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娜
目的 探讨如何鉴定一株罕见克罗彭斯特菌诺卡菌的鉴定方法.方法 将一株从患者手分离出来的菌株,采用细菌形态学观察、菌落生化特性分析、遗传学分析(如质谱技术、16S rRNA基因扩增后做靶向DNA测序)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临床分离的该罕见菌通过镜下菌体典型特征(革兰染色呈90°分枝角G+分枝菌丝,改良Kinyoun染色为阳性);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生长缓慢,菌落细小,时间延长起皱褶;触酶阳性,分解葡萄糖、七叶苷、尿素酶,不分解甘露醇、肌醇、明胶;经16S rRNA基因扩增后做靶向DNA测序等综合分析,后鉴定为克罗彭斯特诺卡菌(Norcardia Kroppenstedtii).结论 各实验室可依据细菌形态学特征、菌落生化特性结合遗传学分析(如16S rRNA基因扩增后进行靶向DNA测序)鉴定诺卡菌属,可及时、准确鉴定出克罗彭斯特诺卡菌这类生长缓慢、罕见菌种.
作者:周世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调查大学生新生对陌生人意外伤害施救的现状,了解影响大学生施救的意愿因素,分析其原因.方法 自设问卷,通过随机抽样对南宁市3所非医学类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48.39%大学生不愿意对陌生人进行急救,主要影响因素是因为怕受到讹诈等;不同性别和民族对陌生老人的施救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0%大学生不能为意外者提供有效的基本救治;无论一年级或者其他年级的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低掌握率都低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95%的大学生希望得到急救知识培训.结论 影响大学生对陌生人救助的原因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急救能力也是其中之一,大多数大学生有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的需求.
作者:莫康林;宁宗;黄翠青;张伊玲;陈燕璇;郑利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腮腺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和发病情况,对腮腺肿瘤患者的准确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12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经CT进行影像学诊断,分析了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的分类组成.结果 120例腮腺肿瘤患者中,男74例(61.67%),女46例(38.33%),男女比为1.61∶1;20~29岁、30 ~ 39岁、40~49岁、50 ~ 59岁和60 ~ 69岁腮腺肿瘤患者分别占21.67%、26.67%、25.00%、20.00%和4.17%;组织学分类的表现为120例腮腺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94例,其中腮腺多形性腺瘤62例(51.67%),沃辛瘤14例(11.67%);恶性肿瘤26例,其中腺样囊性癌6例(5.00%),粘液表皮癌5例(4.17%).B超、CT和MIR是本研究的常规的检测手段.结论 在腮腺肿瘤患者中主要为良性肿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B超、CT和MIR有助于临床的诊断.
作者:高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呋塞米+依那普利)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43例,其中显效33例(76.74%),有效8例(18.60%),无效2例(4.65%),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43例,其中显效20例(46.51%),有效15例(34.88%),无效8例(18.60%),总有效率为81.4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成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纠正心力衰竭.
作者:张振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于2013年1月~ 2015年12月,选取100例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强的松、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流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孕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为92%,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流产率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β-HCG、孕酮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强的松、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减少流产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雪容;潘琼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结合肌钙蛋白I(cTnI)在预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自2014年1月~ 2015年1月收集205例NSTE-ACS患者,对所有患者均测定cTnI,测量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程度并行冠脉造影,并根据结果分别行冠脉介入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205例患者分成四组:A组,cTnI阴性结合aVR-ST不抬高组(100例);B组,cTnI阴性结合aVR-ST抬高组(31例);C组,cTnI阳性结合aVR-ST不抬高组(43例);D组,cTnI阳性结合aVR-ST抬高组(31例).观察分析四组间左主干病变或三支冠脉病变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梗、血运重建)的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左主干病变或三支冠脉病变发生率:D组显著高于A组(x2=78.9973,P=0.0000)、B组(x2=13.8091,P=0.0002)及C组(x2=44.7846,P=0.0000);B组显著高于A组(x2=19.7072,P=0.000)及C组(x2=10.8407,P=0.0009);A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x2=0.0 173,P=0.8952).(2)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D组显著高于A组(x2=89.4940,P=0.0003)、B组(x2=11.0878,P=0.0009)及C组(x2=38.5719,P=0.0005);B组显著高于A组(x2=29.8000,P=0.0005)及C组(x2=9.5431,P=0.0020);A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x2=2.0582,P=0.1514).结论 联合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和肌钙蛋白I阳性对预测NSTE-ACS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心血管临床给予其更高程度的关注.
作者:张晓晖;曾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休克患者采用中心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cv-aCO2)和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指导复苏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积极进行液体复苏,根据患者复苏6h后Pcv-aCO2是否≥6mm Hg分为高压组和低压组,所有患者积极治疗1个月后根据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复苏前和复苏6h后及各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cvO2、Pcv-aCO2、中心静脉压(CVP)及乳酸水平.结果 复苏后患者MAP、ScvO2、CVP水平较复苏前显著升高,HR、Pcv-aCO2、乳酸水平较复苏后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患者经积极复苏6h后,Pcv-aCO2≥6mm Hg患者18例,Pcv-aCO2<6mm Hg患者46例.低压组患者MAP、ScvO2水平显著高于高压组,HR显著低于高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1个月后,64例患者存活29例,死亡35例.存活组患者入院时ScvO2显著高于死亡组,HR、Pcv-aCO2、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和ScvO2水平可作为评定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指标,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复苏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卢广轩;覃炳军;曾晖;范彦琦;安曙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认知训练对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4~ 12月从潍坊市某社区居民中筛选出的60例MCI老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口服叶酸及进行认知训练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时间为6个月.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64导脑电信号采集记录仪分别记录两组受试对象干预前后MMSE评分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情况以评估受试者认知训练效果.结果 干预组MMSE评分与6个月前相比明显增高,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300波幅明显升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叶酸联合认知训练可以有效延缓认知功能的下降,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
作者:何冰;穆伟;范静波;卢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 2015年6月期间入住我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质量采用改良简化生存质量核心量表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实验组在各项生存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于临床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芳;张家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全国医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对2013~2015年各年某日0:0~24:00时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以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共调查住院患者3404例,实查率均为100%,各年现患率分别为5.77%、3.61%、5.19%,3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林丽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单侧乳腺癌女性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分为上肢淋巴水肿组103例和非上肢淋巴水肿组297例;对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清扫、放射治疗及术后愈合并发症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腋窝淋巴结清扫、放射治疗及术后愈合并发症是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上肢淋巴水肿具有诸多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出现以上危险因素的手术者应给与高度重视,以便对其采取措施,减少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作者:陈澎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电子病历中使用患者数字签名在知情同意书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从2014年6~ 10月,已使用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患者数字化签名管理的1100例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对纸质手工签名转变为电脑手写版签名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发放的1100份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035份;其中94.98%(983/1035)的患者对数字签名满意,5.02%(52/1035)的患者认为不是很适应这种由纸质手工签名转变为电脑手写版签名的模式.提升了电子病历的完整性和数字化程度,提高医护人员和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 数字签名提升了电子病历的完整性和数字化程度,节省了资源,更好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改善医患关系,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作者:李妹;黄威莉;林敏芳;周志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足月妊娠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从2015年7月~ 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有指征引产的产妇94例.按照引产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照组应用缩宫素引产.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3.62%(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治疗后Bishop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治疗后Bishop评分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是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的宫颈成熟作用明显,可提高引产成功率,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彭思苹;陈文标;黄秋虹;黎丹;陈惠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并比较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 于2012年1月~ 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VAS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共出现2例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中,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生存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全珍;王峰;郭伟娣;李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与康复器联合干预对产后远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 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干预,对照组仅给予Kegel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远期SUI的发生情况.结果 给予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大肌电压分别为(9.22±3.28)μV和(14.28±3.97)μV,两组干预之后POP-Q分类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后随访,研究组和对照组SUI的发生率分别为8.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器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对预防和减少远期SUI的发生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刘桂英;冼海燕;凌清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 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为观察组,且根据治疗方法均分为观察1组(n=30,32孕周后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2组(n=30,32孕周前给予胰岛素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正常孕妇为参照组,对各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酮症酸中毒、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参照组孕妇(P<0.05);观察2组孕妇的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酮症酸中毒、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观察1组孕妇(P<0.05);剖宫产率高于观察1组孕妇(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影响非常严重,需给予适当的治疗与护理,如胰岛素早期治疗,以此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荣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坐骨棘筋膜固定术与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 2015年4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Ⅲ期(POP)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再行阴道顶端的悬吊术,其中坐骨棘筋膜固定术42例,骶棘韧带固定术4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半年性生活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坐骨棘筋膜固定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及臀部疼痛等方面显著少于骶棘韧带固定组(P< 0.05).两组在平均出血量、术后尿潴留、直肠侧间隙血肿发生率[2.44%(1/41)、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POP-Q测量各指示点较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半年性生活满意度调查骶棘韧带固定组略优于坐骨棘筋膜固定组(P> 0.05).结论 坐骨棘固定术和骶棘韧带固定术均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坐骨棘固定术组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更易学习和推广.
作者:姚志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 2016年4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门冬氨酸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门冬氨酸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静脉滴注治疗,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价痴呆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痴呆程度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门冬氨酸组(P<0.05);治疗前,门冬氨酸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MMSE和HDS得分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MMSE和HDS得分明显高于门冬氨酸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可有效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具有保护神经功能和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文;劳文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提高重症肺炎的疗效并预防和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 2016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84例重症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3/42)和33.33%(14/42),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WHOQOL-BREF各项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赖慧晶;梁奕好;陈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2013年1月~ 2016年5月产科收治的9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植入组与非植入组,对比其子宫切除率等.将其中53例术前采用双侧髂内动脉预置球囊临时封堵术的患者(治疗组)与直接手术的4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9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终止妊娠方式均采取剖宫产手术方法终止妊娠,并发胎盘植入26例,其中子宫切除切除16例(子宫切除率61.5%),非植入组69例,其中子宫切除切除5例(子宫切除率仅占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采用双侧髂内动脉预置球囊预置临时封堵术的治疗方法未能明显降低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多次流产史、多次剖宫产史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要警惕并发胎盘植入,并且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产妇子宫切除率明显增高,术前采用双侧髂内动脉预置球囊预置临时封堵术的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大样本探讨.
作者:曹利娜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