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烷与地佐辛复合吸入麻醉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效果分析

王阿琳;王正坤;付晖

关键词:七氟烷, 地佐辛, 吸入, 宫腔镜电切术, 麻醉
摘要:目的:对应用七氟烷与地佐辛复合吸入方式对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七氟烷与舒芬太尼复合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七氟烷与地佐辛复合吸入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宫腔镜电切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七氟烷与地佐辛复合吸入方式对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恩施山区6~24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恩施山区6~24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Hb)水平,为婴幼儿贫血的控制提供基线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利用XF-1C血红蛋白仪测定该地区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恩施山区6~24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为(113.43±16.00)g/L,男童为(113.48±16.41)g/L,女童为(113.38±15.58)g/L。血红蛋白水平随月龄变化明显,6~11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低,随后逐渐升高。结论恩施山区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应开展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降低当地贫血患病率。

    作者:吴玲;庞青卫;金莉;章亚莉;杨国威;高梦婷;李十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从医生、临床药师和患者方面探讨如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调查分析

    目的:从医生、临床药师和患者方面探讨临床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六所医院的医生、临床药师和患者展开调查,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结果影响临床合理用药的因素并非单一,医生与患者的用药习惯、医生与患者对临床药师的认知以及临床药师自身的知识水平等都会对临床合理用药产生影响。结论合理用药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改善医生、临床药师和患者的沟通,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

    作者:蔡帆;张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实施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2例。手术采用自制气囊制造后腹腔间隙。切开肾实质,取出结石。将斑马导丝自肾盂放入输尿管,再沿导丝放置D-J管。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实质切口。术后2~4d可下地活动,术后4~6d拔引流管,术后1个月拔除D-J管。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改开放者,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86min(70~125min),肾蒂阻断时间平均28min(21~35min),放置D-J管时间平均4.8min(3~8min),失血量平均90mL(50~15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6 d(7~14 d)。术后1周复查KUB示无1cm以上结石残留,D-J管位置正常。结论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取石彻底,手术时间短,可以作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补充手段。缩短肾动脉阻断时间,选准肾切口,熟练的缝合技术及双J管置入技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

    作者:钱庆鹏;于广海;杜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原地区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粗大静脉破裂出血的处理体会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粗大静脉破裂出血予肝门部血管阻断,堵塞止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粗大静脉损伤破裂出血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再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肝门部血管阻断后堵塞止血是治疗高原地区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粗大静脉破裂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管辉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某三甲医院血液科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病历99份,应用自制《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逐项调查,后进行综合统计。结果所有调查病例均使用了抗菌药物,经验性用药多合用氨基糖苷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多用作补救用药。万古霉素未作经验用药。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见,占81.2%。结论该院血液科各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林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产科患者SCL-90量表测量及心理干预评价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精神心理状况SCL-90量表测量及心理干预评价。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SCL-90量表测量,评价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并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SCL-90量表测量。结果心理干预后SCL-90因子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与心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迫、敌对因子与心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SCL-90总评分与心理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心理不良情绪。

    作者:刘东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奥美拉唑,观察止血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7%和83.3%,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081,P<0.05),均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有所改善。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弘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丹参酮保护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进展

    丹参酮是丹参根中的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它作为中药中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目前已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不断增多,近年来关于丹参酮在心血管保护中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研究发现丹参酮在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抗纤维化及抗心律失常等方面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丹参酮的认识,本研究主要综述了丹参酮在心血管保护作用方面的机制进展,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中药治疗理论。

    作者:刘士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比较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对治疗前后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比较,并分析年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患者腹痛、腹胀、异常分泌物、尿频、尿痛、发热、性生活频率、睡眠质量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20~40岁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显著(P<0.01),而>40岁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并没有显著的改善。结论慢性盆腔炎给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

    作者:汪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抗生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动脉血氧分压以及C反应蛋白等,且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欣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心因性头晕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心因性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心因性头晕患者随机分为A、B、C 三组,分别采取坦度螺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坦度螺酮、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结果坦度螺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疗效明显好于单用坦度螺酮或甲磺酸倍他司汀。结论坦度螺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效果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张春燕;田玉玲;赵娅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喉阻塞及吞咽疼痛消失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

    作者:王笑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七氟烷与地佐辛复合吸入麻醉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应用七氟烷与地佐辛复合吸入方式对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七氟烷与舒芬太尼复合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七氟烷与地佐辛复合吸入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宫腔镜电切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七氟烷与地佐辛复合吸入方式对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王阿琳;王正坤;付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治疗

    目的:观察并探究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1例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4例患者恢复良好,12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5例持续性植物状态,3例死亡。患者治疗后昏迷指数(GCS)评分情况、颅内压及水肿体积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颅脑外伤手术后,可能并发脑梗死症状,临床医护人员应做好早期预防与检查工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对脑梗死发生率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实现患者生存质量的全面提升。

    作者:曹勇;郑慧军;苑亚东;范鲁鼎;张新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儿哮喘过敏源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检测和分析哮喘患儿的过敏源情况,从而更好的对儿童哮喘病症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随机选择哮喘患儿230例,对他们进行过敏源检测,并就其临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临床检测分析得出,哮喘患儿的过敏源主要包括有:粉尘螨(32.17%)、鸡蛋清(17.39%)、法国梧桐花粉(14.78%)、淡水虾、蟹、鱼(10.87%)、烟曲霉(8.70%)、艾蒿花粉(7.83%)、海鱼(7.83%)、花生(7.39%)、猫狗皮屑毛发(7.39%)、交链孢霉(6.52%)、点青霉(6.09%)、菉草花粉(6.09%)等。结论在对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医生要全面、准确的了解造成患儿哮喘的过敏源,从而更好的对患儿进行及时、针对性的脱敏治疗。

    作者:方炜;陈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4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4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其中10例及时终止妊娠,1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强调早诊断,早治疗和个性化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高脂血症胰腺炎尽早行血浆置换,改善预后。

    作者:朱利平;吴宏;吴晓;汪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10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5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总有效率、GO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27%)与对照组(72.55%)比较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OS评分为5分的患者所占比例(5.88%)、死亡率(7.84%)、并发症总发生率(17.65%)与对照组(31.37%、23.53%、56.86%)比较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延缓疾病发展。

    作者:邓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与开放复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开放复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统计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不连或骨折不愈以及治疗后出现髋内翻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移位不明显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效果显著,康复快。对于骨折后出现明显移位者,无法进行手法复位,则以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为首选。

    作者:鲁保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绵阳市中心医院儿内科PICU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儿内科重症监护室(PICU)死亡病例构成,分析死亡原因,掌握死亡高危因素,提高危重症诊疗水平,降低死亡率。同时有助于提高儿内科尤其是PICU专业人员对儿科常见病、危重病的认识。方法将2008~2012年5年内在儿内科PICU死亡的63例病例,以第一诊断及直接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农村儿童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意外伤害全为1~3岁农村儿童。死亡的前五位病种共51例,以颅内感染多,其次依次为重症肺炎、暴发性心肌炎、意外伤害、败血症,婴儿期以重症肺炎多见,伴有先心病、肺发育不良者尤其明显,7~14岁以颅内感染多见;24h内死亡占55.55%,3个及以上脏器衰竭的患儿死亡率明显升高,其中颅内感染以脑疝多见,暴发性心肌炎仅单一循环衰竭而快速死亡,败血症和意外事件以休克、肾功能衰竭突出,衰竭出现多的是循环衰竭,其次呼吸衰竭,再次是休克。结论需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应关注小儿肺炎,1~3岁农村儿童的意外伤害,学龄儿童的颅内感染,根据发病年龄、城乡、脏器损害不同,考虑病种可能有所不同而指导临床,在危重患儿的抢救中,应注意监测及维护脏器功能,尽量不发展到3个以上脏器衰竭,减少死亡率。

    作者:王敏;余静;刘蓉;管利荣;董金容;李艳;胡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硬镜序贯软镜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硬镜序贯软镜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硬镜结合软镜治疗,对照组使用硬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一次完全碎石取石率,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完全碎石取石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输尿管损伤、术后出血、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发生术后菌血症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硬镜联合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胡晓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