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梅
目的 针对基层医院护理风险评估管理滞后的现状,建立护理风险评估上报机制,全面评估以及干预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护理风险,以便于可以降低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发生.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基层医院总共拥有15个护理病区,全部形成护理风险评估上报机制,完善患者安全管理模式,比较实施护理风险评估上报系统前后的效果.结果 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上报系统实施1年来,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监控上报阳性率明显上升,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护理风险评估上报系统后引起了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明显提升了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和护士风险防控能力,对保障护理安全有效规避风险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作者:卢艳;舒德翠;韩华琼;陈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来该院的实习生1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的临床教学,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11%,理论知识成绩为(45.6±4.8)分,实践技能成绩的为(43.9±5.7)分;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29%,理论知识成绩为(40.9±5.8)分,实践技能成绩的为(37.4±5.5)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习生开展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教学,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临床护理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而且可以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有助于累积临床护理的经验,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更快适应及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开展临床路径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实习生100名参与该次研究,将全部实习生根据接受带教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名接在临床带教中进行临床路径教学,对照组50名在临床带教中实施传统教学,比较两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优良率为94.00%,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82.00%;观察组实习生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82.00%(P<0.05).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应用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能够提升带教效果,提升学生对带教开展的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古丽米热·艾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传染病是当前社会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伤害.学院图书馆作为学生流动性较大的公共场所,其卫生状况不容忽视.做好学校图书馆疾病的预防措施,不但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表现,同时体现了校医院的管理工作职能,更是一种创建健康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的环境.
作者:赵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研究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2017年1—7月间,随机选择在该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260例纳入实验组,实施肿瘤科常规护理基础并突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另随机选择在该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2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仅给于肿瘤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纠纷发生的几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护理质量控制评分3项临床指标的数据.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的几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同样都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是肿瘤内科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有效手段,同时成为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重要途径.此种护理管理方法有在肿瘤内科持久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从2009年国家推行新医改以来,医院的管理制度逐步得到优化.然而目前仍有许多医院普遍存在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科学的问题,因此对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文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近年来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学校是学生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如果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纰漏不仅会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水平,还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该文研究分析了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及管理策略,旨在提升学校卫生工作水平,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刘光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分层护理管理对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9月间将分层护理管理应用于该院儿科中展开分析,通过与护理管理前(2016年1—12月)进行比对,以护理人员20名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护理管理对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作用,及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处理后显示,护理管理介入后较之管理前,儿科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N)、大肠埃希菌(ESBLs-ECO)、金黄色葡萄球菌(MRAS)、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护理质量5个维度评估显示,管理后病房管理、病历书写、基础护理、护理记录、风险事件处理等评分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开展分层护理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其优势体现在显著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并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品管圈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规范化操作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该院2016年2月构建品管圈管理小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观察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操作质量改进情况.结果 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特一级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率、护理表格和护理文书合格率、护理安全差错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0%、9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对规范操作质量改进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俊荣;张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将成熟的医院化管理体系应用到该院护工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6年,经与护工管理公司协商后,随机从该院选取护工80名,根据自愿原则签署培训协议,确定参加培训人员.由该院医院管理办公室、护理部及护工管理公司共同成立护工管理办公室,以该院的医院化管理体系为基础,拟定各项培训制度与考核机制.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护工先进行研究前护理评估,再经过一系列培训、学习、考核、抽验等,结束后再次进行护理评估.进行前后对比.结果 将医院化管理体系应用到护工管理工作中不仅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改善了护理观念,还增强了护工人员的护理技能,整体提高了服务水平,调查问卷中患者给出了较高的满意度与服务质量评价,将对比前、后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医德与诊疗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改善临床护工人员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加强护理技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开创先进的护工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同时也为更好的护工管理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代敏;黄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医院图书馆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种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源,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可行性依据.该文首先介绍了医院图书馆的功能作用,然后指出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以及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阐述了几点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刘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其中以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的重要问题.慢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除要求可行性、有效性外,还应注重其成本效益.该文就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疾病预防及控制措施的成本效益、成本、效用进行分析.
作者:张维虎;孙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依据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时间截点为依据,分为传统教学组即为对照组和情景模拟教学组即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和对带教教师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成绩上升更为显著.两组在对带教教师评价的成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评价成绩高于对照组.但在带教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科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规避新生儿科实习生的实践操作阻碍,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从而证明此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
作者:吕莹;曲书强;姜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工作质量.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情况评价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质量.结果 300件医疗器械均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评价,在该次调查中,中弯止血钳的合格率高,合格件数289件,合格率为96.33%;第二位为线剪,合格件数287件,合格率为95.67%;第三位为小弯止血钳,合格件数286件,合格率95.33%;第四位为小直止血钳,合格件数285件,合格率95.00%,抽查的1200件器械,总合格率95.33%.结论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工作质量对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有重要意义,应加以重视.
作者:彭景;戴红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该院神经内科于2013年5月起实施层级管理,对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护理总满意度为97.97%,高于对照组的88.51%,同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贾晓宁;赵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该文初步探讨了私营中医诊所组织内部在品牌管理中的责任,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了私营中医诊所利益相关者对象及其与品牌管理的关系.重点提出了私营中医诊所的价值主张→管理政策→组织部门→利益相关者→价值创造等互动关系.审视传统中医诊所品牌经营理念中的管理行为、文化背景、组组织结构和经营哲学,从创新品牌组织基础和过程、重塑品牌文化和价值主张、加强品牌界面管理3个方面推动私营中医诊所的品牌管理创新过程.
作者:原玲玲;满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在住院部陪检中心应用沟通管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住院部于2017年1月在陪检中心实施沟通管理流程,选取2017年1—8月于该院住院部就诊的患者120例,并选取实施沟通管理流程前(2016年1—12月)于该院住院部就诊的患者120例,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陪检服务的满意度、平均检查时间、心理压力改善情况及对检查项目的知晓情况.结果 实施后心理压力改善率为79.2%,知晓率为91.7%,取报告及时性为95.8%,满意度为97.5%,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住院部陪检中心实施沟通管理流程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对职业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于该院治疗的患者共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体系化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满意度调查以及评估患者身体恢复情况.结果 经体系化护理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评估以及患者身体恢复状况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职业病患者在日常护理、心理护理、教育宣讲等方面的加强,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身体恢复,及时规避了护理风险,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佳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方法 该院2017年3—8月给予优质手术护理管理,观察比较该院2016年9月—2017年2月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前与该院2017年3—8月给予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后接台手术、平均手术时间、患者平均术中出血时间、手术室无菌消毒达标率以及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该院2017年3—8月给予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后平均手术时间、患者平均术中出血时间、手术室无菌消毒达标率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前,该院2016年9月—2017年2月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前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5.4%vs 3.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具有密切的联系,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个体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程丽秀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规范的输血技术能够为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提供保障,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70%以上的输血错误都是由于输血不规范造成的,分析原因,虽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但许多实际问题指导中没有涉及,使多数医护人员产生疑问和疑惑.基于此该文对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几点疑问进行了浅析.
作者:丁恒;马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