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该研究探讨在内科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缓解医患关系的矛盾,加强内科护理人员与病患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提高内科护理的质量水平é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市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的消化内科2015年3-9月的140例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é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针对内科护理中存在问题进行改善之后与患者的相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依旧采取原有的沟通模式进行处理é观察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é从中可以看出,内科护理人员在改善了与患者沟通的相关问题之后明显地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患者与内科医护人员在沟通上存在的矛盾在很大的程度上有了缓解é由此可得出改善内科护理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é
作者:张宝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该文阐述了医院管理工作中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分析了医院纪检监察管理的要点,并就教育宣传、权力监督、管理模式、行风建设等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新时期如何创新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思路é
作者:陆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1年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é方法用自身对照实验的方法,2014年8~9月随机抽取在兴宁区范围内已经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管理项目满1年的城乡高血压患者398例作为该研究对象,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参加基本公卫慢性病项目1年前后的血压控制效果的变化é结果相比于参加基本公卫服务高血压项目前,参加项目1年后的患者平均收缩压降低4.68 mmHg,平均舒张压降低4.5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比率增加了32.7%,血压控制达标率增加了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管理项目能显著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有效降低血压,有利于改善患者健康情况é
作者:林焕年;蒙增慧;卢毅;吴景瑜;周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住院荣军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健康教育需求é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住院的348例老年患者,根据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与健康需求调查表,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信息与健康需求情况调查研究é结果荣军患者的文化水平较低,经济情况一般,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罹患慢性疾病较多é患者对罹患病预后(93.68%)、治疗方法(88.22%)、患病因素(85.63%)的需求度较高é结论老年荣军患者患有慢性病的几率较高,应对荣军老年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其介绍常见的慢性病知识,同时,有效指导其日常生活与康复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个人习惯,促使其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é
作者:黄万锋;魏俊妮;籍静茹;冀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深入了解澳大利亚护理管理体系é澳大利亚具有独立护理管理机构,自主行使决策权力,拥有较为完善的护理教育系统,全面帮助护理人员实现自我能力提升é我国应建立护士相关法律,推行护理人员垂直分级管理,改善护理人员艰难处境,促进我国护理专业长足发展é
作者:孙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该文介绍了案例式教学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具体方法、初浅的体会,就案例式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分析é比较了案例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和案例式教学在诊断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须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é
作者:韩峰;方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进一步扩大市场力量在国境口岸公共卫生风险防控的参与领域范围é方法通过分别阐述卫生检疫的传统、国际概念与时代需要,分析市场力量参与口岸公共卫生事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é结果通过政府机关在法制环境、体制机制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予以相应保障,市场力量完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口岸公共卫生事业é结论卫生检疫政府机关应当进一步创新机制,鼓励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到口岸公共卫生事业中来,有利于口岸对外贸易与交往的卫生安全与高效快捷é
作者:白晓杰;戴胜军;李秀林;高建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é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比较分析2组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é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新发冠心病率和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综合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新冠心病发病率,预防老年冠心病高危因素,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é
作者:周水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支付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逐渐向单病种付费方式发展,并且不断扩大覆盖范围é但是在现行运行机制下,医院实行单病种付费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对医院的社会效益、管理能力、经济效益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é因此,该文探讨了医院实行单病种付费的管理模式及策略,以期为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é
作者:杨翼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长治市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现状,及其与学校教育某些因素的相关性,以发现目前长治市中学生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é方法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选取长治市区七~十二年级的中学生共2363人,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等进行问卷调查é结果长治市23.1%的中学生存在抑郁情绪,高中生的检出率高于初中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差异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é对目前教育满意、认为心理健康重要、自身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方面的帮助,以及认为自身能够获得足够的心理知识是存在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以上各因素水平下降则发生抑郁情绪的危险性增加é结论长治市中学生的抑郁情绪检出率较高,与当地中学生的教育模式有关,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é
作者:张莉;李飞;孟软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外科创伤的治疗中,由于外科创伤的是急症期,因此,多是急诊治疗é在治疗中,切口感染是患者在医院感染中,为常见的一种,在患者发生感染后,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严重者会并发脓毒血症,进而导致死亡,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并且造成了经济损失é因此,了解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成为了急诊外科治疗研究的重要课题é该研究对导致急诊外科创伤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如下é
作者:杨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医院的服务质量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存在,医院作为医改的基层单位,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é目前医院已经逐步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与工作要求,加强医院的服务管理,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人民群众的就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é但是医院的服务工作中也存在着很多服务上的问题,影响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本文就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é
作者:何安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超声科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控制措施é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超声科进行治疗的4430例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2014年患者作为A组,2015年患者作为B组,比较患者发生感染情况,分析自2015年1月起实施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实施效果é结果 A、B两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分别为1.11%及0.02%,B组感染几率明显较低(P﹤0.05),A组共发生感染24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5例,阳性菌9例,B组共发生感染4例,革兰阴性菌3例,阳性菌1例é2015年,超声检查室空气、医疗设备表面及检查操作人员手部细菌数量检测结果分别为(127.62±4.95)、(3.61±0.68) CFU/cm2及(2.24±0.41)CFU/cm2,均明显低于卫生部门规定的相应标准é结论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建立相应体制,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é
作者:魏喜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深入探讨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治疗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é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经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é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两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é结论针对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患者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对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治愈率,而且显著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值得借鉴é 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é
作者:林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常见死亡原因及性别、年龄的相关性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2015年11月30日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死亡病例资料,分析患心血管疾病情况、直接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é结果27例心血管科住院死亡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年龄45~90岁,其中40~50岁2例,50~60岁3例,60~70岁4例,70~80岁9例,80~90岁9例é直接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10例;慢性心衰10例;心脏骤停2例;急性心衰1例;肺癌2例;进行性肌萎缩1例;腹主动脉瘤破裂1例é慢性心衰病例中分: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9例,风心病1例é合并高血压16例,占59.2%,合并糖尿病10例,占37.0%,合并肺部感染8例(29.6%)é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原因中常见的病因,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死亡的可能性递增,男性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高危因素é
作者:刘丹;徐敏;李杰;颜彦;关靖;曹波;李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调整方法学参数改进现用肌酐试剂在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上的测试性能é方法在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上,将豪迈公司氧化酶法肌酐试剂进行方法改良,然后参照CLSI方法学评价相关文件进行评估,具体指标有准确度、精密度、干扰试验、线性范围和参考区间é结果通过方法改良的肌酐测试系统性能指标为:偏倚(bias)是2.51%;批内不精密度(CVw)为2.43%;批间不精密度(CVb)为3.05%;线性范围为33~9105 umol/L;干扰试验,改良法优于原法;参考区间两种方法相符合é结论通过改良的肌酐测试系统优于原方法学系统é
作者:王耀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显色培养基与SS培养基对从业人员肛拭标本及食品中沙门菌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é方法将2739份从业人员肛拭样品及297份食品增菌后分别接种显色培养基和SS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é结果2739份肛拭样品中,显色培养基挑选紫色疑似菌落72株,检出沙门菌15株,SS培养基挑选疑似菌落43株,检出沙门菌17株,敏感性分别为88.24%和100.00%,特异性分别为97.91%和99.04%;297份食品中,显色培养基挑选紫色疑似菌落44株,检出沙门菌36株,SS培养基挑选疑似菌落42株,检出沙门菌36株,敏感性均为100.00﹪,特异性分别为96.93%和97.70%é结论 SS培养适用于从业人员肛拭标本及基层大量的日常检测工作;显色培养基适用于食品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检测é实验室检测中,培养基的应用应根据检测样品的种类来选择é
作者:徐妍;马智龙;杨娟;蔡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该文从护理管理、介入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分析当前医学影像科室的护理现状,通过对影像科室不同单元的工作的分析,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合理的护理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影像科室的护理效率和护理水平é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只有制定影像科室的工作流程和护理方案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岗位职责的管理,从而加强影像科室护理工作的执行力,才能有效提高科室护理管理水平é
作者:于美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目前针对弱视、斜视患儿实施社区护理的状况é方法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市200名弱视、斜视患儿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并对目前社区50名护理人员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é结果在经过问卷调查后,74%的弱视、斜视患儿有社区护理需求,且社区内有54%的护理人员对弱视、斜视患儿的规范护理措施知晓é结论目前社区内弱视、斜视患儿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率较高,因而有必要强化社区对弱视、斜视儿童患儿的护理模式,提升社区护理质量é
作者:卢志霞;刘文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分析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é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82例患儿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一组设定为对照组配合临床常规护理,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配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é结果观察组痊愈率85.37%,好转率14.63%,无效率0%,对照组痊愈率60.98%,好转率39.02%,无效率0%,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痊愈率、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51%,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é结论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治疗同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痊愈率和好转率,减少无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儿及早恢复健康é
作者:吴风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