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内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与护理管理对策

唐付翠

关键词:血液内科患者, 坠床跌倒风险,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内科患者的发生跌倒以及坠床的相关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管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在该院血液内科接受治疗的276例患者资料,其中32例患者发生跌倒坠床事件,对比采取坠床跌倒风险控制后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结果 对血液内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进行控制并采取相关护理管理对策后,患者的坠床跌倒率有明显下降,共8例患者出现跌倒坠床事件,占2.90%,低于风险控制前的11.59%,风险控制前后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血液内科患者的发生跌倒以及坠床的相关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能够使跌倒坠床率显著下降,对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情景模拟教学在新生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依据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时间截点为依据,分为传统教学组即为对照组和情景模拟教学组即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和对带教教师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成绩上升更为显著.两组在对带教教师评价的成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评价成绩高于对照组.但在带教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科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规避新生儿科实习生的实践操作阻碍,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从而证明此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

    作者:吕莹;曲书强;姜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基于DEA方法的辽宁省生物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

    目的 评价辽宁省生物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保证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得到有效产出.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辽宁省技术创新效率并与全国30个省区市进行比较.结果 辽宁省生物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偏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规模收益呈现递增趋势.结论 辽宁省应加大对高端科技人才的引入,整合科技资源,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形成合力,提升技术创新效率.

    作者:裴志东;刘秀峰;谢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教学体会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来该院的实习生1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的临床教学,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11%,理论知识成绩为(45.6±4.8)分,实践技能成绩的为(43.9±5.7)分;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29%,理论知识成绩为(40.9±5.8)分,实践技能成绩的为(37.4±5.5)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习生开展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教学,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临床护理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而且可以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有助于累积临床护理的经验,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更快适应及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问题分析

    公共场所是区域内整体形象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做好卫生监督的管理问题,是防范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的需要.该文从公共场所的概论出发,分析当前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展开重点论述,旨在创设一个和谐美好的公共环境.

    作者:张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微信平台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科室于2015年1月开始建立手术室微信群,并将手术室内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微信平台,n=15)、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n=15).观察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及医师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有效提高室内管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更安全、高效的运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红;代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质量控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室安全管理,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当中应用质量控制,对比两组安全管理的效果,明确质量控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安全管理当中应用质量控制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雪梅;杨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职护理专业实训体系改革探索

    构建一套完善的具有中职护理专业特色的实训教学体系,是培养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按照区域性、实用性、整体性、全程性原则,构建护理专业实训教学实施体系、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实训教学保障体系,使实训项目与临床实践对接、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对接、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对接.通过3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高技能护理准职业人才.

    作者:曾丽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超声诊断学实习带教中岗位胜任力的研究与探讨

    超声诊断学在医学临床教学中属于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应该围绕提高医学生的独立分析与诊断能力和对图像信息的判断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对于学生在超声诊断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重视学生正确的思维观念的培养并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该研究从超声医学临床带教的发展现状、临床带教的思维模式与整体培养思路和培养医学生超声诊断能力的方法几方面加以论述.

    作者:丁岩;奚永强;沈建飞;那凤宇;刘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出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患者为观察组,分别施以小组责任制护理及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所获得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意外坠床、意外跌倒与压疮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皆要低于对照组(P<0.05),在基础护理、危重护理、健康宣教和护理文书这几个护理质量指标上的比较,评分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促进骨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崔尼尼;李艳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成本效益与成本-效用分析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其中以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的重要问题.慢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除要求可行性、有效性外,还应注重其成本效益.该文就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疾病预防及控制措施的成本效益、成本、效用进行分析.

    作者:张维虎;孙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学校卫生工作主要问题及管理策略研究

    近年来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学校是学生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如果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纰漏不仅会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水平,还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该文研究分析了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及管理策略,旨在提升学校卫生工作水平,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刘光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血液内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与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血液内科患者的发生跌倒以及坠床的相关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管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在该院血液内科接受治疗的276例患者资料,其中32例患者发生跌倒坠床事件,对比采取坠床跌倒风险控制后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结果 对血液内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进行控制并采取相关护理管理对策后,患者的坠床跌倒率有明显下降,共8例患者出现跌倒坠床事件,占2.90%,低于风险控制前的11.59%,风险控制前后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血液内科患者的发生跌倒以及坠床的相关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能够使跌倒坠床率显著下降,对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唐付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B超室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及预防措施

    目的 总结B超室医院感染风险的管理与预防措施.方法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对医务人员进行综合培训,以提升其消毒灭菌意识与能力.结果 进行B超检测的患者无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结论 做好B超室的消毒灭菌工作,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检测环境,避免发生医院感染事件.

    作者:张世英;辛淑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和防护行为的调查

    目的 调查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和防护行为.方法 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该院供应室15名护理管理人员的职业基本情况展开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对护理管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和防护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措施实施前后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我防护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防护措施实施前后,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对于职业危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防护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人员展开职业危害知识和防护行为调查,可以有效提高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使职业危害风险发生率降低,应加强对职业防护措施的落实,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知识薄弱环节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臧家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提高口腔医院实习带教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

    如何让医学生真正知晓口腔修复的内容特点,改善实习效果,为其以后的从医学生涯培育牢固的根基,被看作目前临床带教之中较为突出的难点.口腔修复学属于较为复杂的临床学科之一,不但涉及生命科学而且还涉及工程技术学科,突显了知识广泛、操作性强、美学技能较多等特点.提高医院口腔实习带教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医学生应当掌握的带教内容和技巧、口腔修复带教中,教师亲自示教来熟练把握其中的操作技巧.带教老师需注意锻炼医学生的临床思维,以及增强挖掘问题与处置问题的水平,这对于其以后的从医生涯来讲至为关键.带教教师不但需具有齐全的知识架构、以及正确的学术理念,还需持续注意口腔修复方面的新学术动态、时常参与相关的学术讨论、以及引导与支持医学生加入相关的科研活动.

    作者:顾永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手术室护理配合中五常法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中五常法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手术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五常法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救物品、仪器设备、器械准备、物品准备等完好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中应用五常法管理模式的价值显著,即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且还能促使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等均达到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晓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现代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科技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为当前时代的重要标志,这就给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深化改革,重视信息化建设才能获得更好发展,对于医院领域也不例外.传统医院管理长期受到技术限制,使得管理水平无法提升,积极进行现代信息化建设,不仅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更能让医院走在现代社会前沿,为现代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让医院获得持续发展能力.该文分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及在医院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能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建议,进一步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作者:柳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介入手术视频在术前沟通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手术视频在术前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该科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64名患者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32名和对照组32名.观察组:给予患者家属在观看手术视频的基础上,为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发展、治疗、转归,使患者家属正确的认识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授权委托家属进行常规口述讲解.并记录沟通时间,进行手术理解程度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沟通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为(20.86±1.30)min,对照组为(33.60±2.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手术相关知识得分观察组为(40.66±8.83)分,对照组为(31.33±8.33)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前沟通之后患者家属对手术的理解程度方面,观察组经过医师的讲解对手术理解为24名,而对照组只有12名.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1).结论 通过结合介入手术视频给予术前沟通,可提高患者家属对介入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可以有效地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金昌;吴常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校医院对学院图书馆传染病的防控与管理

    传染病是当前社会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伤害.学院图书馆作为学生流动性较大的公共场所,其卫生状况不容忽视.做好学校图书馆疾病的预防措施,不但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表现,同时体现了校医院的管理工作职能,更是一种创建健康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的环境.

    作者:赵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烧伤科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如文书书写、理论考核、实践能力、操作技术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5.0%(2/40)与对照组15.0%(6/40)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38/40)与对照组80.0%(32/40)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提升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烧伤科护理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东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