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武;胡英;倪星会
目的 评价应用同伴支持模式管理对农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农村T2DM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所有入选病例均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行同伴支持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血压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负性情绪.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血压情况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支持模式能明显改善农村T2DM患者的负性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各项指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秀梅;金雪访;邓丽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方法 选取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分为两组,均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医院常规的治疗方法上加入黄芪注射液和贝复济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足部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截肢率以及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值.结果 观察组在足部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与溃疡愈合时间上均小于对照组;截肢人数与死亡人数也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方法上加入黄芪注射液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蔡玉英;罗莹莹;陈肖兰;翟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佛山市三水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方法 于2015年12月~2016年8月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三水地区600例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骨折分为骨折组(n=300)和非骨折组(n=300),并使用《三水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文化程度、家族史、骨折史、月经史、体重指数(BMI)、日常生活方式(包括运动、饮食、吸烟、饮酒)等因素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重要的危险因素(β=-0.403,OR=0.632,95%CI=0.617~0.906,SE=0.052,P<0.05);年龄(β=0.611,OR=1.224,95%CI=1.045~1.514,SE=0.237,P<0.05)、性别(β=0.523,OR=1.138,95%CI=1.039~1.518,SE=0.224,P<0.05)、骨折史(β=0.323,OR=1.631,95%CI=1.012~1.402,SE=0.083,P<0.05)、体重指数(β=0.451,OR=1.527,95%CI=1.324~1.624,SE=0.091,P<0.05)、日常生活方式(β=0.527,OR=1.524,95%CI=1.164~1.953,SE=0.021,P<0.05)均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生关系密切,是患者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佛山市三水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患者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和锻炼、积极改变体质以预防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作者:胡德洪;何斌;彭仲华;王京华;罗洪斌;韦昌南;谢学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人工流产方法 对重复流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站63例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A组28例采用药物流产,B组35例采用电动负压吸宫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避孕情况及重复流产率.结果 A组术后主动避孕率低于B组,再次妊娠率、重复流产率明显高于B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两次流产间隔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电动负压吸宫术相比,药物流产虽然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其再次妊娠风险及重复流产率较高.因此,对流产术后患者应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工作.
作者:麦颂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并总结头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4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60例头部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根据血管瘤的类型和分期进行治疗.48例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8例行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9例局部注射平阳霉素,6例行血管瘤切除,58例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脉冲染料激光治疗(pulsed dye laser,PDL),21例外用噻吗洛尔+口服普萘洛尔片,10例行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PDL激光+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经过6个月到2年随访,总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轻微,主要包括皮肤质地改变、睡眠障碍、胃肠道反应、及术后水疱、萎缩性瘢痕等.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头部血管瘤,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夏学颖;刁友涛;孙赛;张碧芳;李丽燕;陈容容;姜金豆;胡葵葵 刊期: 2016年第24期
近年B超成为有效避免胎儿出生缺陷的检查手段,超声颈项透明层厚度(NT)检查能协助医生在早孕期诊断胎儿染色体、结构畸形等疾病,是早孕期一个关键的检查项目,本文就近期国内外文献对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所关联的疾病进行综述.
作者:宋惠玲;彭格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血压病3级采取两种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44例于2012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血压3级患者,随机分为普萘洛尔组(n=22)与美托洛尔组(n=22),两组采用甲基硫氨嘧啶片和ACEI类降压药,普萘洛尔组另加用普萘洛尔治疗,美托洛尔组另加用美托洛尔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普萘洛尔组患者心率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而美托洛尔组在提高LVEF,下调BNP、控制血压方面显著优于普萘洛尔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TSH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FT3、FT4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血压3级患者,采用普萘洛尔治疗,可更好控制心率,而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可更好改善心功能、血压,临床使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林颖惠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单中心单孔以及传统后腹膜腔镜下肾内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疗效.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以2015年2月~2016年4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后腹膜腹腔镜手术肾内肿去顶术治疗的肾盂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21例纳入单孔组,接受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治疗82例纳入传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情况.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高于传统组,单孔组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传统组术中并发症、中转开放、术中创伤、术后并发症、复发、患者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例;术后48h,组内对比单孔组、传统组CRP、ET高于术前,组间对比单孔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与传统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单孔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患者卧床时间更短,同时,单孔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要求较高,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日后随着辅助技术的发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也将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连乐林;张育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对川崎病患儿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川崎病患儿5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单药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组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川崎病治疗总有效率;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肿大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给药前和给药后患儿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的差异;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川崎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单药组高(P<0.05);联合组相较于单药组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肿大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给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相似(P>0.05);给药后联合组相较于单药组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改善更显著(P<0.05).联合组川崎病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显著比单药组低(P<0.05);结论 对川崎病患儿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其临床症状消退,改善实验室指标和生活质量,减少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冼雄辉;杨俏文;尹晓蕾;包忠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入选此研究中的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甲状腺根治术进行治疗,评估此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70例患者经甲状腺根治术治疗后,平均手术用时为(136.55±30.36)min,平均淋巴结清扫数为(4.88±1.36)个,平均出血量为(30.22±4.41)mL,平均住院时间为(4.42±1.14)d,术后引流平均用时为(2.96±0.96)d,并发症发生率为4.28%,而比对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经甲状腺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安全可靠性.
作者:林炳涛;吴俊伟;李颖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析并评价使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针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以及NIHSS评分值(美国国立卫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1、90d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与98.08%,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应数值76.92%与84.62%,且治疗后NIHSS评分(9.58±1.26)分低于对照组(13.56±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d不良反应发生率(17.31%)稍高于对照组(11.54%),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注射用尤瑞克林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曹开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治疗输卵管远端积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远端积水不孕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73.7%,对照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4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远端积水不孕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手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宫内妊娠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方瑾;刘静;易佰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造影对输卵管中近端假阳性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生殖中心的不孕受检者子宫输卵管2D/3D/4D实时造影的患者共263例527条输卵管,依据造影方法分成A、B、C、D、E组,观察并根据情况予以不同处理措施,分析各因素对输卵管近端梗阻的影响.结果 A组63例123条输卵管无特殊操作出现近端梗阻表现52条,假阳性率为39.02%;B组52例导管位于一侧宫角有23条同侧宫角及输卵管不显影,调整后10条仍不显影,假阳性率为55.55%;C组球囊过大或过小的46例90条输卵管中有46条双侧输卵管近端不显影,调整后23条不显影,假阳性率为50.00%;D组子宫过度前屈或卵巢贴近子宫的44例85条输卵管中31条输卵管不显影,通过改变体位后14条输卵管不显影,假阳性率为55.29%;E组111条输卵管中有66条输卵管近端不显影,经语言安慰患者使其放松、经导管注入温盐水加混合液,及10min后重复造影等方法,仍有15条不显影,假阳性率为76.58%,B、C、D、E组输卵管终显影率、假阳性准确率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造影过程中可以仔细观察,及时调整,提高输卵管近端显示率,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芳;何立红;赖胜坤;钟文乐;周国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240例在本院就诊的无术前感染的3种I类切口手术患者临床资料.2014年9月~2015年5月120例患者为非干预组;2015年6月~2016年9月120例患者为干预组.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天数、预防用药品种及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实施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经统计,非干预组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3.57%、85.29%、79.25%,而干预组分别为15.38%、40.00%、50.84%.干预后,3种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患者的平均累积用药天数也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术前0.5~2h用药比例分别由22.5%、14.3%、27.3%上升为100.0%、100.0%、72.7%.干预后,3种单病种I类切口手术病例共120份,使用抗菌药物48例,有2例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有更换,无抗菌药物联用,使用抗菌药品种8种,头孢呋辛针使用多(58.70%).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对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有很大作用.
作者:姬长存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对儿科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及质量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以期探索佳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126例患者,依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偶数者为观察组,予以品管圈活动的护理模式,奇数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每组各63例,观察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品管圈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评定.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83%,对照组87.30%,两组比较,观察组压疮发生率降低明显,护理满意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比较,实施后的品管圈圈员的各项质量管理能力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
作者:张月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74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科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77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腹围、头围等生长数据,S/D比值、PI、RI等脐血流指标及期待治疗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早产和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和腹围每周增长,脐动脉S/D比值、PI及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和腹围每周增长均大于对照组,脐动脉S/D比值、PI及R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期待治疗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胎儿出生体重大于对照组,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可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段红丽;洪小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孕早、中期各项筛查指标的影响,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的孕妇孕期产前筛查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产检的单胎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96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该时间段在我院产检的100例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孕早期(11~13+6周)检测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以及对胎儿颈项透明层(NT)进行测量(12~13周),孕中期(15~20+6周)检测fβ-HCG,甲胎蛋白(AFP)和游离雌三醇(uE3).分别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学生化指标及NT值.结果 孕早期实验组中PAPP-A及fβ-HCG的中位数倍数(MOM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唐氏综合征风险预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N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实验组中fβ-HCG的MOM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中AFP和uE3的MOM值及唐氏综合征风险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症孕妇孕期血清PAPP-A及fβ-HCG的MOM值明显偏低,降低了产前筛查准确性,提高了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假阳性率.
作者:张锐;贺小红;杨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的40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两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心理焦虑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结果护理组孕产妇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心理焦虑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0.50%、0.50%、0.50%、2.00%、100.00%,和对照组孕产妇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心理焦虑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工作后,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提升整个医护工作开展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护工作开展的满意度.
作者:李惠贤;袁芳;吴靜芝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脑卒中亚亚急性期治疗组和慢性期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均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2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 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明显改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亚急性期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说明CIMT对亚急性期组的上肢运动障碍治疗效果更好.结论 在脑卒中亚亚急性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比慢性期效果明显.
作者:宋成刚;杨珩;舒丽伟;张荣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欣母沛在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缩宫素预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欣母沛预防,对比两组患者预防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产后2h、24h出血量、术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产后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率、输液率、血制品暴露率、中转手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后出血中应用欣母沛,减少了出血发生几率,控制了出血量,满足了患者治疗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黄奕冰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