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导管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

张雪

关键词:PICC, 血栓形成, 原因, 管理措施
摘要:为了有效地避免PICC导管血栓形成,保证导管功能正常,减轻患者负担,该文通过对PICC导管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临床常见的导管血栓形成诱因,通过科学选择导管型号与材质、提高置管穿刺成功率、科学维护、功能锻炼、风险评估、预防干预等管理措施,均能够有效降低PICC导管血栓形成发生率.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绩效考核法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实效

    目的 探究绩效考核法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未实施绩效考核法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情况归为对照组;将该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之间,实施绩效考核法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情况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观察实际情况并实施分析.结果 绩效考核实施后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其高于未实施绩效考核前,护理质量在绩效考核法实施之后的评分明显高于绩效考核实施之前,其中护理安全由(96.01±0.21)分提升至(99.31±0.32)分,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绩效考核法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实效良好,可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护士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小兵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教学策略探讨

    心律失常是目前临床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医务人员对心电图的分析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患者开展的治疗.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心律失常心电图的教学非常重要.该次研究在剖析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针对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又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改进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输送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有帮助.

    作者:高庆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SBAR标准化交班表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时间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SBAR标准化交班表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时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从2016年6月起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中应用SBAR标准化交班表,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6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应用前,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应用后,分析两时期交接不清事件、晨间口头交接班时间、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应用SBAR标准化交接班表后,交接不清事件发生率从11.29%降低到1.61%,护士晨间口头交接班时间从应用前的(24.86±3.62)min缩短到(22.71±3.15)min,医护人员对交接班的满意度从应用前的71.88%提高到95.31%(P<0.05).结论 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中应用SBAR标准化交班表,可减少交接不清事件,缩短交接班时间,同时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英;徐丽琼;刘彩娥;罗文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风险管理在放射科CT诊断检查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放射科CT诊断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双色球方法,将该院放射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所收治的110例实行CT诊断检查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73%、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实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科CT诊断检查中,实行风险管理,可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伟忠;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B超室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及预防措施

    目的 总结B超室医院感染风险的管理与预防措施.方法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对医务人员进行综合培训,以提升其消毒灭菌意识与能力.结果 进行B超检测的患者无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结论 做好B超室的消毒灭菌工作,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检测环境,避免发生医院感染事件.

    作者:张世英;辛淑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实际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该院内分泌科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37例,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乙组(46例,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式),对比不同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乙组患者在基础护理操作、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态度以及患者心理护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比甲组患者高,护理差错低于甲组(P<0.05).结论 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式,可以降护理差错的发生,患者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张冠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该院神经内科于2013年5月起实施层级管理,对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护理总满意度为97.97%,高于对照组的88.51%,同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贾晓宁;赵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 分析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产科护理实习带教工作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产科轮转实习的护理实习学生共122名为研究对象,入科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纳入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64).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进行实习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护理带教.带教期间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实习学生协助分管的每位病人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并在出科时进行出科考试和护理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实习学生在患者满意度、出科成绩、护理技能考核方面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共协助分管1080名患者,对照组分管113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6.5±3.1)分,高于对照组(89.6±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科成绩、技能考试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产科中应用能够提高实习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琨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体会,为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理论教学基础.方法 选取2017年在该院放射科实习的学生共计1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式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以及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87.50%,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87.50%,对照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6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观察组学生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满意度为7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教学法在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应用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带教式教学,学生的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疗实践技能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对于实习满意度提高,有效提升了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应用的教学质量,值得临床实习带教推广.

    作者:卜明伟;杨金磊;贾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湖北省松滋市霍乱暴发疫情消杀处置及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终末消杀处置及效果评价,有效应对霍乱暴发疫情.方法 2016年10月5—14日,湖北省松滋市陈店镇某村暴发霍乱疫情7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源地重点消杀场所和消杀对象,在消杀前后采样检测自然菌和霍乱弧菌评价消毒效果,通过目测法和诱捕法评价灭蝇效果.结果 消毒前后分别采样62份,对自然菌杀灭率均在95%以上,且未检出霍乱弧菌,达到终末消毒效果.室内、室外蝇密度分别下降83.33%和87.23%.通过严格的隔离、有效的临床救治和积极的疫源地终末消杀处置,有效控制本次霍乱暴发疫情,未发生二代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的疫源地终末消杀措施,在控制霍乱暴发疫情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卢波;易继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2017年1—7月间,随机选择在该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260例纳入实验组,实施肿瘤科常规护理基础并突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另随机选择在该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2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仅给于肿瘤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纠纷发生的几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护理质量控制评分3项临床指标的数据.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的几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同样都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是肿瘤内科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有效手段,同时成为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重要途径.此种护理管理方法有在肿瘤内科持久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丹参素在加温加速条件下的含量测定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丹参素在加温加速条件下含量测定的教学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该院实习的实习生14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参与药物含量测定的对照研究教学,对比丹参素含量变化特点要点及实习生的学习效果.结果 加温加速条件,度愈高,时间愈长,丹参制剂中丹参素含量愈多.试验组平均成绩为(88.21±5.13)分,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5.06±5.45)分,试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温加速条件,丹参制剂中丹参素含量增加,且温度愈高,时间愈长,含量愈多,在预测、评价丹参制剂的稳定性时要综合考虑温度时间的影响.在临床教学中,指导实习生积极参与药物含量测定的对照研究中,实习生对于药物基本知识、药理作用机制、药物间相互影响等相关理论的掌握更系统全面,临床操作技能明显提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浅谈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发展模式

    近年来,中医药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关于中医药教育也成为热门话题.在各类具有中医药教学的高校中,均有完善的个性化中医药教学管理自主新模式,以致于中医药教育可以快速发展,并且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得到了革新,保障了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可以正常有序的进行,还能明显推动高校健康的全面发展.该文对我国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和理念进行创新,以保证中医药教学可以稳定持续发展.

    作者:魏泽正;颜慧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医联体医务人员工作现况分析—以某市某院为例

    目的 分析探讨某市某院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认知和建设意愿,为建设优质的医联体服务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向医院工作者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认知程度及建设意愿.结果 综合分析740名医务人员对于的医联体认知情况和建设意愿,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工作人员占比39.59%(293/740)、赞同和非常赞同的工作人员占比34.19%(253/740).且注册护士对医联体的认知程度高,执业或助理医师对医联体的建设意愿高,后勤保障人员对医联体的认知程度和建设意愿程度低(P<0.05).结论 医联体服务制度在该院的认知程度和建设意愿一般,且不同工作岗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建议根据岗位及其他影响因素,进一步针对性推进改革.

    作者:王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问题分析

    公共场所是区域内整体形象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做好卫生监督的管理问题,是防范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的需要.该文从公共场所的概论出发,分析当前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展开重点论述,旨在创设一个和谐美好的公共环境.

    作者:张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前该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600名,仔细调查和研究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另选取2016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后该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600名,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方案,然后将改进的措施一一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循环渐进,持续改进,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对比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及临床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评分.结果 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后,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率达到了100.00%,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达到了65.00%,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科室感染管理质量评分从原来的(86.5±1.5)分提高到了(94.5±2.1)分,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提升医护人员感染知识培训率以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了临床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评分,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防控制应用价值.

    作者:柏小月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校医院对学院图书馆传染病的防控与管理

    传染病是当前社会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伤害.学院图书馆作为学生流动性较大的公共场所,其卫生状况不容忽视.做好学校图书馆疾病的预防措施,不但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表现,同时体现了校医院的管理工作职能,更是一种创建健康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的环境.

    作者:赵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心血管内科是医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而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不仅涉及到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包含了极强的理论实践.因此,在护理带教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心血管内科学相关的知识,更需使学生掌握良好的临床经验.基于此,传统的带教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该学科护理教学的需求,现代医学带教过程中,多运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授课,其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该种教学法方法能够有效顺应医学实践和现代教育的目的.该文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具体应用实施过程以及应用的效果.

    作者:李秋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药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管理方法

    目的 探究药房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380份药房抗生素处方,其中190份实行合理用药管理,作为观察组;其余190份不实行用药管理,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抗生素用药情况、抗生素用药合格率.结果 两组抗生素单用、两种联用、≥三种联用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用药合格184份、不合格6份,对照组中用药合格165份、不合格25份,组间抗生素用药合格率实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房抗生素实行合理用药管理,可提高药房抗生素使用的合格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齐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

    目的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工作质量.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情况评价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质量.结果 300件医疗器械均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评价,在该次调查中,中弯止血钳的合格率高,合格件数289件,合格率为96.33%;第二位为线剪,合格件数287件,合格率为95.67%;第三位为小弯止血钳,合格件数286件,合格率95.33%;第四位为小直止血钳,合格件数285件,合格率95.00%,抽查的1200件器械,总合格率95.33%.结论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工作质量对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有重要意义,应加以重视.

    作者:彭景;戴红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