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珍
目的 了解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方法 2011 年2 ~ 9 月对前来丰泽区疾控中心健康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1 454 例以匿名形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1 454 例中,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3.6%,其中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达到80.0% 以上,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仅42.0%,对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很低.结论 应加强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重点加强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大程度地减轻恐惧心理.
作者:黄金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明确合理正确使用此类药物的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在笔者所在医院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归纳总结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原则.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静脉给药方式较高发生的.结论 临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作者:蔺以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免压法静脉肾盂造影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312 例免压法静脉肾盂造影术临床应用经验,并对100 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行头低足高位,腹部免压法,采用电视透视与点片方法 进行观察总结其造影效果,并记录分析腹部免压法造影的用药时间,床位角度,显影部位与肾功能相互关系.观察输尿管排尿功能.结果 造影成功率为100%,无一例出现逆流,均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结论 免腹压法造影术,具有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适用范围广,造影成功率高,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没有痛苦等特点,为泌尿系患者提供了可靠的安全的检查技术.
作者:刘小平;卢杰;王爱丽;周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 年10 月~ 2011 年7 月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室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32 例,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100 mg/ 次,每周2 次,直至补完总铁量,改成维持治疗,每两周1 次,100 mg/ 次,同时静脉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12 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 周抽血检查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结果 治疗后4、8、12 周上述观察指标均有明显的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 周差异更显著.结论 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有效、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何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标记物,能够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方法 收集200 例病例分为3 组,第1 组:100 例经确诊为前列腺癌;第2 组:50 例经确诊为前列腺增生与肥大;第3 组:50 例正常人为阴性对照.然后,分别对它们采取血液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酸性磷酸酶水平的定量检测,研究其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阳性率:TPSA 为97%,ACP 为12%; 敏感性:TPSA 为100%,ACP 为10%;特异性:TPSA 为97%,ACP 为12%.结论 TPSA 阳性结果 可以诊断为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与肥大,TPSA 的阴性结果 可排除前列腺癌.因此,当前列腺发生癌变时,TPSA 可作为一种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液标记物,TPSA 可以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与肥大.
作者:郭钊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进入21 世纪以来,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位杀手.AS 是以进行性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累及全身大、中型弹性和肌性动脉的慢性疾病.病理学研究证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是AS 的易患部位.
作者:张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0 例确诊为肝炎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随机分为两组各15 例,对照组患者行外科断流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断流术加胃底黏膜下血管阻断的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实验组患者并发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随访期间累计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作者:叶浩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对76 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76 例患儿中,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约为7:1,多见于8 ~ 10 岁的学龄儿童,平均(8.9±1.9)岁,就诊时病程为2 个月~ 3 年.神经系统检查均无阳性体征.结论 诊断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上还没有特征性的诊断指标,主要诊断依据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描述性诊断,本组病例经脑电图、头部CT 或MRI 等检查均未发现特异性的异常改变.氟哌啶醇治疗本病效果好,总有效率为94.74%,与苯海索合用,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和生理因素,加强支持性心理治疗.
作者:李雄;郑伟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VEGF 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别抽取2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第1、5、10、15 天及正常对照12 例的外周静脉血,并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单个核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VEGF 的浓度.同时检测CK 峰值及入院和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1)AMI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VEGF 在心梗后第5 天即达高峰(343.2±82.5)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3±24.2)pg/mL(P < 0.05);(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VEGF 峰值与CK 峰值无显著相关;(3)LVEF 改善的患者,其单个核细胞分泌的VEGF 水平(867.6±113.1)pg/mL 显著高于LVEF 未改善者(234.8±82.4)pg/mL(P < 0.05).结论 AMI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的VEGF 与AMI 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改善有关.
作者:洪苍浩;汤国法;刘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7年7 月~ 2009 年6 月239 例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过程中出现脑脊液漏的36 例患者,分析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原因,与肿瘤大小、性质和位置的关系.结果 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虽然出现了脑脊液漏,但经术中积极处理后,术后效果理想,未出现脑脊液鼻漏.结论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原因和发生率文献报道较少,与术者操作,肿瘤大小、性质、位置和类型关系密切.术中采用自身组织填塞辅以人工材料,术后卧床,必要时采用腰穿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脑脊液能有效地防止术后脑脊液鼻漏.
作者:何碧;潘琦;罗坤;李飞;周凯;张庭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早泄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近年来,舍曲林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广泛应用于早泄的治疗中,现就其近来来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梁岩;梁秀军;蔡庆文;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4 例待分娩妇女,观察组42例符合无痛分娩指征并要求行无痛分娩妇女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42 例同期入院妇女行自然分娩.分析两组产痛、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状况.结果 观察组产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Apgar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术无痛分娩组剖宫产率较低,顺产率高于自然分娩组,产妇产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少,新生儿状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惠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2010 年12 月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患者60 例,对所有患者心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房室性阻滞14 例,下壁组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率高于前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60 例患者不典型心电图表现各异,以T 波改变为主(占47.2%),梗死定位也比较广泛.结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显著,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王应米;朱龙洋;李荣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 例)和对照组(48 例),治疗组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均加用左旋卡尼汀,对照组则常规溶栓治疗,不加左旋卡尼汀.结果 两组治疗后再通标准中各指标及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死率比较异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左旋卡尼汀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王晓静;李师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明确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和耐药菌谱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取糖尿病湿性坏疽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以及厌氧菌培养.结果 357 例患者中,细菌培养结果 阳性率为100%,共培养出469株细菌,其中感染率革兰阳性菌(G+)45.4%、革兰阴性菌(G-) 26.0%、厌氧菌23.7%、真菌4.9%.G+ 菌中葡萄菌属有5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肠球菌属有11 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G- 菌中肠杆菌科有3 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有8 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真菌中光滑念珠菌有3 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其余菌属药物的耐药菌株均小于50%.结论 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特点是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耐药菌谱特点是G+ 菌感染中的肠球菌属、G- 菌感染中的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真菌感染中的光滑念珠菌耐药性较高.
作者:范洪;王汝哲;高娜;石海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对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用药后进行药学监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院治疗中,应该从血钾、尿酸、肾功能、钙磷等方面密切监护,适时调整治疗方法 和药物种类,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服务.
作者:任宝芝;李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前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位于原发性心脏病之首,其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约占50%以上.因此,开发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靶点药物对防治心脏疾病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研究MIRI 的分子机制并开发针对各种靶点的MIRI 抑制剂,以此调控多种信号通路,为进一步阐明MIRI 分子机制及研发相关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欧阳越;张景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3 月~ 2011 年3 月门诊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58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中风回春片、通心络胶囊、银杏叶片、丹参片等进行治疗,1 个月为1 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的显效时间为29 ~ 115 d,平均(63.9±2.3)d;治疗组的显效时间为26 ~ 108 d,平均(62.3±2.5)d,治疗组在显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医院门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郝予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卡托普利治疗组以及对照组两组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再发率、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以及缺血性相关事件发生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卡托普利治疗组阵发性心房颤动再发5 例,占12.2%,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生3 例,占7.3%,以及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为10 例,占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6 例,占39.0%,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卡托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降低了心房颤动的复发率,减少其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并维持窦性心律,疗效持久.
作者:范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以薯蓣皂苷元的提取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纤维素酶酶解提取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佳工艺条件:采用盾叶薯蓣与水的料液比为1:10;酶解pH 值为5.75;酶解温度为54 ℃;酶解作用时间为2.5 h;纤维素酶用量为10.8 U/g 的工艺条件,使得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率达到1.5% 以上.结果 表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是提高薯蓣皂苷元的有效途径.
作者:唐俊;葛海涛;张云霞;杜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