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2例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范雪金;曾娟;谢彩璇

关键词:新生儿, 低血糖, 监测,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低血糖的监测,分析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早期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NICU 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896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血糖筛查,其中窒息64例,早产儿82例,低体重儿61例,高胆红素血症者52例,感染者23例,巨大儿36例,分析各种疾病患儿的低血糖发生率,并对检出低血糖患儿进行一系列的早期护理干预。结果896例新生儿共检出低血糖92例,总发生率为10.3%;其中窒息者低血糖检出14例,发生率为21.9%,早产儿低血糖检出19例,发生率为23.2%,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检出21例,发生率为34.4%,感染者低血糖检出4例,发生率为17.4%,高胆红素血症者低血糖检出6例,发生率为26.9%,巨大儿检出6例,发生率为16.7%;对92例诊断为低血糖的患儿严密监测血糖和合理喂养,积极以补糖输液等对症处理,通过保暖、早接触、早吸引、早开奶等合理早期护理干预,无一例发展为重症低血糖,效果良好。结论新生儿血糖易受各种生理及病理因素影响而降低,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等均为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有上述高危因素更应严密监测血糖,对于低血糖的新生儿及早进行护理干预,正确喂养,避免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科静脉炎患者评估及预防性护理

    目的:对神经科易发的静脉炎进行风险评估,据此有针对性的实施预防性护理,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的病痛。方法将选取的2012年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从刚住院就对患者进行评估,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输液方案,同时实施可预防性的护理,统计和分析出观察组中的静脉炎发生率。将选取的2011年的1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参照病例和医生的记录统计分析出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未发生静脉炎、Ⅰ度静脉炎、Ⅱ度静脉炎、Ⅲ度静脉炎的比例分别为94.67%、4.00%、1.33%、0%,而对照组中未发生静脉炎、Ⅰ度静脉炎、Ⅱ度静脉炎、Ⅲ度静脉炎的比例分别为80.00%、10.00%、8.00%、2.00%,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所患疾病、所用药物、输液天数,室内温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进行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有效的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经上述5个方面的相关因素分析,确有发生静脉炎的采取积极措施,早护理,尽早和患者做好沟通,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性的做出预防性护理,通过上述措施,神经科住院期间患者的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大减少,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建芳;黎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医院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对策分析

    目的:针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易发生变质的各种条件入手,针对外界水分、湿度、光线等影响因素,研究制定符合药物保存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方法根据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不同的贮存保管方法将我院药房贮存的药品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分类贮存、干燥低温贮存、封闭或对抗贮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等方法贮存保管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制定严格的防范措施,常规组采用常规状态下自然贮存保管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结果两年内观察组所保管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和药效均超过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类贮存、干燥低温贮存、封闭或对抗贮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等方法贮存能提高药品的保管质量。

    作者:马俊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基因治疗时代:渐行渐近?

    盛夏八月,首届基因治疗药物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召开。十余位国内外知名基因治疗研究专家悉数到会,对全球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进展、基因治疗药物发展策略、体外转基因细胞治疗关键技术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作者:费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胃神经内分泌瘤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引起的巨幼红细胞贫血少见,且易误诊,我们报道1例50岁女性患者,以贫血入院,贫血病史30年,胃镜和病理证实为低度恶性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我们讨论了此病的病理分型、治疗措施和鉴别诊断。

    作者:薛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男性不育症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列腺、精囊腺等疾病致男性不育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男性不育症的126例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前列腺、睾丸、附睾、精索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126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检出生殖系统多种病症及合并症,主要包括前列腺炎31例,前列腺发育不良3例,前列腺囊肿7例;精囊炎17例,精囊萎缩并钙化2例,精囊腺发育不良2例、精囊囊性畸形结构1例;射精管囊肿5例;慢性睾丸炎19例,睾丸微小结石症14例;慢性附睾炎22例,附睾囊肿36例;精索静脉曲张48例。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男性不育症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秦虹;薄立伟;王蕾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期的血糖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方位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以80例GDM患者作为对照组,86例GDM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及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GDM孕妇的血糖水平,缓解其负性情绪。

    作者:杨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孕妇产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和自然分娩两种分娩方式对孕妇产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7例ASAⅠ~Ⅱ级住院分娩孕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A 组)和剖宫产组(B组)。两组产前进行简易智力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评定精神和睡眠状况;记录有无妊娠期合并症。A组为自然分娩, B组行椎管内麻醉及剖宫产术,并术后均予舒芬太尼统一配方静脉镇痛,两组于产后1d、3d行认知状况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ic scale,VAS)调查,比较两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两组产后1d均有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B组发生率高于A组(B组20%;A组9.4%);B组产后3d 有1例(2.2%)发生认知功能障碍,A组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孕妇产前大部分存在精神紧张(A组59.38%;B组55.56%),睡眠欠佳(A组75.00%;B组62.22%),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年龄、孕产次、民族、文化程度、妊娠合并症等一般情况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产前、产后1d、3d的MMSE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产时观察指标的比较:B组出血量明显大于A组[A组(273.59±86.55)mL、B组(371.11±173.69)mL];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B组明显大于A组,B组12例(26.67%), A组0例(0%),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妇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分娩方式无关,可能与孕妇精神和妊娠后期睡眠状况、妊娠合并症、麻醉、手术、术中出血量增加和低血压、术后镇痛等因素有关。

    作者:阳永宪;朱昭琼;刘兴奎;张帆;刘书明;张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浆BNP和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5,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浆中BNP、CRP的下降水平要高于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岩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对乳汁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3月行剖宫产的产妇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产妇早期进行乳房按摩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乳汁淤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乳房按摩手法简便、便于掌握,可有效促进早期泌乳,值得在产科进行推广。

    作者:钱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2例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中剖宫产25例,产后出血4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0%;阴道分娩37例,产后出血6例,发生率16.2%。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39例,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4例,联合治疗血小板仍持续下降给予输注血小板治疗6例。新生儿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者7例,无颅内出血、内脏出血及其他相关出血性疾病,且血小板计数均于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妊娠合并ITP孕妇安全有效的方法,分娩方式选择由产科情况决定。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无明显差异,虽产后出血率增加,但对围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

    作者:白爱红;张清伟;李秀凤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治疗进展

    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相当多的人群处于焦虑抑郁伴发高血压状态。研究抑郁和(或)焦虑与高血压关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近年显著增加,虽然高血压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但一直未受到大部分医师的重视,影响了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以及防治水平。为了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对高血压病合并抑郁或(和)焦虑障碍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现围绕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高血压患者相关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范奎龙;李结华;唐海沁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用药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6%,明显优于对照组(66.7%),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婷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八段锦对习练者亚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八段锦对习练者亚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为八段锦作为养生保健操的推广应用提出一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在文献检索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结果习练八段锦者自述在习练前后的身体抵抗力、注意力、疲倦、乏力、犯困、腰腿痛、关节痛、睡眠以及情绪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八段锦习练时间与习练者部分身心健康指标的改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习练八段锦对习练者身心状况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八段锦动作简单易操作,容易被民众所接受,是值得推广的养生保健操。

    作者:梁倩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侯云德:基因治疗是医学研究新的着力点

    人类会患有某些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地归因于基因问题。20世纪90年代,有科学家乐观地宣布,通过对基因的人工操纵,治愈基因功能性疾病是可以实现的。如今23年一晃而过,基因疗法真如科学家们所预言的那样吗?

    作者:费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中医学基础理论学术争鸣20年综述

    本研究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唯心与唯物、科学与伪科学、解构与反解构等三个维度综述了20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学术争鸣的情况。从结果上看,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争鸣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作者:张世茂;赵恒侠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科界限,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保持了知识的实用性,减少了学科间内容重复,压缩了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同时,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困难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料不完善、教学管理难度增加。湖北医药学院在保持其优点的基础上,克服不足,准备在临床专业全程教学中开展特色改革。

    作者:赵万红;鄢红春;朱名安;王学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膨出阴式手术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对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结果,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08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41例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其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及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使用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试验组)。针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等综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试验组(腹腔镜辅助)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和排气时间等临床综合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单纯阴式子宫切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比,具备更好的手术视野,效果较好,优点较多,出血量较少,患者住院时间短,同时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相对而言是一种优异的子宫切除方式,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伴有焦虑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米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抗抑郁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焦虑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与舍曲林疗效相当,但是其抗焦虑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戎伟;李江波;万承龙;朱翠珍;夏晓慧;桂瑰;何思忠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自拟调骨中药方治疗成人大骨节病9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对成人大骨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收的90例成人大骨节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自拟调骨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骨增生片治疗。对疗程结束后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与骨功能相关的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达93.3%远远高于对照组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调骨中药方对成人大骨节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配药方案。

    作者:曹恩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E-cadherin、Ki-67在乳腺髓样癌中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E-cadherin、Ki-67在乳腺髓样癌中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乳腺髓样癌中E-cadherin、Ki-67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和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乳腺髓样癌中表达分别为81%(34/42)和76.2%(32/42)。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是否远处转移无关(P>0.05);Ki-67表达及阳性程度随着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而增加。结论 E-cadherin和Ki-67蛋白的表达差异是影响乳腺髓样癌预后的重要原因。

    作者:夏云;瞿伟;陶珊珊;涂剑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