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龙;王唤明
目的:检测和分析哮喘患儿的过敏源情况,从而更好的对儿童哮喘病症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随机选择哮喘患儿230例,对他们进行过敏源检测,并就其临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临床检测分析得出,哮喘患儿的过敏源主要包括有:粉尘螨(32.17%)、鸡蛋清(17.39%)、法国梧桐花粉(14.78%)、淡水虾、蟹、鱼(10.87%)、烟曲霉(8.70%)、艾蒿花粉(7.83%)、海鱼(7.83%)、花生(7.39%)、猫狗皮屑毛发(7.39%)、交链孢霉(6.52%)、点青霉(6.09%)、菉草花粉(6.09%)等。结论在对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医生要全面、准确的了解造成患儿哮喘的过敏源,从而更好的对患儿进行及时、针对性的脱敏治疗。
作者:方炜;陈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替牙期儿童龋齿与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共调查359名儿童,比较不同甜食摄入习惯及不同口腔卫生习惯儿童乳牙dmft及恒牙DMFT。结果摄入甜食种类为糖果、巧克力、含糖饮料等儿童的乳牙dmft及恒牙DMFT均高于冷饮及水果的儿童,摄入甜食频率<3次/周儿童均低于频率高的儿童(P<0.05)。进食甜食后刷牙的儿童乳牙dmft及恒牙DMFT均低于漱口及不采取任何口腔保健措施的儿童,刷牙频率3次/d的儿童均低于1次/d、2次/d的儿童(P<0.05)。结论学校、家庭、社会等均应重视龋齿的预防工作,指导替牙期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降低龋齿发生率。
作者:陈周焕;南小思;杨雅;王唯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7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160例,其中观察组84例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照组76例采用持续牵引加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痊愈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x2=19.26,P<0.05);观察组中并发症出现率为8.33%显著少于对照组48.68%(x2=11.56,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冯旭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讨论与开放手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4年8月我院的58例食管癌患者,其中应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31例,应用传统开放手术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组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较开放手术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开放手术组少(P<0.05);术后的疼痛评分较开放手术组低(P<0.05);两组手术方式中淋巴结的清理数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胸腔镜腹腔镜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道癌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一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儿内科重症监护室(PICU)死亡病例构成,分析死亡原因,掌握死亡高危因素,提高危重症诊疗水平,降低死亡率。同时有助于提高儿内科尤其是PICU专业人员对儿科常见病、危重病的认识。方法将2008~2012年5年内在儿内科PICU死亡的63例病例,以第一诊断及直接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农村儿童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意外伤害全为1~3岁农村儿童。死亡的前五位病种共51例,以颅内感染多,其次依次为重症肺炎、暴发性心肌炎、意外伤害、败血症,婴儿期以重症肺炎多见,伴有先心病、肺发育不良者尤其明显,7~14岁以颅内感染多见;24h内死亡占55.55%,3个及以上脏器衰竭的患儿死亡率明显升高,其中颅内感染以脑疝多见,暴发性心肌炎仅单一循环衰竭而快速死亡,败血症和意外事件以休克、肾功能衰竭突出,衰竭出现多的是循环衰竭,其次呼吸衰竭,再次是休克。结论需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应关注小儿肺炎,1~3岁农村儿童的意外伤害,学龄儿童的颅内感染,根据发病年龄、城乡、脏器损害不同,考虑病种可能有所不同而指导临床,在危重患儿的抢救中,应注意监测及维护脏器功能,尽量不发展到3个以上脏器衰竭,减少死亡率。
作者:王敏;余静;刘蓉;管利荣;董金容;李艳;胡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潍坊市育龄妇女阴道感染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临床预防和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联合阴道炎联合测定技术对37482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37482例就诊患者中共检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0579例,占检测人数的28.2%;检出霉菌5210例(13.9%);检出滴虫977例(2.6%)。阴道清洁度分级越高,各类病原菌的检出率也增高;各种阴道病的发病率与季节相关。结论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高,霉菌性阴道炎次之,滴虫性阴道炎低,且阴道病的发病率与季节相关。
作者:张鲁明;孙明强;董天亮;刘爱玲;郑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5个不同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中药材样中Pb、Cd、As和Hg含量进行调查与评价,探讨其含量水平的环境变化情况。方法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与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利用平均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并结合《绿色食品标准》及《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对目标土壤及中药材重金属赋存水平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不同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和中药材中的Pb、Cd、As和Hg平均含量均未超标。2013年5个种植基地土壤酸化明显;2013年各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综合污染指数比2008年都有较大提升。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都有增加,其中以Pb、Cd和As含量增加为明显。结论不同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及中药材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作者:彭启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喉阻塞及吞咽疼痛消失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
作者:王笑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缬沙坦,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压均降至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用药前尿酸(491.03±73.57)μmol/L,用药后尿酸(385.71±34.28)μmol/L,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尿酸较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对伴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安全、作用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特质应对方式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整层抽样的方法,438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工具为学生一般情况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TDI-CV)。结果医学生评判性思维素质总分平均为(266.77±22.14)分,118名(26.5%)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总分大于280分,呈正性评判思维,3人(0.7%)总分低于210分,呈负性评判性思维,319人(72.8%)为211~279分,表现为意义不明确。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2008级(271.25±19.08)分、2009级(266.13±23.79)分、2007级(262.48±21.82)分。得分高的是开放思想、分析能力、寻求真相;得分低的是求知欲。男生在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等方面强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在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方面强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幸福感和家庭总收入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有关。结论影响我国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家庭幸福感、家庭收入有关。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深对评判性思维的了解,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加强交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拓展视野,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龙庭凤;沈丽达;赵敏;胡凤娣;杨继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某三甲医院血液科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病历99份,应用自制《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逐项调查,后进行综合统计。结果所有调查病例均使用了抗菌药物,经验性用药多合用氨基糖苷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多用作补救用药。万古霉素未作经验用药。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见,占81.2%。结论该院血液科各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林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方法依循随机分配原则将前往我中心妇保科咨询、体检或就诊的200例妇女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不同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评估两组妇女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接受教育后妇女对妇科疾病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复查结果,观察组患阴道炎、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及乳腺增生的比率分别为15.0%、8.0%、10.0%及26.0%,对照组为53.0%、20.0%、33.0%及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健康教育有助于妇女理解妇科疾病保健知识,降低常见妇科疾病的患病率,是推动妇女保健服务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勤;饶继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再次手术治疗时的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应对并发症的策略。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术后行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其相关临床资料、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50%(34/80),其中,甲状腺癌并发症发生率为52.94%,比其他各类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均高(P<0.05)。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时容易发生出血、手足抽搐、喉返神经损伤、气管软化、甲状腺危象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甲状腺癌的并发症发生率尤高,应当得到重点对待。
作者:户庄;马明德;周振宇;常亮;田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术后常规宫底沙袋加压对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宫底部加1kg的沙袋,对照组患者在腹部切口位置放置重量相同的沙袋,两组产妇术后治疗和护理方式一致,记录术后出血量,询问患者的舒适度,除此之外还要对产妇切口愈合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为(112.58±40.41)mL,对照组为(129.63±35.56)mL,两组产妇在术后4h内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9,P<0.05);观察组产妇的舒适度不及对照组,但观察组产妇切口愈合较对照组快;两组患者均有呕吐症状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常规宫底沙袋加压会减少产妇的不舒适度,术后出血量有所减少,并能促进切口愈合,对患者无其他不良影响,有重要临床意义,可酌情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云;邹虹霞;甘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现代医学认为睡眠是由中枢内发生主动抑制过程而产生的,中枢内有产生睡眠的中枢。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在脑干尾部存在着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而且与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控制着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现代医学从睡眠中枢、脑电图时相和中枢内递质的释放,阐述了睡眠的生理过程和生理机制。传统医学从圆运动理论的阴阳平衡、营卫和心神等方面,解释了睡眠的生理机制。传统医学认为睡眠的维持主要依靠三方面:即阴阳之气相对平衡;脉道经络滑利通畅,邪不阻道,气行得畅;相关脏腑相生相克,正常有序的协同作用。虽然它们认识睡眠的角度不同,但本质是相通相同的。
作者:郭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开放复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统计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不连或骨折不愈以及治疗后出现髋内翻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移位不明显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效果显著,康复快。对于骨折后出现明显移位者,无法进行手法复位,则以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为首选。
作者:鲁保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我市LED企业中使用正己烷岗位的哨点现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LED企业中正己烷的浓度,并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及个人的防护状况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所调查的40家LED企业中正己烷浓度的合格率为100%,对厂中1211名员工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被诊断为慢性正己烷中毒的员工0例,其中有防护意识的员工占75.4%(913/1211),相关的防护工具多为口罩及橡胶手套。结论我市LED企业中正己烷浓度的合格率较高,但是工人的防护意识较低,对有效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率较低,应该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加强对正己烷危害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降低职业危害。
作者:龙登燕;黄燕玲;梁梅;陈婉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戳孔感染的预防措施,降低戳孔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07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中转开腹,9例出现戳孔感染,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1例,占1.43%(1/7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例,占2.16%(4/185),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4例,占7.69%(4/52),感染的戳孔均为阑尾取出孔,其中8例受阑尾污染,受阑尾污染的戳孔术后发生感染的机率明显高于未受阑尾污染的戳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3,P<0.01)。结论完全经穿刺套管内或装入可靠的标本袋取出阑尾,阑尾不直接接触戳孔,保护戳孔不被污染,是预防戳孔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陈付伟;申国敏;雷素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的危险因素,为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70例孕周≥24周的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终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对照组)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组(试验组),然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等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中镇居民、脑力劳动者、高收入家庭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更关心安全、形体、孩子聪明,而担心分娩痛苦及日后性生活;对照组患者更关心费用、自然生理过程及产后恢复等;多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结局更完美、阴道产会对性生活产生影响、医生对分娩方式的建议、阴道产为自然分娩且恢复快、孕期对剖宫产的意向等5个因素对孕妇选择剖宫产有显著影响。结论认知行为的偏差可以导致非医学需要剖宫产指征孕妇选择行剖宫产。因此应对孕妇加强分娩方式的宣教,认知剖宫产的利弊是剖宫产率降低、产科质量提高的关键。
作者:徐桂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头孢克肟联合夫西地酸治疗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78例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头孢克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夫西地酸进行治疗。2周之后统计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耐药发症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37/39),明显优于对照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出现2例耐药发症,对照组仅1例,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胸腔积水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1.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孢克肟的基础上,对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配合使用夫西地酸,不仅不会提升耐药发症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涛;海莉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