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杨芳;向庆丽;李春林
该研究对该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近3年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主要针对该院政策支持不够、中医理论继承薄弱、中医人才的缺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市政府提出的中医药治疗政策和该院的激励机制、人才引进,重视中医人才的培养等对策进行了分析总结,以促进该院中医临床运用及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继志;欧阳莉;李容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抗结核治疗对菌阴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于保定市第三医院肺二科确诊肺结核合并NSCLC且上痰抗酸杆菌阴性、资料完整者82例,抗结核治疗者42例作为研究组(A组),未抗结核治疗者40例作为对照组(B组)。分别于确诊初期和抗结核治疗3月时行FACT-L评分,探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A组死亡3例,B组死亡4例,A组患者在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等方面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生命质量各方面改善不明显,甚至有所恶化。结论抗结核治疗可以改善菌阴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韩娜;曹志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门诊儿科静点室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3~7岁首次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00例。2组均由高年资儿科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操作,A组根据患儿的心理特征及行为习惯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B组仅对静脉操作进行简单介绍,对患儿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解答,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结果 A组静脉穿刺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A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家属和患儿对静脉穿刺操作的配合性,消除对抗情绪及恐惧心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刘学会;陈晓理;伟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提高疗区药品管理安全性的方法及策略,进一步规范疗区的物资管理,确保疗区药品用药能够安全、合理、有效的进行。方法2014年1月该科室成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实施1年后,针对实施前后1年该院神经内科疗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完善疗区药品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措施,提高管理及检查体系。结果通过加强对疗区药品管理,药品的过期、混放情况明显好转,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完善各项检查监督机制,使药品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及时清查近期药物,清理变质药品,减少药品及耗材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浪费,确实可靠的保障药品的临床用药安全,降低药品使用的差错及药品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结论科学规范的管理疗区药品病区药品,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工作常态,是提高办公室护士工作质量的关键措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医疗纠纷,减少医疗差错,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张晓红;徐文秀;高咏红;付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1.本刊所发表的论文一般情况下必须有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查阅和借鉴过的公开文献为限。参考文献除定义、法规、标准外,尽量引用近五年的文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3、所有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阴道炎五联检联合显微镜检查对常见阴道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9月-2016年2月412例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回顾性分析采用阴道炎五联检与显微镜法进行检测的结果。结果在412例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48例,阳性检出率为60.19%,各种阴道炎的构成比中细菌性阴道病(BV)占12.1%,念珠菌性阴道炎占49.2%,滴虫性阴道炎占12.9%,混合感染占25.80%。结论该地区门诊就诊患者菌群失调严重,病原体以念珠菌和BV为主,滴虫的检出率偏高,应予以重视。
作者:左淑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的77.33%(x2=9.750,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蕊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对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予以患者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控制治疗,研究组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左、右颈动脉中层厚度(IMT)、双足振动感觉阈值(VPT)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加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可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牟少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该院(艾滋病门诊)2014年6月-2015年6月(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依从性加强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完全依从性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陈历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设副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调查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的需求状况。方法选择82例在盆底康复中心治疗的门诊患者,采用自制量表对82例患者的各项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需求量。结果发放问卷82份,回收82份,回收率100%。98.78%的患者对专业知识能力有需求,是所有需求量中高的一项,有97.56%的患者很需要得到心理社会支持,96.34%需要沟通顺畅,95.12%患者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安慰。结论康复治疗过程中,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应转变理念,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通过对甲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分析,介绍甲型肝炎疫苗接种现状和免疫策略。提出提高甲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能够预防和控制甲型肝炎的发病和流行。
作者:孙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血液作为重要资源的同时,输血的风险性较高,极有可能会给受血人员以及家人的身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临床上在对患者实施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务必加强管理,采集血液资源的时候必须对一切可能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确保血液资源的质量,为可靠、安全输血提供强有利的保障。文章重点分析了存在于临床输血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以期提高输血效率,降低输血的风险。
作者:袁明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文题应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使用标点和缩略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该文概述了公共卫生管理领域传染病预防的现状,论述了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价值,介绍了传播媒介干预、法律规则干预、行政管控干预策略,并提出具体的干预落实方案。
作者:亓鸿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近3年来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了解该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主要病原体,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分组调查2013、2014、2015连续3年住院病人现患率,采取床房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果2013、2014、2015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0.91%、0.26%、0.7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例数居多,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占76.92%,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69%,15.39%无细菌生长。连续3年抗菌药物使用目的均为治疗用药,治疗用药前限制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分别为85.71%、100.00%、83.33%。结论现患率调查可真实反映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可有针对性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李亚娟;齐亚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精神科接诊的95例住院患者,给予风险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该院精神科收治的95例全护理病区住院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情况,了解护理纠纷事件情况。结果结果显示两组精神科住院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杀、自伤伤人、毁物、逃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2.11%),对照组为(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61,P﹤0.05)。结论给予精神科住院患者风险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精神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苏淑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提高社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质量与护理水平。方法对社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现状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结果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护理水平有所提高。结论针对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整改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我保健意识,使得社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合理,值得推广。
作者:费秀梅;徐亚芬;许大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透管入腹下位腹部小切口手术套扎固定纠正难治性腹透管飘管移位的技术管理应用。方法16例腹膜透析患者腹透管飘管移位,经证实用常规非手术方法不能纠正,局麻下在腹透管入腹膜下位约5 cm处局部切口,逐层分离组织,常规纵行切开腹膜1 cm拉出腹透管,处理并分离粘连的肠系膜,充分游离清理腹腔内腹透管,然后用大导引钳把腹透管送入陶氏腔,并用3号线套扎固定腹透管并把套扎线缝扎于腹膜及腹膜外后鞘内侧缘。逐层处理各层组织,缝合皮肤。术后随访半年。结果16例患者均用上述方法成功处理难治性腹透管飘管移位。手术切口3 cm,手术时间(40±13) min。局麻耐受性好,有5例术中追加利多卡因5 mg,术后疼痛轻微,仅3例患者夜间应用1次止痛剂。术中电凝止血,术后没有需输血,术后两天可见淡红色腹透液,未见腹水渗漏、伤口渗血等情况。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出现飘管、渗漏、堵管等并发症。术后8月有1例出现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无退出病例。结论对常规非手术方法难以纠正的腹透管飘管移位的患者,及时进行腹透管入腹下位腹部小切口套扎固定纠正飘管移位,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简便价廉。
作者:张文贤;刘伯英;肖艳美;董小伟;戴芳;魏兰;刘彤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