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巧城
为了有效地避免PICC导管血栓形成,保证导管功能正常,减轻患者负担,该文通过对PICC导管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临床常见的导管血栓形成诱因,通过科学选择导管型号与材质、提高置管穿刺成功率、科学维护、功能锻炼、风险评估、预防干预等管理措施,均能够有效降低PICC导管血栓形成发生率.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运用疏肝调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来该院的实习生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临床教学,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83%,实习生理论知识成绩为(46.1±5.6)分,实践技能成绩的为(44.6±4.9)分;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3.33%,理论知识成绩为(42.3±6.7)分,实践技能成绩为(38.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习生开展疏肝调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教学,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而且可以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有助于累积临床经验,有利于实习生更快适应及胜任临床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前该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600名,仔细调查和研究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另选取2016年1—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后该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600名,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方案,然后将改进的措施一一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循环渐进,持续改进,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对比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及临床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评分.结果 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后,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率达到了100.00%,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达到了65.00%,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科室感染管理质量评分从原来的(86.5±1.5)分提高到了(94.5±2.1)分,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提升医护人员感染知识培训率以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了临床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评分,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防控制应用价值.
作者:柏小月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辽宁省生物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保证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得到有效产出.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辽宁省技术创新效率并与全国30个省区市进行比较.结果 辽宁省生物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偏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规模收益呈现递增趋势.结论 辽宁省应加大对高端科技人才的引入,整合科技资源,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形成合力,提升技术创新效率.
作者:裴志东;刘秀峰;谢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其中以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的重要问题.慢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除要求可行性、有效性外,还应注重其成本效益.该文就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疾病预防及控制措施的成本效益、成本、效用进行分析.
作者:张维虎;孙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新医改前提下如何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方法 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档案室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结果 新医改后领导对档案管理的人员素质、硬件建设、工作重视度、财力支持、工作规范度等重视度有明显的提高,新医改前总满意度有4例(66.66%),新医改后总满意度有10例(100.00%),新医改后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新医改前(P<0.05).结论 减少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满足工作中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者:王孝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品管圈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规范化操作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该院2016年2月构建品管圈管理小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观察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操作质量改进情况.结果 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特一级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率、护理表格和护理文书合格率、护理安全差错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0%、9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对规范操作质量改进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俊荣;张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分层护理管理对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9月间将分层护理管理应用于该院儿科中展开分析,通过与护理管理前(2016年1—12月)进行比对,以护理人员20名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护理管理对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作用,及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处理后显示,护理管理介入后较之管理前,儿科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N)、大肠埃希菌(ESBLs-ECO)、金黄色葡萄球菌(MRAS)、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护理质量5个维度评估显示,管理后病房管理、病历书写、基础护理、护理记录、风险事件处理等评分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开展分层护理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其优势体现在显著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并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初步对长沙市市政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健康风险度评价.方法 收集和分析全市2016年城区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监测数据,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评价方法,进行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针对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10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硝酸盐氮、铁、锰、铜、锌、氟化物、氨氮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评价,做出初步评价.结果 水中基因毒物质所致的健康风险度(Rn)远大于躯体毒物质所致的风险度(Rc),占总风险度(R总)的99.9%.出厂水、末梢水的R总、Rc、Rn值接近.其中末梢水铁、锰、铜、锌、镉个人年风险值比出厂水的大2倍以上.结论 长沙市市政出厂水和末梢水个人年健康危害风险水平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人体健康危害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范围内(5×10-5/a).
作者:陈艳;朱彩明;张锡兴;谭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寄生虫检验技术是检验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文结合医院该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寄生虫检验技术教学改进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黄美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SBAR标准化交班表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时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从2016年6月起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中应用SBAR标准化交班表,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6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应用前,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应用后,分析两时期交接不清事件、晨间口头交接班时间、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应用SBAR标准化交接班表后,交接不清事件发生率从11.29%降低到1.61%,护士晨间口头交接班时间从应用前的(24.86±3.62)min缩短到(22.71±3.15)min,医护人员对交接班的满意度从应用前的71.88%提高到95.31%(P<0.05).结论 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中应用SBAR标准化交班表,可减少交接不清事件,缩短交接班时间,同时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英;徐丽琼;刘彩娥;罗文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探讨在五官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具体措施和价值.方法 2016年该院五官科护理管理中从树立细节意识入手,完善制度和操作规范各个细节,围绕着基础护理中的细节、用药护理中的细节、感染管理防控细节以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细节等重要措施来实行细节管理,以期提升五官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结果 五官科全年无不良事件发生,护理满意度达到95%,远超其他科室;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赞誉.结论 细节管理体现了护理管理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形成良好的工作文化氛围,可以在五官科日常护理管理中持久应用.
作者:黄龙玮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超声诊断学在医学临床教学中属于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应该围绕提高医学生的独立分析与诊断能力和对图像信息的判断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对于学生在超声诊断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重视学生正确的思维观念的培养并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该研究从超声医学临床带教的发展现状、临床带教的思维模式与整体培养思路和培养医学生超声诊断能力的方法几方面加以论述.
作者:丁岩;奚永强;沈建飞;那凤宇;刘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检验报告传统叠瓦式粘贴与合并打印所耗费的成本和效果,探讨实施检验报告合并打印的利弊.方法 基于某三甲医院2016年的实际工作数据,保守计算临床科室、检验科、病案科的时间、人力及其他成本,比较分析两种方式优劣.结果 相对于传统的检验报告叠瓦式粘贴,2016年实施检验结果合并打印耗费成本30730元,可为医疗工作者节约时间2798 h,相当于人力成本139900元,节约其他成本37599元,共可节约成本177499元.结论 实施临床医生合并打印检验报告,对临床、病案室以及检验科都是一项利好措施.
作者:谷玉婷;黄俐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科室于2015年1月开始建立手术室微信群,并将手术室内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微信平台,n=15)、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n=15).观察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及医师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有效提高室内管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更安全、高效的运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红;代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室安全管理,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当中应用质量控制,对比两组安全管理的效果,明确质量控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安全管理当中应用质量控制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雪梅;杨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以某机构检测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的方法,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某机构检测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结果显示该机构的职业卫生检测人员面临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且防护意识不高,防护装备有限,防护措施不到位,长期工作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环境中,容易造成职业病的发生.为此该文提出重视职业卫生检测人员在日常检测工作中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增强检测人员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加强对检测机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业卫生检测人员健康的影响.
作者:袁利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体会,为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理论教学基础.方法 选取2017年在该院放射科实习的学生共计1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式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以及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87.50%,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87.50%,对照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6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观察组学生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满意度为7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教学法在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应用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带教式教学,学生的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疗实践技能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对于实习满意度提高,有效提升了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应用的教学质量,值得临床实习带教推广.
作者:卜明伟;杨金磊;贾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介入手术视频在术前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该科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64名患者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32名和对照组32名.观察组:给予患者家属在观看手术视频的基础上,为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发展、治疗、转归,使患者家属正确的认识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授权委托家属进行常规口述讲解.并记录沟通时间,进行手术理解程度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沟通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为(20.86±1.30)min,对照组为(33.60±2.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手术相关知识得分观察组为(40.66±8.83)分,对照组为(31.33±8.33)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前沟通之后患者家属对手术的理解程度方面,观察组经过医师的讲解对手术理解为24名,而对照组只有12名.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1).结论 通过结合介入手术视频给予术前沟通,可提高患者家属对介入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可以有效地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金昌;吴常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方法 该院2017年3—8月给予优质手术护理管理,观察比较该院2016年9月—2017年2月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前与该院2017年3—8月给予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后接台手术、平均手术时间、患者平均术中出血时间、手术室无菌消毒达标率以及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该院2017年3—8月给予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后平均手术时间、患者平均术中出血时间、手术室无菌消毒达标率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前,该院2016年9月—2017年2月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前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优质手术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5.4%vs 3.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具有密切的联系,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个体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程丽秀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