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梅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烧伤换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30% ~ 80% 面积烧伤换药患者30 例,均有无麻醉(W 组)下换药经历.每例患者均进行两次麻醉,首次麻醉下换药采用单纯泵注右美托咪啶(D 组),第2 次麻醉下换药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芬太尼(DF 组).D 组以1μg/kg 的负荷量开始泵注右美托咪啶,匀速输注12 min.当Ramsay 镇静分级3 分时以0.5μg/(kg·h)的剂量维持麻醉.DF 组在患者Ramsay 镇静分级3 分时,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术中以泵注DEX 维持镇静.麻醉全过程注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手术过程中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所做评估包括:Ramsay 镇静评分、VAS 疼痛评分、术中医生满意度、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所有麻醉患者换药过程中Ramsay 评分始终保持在3 分,都能顺利进行换药操作.未有呼吸抑制发生,仅有1 例心动过缓发生,且为同一位患者.VAS 疼痛评分、医生满意度及术后患者满意度情况,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优于单纯泵注右美托咪啶,单纯泵注右美托咪啶优于不麻醉组.结论 DEX 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应用,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烧伤换药麻醉中,为烧伤换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方法.
作者:孙广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16 例小儿癫痫患者进行LEV 治疗,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随访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频率、不良反应等,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者76 例(65.52%),显效23 例(19.83%),总有效率为85.34%;治疗后,各类型小儿癫痫的发作次数均有显著减少(P < 0.05);不良反应较少(19.83%),治疗2 ~ 6 周后消失.结论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广谱抗癫痫药.
作者:赵均峰;吴云;张宪坤;李闯;孙正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构成及预防策略.方法 对2011 年1 月~2012 年7 月医院ICU收治的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48 h 的34 例住院患者的痰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所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基础疾病中以外科大手术后占多数(41.2%);34 例患者共检出致病菌54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2%,革兰阳性菌占18.5%,真菌占9.3%;病原菌中前5 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2 株)、鲍曼不动杆菌(10 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 株)、铜绿假单胞菌(6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 株).结论 ICU 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预防和控制VAP 的发生,加强对其病原菌分布的监测是预防感染及耐药的重要工作.
作者:宋秋鸣;武道荣;冯开俊;马永驰;程大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和比较护士和患者对护患关系所持的态度,以及影响对护患关系所持态度的因素,减少护患纠纷.方法通过对护患关系所持的态度问卷调查,对各种因素进行x2 分析,筛选出影响护士和患者对护患关系态度的因素.结果患者对护患关系的态度所占的比例比护士高,表现在5 个方面的差异.结论 患者比护士对维持良好护患关系的态度更积极.护士对提供给患者服务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护士对患者关系所持态度的因素;而患者社会地位、家庭条件、文化修养、个人情绪以及患者对护士的期望值是影响患者对护患关系所持态度的因素.
作者:王翠珍;马立敏;郝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 病因分型构成,分析各亚型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 年10 月1 日~ 2011 年9 月30 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资料,按照TOAST 标准进行病因分型,随访1 年,将复发及因复发而死亡记录为终点事件,分析TOAST 各亚型构成、相关危险因素及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研究队列421 例,其中复发及因复发而死亡共58 例,复发率为13.8%,TOAST 各亚型构成比中:不明原因型多(42.3%),其他明确病因型少(0.2%).各亚型中1 年复发率:心源性栓塞型高(33.3%),不明病因型次之(14.6%),其他明确病因型无复发.各亚型间性别、年龄、TC、LDL、FIB、GLU、个人史,既往史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OAST 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方法,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宋丽;李婉婷;韩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及5- 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 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 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5- 氟脲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及5- 氟脲嘧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P < 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及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
作者:谢祠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从2010 年5 月~ 2012 年10 月于本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62 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32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血压均维持良好,但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稳定情况较对照组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措施下生活质量改善也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围手术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孟鲜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的社区干预措施及开展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入住本院的720 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查体的860 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病例组吸烟、饮酒、肥胖及超重、食盐量> 6 g/d、高血糖、高血脂及家族高血压史的暴露率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吸烟、饮酒、肥胖及超重、食盐量> 6 g/d、高血糖、高血脂及家族高血压史.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的社区防治措施,保持健康饮食,加强运动是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作者:田华伟;刘盛元;郑南;孙艳;马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和单用胰岛素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所需胰岛素剂量.方法 将2012 年1 ~ 6 月40 例无胰岛素治疗史2 型糖尿病患者HbA1C > 8.0 分为两组.治疗组20 例,停用原口服降糖药,给予格列美脲3 mg/d 基础上,加预混胰岛素70/30 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对照组20 例,停用原口服降糖药,予以预混胰岛素70/30 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疗程3 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节省30%.结论 提示格列美脲与胰岛素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胰岛素疗法.
作者:高靳珩;李豫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癌细胞OVCAR-3 培养的影响因素,提高培养的成功率.方法 按培养条件分为:未滤菌加抗菌素组、滤菌加抗菌素组、滤菌不加抗菌素组及改良复苏组,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裸鼠皮下种植,观察成瘤率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未滤菌加抗菌素组,复苏培养5 次,全部失败;滤菌加抗菌素组,复苏培养10 次,全部成功;滤菌不加抗菌素组,复苏培养10 次,失败4 次,成功率60%;改良复苏组:复苏培养10 次,全部成功.种植后2 周出现瘤体,各组成瘤率100%,各组肿瘤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无菌操作是OVCAR-3 重要的影响因素,滤菌及加用抗菌素是关键步骤.
作者:洪澜;朱根海;王圣坦;蔡俊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 对2010年1 月~ 2011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76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亚甲蓝染色法进行SLNB,常规手术后进行SLNB 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76 例患者有70 例检测到SLN,检测率为92.1%,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95.7%(67/70)、87.8%(36/41)、7.3%(3/41)、0.结论 SLNB 可准确判断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红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医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临床治疗与诊断资料,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疾病患者的良恶性肿块进行临床诊断产生的效果.方法 对2011 年1 月~2012 年10 月收治发62 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诊断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 例患者(共75 处病灶)经超声诊断为恶性肿块共43 处,而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肿块共46 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48%.恶性和良性超声图像在形态、内回声和外回声的各项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恶性肿块的血流检测在阻力指数、峰值流速和血流检出率的各项数据均高于良性肿块(P< 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区分鉴别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学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 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江阴市青阳医院90 例术后要求镇痛者,ASA 分级I ~Ⅱ级.随机均分成A 组地佐辛0.8 mg/kg,B 组芬太尼0.016 mg/kg,C 组地佐辛0.4 mg/kg+芬太尼0.008 mg/kg 3 组,每组30 例.3 组均于手术结束前15min 给首次量A 组地佐辛0.1 mg/kg;B 组芬太尼0.001 mg/kg;C 组地佐辛0.05 mg/kg+ 芬太尼0.0005 mg/kg 静脉注入,手术结束再接止痛泵持续镇痛48 h.背景剂量2 mL/h,自控给药量0.5 mL/ 次,锁定时间15 min,而后按双盲原则观察与评估结果,观察记录术后 4、8、12、24、36 h 患者VAS和Ramsay 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3 组方法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都能满足临床需要且组间差异不大;而地佐辛- 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2 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地佐辛-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
作者:雍卫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30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15 例,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15 例,给予生长抑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检测两组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开始下降及恢复正常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中转及死亡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成敬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85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 例和对照组42 例.对照组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予以治疗,治疗组联合使用泮托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予以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 周,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4%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 和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泮托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明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2007 年1月~ 2012 年6 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200 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成功,共发现胆管损伤并发症16 例,发生率为8.0%,并发症患者都及时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单因素分析显示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伴发疾病、血浆白蛋白和总胆红素水平相关(P < 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可发生胆道损伤并发症,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素加强防治与处理.
作者:张福林;张冠勋;王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直肠癌行术前放疗联合口服希罗达同步化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45 例局部晚期直肠癌随机分成术前同步放化疗组(观察组)和术前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并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同步放化疗组(观察组)CR + PR 有效率为80.0%,19 例(76.0%)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1 例拒绝手术;术前单纯放疗组(对照组)CR + PR 有效率为50.0%,9 例(45.0%)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1 例拒绝手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术前放疗同步联合口服希罗达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效果较好.
作者:叶兴发;董柱清;吴传高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成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脑CT 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50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Neuviz Bual 双排螺旋CT 机,初诊时行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常规剂量260 mAs.复查时使用120 kV,低剂量组采用140 mAs,100 mAs,80 mAs 行全颅脑扫描,并对扫描的图像进行优良率、噪声值评价,比较图像质量.结果 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采用80 mAs 低剂量扫描时噪声值为(5.62±0.56)HU,常规剂量噪声值为(3.12±0.26)HU,两种剂量噪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低剂量组140 mAs、100 mAs、80 mAs 与常规剂量扫描序列辐射剂量比较剂量明显降低.低剂量(80 mAs)组完成的患者CT 图像仍可以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复查的患者进行低剂量扫描是可行的.即第1 次颅脑CT 扫描图像用常规剂量,患者复查可以酌情使用140 mAs、100 mAs、80 mAs.
作者:庄火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对SPTCL 的临床病理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 年国内文献公开的报道的27 例及本院1 例SPTCL 患者的临床表现、预后和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点.结果 28 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15:1,中位年龄33 岁,均有皮下结节,发热26 例,肝脾肿大7 例,淋巴结肿大5 例,嗜血细胞综合征11 例,误诊15 例,中位生存时间仅3 个月.结论 SPTCL 是一种少见的预后差的细胞毒T 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为CD3+,CD4-,CD8+ 及CD56-,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熊绪峰;刘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所致大鼠肝纤维化对血糖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3,每组12 只;模型组1、2、3,每组12 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STZ(链脲佐菌素)诱导并建立糖尿病SD 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DM 大鼠随机抽样分成以下3 个组:模型组1、2、3,对组1、2、3 分别干预处理8 周、12 周、16 周,放射免疫测定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IV 型胶原,测定空腹、餐后2 h 血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TGF-β1表达.结果 模型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增高,以模型组3 为主;模型组空腹和餐后血糖波动明显,肝脏TGF-β1 表达显著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以模型组3 差异显著(P < 0.01).结论 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对血糖有显著影响,且随病变加重而明显,其影响可能与TGF-β1 在肝组织的表达增多有关.
作者:熊盛池;熊利;余登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