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澜;朱根海;王圣坦;蔡俊宏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于稳定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 年5 月~2011 年6 月收治的83 例高血压患者,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调查,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并与未采取心理护理的同期83 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5.3±4.7)d 和(25.2±5.9)d,治疗效果分别为100.0% 和63.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应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让患者保持积极平衡的心理状态,能够正确的对待疾病,减少心理紧张、焦虑的刺激,降低高血压发病率,迅速稳定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风珍;王瑞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成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脑CT 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50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Neuviz Bual 双排螺旋CT 机,初诊时行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常规剂量260 mAs.复查时使用120 kV,低剂量组采用140 mAs,100 mAs,80 mAs 行全颅脑扫描,并对扫描的图像进行优良率、噪声值评价,比较图像质量.结果 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采用80 mAs 低剂量扫描时噪声值为(5.62±0.56)HU,常规剂量噪声值为(3.12±0.26)HU,两种剂量噪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低剂量组140 mAs、100 mAs、80 mAs 与常规剂量扫描序列辐射剂量比较剂量明显降低.低剂量(80 mAs)组完成的患者CT 图像仍可以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复查的患者进行低剂量扫描是可行的.即第1 次颅脑CT 扫描图像用常规剂量,患者复查可以酌情使用140 mAs、100 mAs、80 mAs.
作者:庄火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东营市人民医院2011 年3月~ 2012 年10 月48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2 组.治疗组应用氨溴索序贯疗法,即静滴盐酸氨溴索15 mg,2 次/d,3 d 后改为口服盐酸氨溴索片30 mg,3 次/d;对照组单纯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2 组疗程均为7 d.观察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2 组治疗方案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药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氨溴索序贯疗法有效、安全、更经济,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较好方案.
作者:成淑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建立兔急性房颤的模型观察伊布利特、参松养心胶囊及两药联合用药对兔心房肌L 型钙离子通道α1C、β1 和钾离子通道Ikr 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兔急性房颤模型,应用RT-PCR、Western blot 检测正常组、刺激组、伊布利特组、参松养心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心房肌α1C、β1 、IKr 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刺激组L 型钙离子通道α1C 基因与蛋白表达及β1 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 < 0.01);而Ikr 基因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 > 0.05 ).(2)与刺激组比较,伊布利特组α1C 基因与蛋白表达及β1 基因表达高于刺激组(P < 0.01),Ikr 基因及蛋白表达低于刺激组(P < 0.01);参松养心胶囊组α1C 基因与蛋白表达及β1 基因表达水平与刺激组无明显差异(P > 0.05),Ikr 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 > 0.05);联合用药组α1C 基因与蛋白表达及β1 基因表达高于刺激组(P < 0.01),IKr 基因及蛋白表达低于刺激组(P < 0.01).(3)与伊布利特组比较,伊布利特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用药组α1C 基因与蛋白表达及β1 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 > 0.05);Ikr 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 > 0.05);参松养心胶囊组α1C 基因与蛋白表达及β1 基因表达水平低于伊布利特组(P < 0.01),Ikr 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伊布利特组(P < 0.01).(4)参松养心胶囊组α1C 基因与蛋白表达及β1 基因表达水平低于联合用药组(P < 0.01),Ikr 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联合用药组(P < 0.01).结论 ( 1)房颤诱发术后刺激组兔心房肌L 型钙离子通道α1C、β1 表达明显下降,而IKr 表达无明显变化.(2)伊布利特可抑制L 型钙离子通道α1C、β1 表达下降及降低钾离子通道IKr 表达.参松养心胶囊对不能抑制L 型钙离子通道α1C、β1 表达下降,对钾离子通道Ikr 的表达无明显影响.(3)联合用药对比单用伊布利特对α1C、β1、IKr 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作者:邓贵智;胡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补脾益气温阳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 例DN 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并根据病情使用降糖药,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补脾益气温阳方,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1).两组治疗后24 h 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24 h 尿蛋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补脾益气温阳方治疗DN 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正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地中海贫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经颅多普勒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 例就诊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门诊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用EDAN 仪器有限公司产CBS- Ⅱ型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结果 地中海贫血患者各组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均高于参考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患者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增高可能是其患脑缺血疾病的一个高危因素.
作者:牛卫卫;李巍;张冬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构成及预防策略.方法 对2011 年1 月~2012 年7 月医院ICU收治的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48 h 的34 例住院患者的痰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所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基础疾病中以外科大手术后占多数(41.2%);34 例患者共检出致病菌54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2%,革兰阳性菌占18.5%,真菌占9.3%;病原菌中前5 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2 株)、鲍曼不动杆菌(10 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 株)、铜绿假单胞菌(6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 株).结论 ICU 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预防和控制VAP 的发生,加强对其病原菌分布的监测是预防感染及耐药的重要工作.
作者:宋秋鸣;武道荣;冯开俊;马永驰;程大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使用简易鼻塞式CPAP 即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2008 年10 月~ 2011 年10 月收治的48 例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简易鼻塞式CPAP 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性临床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 例呼吸困难的新生儿患者中,42 例治愈出院,4 例患者中途放弃治疗,还有2 例患者转院接受治疗.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呼吸困难的新生儿患者在接受简易鼻塞式CPAP 治疗的同时,介绍接受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经飘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 病因分型构成,分析各亚型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 年10 月1 日~ 2011 年9 月30 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资料,按照TOAST 标准进行病因分型,随访1 年,将复发及因复发而死亡记录为终点事件,分析TOAST 各亚型构成、相关危险因素及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研究队列421 例,其中复发及因复发而死亡共58 例,复发率为13.8%,TOAST 各亚型构成比中:不明原因型多(42.3%),其他明确病因型少(0.2%).各亚型中1 年复发率:心源性栓塞型高(33.3%),不明病因型次之(14.6%),其他明确病因型无复发.各亚型间性别、年龄、TC、LDL、FIB、GLU、个人史,既往史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OAST 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方法,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宋丽;李婉婷;韩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管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医院2011 年各临床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病历492 份,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科室胸外科、呼吸科、中西医结合科抗菌药物治疗用药使用率高(100.00%).菌检药敏送检率为21.95%(108 /492),联合用药率为26.63%(131/492),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比例为26.58%,合理用药率为81.50%(401/492).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仍以经验用药为主,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测是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关键.
作者:吴志丽;黎云燕;冯博杰;龚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 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江阴市青阳医院90 例术后要求镇痛者,ASA 分级I ~Ⅱ级.随机均分成A 组地佐辛0.8 mg/kg,B 组芬太尼0.016 mg/kg,C 组地佐辛0.4 mg/kg+芬太尼0.008 mg/kg 3 组,每组30 例.3 组均于手术结束前15min 给首次量A 组地佐辛0.1 mg/kg;B 组芬太尼0.001 mg/kg;C 组地佐辛0.05 mg/kg+ 芬太尼0.0005 mg/kg 静脉注入,手术结束再接止痛泵持续镇痛48 h.背景剂量2 mL/h,自控给药量0.5 mL/ 次,锁定时间15 min,而后按双盲原则观察与评估结果,观察记录术后 4、8、12、24、36 h 患者VAS和Ramsay 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3 组方法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都能满足临床需要且组间差异不大;而地佐辛- 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2 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地佐辛-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
作者:雍卫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强的松、巯甲丙脯酸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有小儿肾病综合征的62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即采用强的松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巯甲丙脯酸进行治疗,以15 d 为1 个疗程,治疗8~12 个疗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 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完全缓解情况(64.5%)和总有效率(8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情况(45.2%)和总有效率(74.2%),并且尿蛋白转阴时间、控制感染时间、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强的松、巯甲丙脯酸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拥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关于磁共振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中的回波间隔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 例正常体检者头部进行T2WI 横轴位扫描,采用不同的回波间隔时间.对得到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回波间隔时间长时,图像边缘模糊.结论 临床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成像参数,选择合适的成像序列.
作者:程丹;陈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西方工业化国家早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命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20 世纪70 年代,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门系统的科学,并具有相当完善的管理系统.本研究回顾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发展,在分析国内外护理风险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妇产科护理风险的因素及其措施.
作者:王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对SPTCL 的临床病理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 年国内文献公开的报道的27 例及本院1 例SPTCL 患者的临床表现、预后和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点.结果 28 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15:1,中位年龄33 岁,均有皮下结节,发热26 例,肝脾肿大7 例,淋巴结肿大5 例,嗜血细胞综合征11 例,误诊15 例,中位生存时间仅3 个月.结论 SPTCL 是一种少见的预后差的细胞毒T 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为CD3+,CD4-,CD8+ 及CD56-,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熊绪峰;刘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的种类、构成比、相关因素、产前诊断率及预防措施,了解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改进方法.方法 统计分析荆州市2011 年围产儿数季报表及出生缺陷登记表,每季度行出生缺陷补漏工作.结果 2011 年荆州市出生缺陷共205 例,位居前五位的是多指(趾)、唇裂、马蹄内翻足、唇裂并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出生缺陷的预防是做好三级预防;加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出生缺陷诊断水平,减少出生缺陷的漏诊,提高出生缺陷报表质量;每季度行补漏工作,减少出生缺陷的漏报.
作者:鲁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拓扑替康第1、8 天用药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有无副作用.方法 对60 例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CT 方案化疗:拓扑替康2.5 mg/m2,用药时间为第1、8 天,奈达铂药剂量75 mg/m2,用药时间为第5 天.化疗时间21 d 为以周期.低治疗时间为2 周期,42 d.结果 缓解病情CR 2 例,部分缓解PR22 例,稳定病情PR 25 例,有部分进展11 例.治疗有效率为42.65%.其中,对于敏感型与难治型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率为48.21% 与24.98%.结论 拓扑替康第1、8 天用药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疗效较为显著,其治疗副作用为易产生血液学毒性.
作者:李冬杰;马少林;王卫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开封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开封市2009 ~ 2011 年从事服务行业人员进行HBsAg 检测,对检出的HBsAg 阳性人员再进行HBeAg 的检测.结果 2009 ~ 2011 年共检测服务从业人员15 688 人,HBsAg 阳性的753 例,阳性率4.8%.其中男性HBsAg 阳性率8.6%,女性为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年龄组HBsAg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药店、商场从业人员HBsAg 阳性率显著低于宾馆饭店(P < 0.05).结论 2009 ~ 2011 年HBsAg 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每年1 次的乙肝检测对早期发现乙肝病毒极为重要,发现传染源,通过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可达到防止乙肝病毒继续播散的目的.
作者:张洛铭;韩国庆;郭伟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0.5%罗哌卡因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行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A 组(0.5%罗哌卡因)和B 组(布比卡因)各42 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A 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与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 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0.5%罗哌卡因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麻醉效果好,对循环及本身并存疾患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盛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从2010 年5 月~ 2012 年10 月于本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62 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32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血压均维持良好,但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稳定情况较对照组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措施下生活质量改善也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围手术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孟鲜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