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2095-0616
  • 国内刊号:11-6006/R
  • 影响因子:1.08
  • 创刊:201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6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2011年14期文献
  • 残根残冠的保存治疗与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残根残冠经根管治疗与冠修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008~2010 年在门诊收治的274 颗残根残冠为研究对象,经根管治疗后行桩核冠修复,随访观察6 个月~3 年,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经6 个月~3 年随访,274 颗患牙中244 颗修复成功(89.1%),30 颗牙失败(10.9%),其中16 颗牙根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8 颗出现龈瘘,4 颗因牙周炎拔牙,2 颗核桩因继发龋脱落.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与冠修复后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春杰;郑家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力衰竭患者43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43 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3 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81.4%)和心肌缺血(53.5%),以呼吸困难(39.5%)及咳嗽、咳痰(25.6%)为主要首发症状.经积极治疗,总体好转率为83.7%. 结论认识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卓东;唐秀革;花冠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联合腹腔镜及胆道镜胆囊切开取石术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对68 例联合应用腹腔镜及胆道镜行胆囊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8 例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经过胆囊造影确定胆囊仍具有一定收缩功能,患者有强烈的保留胆囊的意愿,进行该术式.结果 68 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患者术后平均住院3~5 d.术后随访1~5 年,其中42 例(61.8%)患者完全治愈,3 例(4.4%)患者胆囊结石复发.52 例(76.5%)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联合应用腹腔镜及胆道镜行胆囊切开取石术治疗单纯性胆囊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平均住院时间短、安全及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何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去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去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37 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采用去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恢复良好18 例,中残4 例,重残6 例,植物样生存3 例,死亡6 例.结论 去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元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电图在血管性痴呆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血管性痴呆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 年1 月~2010 年6 月在笔者所在科室门诊及住院的82 例VD 患者进行EEG 检查并记录,分析EEG 与简易智能测定量表评分的关系.结果 82 例VD 患者中EEG 结果异常者75 例(91.5%),其中轻度异常者62 例(75.6%),中度异常者12 例(14.6%),EEG 表现为低幅慢α活动占优势,α节律频率变慢,指数减少,各极间有弥散的低幅θ波及额叶中央区较多的中、高幅δ波,部分表现有少量低幅β波;重度异常者8 例(9.8%),EEG 表现为低、中幅的θ活动占优势,各极间有较多的中、高幅δ波,有慢波呈阵发性发放.EEG 与MMSE 的关系显示,VD 患者MMSE 评分越低,其EEG 异常程度越重.结论 EEG 作为脑功能检测的重要手段,可直接反映VD 患者的脑细胞功能水平和受损程度,用以帮助判断痴呆的严重程度,以便于临床医生对VD 早期诊断,尽早预防.

    作者:郭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尿流动力学检查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异常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已确诊的23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记录相关参数和临床资料.结果 对比显示患者组残余尿量、初始尿意容量、膀胱容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 < 0.05),但大尿流率、大逼尿肌收缩压明显下降(P < 0.01).结论 尿流动力学检查是对DCP 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的手段,尽早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并且可以据此进行针对性治疗,对预防膀胱功能恶化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璧钗;林东;林哲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呼吸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降低病死率.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0~2010 年收治的呼吸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呼吸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累及器官为肺、心、脑、胃肠、肾、肝、血液等;器官功能障碍受累器官数目为2 个器官39 例,3 个器官18 例,4 个及4 个以上器官11 例;Ⅰ型呼吸衰竭4 例,Ⅱ型呼吸衰竭64 例;68 例中,死亡41 例,病死率60.29%,年龄越大、受累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早检查、早诊断、及时的综合治疗是抢救高危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

    作者:蒋桂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58 例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吉西他滨1000 mg/m2 静脉滴注,第1 天和第8 天;奥沙利铂针100 mg/m2,第2 天,21 d 为1个疗程,2 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病情做评估.结果 58 例患者中CR6 例(10.34%),PR 21 例(36.21%),SD 26 例(44.83%),PD 5 例(8.62%),总有效率为46.55%.缓解期为(4.6±3.4)个月,1 年生存率为62.07%(36/58).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联合治疗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反应.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好,副作用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黄汉生;杨兰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不加压包扎对预防皮瓣坏死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1 月~2010 年12 月郑州人民医院280 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创面加压包扎140 例,创面不加压包扎140 例.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加压包扎皮瓣坏死29 例,发生率为20.71%,创面不加压包扎皮瓣坏死15 例,发生率为10.71%.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不加压包扎是预防皮瓣坏死的一种方法.

    作者:刘家霖;杨铁建;陆鹏;郑英斌;张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β-HCG、孕酮联合检测在判断先兆流产预后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血β-HCG、孕酮联合检测在判断先兆流产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统计269 例患者的β-HCG、孕酮值与先兆流产预后的关系,归纳先兆流产与继续妊娠、流产、异位妊娠的β-HCG 值及孕酮值的区别.结果 本研究的59 例孕酮值低于5 ng/mL 以下的患者,有50 例流产,9 例宫外孕.结论 联合检测β-HCG 和孕酮可以更早、更准确地判断先兆流产的预后,优于单独检测血清β-HCG 或孕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家平;马云;王立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药物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冠心丹参滴丸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10 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冠心丹参滴丸及盐酸贝那普利片,并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满意.

    作者:王志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金属钛夹在大肠息肉内镜切除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金属钛夹应用于大肠息肉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8 例大肠息肉患者采用电凝电切、金属钛夹央闭创面的治疗,分别接受1~3 枚钛夹钳夹治疗,术中及术后观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78 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出现术中或术后出血及穿孔,共使用金属钛夹147 枚. 结论内镜下电切大肠息肉治疗,选择合适的病例配合熟练的操作,金属钛夹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作用,金属钛夹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王海涛;宋汉明;沈颖洲;黄锦;石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52例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从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 例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病例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老龄、侵入性操作、有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差等.结论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警惕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激素,从而减少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及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慢性便秘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 对本地区慢性便秘患者的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其以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地区的常住人口中年龄18~80 岁的3000 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经双人录入数据库,核对后,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的人群中患有慢性便秘的为186 例,占总调查人数的6.2%,其中男女比例为1:1.74.结论 在被调查人群中,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6.2%,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平时养着良好的饮食、排便习惯,注意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就诊意识,对于预防慢性便秘和缓解便秘症状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怀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贝那普利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65 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55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Ⅰ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Ⅱ组给予吡格列酮,Ⅲ组同时给予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治疗时间为12 周.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尿蛋白量、尿β2- 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UAER、Upr、β2-MG 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其他两组比较,Ⅲ组Scr、UAER、Upr、β2-MG 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此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吴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依达拉奉30 mg+ 生理盐水100 mL 中静滴,每日2 次,连用2 周,2 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2 周后评价依达拉奉疗效,治疗组治愈7 例,显著进步9 例,好转8 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治愈3例,显著进步7 例,好转6 例,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常规治疗,是消除自由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本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 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 例患者给予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22 例患者仅应用化疗,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 华蟾素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毒副反应减低,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亮亮;张良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西咪替丁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对红霉素引起的小儿消化道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 年3 月~2010 年7 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室94 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 例.两组患儿均静脉滴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红霉素静滴前应用西咪替丁.结果 治疗后47 例观察组患儿当中,有9 例存在消化道副反应,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率约为19.15%;47 例对照组患儿当中,有37 例存在消化道副反应,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率约为78.72%.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西咪替丁对于红霉素所引起的小儿消化道副反应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曾庆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92 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早晨顿服非洛地平缓释片2.5 mg,采用逐渐增量的方法,大剂量为10 mg/d,疗程4 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情况,观察用药前后血生化指标.结果 服药4 周后,血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92 例患者中显效64 例(69.57%),有效20 例(21.73%),总有效率达91.30%(84 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及电解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降血压药物.

    作者:叶子彬;伍俊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010年某院皮肤科门诊用药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门诊用药情况,为今后医院临床用药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门诊2010 年药品的使用数量、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皮肤科用药占用药总金额的31.4%,抗真菌药占用药总金额的15.3%.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门诊用药以皮肤科用药、抗真菌药为主,与综合性医院有别,反映出鲜明的皮肤科特征.

    作者:林光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34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患者用5% G-S 250 mL+ 丹参注射液20 mL,5% G-S 250 mL+ 黄芪注射液50 mL 静脉点滴,同时应用抗病毒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不用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观察两者治愈疗程是否有差别.结果 治疗组治愈的平均疗程为8 d,对照组为13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柏向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Hs-CRP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价值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价值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65 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Ranson 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型胰腺炎(30 例)和重型胰腺炎(35 例),分别于入院时,第3 天及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浆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重型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均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 < 0.05) ;入院时、第3 天及第7 天,轻型胰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浆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重型胰腺炎患者(P < 0.05)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谷丙转氨酶和尿素氮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7,P < 0.05 和r=0.934,P < 0.05.两组患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血浆Hs-CRP 水平能够反应患者肝功能及肾功能损害有关.

    作者:唐华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环孢素A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6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环孢素A 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6 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入院后口服环孢素A,剂量为2 ~ 4 mg/(kg·d),同时联合激素治疗,疗程3 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浆胆固醇、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结果 26 例患儿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4 例,占53.85%;部分缓解10 例,占38.46%;未缓解2 例,占7.69%. 结论环孢素A 联合激素能有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作者:虞萍;邱建民;陈日雄;李鉴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表达分析

    目的 分析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牙周病指数6 ~ 7)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28 例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入选对象均接受腰椎密度、双侧股骨上端BMD、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测定,并与31 例同期就诊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牙周病指数4 ~ 5)和27 例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同龄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 重度牙周病组的腰椎L1~4 和左、右股骨Neck 的BMD 测定值均明显低于牙周病组和对照组,而血清BGP 和AKP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后两组(P 均< 0.05). 结论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存在着明确的身体各部位BMD 测定值下降,同时各项骨转换指标明确增加.

    作者:张力;朱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后遗神经痛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 年1 月~2008 年2 月入院治疗的120 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60 例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60 例给予泛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止疱、结痂、止痛时间及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治疗组有效率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神经痛者有7 例(11.67%),而对照组有19 例(31.67%),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治疗组出现胃肠道不适2 例,头痛3 例,血压轻度升高1 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4 例,均未影响治疗.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昔洛韦较单用泛昔洛韦常规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明显,可以使皮疹消退快,缓解疼痛迅速,疗程缩短,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郭健;杨伯艳;李卫平;周桂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子痫前期围术期持续静脉滴注呋塞米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围手术期应用呋塞米静脉滴注的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治疗患者103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 例,对照组52 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治疗,观察组同时还给予呋塞米持续静滴.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尿量、肺水肿发生情况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24 h 尿量均明显增加(P <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观察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为3.9%,对照组为19.2%,两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71,P < 0.05) . 结论呋塞米持续静脉滴注能显著降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促进其尿量恢复,显著降低术后肺水肿发生率.

    作者:谭峰;李志英;杨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DHS 与PFNA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DHS 与PFNA 治疗的72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6~12 个月,两组患者均骨性愈合.PFNA 组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DHS组优良率78.1%(P <0.05) .PFNA组各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等均优于DHS组(P <0.05) .结论 PFNA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较少.

    作者:崔水堂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6 年3 月~2009 年9 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的60 例SSS 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50 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24 h的总心率、高心率、低心率和平均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律失常主要以显著窦性心动过慢、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停搏等为主.动态心电图的诞生提高了心电图的临床检测价值,在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能力上比普通心电图提高10 倍以上,故将它作为诊断SSS 的首选方法.

    作者:由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分析

    目的 评价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220例受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200 mL/d.对照组静滴200 mL 生理盐水,共7 d.观察血浆谷氨酰胺浓度、肠黏膜损伤程度、血浆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谷氨酰胺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肠黏膜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 ;血浆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经静脉输入后能显著提高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明显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损伤程度,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机体氮的丢失,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贵红;王晓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呼出气冷凝液pH值的变化

    目的 探讨AECOPD 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pH 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5年7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AECOPD 患者115 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0 例.比较AECOPD 治疗前后EBC pH 的变化及与健康对照组EBC pH 比较,探讨AECOPD 治疗前EBC pH 与肺功能(FEV1、FEV1/FVC、FEV1% 预计值)的相关性. 结果 AECOPD 组治疗前后比较,pH 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pH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但AECOPD 的EBC 中pH 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性(P > 0.05) . 结论AECOPD 患者EBC pH 显著降低,气道酸化明显,EBC 中pH 可作为监测气道酸碱度和COPD 急性发作的有效指标之一,但不能反映肺功能和病情严重情况.

    作者:余益民;沈观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护理的152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资料回顾分析,并选择同期未采取护理干预的12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依从性、知晓率和满意度比较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 0.01). 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剑;李建华;廖小丽;邓怀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生血宁片治疗甲亢患者使用他巴唑后白细胞减少

    目的 观察生血宁片对甲亢患者使用他巴唑治疗后白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用他巴唑治疗后白细胞减少了的90 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 例,给予生血宁片治疗;对照组45 例,给予维生素B4 和鲨肝醇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值、血小板值差异. 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 周和4 周后白细胞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组的血小板值在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4 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生血宁片能有效治疗甲亢患者用药后白细胞减少,其机理与其刺激造血细胞增值,动员释放粒细胞,抗氧化保护骨髓细胞,调节免疫功能有关,从而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作者:谢海鹰;郑承红;徐洁;高明松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与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96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 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6 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的手术护理配合资料.结果 56 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术前精心充分准备,术中与医生协调默契有序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翠平;刘敬钗;陈玲玲;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护理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2 例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心理护理,饮食进行科学的指导,增加药物护理,加强患者自身锻炼,观察患者肢血运行情况,对出院的患者进行指导.结果 术后22 例患者均反映四肢的不适感有所缓解,均恢复正常,1 例患者术后1 个月出现症状反复现象,2 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术后3 个月再次出现怕冷、麻木. 结论精心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毛鸿欣;潘志华;罗爱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42 例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38 例患者好转出院,2 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 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肺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预防和及时治疗低钠血症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占校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9~2010 年收治31 例患儿,其中1~5 岁25 例,6~7岁6 例.观察皮肤红斑触痛,眼及口周裂纹,红斑蔓延全身,发生松弛型大疱、皮肤剥脱、尼氏征阳性伴有发热,给予足量抗生素、激素及对症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31 例住院患儿经过7~14 d 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主要诊断准确,及时治疗有效护理是预防感染是关键措施.

    作者:初美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目的 分析进行干预及健康教育的效果,总结干预及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两个社区,一个开展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以这个社区的糖尿病患者为实践组;以另一个社区为对照组.一年后进行效果评定及方法总结. 结果实践组在病情控制及新增患者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有效防控并发症的发生或恶化.

    作者:陈妙珊;李春红;黄惠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内镜急诊处理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 年2 月~2011 年3 月应用内镜急诊止血的102 例患者进行抢救护理,经入院后的常规护理,及时的心理护理,不断观察患者情况,术中急性抢救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大部份患者抢救成功,死亡1 例.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止血治疗和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风险,达到救治的目的 .

    作者:周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与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以降低其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方法 笔者所在科室对60 岁以上338 例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行手术加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结果 对LDVT 进行护理预防干预后,只有2 例发生LDVT.发生率为0.6%,明显低于未予干预患者的发生率.结论 老年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预防为重点,预防是根本有效的措施.

    作者:朱爱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行褥疮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行褥疮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通过对患者术前评估及护理、术后的专科护理进行评价.结果 17 例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术后均全部痊愈,康复出院.结论 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通过对创面管理、营养支持、卧位管理、大小便管理及心理护理、肢体功能训练等护理可以明显缩短病程、促进褥疮的修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配合后续治疗.

    作者:罗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措施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2 例,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效果较好,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给予乳腺癌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及社会和家庭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早日走出心理阴影,重建生活信心,确保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火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0 年1 月~2011 年1 月,笔者所在科室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0 例患者中治愈18 例,占90%;好转1 例,占5%;无效1 例,占5%.结论 该手术方式易操作,创伤小,不影响面部美观,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作者:赵文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穿刺抽吸治疗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下剥脱伤的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穿刺抽吸治疗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的方法.方法 间隔穿刺抽吸,消毒加压包扎,局部应用抗生素,缩小并创面植皮.结果 1 例患者局部坏死仅100 cm2 植皮愈合,其余3 例患者无坏死,痊愈.结论 穿刺抽吸治疗对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特别是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是简易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休克抢救和皮瓣成活.

    作者:乔兵;尹启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医用窥镜灌注泵在输尿管镜碎石手术中防止气体进入输尿管腔的方法

    输尿管镜碎石手术时确保术中内腔镜视野清晰,对于结石顺利取出、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在使用医用窥镜灌注泵过程中如有气体进入输尿管腔,可引起术中视野不清晰,在此情况下继续操作,容易发生输尿管损伤,以致碎石取石失败.因此,在使用医用窥镜灌注泵时要防止气体进入输尿管腔,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顺利取出结石.

    作者:冯佳;曹娜;钱立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4例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 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34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肠功能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腹腔镜下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德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微创手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148例

    目的 总结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2000 年1 月~2010 年12 月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70 例,随机选取148 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微创剥脱为主进行治疗;另122 例行传统的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等.结果 两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在复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患者平均切口长度/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理想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黄双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5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 年4 月~2011 年1 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应用充填式疝补片治疗成人155 例腹股沟疝患者.结果 155 例患者中,随访6 个月~3 年,无明显疼痛,无切口感染,无睾丸萎缩,无阴囊血肿,无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合理,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很低,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式,特别是对于巨大疝及复发疝更有优势.

    作者:何川;陈磊;蔡波;吴国猛;李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的和而不同

    关于中西医结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西药的中药化,使西药归于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但西医与中医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体系要相互结合,首先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是必需的,所以在中西医结合的探索道路上,找到一个科学的、总领全局的基本原则才是首要的.

    作者:张东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子宫平滑肌瘤2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诊断与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有明显症状就诊患者156 例,占55.32%;因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未就医,在妇科普查和B 超检查发现患者101 例,占35.82%;其他原因手术发现25 例占8.87%,伴有子宫肌瘤变性患者47 例,占16.67%.结论 定期妇科病普查可早期发现子宫肌瘤、早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应个体化.

    作者:唐桂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口腔正畸临床摄影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临床摄影的相关问题.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2 月~2010 年12 月进行口腔正畸患者892 例进行临床摄影,探讨口腔正畸临床摄影的基本方法和经验.结果 排齐牙列628 例,改善软组织面型172 例,牙周病移位牙再定位及咬重建26 例,牙合因素引起的TMD66 例.结论 口腔正畸临床摄影是正畸治疗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参考资料,正畸临床摄影工作者必须意识到摄影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中应结合医学摄影理论和具体实践进行摄影.

    作者:叶之慧;王石;李俊福;陈岱韻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对2002 年6 月~2007 年6 月笔者所在医院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1 例患者和同期行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1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所有患者系Ⅰ期和Ⅱ期病例.结果 在鼻内镜下治疗的11 例患者中,10 例一次性手术完全切除,1例15 个月复发再手术治愈.在鼻侧切开术下治疗的11 例患者中1 例恶变,6 例一次性手术完全切除,2 例术后发现残留,予以微波处理,2 例分别手术后6 个月和12 个月复发,均再手术治愈.所有病例均随访3 年,均未再复发.结论 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面部无瘢痕、患者康复快,术后换药方便等特点.

    作者:周慕龙;梁和建;钱克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两种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愈率及输卵管复通情况,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两种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输卵管复通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组别患者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好.

    作者:方晏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孕12~18 周时,采用宫颈环扎术,术前术后给予防感染及防宫缩安胎处理.结果 52 例行宫颈环扎术的孕妇,妊娠达37~38 周者9 例,占17.3%;38~40 周者38 例,占73%;大于40 周者5 例9.7%.均获得活婴.结论 宫颈环扎术能够有效防治宫颈机能不全导致的习惯性流产.

    作者:李紫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直肠后结肠拖出,侧侧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Duhamel 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对3 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实行Duhamel 术式.结果 3 例患儿一般情况可,恢复良好,术后排便通畅.结论 Duhamel 术式手术较简单,膀胱及生殖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排便佳,吻合口破裂的发生率较低,对婴幼儿手术相当安全.

    作者:陈太福;魏春艳;石秀全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 例,在CT 引导下穿刺至椎间盘间隙靶点,采用射频治疗仪将温度由50℃逐渐升高至95℃,对靶点加热6 个周期,每周期60 s.结果 该组患者疗效满意,优良率达90% 以上.结论 射频热凝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安全、创新的微创技术.

    作者:肖合铭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刺激性干咳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刺激性干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刺激性干咳的23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20 例,对照组110 例,两组均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对观察组用2% 的利多卡因5 mL 加生理盐水20 mL 雾化吸入,每日1 次,连用3 d;对照组用美沙芬15 mg 口服,每日3 次,连用3 d.结果 230 例患者中,观察组3 d 止咳80 例,症状减轻22 例,无效18 例;对照组3 d 止咳35 例,症状减轻50 例,无效25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刺激性干咳效果显著.

    作者:刘开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具体应用,总结腹腔镜今后在妇科手术中的发展.方法 根据目前有关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的相关论著及某医院近3 年来在腹腔镜下完成的黄体破裂、输卵管卵巢脓肿、异位妊娠等共80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此得出有关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与发展的相关结论.结果 80 位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了手术,并且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在妇科急腹症中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方法 134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7 例,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胶体次枸橼酸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应用雷尼替丁、胶体次枸橼酸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4 周后观察疗效,同时随访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奥美拉唑等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雷尼替丁等四联疗法,复发率低于雷尼替丁等四联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斌华;杨德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26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126 例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等优点.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较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益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根管治疗期间急性肿痛问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根管治疗期间出现急性疼痛、肿胀等情况的原因.方法 对320 例临床患者417 颗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32 颗牙(7.7%)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结论 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的因素有免疫反应、渗出压力等,确切原因尚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亮;李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部队急进高原驻训卫勤保障工作的特点和相应对策

    目的 探讨部队急进高原驻训卫勤保障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高效优质的保障部队未来大规模、长时间高原驻训任务提供依据.方法 把握整体,完善各项组织工作是基础;认真仔细,做好多种准备工作是条件;分清阶段,落实具体卫勤保障工作是手段.结果 确保全体官兵在急进高原驻训途中及高原驻训期间的身心健康,2 个月的驻训期间内无一例非战斗减员,高效优质的完成驻训任务.结论 组织得当、准备充分、保障有力的卫勤保障工作对于部队顺利完成未来大规模、长时间的高原驻训任务必不可少.

    作者:梁海君;陈玉顺;汤忠国;王熠;赵敬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承德县2009~2010年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医疗干预成效

    目的 通过对受暴妇女的医疗干预,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医疗干预模式,为研究中国医疗系统干预家庭暴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0 年承德县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和婚检科欲婚女青年进行家暴筛查,提供医疗服务和社会心理支持与咨询及转介,并将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承德县2 年来共筛查3 249 名妇女,其中受暴妇女126 名,受暴妇女发生率为3.88%,所有受暴妇女全部给予医疗干预,其中24 名受暴妇女被转介到其他机构进行救助.结论 医务人员对反家暴观点有很大的转变;提高了广大妇女和受暴妇女的维权意识;提高了医务人员识别家暴的能力和技巧;促进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

    作者:王艳丽;王辉;李建民;霍玉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某院患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检测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0 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的34 252 份血液标本,说明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感染知识和职业防护的培训是预防职业感染和暴露的关键.

    作者:武志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廊坊市中小学生常见病分析

    目的 了解廊坊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为开展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廊坊市随机抽取中学3 所、小学2 所共4 330 名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测评.结果 2003~2007 年廊坊市学生视力低下、龋齿(恒牙)、营养不良、肥胖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2.09%、6.37%、10.69%、12.77%.视力低下、龋齿(恒牙)、肥胖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营养不良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7.34%~0.53%);小学生和中学生均为视力低下检出率高,分别为17.63% 和66.92%.结论 廊坊市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不容乐观,无论小学生还是中学生视力低下应是今后防治工作重点.

    作者:刘俊梅;朱慧芳;董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011年竹山县城关境内四所中小学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竹山县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用ELISA 法对城关境内四所中小学生共9698 例进行两对半检测,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SAg 阳性为842 例(8.7%),抗HBs(+)4564 例(47.1%),5 项标志物均阴性为4292 例(44.3%).842 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标记物为5 种模式,1 组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298 例(35.4%);2 组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287 例(34.1%);3组小二阳[HBsAg(+)、抗HBc(+)]157 例(18.6%);4 组HBsAg(+)67 例(7.9%);5 组抗HBc(+)33 例(3.9%),两对半大、小三阳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模式.结论 竹山县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率偏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偏低.应加大宣传乙肝疫苗接种力度,防止乙肝病毒进一步传播.

    作者:任艳梅;朱名树;陈厚齐;曾宪宏;苏金伟;杨晓燕;明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干预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156 例门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遵医行为分组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常规心理护理组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低于针对性护理干预组(P < 0.01).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从性不良的相关因素,需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以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小华;徐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现状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既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临床护理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科研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通过大量文献回顾,总结了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为我国培养新型的护理临床、教学和科研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江宁;陈惠珍;张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饮食限制抗衰老与实现健康老龄化

    目的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不仅老年人口大量增加,患老年性疾病的人群也大量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寻找有效的抗衰老方法,增进老年人的健康值得深入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结合中国的现实,提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手段.结果 与中国老龄化一起发生的老年性疾病明显增加与老年人营养吸收过度相关,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饮食限制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该作用在人类也得到了证实.其机制与激活SIRT 1 去乙酰化酶/mTOR 信号通路等分子、提供抗氧化能力、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密切相关.结论 通过合理的饮食限制,可以明显预防老年性疾病,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

    作者:陈冬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本研究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高尿酸血症、吸烟、饮酒及肥胖等危险因素的关系,并就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韩英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对冠心病发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von Willebrand 因子又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通过特异的血小板膜受体(糖蛋白Ιb-IX 复合物)介导血小板与内皮下层的黏附,是一个反应内皮损伤的标志物,其增高有利于血小板的黏附.vWF 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可靠指标之一.本研究通过对vWF 生物学特点、生理功能、作用机理及对冠心病发生影响的相关论文的研究整理,为临床探讨冠心病影响因素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袁先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主要与肝硬化、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等因素有关,约10% 左右的肝癌患者发病原因不明.近年研究表明Hp 感染可能在肝炎向肝硬化、肝癌发展过程中起桥梁或协同作用.本研究主要对Hp 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Hp 感染导致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Hp 感染肝组织的病因学意义等进行阐述.

    作者:覃月秋;黄赞松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玉竹与黄精的辨别使用

    药材流通市场中鱼龙混杂,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者有之,以假乱真者有之.在各级医疗机构内,如何辨别使用道地药材,成为从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作者:胡光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真武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西医结合真武汤加味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8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0 例行常规西医治疗, 实验组患者40 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真武汤加味治疗, 治疗后随访1~3 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真武汤加味治疗可对糖尿病肾病产生较好效果,但应注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及相应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作者:郑镇雄;郑元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梅花针结合生姜综合疗法治疗斑秃32例分析

    目的 探讨梅花针结合生姜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选择斑秃患者32 例,治疗采用梅花针叩击患处,3 d 治疗1 次,同时结合生姜片涂擦患处,6 次/d;10 d 为1 个疗程.结果 32 例斑秃患者中,痊愈23 例,显效4 例,有效2 例,无效3 例,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梅花针结合生姜治疗斑秃疗效显著持久,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双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强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强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强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 例,并设立对照组30 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显效12 例,有效14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临床显效9 例,有效13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强督汤能有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症状,明显降低其血沉水平,疗效稍优于非甾体抗炎药,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杨科朋;张攀科;丁晓明;张国胜;申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分型和指导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水平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用超声诊断仪检查78 例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住院患者,出院时追踪复查或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检出率为92.3%,其中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为94.4%;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为93.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符合率为73.3%;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为77.8%,部分单纯性阑尾炎和阑尾脓肿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并分型和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邹格枫;许毓瑜;肖丁云;曾秋琼;李惠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与CT表现

    目的 探讨CT 与X 线检查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 2009 年12月收治的肋骨肿瘤或肋骨肿瘤样病变患者50 例,行CT 与X 线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单纯行X 线的50 例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良性病变32 例,其中12 例为骨岛,9 例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例,骨感染病变4 例.恶性病变18 例,其中骨巨细胞瘤4 例,骨髓瘤4 例,转移瘤10 例.确诊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良性的肋骨肿瘤境界清晰,病灶有明显周围硬化,无软组织肿瘤和骨膜反应.恶性肋骨病骨皮质大多破坏中断,有软组织肿瘤和骨膜反应,病变以破坏为主,呈较轻的膨胀反应.临床应把X 线和CT 的检测应用于肋骨肿瘤和肋骨肿瘤样变的诊断中,依据临床特点,针对良恶性病变的共性和差异,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确诊率.

    作者:彭月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频彩超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 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声像图均表现为腹壁切口处皮下不均质的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周边回声增强,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术前诊断与超声检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44,P < 0.01). 结论高频彩超能发现早期病变以及明确病变范围,有助于临床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临床提供依据,指导临床手术.

    作者:郭旭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99mTc-MIBI-SPECT与18F-FDG-PET对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比较

    目的 探讨99mTc-MIBI-SPECT 与18F-FDG-PET 在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比较.方法 CT 诊断为肺结节占位性病变的66 例患者,利用GE 公司的Millenium Vg 设备,通过99mTc 标记的MIBI 作SPECT 显像,2 d 后作18F-PET 正电子成像,术后作病理切片定性与两种检查结果的比较.结果 ≤ 2 cm 的肺结节性病变患者中,PET 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SPECT 高,> 2 cm 的肺结节性病变中SPECT 显像和 18F-PET 正电子成像两者在准确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 2 cm的肺结节性病变可优先考虑SPECT 检查而不必作昂贵的PET 检查.

    作者:罗迎春;邹德环;朱旭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金粉蕨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金粉蕨素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影响.方法 21 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 组,分别给予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金粉蕨素,观察8 周,测定兔血浆中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并且观察三组实验动物的主动脉病理学形态改变.结果 对动脉粥样硬化兔给予金粉蕨素可以明显降低兔血浆中TG、TC、LDL-C 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且金粉蕨素可有效减小高脂饲料引起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 结论金粉蕨素具有较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给予金粉蕨素治疗8 周,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深入探讨金粉蕨素的作用机制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林江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白花丹提取物对CCl4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花丹提取物与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白花丹组、复方丹参滴丸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均用四氯化碳油剂皮下注射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第8 周处死动物,以测定血清谷丙氨酸转换酶、谷草氨基酸转换酶活性、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总胆红素的含量作为指标观察白花丹提取物和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肝脏损害和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结果检测表明白花丹提取物和复方丹参滴丸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中ALT、AST、TBIL、HA、LN、CIV、PC Ⅲ的含量,与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 .白花丹组与复方丹参滴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 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和白花丹提取物都有减轻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增强实验性大鼠抵抗CCl4 致慢性肝损伤能力和抗肝纤维化能力,其中白花丹提取物的作用更显著.

    作者:刘雪梅;赵铁建;韦燕飞;黄振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病案学导式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病案学导式教学法在微生物学各论部分的教学效果.方法 对2009 级护理6 班50 名学生采用病案学导式教学法,2009 级专科护理7 班48 人采取讲授法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通过阶段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比较两个班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阶段考试总成绩、主观题成绩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问卷调查反映较好.结论 病案学导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吕茂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红景天胶囊中总黄酮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红景天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法.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508 nm 波长处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芦丁在8.0 ~ 48.0 mg/L 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3% (n=6,RSD=1.13%),3 批复方红景天胶囊样品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0%、1.08%、1.1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可靠,可用于测定复方红景天胶囊中总黄酮含量.

    作者:史国举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制剂的研制

    目的 研制以盐酸洛美沙星为主药的滴耳液.方法 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使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含量,进行药效、毒性试验.结果 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结论 该滴耳液处方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高洪燕;张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RAPD法构建黑水缬草基因组DNA指纹图谱

    目的 采用RAPD 技术对黑水缬草、缬草、毛节缬草及黄花败酱等4 种药用植物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并获得清晰可靠的DNA 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植物基因组DNA 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4 种供试材料基因组DNA,以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 结果4 种供试材料DNA 指纹图谱具有共同的位点,但又有各自的特征性位点.结论 RAPD 法能有效的将4种药用植物区分开.

    作者:杜永强;李姗姗;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黄连润肌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黄连润肌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用十四烷酸异丙酯溶解软膏,加缓冲液,用萃取法取下层水溶液作为供试液,采用5 种阳性菌进行回收率试验,控制菌用常规法进行方法验证.结果 试验组及稀释剂对照组的5 种试验菌回收率均>70%.控制菌阳性菌生长良好. 结论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及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均可采用常规法.

    作者:游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两种血清学方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抗体测定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在肺炎支原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A 法和IFA 法分别对236 例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疑似MP 感染的初诊患者进行血清抗-MP 抗体的测定.结果 236 例患儿中,用PA 法检测阳性94 例(阳性率39.8%),IFA 法测定阳性125 例(阳性率53.0%),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P < 0.05).结论 PA 法和IFA 法均对MP 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MP 感染确诊率.

    作者:杨小华;谢福琴;吕海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藏医药研发是我一生钟爱的事业——防青岛省藏医药研究院院长多杰

    43岁的多杰,典型的藏族汉子,充满潇洒、硬朗的阳刚之气.窗外一缕阳光,照在他刚毅的脸上.谈到对藏医药的研发,他那双深邃的目光立刻变得更加有神,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是国内唯一集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藏医临床研究、藏药新药研发、信息网络开发和重大项目攻关为一体的综合型藏医药科研机构,可以说是国内好的一个藏医药研究院.

    作者:林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Y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可以看出Y 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管理理念与人才结构不相适应,医院管理效率较低,医院人才流失较多.为此提出几点建议:全面了解Y 医院人力资源现况;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建立合理的招聘制度.

    作者:董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当前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图表、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的档案,记载着医院的发展史,是医院的无形资产、宝贵财富.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基层医院,在管理较为薄弱的情况下,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但从目前基层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领导干部不够重视、档案人员素质偏低、档案设施不够完善等.因此,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基层医院在档案管理中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作者:肖荣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口腔科感染控制与护理员培训的探讨

    目的 为降低护理员在护理过程中自身的损伤,保障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加强口腔科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对护理员岗前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总结口腔科几年来在感染控制和护理员培训方面的做法和心得,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护理员的现状.重点阐述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结果 通过素质教育和岗前培训,提高了口腔科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通过对护理员的素质教育和岗前培训,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普遍地提高医院口腔科护理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胃腺癌1例

    膜性肾病是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常见的肾病综合征类型,从病因上可分为特发性MN、家族性MN、继发性MN三大类.其中继发性MN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药物或毒物、肿瘤等有关.笔者报道1 例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患者,常规治疗无效后,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窦部黏膜下高分化腺癌.经手术治疗后尿蛋白转阴,血白蛋白恢复正常,从而证实膜性病变继发于胃癌.因此,对于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MN 成人患者,必须要进一步探索其病因,注意排除继发性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存在的可能,而不应贸然诊断为特发性MN.

    作者:王仁忠;李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通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方法 60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40 例,女20 例,年龄2~12 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 组)、雷米芬太尼组(RF 组)两组,每组30 例.两组均用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诱导麻醉,SF 组诱导用舒芬太尼1μg/kg,继之泵入舒芬太尼2~3μg/(kg·h);RF 组诱导用雷米芬太尼2μg/kg,继之泵入雷米芬太尼0.1~1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吸入七氟醚,间断静推维库溴铵.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与T0 比较,两组患者T4、T5 HR 明显增快(P < 0.05),T1、T3、T4 MAP 下降(P < 0.05);苏醒情况:SF 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较RF组长(P < 0.01),RF 组躁动发生率较SF 组高(P < 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尼静吸复合麻醉均能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提供安全、快捷的快通道麻醉.

    作者:孙家良;王晓玲;孙宗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位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肩锁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位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在肩锁关节损伤钩钢板内固定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45 例住院择期行钩钢板内固定术的肩锁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B 两组,A 组20 例,对患者行单纯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 组25 例,对患者行高位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 通过VAS 评分,A 组切皮、缝皮的评分明显高于内剥离骨膜、复位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 组在各项观察指标中评分均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切皮、缝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高位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锁关节损伤钩钢板内固定术麻醉,阻滞效果完全,值得推广.

    作者:张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术前干预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于输卵管结扎手术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术前干预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于输卵管结扎手术镇痛的效果.方法 2010 年3 月~2010 年9 月,来大埔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自愿选择输卵管结扎手术的患者中抽取200 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00 例.观察组在施行输卵管结扎手术时采用术前干预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镇痛,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结果 术前干预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于输卵管结扎手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输卵管结扎手术镇痛的效果总体分布不同,即两组输卵管结扎手术镇痛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腹壁切口松弛度、子宫及提管紧张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应用术前干预联合利多卡因注入盆腔局部麻醉用于输卵管结扎手术的镇痛操作简单,安全性好,价格便宜,无需麻醉医师及心电监护,值得基层计划生育技术部门及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邓光尧;汪欢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PDCA循环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护理不良事件,采用PDCA 循环法进行科学的管理,有效保障患者安全.PDCA 循环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是英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缩写.将PDCA 循环运用到护理不良事件管理.通过运用PDCA 循环法使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规范.

    作者:黄琴;左学平;陈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

    阐述当前制约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发展的因素,并分析如何加强该项工作.

    作者:吴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7 起护患纠纷、投诉的原因.结果 27 起护患纠纷、投诉的主要原因为护患沟通不足7 起(25.92%);服务态度不满5 起(18.52%);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强5 起(18.52%);候诊时间长3 起(11.11%);患者自身因素3 起(11.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2 起(7.41%);就诊环境及设施2 起(7.41%).结论 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护患沟通,是解决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鹏;曾维;郑凤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主体之一,在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阐述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工作.

    作者:王影;曹霞;李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药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药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归纳总结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药房工作多年来发现的药患矛盾,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 药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够端正、观念陈旧、药师与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沟通、患者不合理的要求是药患矛盾产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转变药师观念、加强药房管理提高药师专业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药师与医务人员和患者间加强沟通是防范药患矛盾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HPLC法测定小儿泻痢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小儿泻痢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HPLC 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1% 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HPLC 法能准确测定芍药苷含量,芍药苷进样量在0.1632~0.8160 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 为0.57%(n=6).结论 建立的HPLC 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泻痢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英镨;莫武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和展望

    放射肿瘤医学是由放射肿瘤诊断和放射肿瘤治疗两个实体组成.放射诊断设备从普通的X 线诊断机过渡到现今的CT、DSA、MRI 和PET 等影像技术,改变了医学影像的思维模式,为数字化医院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60CO 治疗机、直线加速器、后装机、伽玛刀和体层放疗仪等设备的不断完善,为恶性肿瘤提供了佳的治疗手段,两者的结合是发展现代肿瘤医学强有力的支柱.

    作者:俞受程;王连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无痛肠镜检查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

    目的 观察无痛肠镜检查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并记录562 例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用药前后心率、血氧饱合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无痛肠镜检查时存在心率、心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现象,并且静脉穿刺点疼痛、术中呃逆、头晕、腹胀、腹痛等,予相应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无痛肠镜存在多种不良反应,但在专业麻醉师、肠镜检查医师的配合、处理下,不会发展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作者:张野;王福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