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林;刘俊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术后6 个月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很高.本研究通过中医对再狭窄的病因病机分析,结合中药预防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总结了中药在预防再狭窄方面,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减轻血管重塑的作用,还具有益气活血化瘀作用.治疗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作用而起效,所以采用中医药预防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具有很大优势.
作者:聂恒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耳源性脑脓肿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医师对耳源性脑脓肿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 年1 月~2011 年1 月收治18 例耳源性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 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治愈17 例,治愈率为94.4%;死亡1 例,死亡率为5.6%,死亡原因为脑疝形成;对17 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1 ~ 7 d,均未复发或出现严重的后遗症.结论对于耳源性脑脓肿患者应当做到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充分引流.
作者:张小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各类动物伤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动物伤人危害,防止狂犬病发生.方法 对2009 年1 月~ 2011年12 月剑河县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处理的570 例动物致伤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0 例动物致伤者中,男性占63.68%,女性占36.32%;0 ~ 9 岁占36.14%,学生和散居儿童占53.16%;上肢伤者占44.21%;犬类动物伤人占79.65%;6 ~ 7 月伤者占31.75%;88.07% 的暴露者在24 h 内就诊与接种狂犬疫苗.结论 10 岁以下儿童是易受动物伤害的重点人群,上肢是受伤的主要部位;对伤口及时有效处理和疫苗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作者:吴增歆;杨胜和;杨小满;王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菏泽市2011 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菏泽市2011 年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 年菏泽市各疫苗总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为 3.52/10 万剂次.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共383 例.其中一般反应364 例,异常反应17 例,偶合症1 例,待定1 例;发生AEFI 的疫苗共有27 种,其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发生数多;全市8 县1 区均有AEFI 报告,病例中0~1 岁组239 例(62.4%)、1~2 岁组58 例(15.1%).临床症状以发热/ 红肿/ 硬结(316 例)和过敏性皮疹(1 例)为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在0~1 d 的288 例(75.2%).结论菏泽市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在全国试点估算报告发生率范围内,AEFI 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较高,应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门诊与操作,选用免疫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疫苗,加强疑似异常反应监测,从而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侯敏;刘景顺;于民;袁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对90 例胎膜早破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保持外阴清洁,破膜12 h 未临产者常规使用抗生素,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超过24 h 未临产者予缩宫素引产;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若母婴情况较好者体予期待治疗,同时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结果早产儿14.44%、新生儿窒息11.11%、脐带脱垂3.3%,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 评分(8.75±0.41),死产及新生儿死亡4.44%;产程(13.56±5.34)h,剖宫产72.22%、产后出血4.44%、产褥感染率2.22%.结论胎膜早破可增加母婴并发症,除正确处理外,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
作者:孔正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患者应用更昔洛韦加雷公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6 例合并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疾病的患者,其中33 例患者单独使用更昔洛韦,另外33 例患者联合使用雷公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评价两组治疗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疱疹消退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痊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5),而进步例数较对照组少(P < 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雷公藤治疗带状疱疹,对于存在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的患者,能有效控制皮损的进展,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重视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剑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ST 段低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 2010 年12 月行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ST 段压低患者114 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伴随症状、临床诊断、其他心电图改变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114 例患者中以伴发胸痛(闷)者多,占76.3%;临床诊断为心脏病患者72 例,占63.2%.结论 ST 段压低对冠心病,尤其对心肌缺血等心肌损伤的程度及部位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及心电图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作者:李映霞;周茁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92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I 指数变化组内比较均明显改善(P < 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I 指数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治疗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世欣;张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UF-100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测定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与显微镜检查结果,对比两者符合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UF-100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笔者所在医院300 例患者尿液标本,对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金标准显微镜检测相比较,UF-100 对RBC 的分辨率很高,灵敏度达89.6%,特异度为89.9%,假阳性率14.2%,假阴性率为1.98%,尤登指数0.879;UF-100 对WBC 的分辨率也很高,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93.2%,假阳性率为9.9%,假阴性率为1.1%,尤登指数0.935.两种方法检测RBC、WBC 的阳性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尿液中有形成分复杂,UF-100 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镜检,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若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翟瑞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检验血样DNA 时选用不同的PCR 扩增试剂盒的结果对比.方法 在检验490 例血样DNA 时选用不同的试剂盒(Powerplex@16、Profiler Plus),并对检验数据进行标记,分别为A 类、B 类,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相同样本存在检验差异的百分比为1.224%(6/490),A 类与B 类均存在等位基因缺失,异常基因位置分别为FGA 和D13,缺失百分比均为0.408%;B 类中存在扩增不平衡,异常基因位置为D8,不平衡百分比为0.612%,在此相同的基因位置A类表示为正常杂合子.结论在检验血样DNA 时选用不同的试剂盒会出现不同位置的异常基因,表现为基因缺失或扩增不平衡,相较之下,Profiler Plus 出现异常的百分比更高.
作者:周翼;吴林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脑卒中诊断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应用西药及针灸治疗.治疗组30 例,在西药及针灸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熏药局部治疗.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肌力及疼痛评分,将两组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熏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肌力及疼痛评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药熏药局部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减轻社会负担.
作者:植昌嘉;黄大红;陈浦;蔡灵波;陈钦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40 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辨证分型给予内服中药、TDP 治疗器理疗、自我按摩综合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结论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纯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对照组仅行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后行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治疗效果,运用TCD 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及Vm 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d、Vm 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到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作者:冷思宏;严国强;秦烨;陈格云;夏循富;王国英;沈莉;张冬梅;曾瑛;蔡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 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方法 男性前尿道狭窄患者21 例,术前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呈细线样或串珠样,狭窄段长2 ~ 10 cm,平均(4.7±2.1)cm,狭窄段之后尿道明显扩张;行经直视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和术后均留置尿管3 个月的治疗.通过定期复查和电话询问随访预后.结果21 例术毕留置18F ~ 20F 尿管,术后5 例出现急性附睾炎,3 个月时拔除尿管.4 个月时复查: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充盈较好、无明显狭窄,后尿道无扩张;大尿流率16.6 ~ 23.5 mL/s,平均尿流率10.4 ~ 17.2 mL/s,平均(14.1±2.9)mL/s.12个月时大尿流率13.5 ~ 19.4 mL/s,平均尿流率9.1 ~ 13.2 mL/s.21例随访5 ~ 60 月,平均(37.2±20.3)月,均对排尿通畅状况满意.结论 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 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持久,无需尿道扩张,创伤小、并发症较少.
作者:潘东亮;刘鲁东;晋连超;杨冰;张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动态脑电分析系统的鼻祖要数英国牛津Oxford 公司于1978 年首家推出的四导24 h 磁带式动态脑电分析仪.随着集成电路、微处理控制技术和高容量存储媒介的高速发展,90 年代中期,英国牛津公司又率先推出全电脑化16 导24 ~ 72 h 动态脑电记录分析仪Medilog MR95 型,大大提高了癫痫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广泛运用于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监测和指导临床药物治疗.Medilog MR95 是一款非常经典的数字化脑电记录盒,至今仍在部分三甲医院和某些脑病专科医院服役.经过多年的使用,难免有些故障,但经过修复,品质仍然优良,仍能满足一般神经内科的临床需求.
作者:陈长松;张跃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端粒、端粒酶在维持生命遗传信息稳定、调控细胞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通过维持端粒的长度,使细胞永生化,为抗衰老提供了光明前景,同时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研究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监测中的作用及研发端粒酶抑制剂作为治疗肿瘤的创新药物已成为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朱军;丁建强;冯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伤致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总结9 例外伤性AD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治疗方式及效果.结果 9 例外伤性AD 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有其他伴随症状,CTA 的诊断符合率达100%.AD 的治疗主要包括积极控制血压、外科手术、支架植入术.结论及早诊断和积极恰当的治疗是提高AD 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薛淑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 年2 月~ 2011 年10 月来笔者所在科室门诊收治的牙周病患者80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2 周、4 周时分别检测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牙周状况指标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 周、4 周,两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均呈下降趋势,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牙周病可弥补西医的治疗缺陷,疗效显著.
作者:胡运苑;谢明峰;黎惠如;林汉武;吴詹强;廖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儿科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用药现状.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0 年2~10 月的门诊处方,回顾性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根据小儿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随访患者,调查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呼吸道系统、泌尿系统和肠道感染居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前3 位;抗生素使用率为97.80%,以头孢类、罗红霉素、青霉素等为主;使用抗生素≤ 3 d 的112 例,4~7 d 的233 例,≥ 7 d 的101 例;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96.59%,高于单一用药组(x2=26.679,P=0.000).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抗生素使用率过高,应该合理应用;联合用药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效果好.
作者:郭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对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6 月~ 2011 年5 月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全部患者均实施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和增进护患关系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