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频脑电图与发作期SPECT对痫灶定位的比较分析

李欣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发作期, 痫灶, 定位
摘要:目的:比较视频脑电图与发作期SPECT对痫灶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VEEG和SPECT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局灶性病灶、一侧多灶和双侧病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本组62例患者VEEG与SPECT发作期检查结果吻合率较高(74.19%)。结论癫痫病患者发作期VEEG与SPECT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联合应用能够准确定位痫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浮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ROP防治现状。方法采取调查表形式调查当地6家医院NICU病区ROP筛查和治疗情况及医护人员、患儿家属对ROP的了解和认识情况,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1年6月~2013年10月,在6家医院平均每年收治早产儿300多例。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50多例。6家医院只有氧疗的监测及对患儿家属告知氧疗的可能出现情况,无一例随访,无一例进行ROP筛查,患儿发生ROP的情况不清楚。结论 ROP防治在大医院及三甲医院筛查治疗率高,但在偏远山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对ROP的整体认识不够,从而导致患儿即使失明也不知原因的情况,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大医院的多加指导。

    作者:周清华;李英强;董洁泓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地佐辛辅佐下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意义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实施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术中均给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呼吸恢复、睁眼及拔管的时间上均明显缩短,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56% vs 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的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且对患者呼吸及认知功能影响轻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叶淮;王莲莲;罗远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产科住院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调查和探究

    目的:探讨产科住院患者对疼痛护理满力度情况,了解产科护士的疼痛护理水平,以及疼痛护理态度。方法采取问卷方式调查患者对产科护士的疼痛满意度进行作答,随机抽取我区两家医院的产科患者100例进行调查,医院甲50例,医院乙50例,对两组产妇的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妇生产时经历了各种程度不同的疼度,医院甲护理满意度为86%,与医院乙满意度为88%无显著差异(P>0.05)。医院甲有14%的患者不满意,医院乙有12%的患者表示不满意,可见,产妇产后疼痛并未完全解决。结论目前产科的疼痛护理能力有待提高,对疼痛药物的耐药性、成瘾性情况需进一步了解,可开展专业疼痛护理课程,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护理水平。

    作者:黎铭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的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开颅组与YL-1型一次性穿刺针穿刺组,根据术前出血部位、血肿量、CT扫描及意识状况分别采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YL-1颅内穿刺术,观察术后24h FAM、ADL评分,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YL-1颅内穿刺组术后24h FAM评分、ADL比例明显高于延后开颅组(P<0.05);YL-1颅内穿刺组死亡3/102(2.94%),早期开颅组术后死亡12/58(20.68%),延后术后死亡16/52(30.76%),死亡率,早期组与延后组均高于YL-1颅内穿刺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微创YL-1颅内穿刺手术治疗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作者:温小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435例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临床因子分析

    武汉市优抚医院一直承担武汉市救助站和“110”的精神疾病初筛诊治工作,同时也对其他病种的防控工作。下面将43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及其他病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给民政所属医院单位临床科室的构建提供参考,同时也促进兄弟医疗单位的沟通共识,以期政府及社会予以更多经济支持。

    作者:何璀;罗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法对气道黏膜损伤的观察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法对预防气道黏膜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气管插管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45例列为观察组,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后进行气管插管;2012年1~12月4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前气囊不充气状态下插管,比较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气道黏膜损伤率。结果(1)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观察组平均插管时间为(2.75±0.41)min,较对照组的(3.44±0.59)min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率较低,仅为2.5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法插管成功率高,费时少,对预防气道黏膜损伤有显著效果。

    作者:方伟文;黄顺来;吴锐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细胞肝癌(HCC)肝切除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肝癌患者资料,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65例,术前未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组)65例。比较术后1、2、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变化,评价可切除肝癌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作用。结果1、3年复发率两组无差异,2年复发率TACE组为31.2%,对照组为59.2%,TAC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年生存率TACE组为54.1%,对照组为32.3%,TACE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切除肝癌术前严格掌握条件选择性TACE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马陈升;刘凯忠;姚镇水;郭胜添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多靶点分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称为老年性痴呆,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发于老年人中,且给生活带来巨大困扰。本文通过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文献,对多靶点分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发新型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提供依据与参考。

    作者:刘婧;付小梅;吴建华;黄潇;关志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28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45例与对照组143例,治疗组患者应用调强适形技术放疗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照组患者应用3DCRT放疗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放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放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损伤(放射性口干、黏膜炎、骨髓抑制、皮肤反应)Ⅲ级~Ⅳ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方法放疗,临床效果显著,正常重要器官与组织损伤小,无重度不良反应,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梁颖;郑荣辉;谢国丰;黄赖机;张秀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的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6月~2013年5月期间深圳市宝安区15个社区的780人,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社区护理需求等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查。然后对8个社区基层医疗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780人中高血压、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分列一、二位,且农村社区的调查对象与城市社区比较患病率提升。农村组与城市组对护理需求接近;城市组对口腔护理需求较多,农村组对体温、血压和注射护理需求较多。结论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区,社区人群对护理需求逐年提高,因此,我国须完善基层医疗保健设施和护理体系,建立健全社区护理保障网络,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刁丽青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21世纪临床重要致病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尤其是XDRAB和PDRAB,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上治疗较困难,而且病死率高。目前重要的是要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轻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同时监测各个地区间细菌的耐药性分析指导经验性治疗用药,对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此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临床治疗策略及新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张鹏;周燕斌;黄炎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应用腋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使用腋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需进行临床输液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输液中选用腋静脉留置针,对照组患儿输液中选用头皮静脉留置针,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保留时间、体重增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短,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使用腋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减少穿刺次数,明显减少患儿痛苦并延长其输液时间,提高输液效率,促进患儿吸收营养,快速生长发育,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作者:陈武璇;李翠琴;罗娉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保证灭菌质量作用

    目的: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保证灭菌质量。方法选取我院18名供应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明确分工、知识培训、建章立制(严格规程、优化流程、操作考核等)等方面改进现有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2013年手卫生合格率比2012年手卫生合格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强化意识,培训到位,定期考核是提高手卫生的综合措施。做好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可以有效的提高手卫生合格率,保证灭菌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郭宝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时的应用时机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的合理时机。方法66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pH值≤7.25分为严重呼吸性酸中毒组(A组),7.25<pH值<7.35为中度呼吸性酸中毒组(B组),pH值≥7.35为轻度呼吸性酸中毒组(C组),每组22例;再将ABC三组每组2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BiPAP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h后的血气分析变化。结果pH值≤7.25组(A组):两小组疗效均不理想;7.25<pH值<7.35组(B组):研究组疗效显著,对照组效果有限,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pH≥7.35组(C组):两组均有显效,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通气时,中度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效果佳,对轻、重度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不明显。

    作者:张任君;李金庭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抗精子抗体对不孕不育和流产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对于不孕不育症以及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孕不育症以及反复自发性流产患者278例,并选择通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血清AsAb。结果男性不育患者的血清AsAb阳性率为22.35%,显著低于女性不孕患者的34.18%(P<0.05);不孕不育组的血清AsAb阳性率为30.04%,与流产组的28.57%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P<0.05);原发性不孕不育组的AsAb阳性率为31.05%,与继发性不孕不育患者的26.42%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流产(孕周<12周)者的AsAb阳性率为42.86%,显著高于晚期流产(≥12周)者的7.14%(P<0.05)。结论AsAb可导致不孕不育症及反复自然流产和早期流产。

    作者:谢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生活方式干预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采用生活方式情况评价表、治疗效果评价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年后的生活方式情况、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年后实验组的生活方式情况、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美芝;揭桂莲;吴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复发性流产76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统计以了解我院复发性流产特点,为提出预防和治疗对策提供数据指导,并据此提出干预对策,避免流产的再次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76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复发性流产的因素进行总结。结果三组的免疫异常项目、CD3+CD19+>12%、CD56+CD16+>12%及DD >260ng/mL的异常发生率均超过20%,封闭抗体阴性异常率甚至接近100%。结论免疫因素是与复发性流产关系为密切的因素,母体对胎儿的排斥造成复发性流产。

    作者:邓金枝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孟鲁司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孟鲁司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来我院治疗的重症支气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孟鲁司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汉彬;庄俊合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深圳市松岗街道婴幼儿营养状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深圳市松岗街道婴幼儿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及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7月在本所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6个月~3岁的本街道儿童567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长迟缓检出率高(21.35%),消瘦检出率低(7.11%)。随月龄增大,生长迟缓率和体重低下率均呈现增高趋势(P<0.05),而消瘦率呈现降低趋势(P<0.05);男童生长迟缓和消瘦高于女童(P<0.05),而体重低下则相反。除母亲年龄外,其余14项影响因素均与婴幼儿营养不良相关(P<0.05)。结论深圳市松岗街道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喂养方式、出生情况、患病情况和家庭情况有关。

    作者:王春丽;王涛;夏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B型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B超定位下运用国产深圳ZH-VD电磁式碎石机治疗82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结果术后1~2周后行超声检查复查,碎石治疗排净率96.61%。结论超声定位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其定位准确,安全,治愈率高,操作方便,重复性好,使患者及操作者无辐射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新;杜云波;郑岚鹏;王浩渊;罗向明;陈雨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