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桂林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主要与肝硬化、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等因素有关,约10% 左右的肝癌患者发病原因不明.近年研究表明Hp 感染可能在肝炎向肝硬化、肝癌发展过程中起桥梁或协同作用.本研究主要对Hp 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Hp 感染导致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Hp 感染肝组织的病因学意义等进行阐述.
作者:覃月秋;黄赞松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7 起护患纠纷、投诉的原因.结果 27 起护患纠纷、投诉的主要原因为护患沟通不足7 起(25.92%);服务态度不满5 起(18.52%);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强5 起(18.52%);候诊时间长3 起(11.11%);患者自身因素3 起(11.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2 起(7.41%);就诊环境及设施2 起(7.41%).结论 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护患沟通,是解决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鹏;曾维;郑凤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为降低护理员在护理过程中自身的损伤,保障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加强口腔科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对护理员岗前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总结口腔科几年来在感染控制和护理员培训方面的做法和心得,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护理员的现状.重点阐述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结果 通过素质教育和岗前培训,提高了口腔科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通过对护理员的素质教育和岗前培训,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普遍地提高医院口腔科护理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直肠后结肠拖出,侧侧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Duhamel 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对3 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实行Duhamel 术式.结果 3 例患儿一般情况可,恢复良好,术后排便通畅.结论 Duhamel 术式手术较简单,膀胱及生殖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排便佳,吻合口破裂的发生率较低,对婴幼儿手术相当安全.
作者:陈太福;魏春艳;石秀全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价值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65 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Ranson 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型胰腺炎(30 例)和重型胰腺炎(35 例),分别于入院时,第3 天及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浆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重型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均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 < 0.05) ;入院时、第3 天及第7 天,轻型胰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浆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重型胰腺炎患者(P < 0.05)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谷丙转氨酶和尿素氮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7,P < 0.05 和r=0.934,P < 0.05.两组患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血浆Hs-CRP 水平能够反应患者肝功能及肾功能损害有关.
作者:唐华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采用RAPD 技术对黑水缬草、缬草、毛节缬草及黄花败酱等4 种药用植物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并获得清晰可靠的DNA 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植物基因组DNA 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4 种供试材料基因组DNA,以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 结果4 种供试材料DNA 指纹图谱具有共同的位点,但又有各自的特征性位点.结论 RAPD 法能有效的将4种药用植物区分开.
作者:杜永强;李姗姗;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既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临床护理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科研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通过大量文献回顾,总结了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为我国培养新型的护理临床、教学和科研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江宁;陈惠珍;张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156 例门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遵医行为分组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常规心理护理组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低于针对性护理干预组(P < 0.01).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从性不良的相关因素,需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以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小华;徐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梅花针结合生姜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选择斑秃患者32 例,治疗采用梅花针叩击患处,3 d 治疗1 次,同时结合生姜片涂擦患处,6 次/d;10 d 为1 个疗程.结果 32 例斑秃患者中,痊愈23 例,显效4 例,有效2 例,无效3 例,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梅花针结合生姜治疗斑秃疗效显著持久,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双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关于中西医结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西药的中药化,使西药归于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但西医与中医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体系要相互结合,首先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是必需的,所以在中西医结合的探索道路上,找到一个科学的、总领全局的基本原则才是首要的.
作者:张东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126 例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等优点.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较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益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临床摄影的相关问题.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2 月~2010 年12 月进行口腔正畸患者892 例进行临床摄影,探讨口腔正畸临床摄影的基本方法和经验.结果 排齐牙列628 例,改善软组织面型172 例,牙周病移位牙再定位及咬重建26 例,牙合因素引起的TMD66 例.结论 口腔正畸临床摄影是正畸治疗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参考资料,正畸临床摄影工作者必须意识到摄影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中应结合医学摄影理论和具体实践进行摄影.
作者:叶之慧;王石;李俊福;陈岱韻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对本地区慢性便秘患者的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其以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地区的常住人口中年龄18~80 岁的3000 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经双人录入数据库,核对后,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的人群中患有慢性便秘的为186 例,占总调查人数的6.2%,其中男女比例为1:1.74.结论 在被调查人群中,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6.2%,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平时养着良好的饮食、排便习惯,注意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就诊意识,对于预防慢性便秘和缓解便秘症状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怀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金粉蕨素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影响.方法 21 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 组,分别给予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金粉蕨素,观察8 周,测定兔血浆中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并且观察三组实验动物的主动脉病理学形态改变.结果 对动脉粥样硬化兔给予金粉蕨素可以明显降低兔血浆中TG、TC、LDL-C 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且金粉蕨素可有效减小高脂饲料引起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 结论金粉蕨素具有较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给予金粉蕨素治疗8 周,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深入探讨金粉蕨素的作用机制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林江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对2002 年6 月~2007 年6 月笔者所在医院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1 例患者和同期行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1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所有患者系Ⅰ期和Ⅱ期病例.结果 在鼻内镜下治疗的11 例患者中,10 例一次性手术完全切除,1例15 个月复发再手术治愈.在鼻侧切开术下治疗的11 例患者中1 例恶变,6 例一次性手术完全切除,2 例术后发现残留,予以微波处理,2 例分别手术后6 个月和12 个月复发,均再手术治愈.所有病例均随访3 年,均未再复发.结论 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面部无瘢痕、患者康复快,术后换药方便等特点.
作者:周慕龙;梁和建;钱克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1 月~2010 年12 月郑州人民医院280 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创面加压包扎140 例,创面不加压包扎140 例.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加压包扎皮瓣坏死29 例,发生率为20.71%,创面不加压包扎皮瓣坏死15 例,发生率为10.71%.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不加压包扎是预防皮瓣坏死的一种方法.
作者:刘家霖;杨铁建;陆鹏;郑英斌;张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DHS 与PFNA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DHS 与PFNA 治疗的72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6~12 个月,两组患者均骨性愈合.PFNA 组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DHS组优良率78.1%(P <0.05) .PFNA组各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等均优于DHS组(P <0.05) .结论 PFNA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较少.
作者:崔水堂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不仅老年人口大量增加,患老年性疾病的人群也大量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寻找有效的抗衰老方法,增进老年人的健康值得深入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结合中国的现实,提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手段.结果 与中国老龄化一起发生的老年性疾病明显增加与老年人营养吸收过度相关,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饮食限制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该作用在人类也得到了证实.其机制与激活SIRT 1 去乙酰化酶/mTOR 信号通路等分子、提供抗氧化能力、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密切相关.结论 通过合理的饮食限制,可以明显预防老年性疾病,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
作者:陈冬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去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37 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采用去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恢复良好18 例,中残4 例,重残6 例,植物样生存3 例,死亡6 例.结论 去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元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牙周病指数6 ~ 7)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28 例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入选对象均接受腰椎密度、双侧股骨上端BMD、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测定,并与31 例同期就诊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牙周病指数4 ~ 5)和27 例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同龄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 重度牙周病组的腰椎L1~4 和左、右股骨Neck 的BMD 测定值均明显低于牙周病组和对照组,而血清BGP 和AKP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后两组(P 均< 0.05). 结论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存在着明确的身体各部位BMD 测定值下降,同时各项骨转换指标明确增加.
作者:张力;朱浩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