺炎的疗效并预防和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提高重症肺炎的疗效并预防和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 2016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84例重症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3/42)和33.33%(14/42),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WHOQOL-BREF各项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赖慧晶;梁奕好;陈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应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评价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的关系

    目的 评估偏头痛患者合并右向左分流(RLS)的阳性率,探讨偏头痛与RLS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5年4月~ 2016年3月收治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偏头痛患者95例,分为先兆偏头痛组和无先兆偏头痛组.应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c-TCD)检测两组患者RLS的阳性率及分流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影响程度情况.结果 入组的偏头痛患者中31例为先兆偏头痛,64例为无先兆偏头痛,两组比较,先兆偏头痛组RLS阳性率较无先兆偏头痛组显著升高(P=0.011),且先兆偏头痛组小量分流率及大量分流率均显著高于无先兆偏头痛组(P=0.007,P=0.043),中量分流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影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与RLS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先兆偏头痛,RLS可能是触发先兆偏头痛的一个因素.

    作者:李贯绯;李丽;韩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严重创伤休克患者采用中心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和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指导复苏效果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休克患者采用中心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cv-aCO2)和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指导复苏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积极进行液体复苏,根据患者复苏6h后Pcv-aCO2是否≥6mm Hg分为高压组和低压组,所有患者积极治疗1个月后根据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复苏前和复苏6h后及各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cvO2、Pcv-aCO2、中心静脉压(CVP)及乳酸水平.结果 复苏后患者MAP、ScvO2、CVP水平较复苏前显著升高,HR、Pcv-aCO2、乳酸水平较复苏后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患者经积极复苏6h后,Pcv-aCO2≥6mm Hg患者18例,Pcv-aCO2<6mm Hg患者46例.低压组患者MAP、ScvO2水平显著高于高压组,HR显著低于高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1个月后,64例患者存活29例,死亡35例.存活组患者入院时ScvO2显著高于死亡组,HR、Pcv-aCO2、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和ScvO2水平可作为评定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指标,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复苏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卢广轩;覃炳军;曾晖;范彦琦;安曙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健脾益胃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健脾益胃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 2015年6月就诊的83例胃溃疡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西医组以西医常规药物进行干预;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增加健脾益胃汤治疗.比较(1)胃溃疡愈合率、治疗总有效率;(2)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复发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腹部疼痛、反胃、嗳气、灼热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 (1)中西医组对比西医组胃溃疡愈合率、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西医组、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组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腹部疼痛、反胃、嗳气、灼热症状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西医组对比西医组腹部疼痛、反胃、嗳气、灼热症状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胃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预防胃溃疡复发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反复患病痛苦和医疗负担,且治疗的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洪昊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病情与外科治疗方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究病情与外科治疗方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影响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9月~ 2015年12月来我院就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根据病情和外科治疗方案分为观察1组(26例)为GardenⅠ~Ⅱ型行螺钉固定组,2组(11例)为Garden Ⅲ~Ⅳ型行螺钉固定组,3组(12例)为GardenⅠ~Ⅱ型行关节置换术组,4组(53例)为Garden Ⅲ~ Ⅳ型行关节置换术组.比较四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和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患者失血量指标.结果 外科手术方式相同时,观察1组和2组比较,术前隐性失血量多于2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2组,观察3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多于4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4组(P<0.05);病情相同时,观察1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少于3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2组,观察2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少于4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4组(P<0.05);外科手术方式相同时,观察1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少于2组,3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失血量少于4组(P< 0.05);病情相同时,观察1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少于观察2组,观察2组四项失血量指标少于2组(P< 0.05);Garden Ⅰ~Ⅱ患者四项失血量指标和GardenⅢ~Ⅳ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螺钉固定组患者的四项失血量指标明显少于关节置换术患者比较(P< 0.05).结论 患者的病情中骨折类型影响患者的术前隐性失血量,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影响患者四项失血量,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毛怀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病因入手,用精准医疗“颠覆”脑动脉粥样硬化诊疗模式——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主任武剑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主任武剑教授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脑动脉病变的病因和卒中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是很多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脑动脉作为全身循环的一部分,同样遭受粥样硬化的侵害,所以脑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出现这个病理过程,并且会产生很多不良结果.其主要结果就是引起神经系统的缺氧缺血,导致血管闭塞和脑卒中的发生.通常来讲,脑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所占比例高达80%,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根据病情进展的不同程度,后导致脑卒中的风险也是不一样的.”

    作者:苏暄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连续三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全国医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对2013~2015年各年某日0:0~24:00时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以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共调查住院患者3404例,实查率均为100%,各年现患率分别为5.77%、3.61%、5.19%,3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林丽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上段输尿管结石经输尿管镜钬激光与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上段输尿管结石经输尿管镜钬激光与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情.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6月~ 2015年3月泌尿外科收治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22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组99例和钬激光碎石术组121例.观察两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术后疗效情况.结果 钬激光碎石术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低于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前BUN、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组和钬激光碎石术组治疗后BUN、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钬激光碎石术组治疗后BUN、Cr水平均低于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组,钬激光碎石术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经体外震波碎石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临床效果明显,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郑培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腮腺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断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研究腮腺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和发病情况,对腮腺肿瘤患者的准确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12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经CT进行影像学诊断,分析了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的分类组成.结果 120例腮腺肿瘤患者中,男74例(61.67%),女46例(38.33%),男女比为1.61∶1;20~29岁、30 ~ 39岁、40~49岁、50 ~ 59岁和60 ~ 69岁腮腺肿瘤患者分别占21.67%、26.67%、25.00%、20.00%和4.17%;组织学分类的表现为120例腮腺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94例,其中腮腺多形性腺瘤62例(51.67%),沃辛瘤14例(11.67%);恶性肿瘤26例,其中腺样囊性癌6例(5.00%),粘液表皮癌5例(4.17%).B超、CT和MIR是本研究的常规的检测手段.结论 在腮腺肿瘤患者中主要为良性肿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B超、CT和MIR有助于临床的诊断.

    作者:高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 2016年4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门冬氨酸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门冬氨酸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静脉滴注治疗,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价痴呆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痴呆程度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门冬氨酸组(P<0.05);治疗前,门冬氨酸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MMSE和HDS得分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MMSE和HDS得分明显高于门冬氨酸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可有效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具有保护神经功能和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文;劳文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足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12月~ 2015年12月期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采用护理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习惯、自觉症状、疾病知识掌握、足部护理知识掌握评分和糖尿病足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后的生活习惯、自觉症状、疾病知识掌握、足部护理知识掌握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糖尿病足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上,给予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护理教育干预措施,不仅能提高患者各项评分,还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作者:陈新婵;吕丽珍;何剑清;梁素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和生存质量差异

    目的 研究并比较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 于2012年1月~ 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VAS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共出现2例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中,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生存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全珍;王峰;郭伟娣;李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血脂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 (ApoA Ⅰ)、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等血脂指标的异常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6月~ 2014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脑卒中患者及同期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卒中的分型将2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脑梗死组(132例)和脑出血组(68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较,TC、TG、LP(a)及ApoB水平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TG及ApoB水平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ApoB水平增加及HDL-C水平降低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ApoB水平增加及HDL-C水平降低是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脂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中有一定的差别,TC/HDL、LP(a)、ApoB水平增加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ApoB水平增加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而HDL-C增加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保护因素.

    作者:王洪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肝脏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超声表现

    目的 分析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报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例HEHE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HEHE为肝脏罕见原发性血管性肿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超声表现为散在类圆形高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该例患者同时伴有双下肺多发结节影,临床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诊断,HE染色中可见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HEHE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易误诊,影像学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提示其诊断,病理及免疫组化是其诊断金标准.

    作者:常莹;杨敬春;符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哮喘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促进康复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哮喘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促进康复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2年1月~ 2015年12月我院60例哮喘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管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情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Sp02(93.17±3.42)%、(95.63±2.14)%均高于对照组(67.18±4.76)%、(91.04±1.92)%,观察组日间哮喘积分和夜间哮喘积分(0.14±0.05)、(0.12±0.03)均低于对照组(1.15±0.20)、(0.43±0.11),观察组住院时间(5.87±0.42)d短于对照组(7.93±0.56)d,住院费用(3572.45±531.44)元少于对照组(4925.29±712.16)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加强了哮喘患者的规范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哮喘患者的病情管理能力及促进患者康复,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宋惠琴;苏惠仪;华青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单侧乳腺癌女性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分为上肢淋巴水肿组103例和非上肢淋巴水肿组297例;对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清扫、放射治疗及术后愈合并发症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腋窝淋巴结清扫、放射治疗及术后愈合并发症是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上肢淋巴水肿具有诸多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出现以上危险因素的手术者应给与高度重视,以便对其采取措施,减少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作者:陈澎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汉、维吾尔、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的现患调查

    目的 探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的现患情况.方法 横断面调查463例不同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功能,其中201例患者检查甲状腺B超.结果 (1)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总体患病率为17.93%(83/463),其中汉族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12.83% (29/226),维吾尔族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22.45%(33/147),哈萨克族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23.33%(21/90),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哈萨克族高,维吾尔族仅次,均高于汉族(P<0.05),无性别差异;(2)亚临床甲亢、甲亢、亚临床甲减、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13.82% (64/463),1.30%(6/463),1.51%(7/463),1.30%(6/463),汉族中分别为10.18%(23/226)、0.88%(2/226)、0.88%(2/226)、0.88%(2/226);维吾尔族中分别为17.69(26/147)、2.04%(3/147)、1.36%(2/147)、1.36%(2/147);哈萨克族中分别为16.67(15/90)、1.11% (1/90)、3.33%(3/90)、2.22%(2/90),三个民族中均是亚临床甲亢患病率高;(3)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47.26% (95/201),其中哈萨克族为66.67%(40/60);维吾尔族为43.75%(35/80);汉族为32.79%(20/61),无性别差异,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哈萨克族高,维吾尔族仅次,均高于汉族(P<0.05).结论 伊犁不同民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甲状腺疾病比较常见,尤其是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可能影响糖尿病的病情和预后,在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查和随访甲状腺功能并寻求发病原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新琼;王晓朋;关黎清;赵雯;马风科;范沛亮;永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治疗方式对宫颈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比较

    目的 研究与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宫颈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宫颈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的45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B组的45例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然后统计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指标.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局部微循环及宫颈分泌物炎性指标均好于A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 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在宫颈息肉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的局部微循环改善及炎性反应控制效果也相对更为积极,因此认为宫腔镜手术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于传统手术.

    作者:吴凯新;陆宝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将我院接诊的100例未控制的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初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予以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治疗,治疗组50例除给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外,同时给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通过对比两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鼻炎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以及副反应,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ACT评分与鼻炎症状评分、FEV1、FVC指标差异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此四项指标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FEF25% ~ 75%差异均不具显著性(P>0.05);组间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副反应均未中途停药而发生严重副反应状况.结论 临床予以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状况及临床症状,该联合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且安全,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兴华;黎爱芬;余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