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医院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特点与措施

刘伟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 功能作用, 信息化管理, 改进措施
摘要:医院图书馆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种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源,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可行性依据.该文首先介绍了医院图书馆的功能作用,然后指出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以及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阐述了几点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医联体医务人员工作现况分析—以某市某院为例

    目的 分析探讨某市某院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认知和建设意愿,为建设优质的医联体服务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向医院工作者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认知程度及建设意愿.结果 综合分析740名医务人员对于的医联体认知情况和建设意愿,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工作人员占比39.59%(293/740)、赞同和非常赞同的工作人员占比34.19%(253/740).且注册护士对医联体的认知程度高,执业或助理医师对医联体的建设意愿高,后勤保障人员对医联体的认知程度和建设意愿程度低(P<0.05).结论 医联体服务制度在该院的认知程度和建设意愿一般,且不同工作岗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建议根据岗位及其他影响因素,进一步针对性推进改革.

    作者:王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介入手术视频在术前沟通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手术视频在术前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该科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64名患者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32名和对照组32名.观察组:给予患者家属在观看手术视频的基础上,为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发展、治疗、转归,使患者家属正确的认识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授权委托家属进行常规口述讲解.并记录沟通时间,进行手术理解程度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沟通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为(20.86±1.30)min,对照组为(33.60±2.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手术相关知识得分观察组为(40.66±8.83)分,对照组为(31.33±8.33)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前沟通之后患者家属对手术的理解程度方面,观察组经过医师的讲解对手术理解为24名,而对照组只有12名.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1).结论 通过结合介入手术视频给予术前沟通,可提高患者家属对介入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可以有效地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金昌;吴常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应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研究

    该文以西安市第一医院为例分析了国内医院手工科研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科研管理系统软件的功能规划,对于提高研究型医院的科学决策及发展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作者:郭小春;邵景;张彦平;赵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前该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600名,仔细调查和研究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另选取2016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后该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600名,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方案,然后将改进的措施一一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循环渐进,持续改进,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对比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及临床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评分.结果 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后,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率达到了100.00%,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达到了65.00%,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科室感染管理质量评分从原来的(86.5±1.5)分提高到了(94.5±2.1)分,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提升医护人员感染知识培训率以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了临床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评分,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防控制应用价值.

    作者:柏小月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2017年1—7月间,随机选择在该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260例纳入实验组,实施肿瘤科常规护理基础并突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另随机选择在该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2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仅给于肿瘤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纠纷发生的几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护理质量控制评分3项临床指标的数据.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的几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同样都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是肿瘤内科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有效手段,同时成为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重要途径.此种护理管理方法有在肿瘤内科持久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疏肝调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运用疏肝调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来该院的实习生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临床教学,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83%,实习生理论知识成绩为(46.1±5.6)分,实践技能成绩的为(44.6±4.9)分;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3.33%,理论知识成绩为(42.3±6.7)分,实践技能成绩为(38.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习生开展疏肝调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教学,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而且可以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有助于累积临床经验,有利于实习生更快适应及胜任临床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情景模拟教学在新生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依据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时间截点为依据,分为传统教学组即为对照组和情景模拟教学组即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和对带教教师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成绩上升更为显著.两组在对带教教师评价的成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评价成绩高于对照组.但在带教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科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规避新生儿科实习生的实践操作阻碍,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从而证明此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

    作者:吕莹;曲书强;姜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顺德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调查与研究

    目的 摸清顺德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为规范公共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6年按《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对顺德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进行监测、评价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合格率为97.04%,2016年总体卫生状况较前两年情况改善;各类公共场所监测结果存在差异,旅业合格率高,文化娱乐和公共浴室合格率相近,美发美容合格率低;各类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洁具类合格率高,布草类合格率低;布草类监测结果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6年合格率高;洁具类和美发美容工具均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4年合格率高.结论 顺德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良好,但个别行业和部分用品用具监测结果合格率较低,卫生状况仍有待改善,需加强卫生管理和行政监督.

    作者:李柱锋;高建民;潘健明;老倩群;陈伟东;刘倩怡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医院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将该院的35个病区随机分为常规组与PDCA组,常规组17个病区,PDCA组为18个病区,在对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中,常规组采用该院以往的常规方法,PDCA组则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 PDCA组的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PDCA循环对医院的高危药品进行管理,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管理模式,因此该管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维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体会,为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理论教学基础.方法 选取2017年在该院放射科实习的学生共计1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式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以及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87.50%,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87.50%,对照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6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观察组学生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满意度为7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教学法在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应用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带教式教学,学生的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疗实践技能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对于实习满意度提高,有效提升了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应用的教学质量,值得临床实习带教推广.

    作者:卜明伟;杨金磊;贾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质量控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室安全管理,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当中应用质量控制,对比两组安全管理的效果,明确质量控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安全管理当中应用质量控制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雪梅;杨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烧伤科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如文书书写、理论考核、实践能力、操作技术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5.0%(2/40)与对照组15.0%(6/40)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38/40)与对照组80.0%(32/40)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提升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烧伤科护理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东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书写规范B超检查报告单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书写规范B超检查报告单的必要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出具的B超检查报告单350份作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于2016年7月起在该院开展B超检查报告单规范书写活动,并随机抽取活动开展后B超检查报告单350份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组,对两组B超检查报告单的合格率与规范优质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研究组B超检查报告单的合格率与规范优质率分别为100.00%、9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14%、84.8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B超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进行规范可显著提升B超检查报告单的合格率与规范优质率,具有必要性.

    作者:辛淑娟;张世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B超室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及预防措施

    目的 总结B超室医院感染风险的管理与预防措施.方法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对医务人员进行综合培训,以提升其消毒灭菌意识与能力.结果 进行B超检测的患者无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结论 做好B超室的消毒灭菌工作,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检测环境,避免发生医院感染事件.

    作者:张世英;辛淑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高职高专寄生虫检验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索

    寄生虫检验技术是检验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文结合医院该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寄生虫检验技术教学改进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黄美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上报系统的建立及实施

    目的 针对基层医院护理风险评估管理滞后的现状,建立护理风险评估上报机制,全面评估以及干预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护理风险,以便于可以降低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发生.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基层医院总共拥有15个护理病区,全部形成护理风险评估上报机制,完善患者安全管理模式,比较实施护理风险评估上报系统前后的效果.结果 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上报系统实施1年来,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监控上报阳性率明显上升,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护理风险评估上报系统后引起了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明显提升了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和护士风险防控能力,对保障护理安全有效规避风险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作者:卢艳;舒德翠;韩华琼;陈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医院内控的有效渠道分析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从2009年国家推行新医改以来,医院的管理制度逐步得到优化.然而目前仍有许多医院普遍存在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科学的问题,因此对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文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PICC导管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

    为了有效地避免PICC导管血栓形成,保证导管功能正常,减轻患者负担,该文通过对PICC导管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临床常见的导管血栓形成诱因,通过科学选择导管型号与材质、提高置管穿刺成功率、科学维护、功能锻炼、风险评估、预防干预等管理措施,均能够有效降低PICC导管血栓形成发生率.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2012—2017年荆门市艾滋病哨点人群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12年5月—2017年9月荆门市暗娼人群、吸毒人群、孕产妇人群、性病门诊男性就诊人群中人类免疫白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每年4~7月对哨点人群进行静脉采血3~5 mL后及时进行血清分离、冻存.样品采集后集中进行检测.由两种试剂进行检测,结果均阳性,报阳性.结果 6年间对4类人群共筛查9621份样本,包括HIV、HCV、TP 3项检测.HIV抗体检测检出阳性4例,检出率为0.04%;HCV检测检出阳性1031份,检出率为10.72%;TP检测检出阳性44份,检出率为0.46%.结论 检测统计资料显示,荆门市哨点人群HIV感染呈低流行趋势,HCV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TP阳性检出率2012—2017年无明显变化.

    作者:周丽萍;邓先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湖北省松滋市霍乱暴发疫情消杀处置及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终末消杀处置及效果评价,有效应对霍乱暴发疫情.方法 2016年10月5—14日,湖北省松滋市陈店镇某村暴发霍乱疫情7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源地重点消杀场所和消杀对象,在消杀前后采样检测自然菌和霍乱弧菌评价消毒效果,通过目测法和诱捕法评价灭蝇效果.结果 消毒前后分别采样62份,对自然菌杀灭率均在95%以上,且未检出霍乱弧菌,达到终末消毒效果.室内、室外蝇密度分别下降83.33%和87.23%.通过严格的隔离、有效的临床救治和积极的疫源地终末消杀处置,有效控制本次霍乱暴发疫情,未发生二代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的疫源地终末消杀措施,在控制霍乱暴发疫情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卢波;易继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