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泽正;颜慧林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科室于2015年1月开始建立手术室微信群,并将手术室内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微信平台,n=15)、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n=15).观察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及医师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有效提高室内管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更安全、高效的运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红;代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其中既有医院自身在医疗过程中的失误、与患者及其家属在沟通方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着很大的联系.医疗纠纷事件不仅对正常的医疗秩序带来了影响,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团结.该文对造成医疗纠纷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如何避免医疗纠纷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姜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肾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 资料选取2016年1—7月肾内科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运用效果显著,可大幅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姜雅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中五常法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手术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五常法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救物品、仪器设备、器械准备、物品准备等完好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中应用五常法管理模式的价值显著,即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且还能促使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等均达到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晓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肿瘤内科在临床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其涉及的知识比较繁多和复杂,导致教学难度相对比较大.而以往肿瘤内科临床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长期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均不足,教学效果不高.该文主要就目前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探讨了将PBL和CBL教学的特点,并对PBL联合CBL模式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提高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丹参素在加温加速条件下含量测定的教学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该院实习的实习生14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参与药物含量测定的对照研究教学,对比丹参素含量变化特点要点及实习生的学习效果.结果 加温加速条件,度愈高,时间愈长,丹参制剂中丹参素含量愈多.试验组平均成绩为(88.21±5.13)分,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5.06±5.45)分,试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温加速条件,丹参制剂中丹参素含量增加,且温度愈高,时间愈长,含量愈多,在预测、评价丹参制剂的稳定性时要综合考虑温度时间的影响.在临床教学中,指导实习生积极参与药物含量测定的对照研究中,实习生对于药物基本知识、药理作用机制、药物间相互影响等相关理论的掌握更系统全面,临床操作技能明显提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来该院的实习生1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的临床教学,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11%,理论知识成绩为(45.6±4.8)分,实践技能成绩的为(43.9±5.7)分;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29%,理论知识成绩为(40.9±5.8)分,实践技能成绩的为(37.4±5.5)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习生开展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教学,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临床护理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而且可以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有助于累积临床护理的经验,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更快适应及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生命科学馆是基于教学并高于教学以基础医学形态标本为主体的综合性场馆,不仅为教学、科研及临床提供完善、形象的直观教具,也是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围绕健康社会这一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感性认知的背后寻找更深奥理性认识的答案以促进全民健康.加强生命科学馆多元化的建设,为基础医学教育及服务健康社会进行有益的探索,促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作者:于翠萍;马玉祥;李慧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2012年5月—2017年9月荆门市暗娼人群、吸毒人群、孕产妇人群、性病门诊男性就诊人群中人类免疫白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每年4~7月对哨点人群进行静脉采血3~5 mL后及时进行血清分离、冻存.样品采集后集中进行检测.由两种试剂进行检测,结果均阳性,报阳性.结果 6年间对4类人群共筛查9621份样本,包括HIV、HCV、TP 3项检测.HIV抗体检测检出阳性4例,检出率为0.04%;HCV检测检出阳性1031份,检出率为10.72%;TP检测检出阳性44份,检出率为0.46%.结论 检测统计资料显示,荆门市哨点人群HIV感染呈低流行趋势,HCV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TP阳性检出率2012—2017年无明显变化.
作者:周丽萍;邓先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分层护理管理对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9月间将分层护理管理应用于该院儿科中展开分析,通过与护理管理前(2016年1—12月)进行比对,以护理人员20名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护理管理对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作用,及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处理后显示,护理管理介入后较之管理前,儿科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N)、大肠埃希菌(ESBLs-ECO)、金黄色葡萄球菌(MRAS)、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护理质量5个维度评估显示,管理后病房管理、病历书写、基础护理、护理记录、风险事件处理等评分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开展分层护理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其优势体现在显著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并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依据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时间截点为依据,分为传统教学组即为对照组和情景模拟教学组即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和对带教教师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成绩上升更为显著.两组在对带教教师评价的成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评价成绩高于对照组.但在带教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科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规避新生儿科实习生的实践操作阻碍,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从而证明此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
作者:吕莹;曲书强;姜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骨外科护理管理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8月该院骨外科接诊的患者120例,采取电脑随机双盲法将所选患者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工作.观察两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纠纷投诉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明显比对照组的26.67%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67%,明显比对照组的78.33%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纠纷投诉率为1.67%,和对照组的1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对骨外科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改善.
作者:杨彬畸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该文初步探讨了私营中医诊所组织内部在品牌管理中的责任,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了私营中医诊所利益相关者对象及其与品牌管理的关系.重点提出了私营中医诊所的价值主张→管理政策→组织部门→利益相关者→价值创造等互动关系.审视传统中医诊所品牌经营理念中的管理行为、文化背景、组组织结构和经营哲学,从创新品牌组织基础和过程、重塑品牌文化和价值主张、加强品牌界面管理3个方面推动私营中医诊所的品牌管理创新过程.
作者:原玲玲;满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寄生虫检验技术是检验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文结合医院该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寄生虫检验技术教学改进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黄美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开展临床路径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实习生100名参与该次研究,将全部实习生根据接受带教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名接在临床带教中进行临床路径教学,对照组50名在临床带教中实施传统教学,比较两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优良率为94.00%,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82.00%;观察组实习生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82.00%(P<0.05).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应用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能够提升带教效果,提升学生对带教开展的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古丽米热·艾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近年来,中医药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关于中医药教育也成为热门话题.在各类具有中医药教学的高校中,均有完善的个性化中医药教学管理自主新模式,以致于中医药教育可以快速发展,并且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得到了革新,保障了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可以正常有序的进行,还能明显推动高校健康的全面发展.该文对我国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和理念进行创新,以保证中医药教学可以稳定持续发展.
作者:魏泽正;颜慧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医院投诉特点,分析其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8月,医院接待处理投诉以及医疗纠纷资料,合计发生投诉139件、纠纷47件,2008年1月—2013年12月投诉42件,纠纷76件.结果 2014年1月—2017年8月投诉量逐年上升,投诉率呈波动变化,整体上升趋势.2008年1月—2013年12月投诉占纠纷比重55.3%(42/76),而在进行医院投诉接待,积极处理投诉后,投诉占纠纷比重33.8%(47/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1月—2017年8月被投诉对象主要为医生,其次为收费人员,投诉原因主要为服务态度,其次为服务流程.11例终成为医疗纠纷,提出了11条改进意见.结论 医院投诉可作为医疗质量持续质量改进依据,在进行投诉接待后,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检验报告传统叠瓦式粘贴与合并打印所耗费的成本和效果,探讨实施检验报告合并打印的利弊.方法 基于某三甲医院2016年的实际工作数据,保守计算临床科室、检验科、病案科的时间、人力及其他成本,比较分析两种方式优劣.结果 相对于传统的检验报告叠瓦式粘贴,2016年实施检验结果合并打印耗费成本30730元,可为医疗工作者节约时间2798 h,相当于人力成本139900元,节约其他成本37599元,共可节约成本177499元.结论 实施临床医生合并打印检验报告,对临床、病案室以及检验科都是一项利好措施.
作者:谷玉婷;黄俐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色彩丰富的特点,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神经病学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善,师生关系的改善,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时空内,打破时空界限,以生动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这是一件推进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有益的教学尝试.该文立足于当前的客观实际,指出了当前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神经病学教学的优势,并提出了一些多媒体应用的注意事项.
作者:谢春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规范的输血技术能够为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提供保障,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70%以上的输血错误都是由于输血不规范造成的,分析原因,虽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但许多实际问题指导中没有涉及,使多数医护人员产生疑问和疑惑.基于此该文对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几点疑问进行了浅析.
作者:丁恒;马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