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彩超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郭旭霞

关键词:高频彩超, 诊断,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 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声像图均表现为腹壁切口处皮下不均质的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周边回声增强,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术前诊断与超声检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44,P < 0.01). 结论高频彩超能发现早期病变以及明确病变范围,有助于临床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临床提供依据,指导临床手术.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RAPD法构建黑水缬草基因组DNA指纹图谱

    目的 采用RAPD 技术对黑水缬草、缬草、毛节缬草及黄花败酱等4 种药用植物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并获得清晰可靠的DNA 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植物基因组DNA 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4 种供试材料基因组DNA,以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 结果4 种供试材料DNA 指纹图谱具有共同的位点,但又有各自的特征性位点.结论 RAPD 法能有效的将4种药用植物区分开.

    作者:杜永强;李姗姗;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直肠后结肠拖出,侧侧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Duhamel 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对3 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实行Duhamel 术式.结果 3 例患儿一般情况可,恢复良好,术后排便通畅.结论 Duhamel 术式手术较简单,膀胱及生殖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排便佳,吻合口破裂的发生率较低,对婴幼儿手术相当安全.

    作者:陈太福;魏春艳;石秀全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表达分析

    目的 分析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牙周病指数6 ~ 7)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28 例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入选对象均接受腰椎密度、双侧股骨上端BMD、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测定,并与31 例同期就诊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牙周病指数4 ~ 5)和27 例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同龄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 重度牙周病组的腰椎L1~4 和左、右股骨Neck 的BMD 测定值均明显低于牙周病组和对照组,而血清BGP 和AKP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后两组(P 均< 0.05). 结论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存在着明确的身体各部位BMD 测定值下降,同时各项骨转换指标明确增加.

    作者:张力;朱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两种血清学方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抗体测定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在肺炎支原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A 法和IFA 法分别对236 例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疑似MP 感染的初诊患者进行血清抗-MP 抗体的测定.结果 236 例患儿中,用PA 法检测阳性94 例(阳性率39.8%),IFA 法测定阳性125 例(阳性率53.0%),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P < 0.05).结论 PA 法和IFA 法均对MP 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MP 感染确诊率.

    作者:杨小华;谢福琴;吕海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去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去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37 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采用去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恢复良好18 例,中残4 例,重残6 例,植物样生存3 例,死亡6 例.结论 去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元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真武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西医结合真武汤加味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8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0 例行常规西医治疗, 实验组患者40 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真武汤加味治疗, 治疗后随访1~3 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真武汤加味治疗可对糖尿病肾病产生较好效果,但应注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及相应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作者:郑镇雄;郑元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和展望

    放射肿瘤医学是由放射肿瘤诊断和放射肿瘤治疗两个实体组成.放射诊断设备从普通的X 线诊断机过渡到现今的CT、DSA、MRI 和PET 等影像技术,改变了医学影像的思维模式,为数字化医院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60CO 治疗机、直线加速器、后装机、伽玛刀和体层放疗仪等设备的不断完善,为恶性肿瘤提供了佳的治疗手段,两者的结合是发展现代肿瘤医学强有力的支柱.

    作者:俞受程;王连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部队急进高原驻训卫勤保障工作的特点和相应对策

    目的 探讨部队急进高原驻训卫勤保障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高效优质的保障部队未来大规模、长时间高原驻训任务提供依据.方法 把握整体,完善各项组织工作是基础;认真仔细,做好多种准备工作是条件;分清阶段,落实具体卫勤保障工作是手段.结果 确保全体官兵在急进高原驻训途中及高原驻训期间的身心健康,2 个月的驻训期间内无一例非战斗减员,高效优质的完成驻训任务.结论 组织得当、准备充分、保障有力的卫勤保障工作对于部队顺利完成未来大规模、长时间的高原驻训任务必不可少.

    作者:梁海君;陈玉顺;汤忠国;王熠;赵敬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58 例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吉西他滨1000 mg/m2 静脉滴注,第1 天和第8 天;奥沙利铂针100 mg/m2,第2 天,21 d 为1个疗程,2 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病情做评估.结果 58 例患者中CR6 例(10.34%),PR 21 例(36.21%),SD 26 例(44.83%),PD 5 例(8.62%),总有效率为46.55%.缓解期为(4.6±3.4)个月,1 年生存率为62.07%(36/58).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联合治疗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反应.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好,副作用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黄汉生;杨兰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Hs-CRP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价值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价值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65 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Ranson 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型胰腺炎(30 例)和重型胰腺炎(35 例),分别于入院时,第3 天及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浆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重型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均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 < 0.05) ;入院时、第3 天及第7 天,轻型胰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浆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重型胰腺炎患者(P < 0.05)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谷丙转氨酶和尿素氮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7,P < 0.05 和r=0.934,P < 0.05.两组患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血浆Hs-CRP 水平能够反应患者肝功能及肾功能损害有关.

    作者:唐华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7 起护患纠纷、投诉的原因.结果 27 起护患纠纷、投诉的主要原因为护患沟通不足7 起(25.92%);服务态度不满5 起(18.52%);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强5 起(18.52%);候诊时间长3 起(11.11%);患者自身因素3 起(11.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2 起(7.41%);就诊环境及设施2 起(7.41%).结论 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护患沟通,是解决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鹏;曾维;郑凤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 例,在CT 引导下穿刺至椎间盘间隙靶点,采用射频治疗仪将温度由50℃逐渐升高至95℃,对靶点加热6 个周期,每周期60 s.结果 该组患者疗效满意,优良率达90% 以上.结论 射频热凝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安全、创新的微创技术.

    作者:肖合铭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52例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从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 例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病例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老龄、侵入性操作、有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差等.结论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警惕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激素,从而减少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及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具体应用,总结腹腔镜今后在妇科手术中的发展.方法 根据目前有关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的相关论著及某医院近3 年来在腹腔镜下完成的黄体破裂、输卵管卵巢脓肿、异位妊娠等共80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此得出有关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与发展的相关结论.结果 80 位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了手术,并且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在妇科急腹症中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玉竹与黄精的辨别使用

    药材流通市场中鱼龙混杂,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者有之,以假乱真者有之.在各级医疗机构内,如何辨别使用道地药材,成为从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作者:胡光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后遗神经痛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 年1 月~2008 年2 月入院治疗的120 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60 例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60 例给予泛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止疱、结痂、止痛时间及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治疗组有效率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神经痛者有7 例(11.67%),而对照组有19 例(31.67%),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治疗组出现胃肠道不适2 例,头痛3 例,血压轻度升高1 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4 例,均未影响治疗.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昔洛韦较单用泛昔洛韦常规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明显,可以使皮疹消退快,缓解疼痛迅速,疗程缩短,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郭健;杨伯艳;李卫平;周桂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0 年1 月~2011 年1 月,笔者所在科室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0 例患者中治愈18 例,占90%;好转1 例,占5%;无效1 例,占5%.结论 该手术方式易操作,创伤小,不影响面部美观,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作者:赵文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力衰竭患者43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43 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3 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81.4%)和心肌缺血(53.5%),以呼吸困难(39.5%)及咳嗽、咳痰(25.6%)为主要首发症状.经积极治疗,总体好转率为83.7%. 结论认识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卓东;唐秀革;花冠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无痛肠镜检查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

    目的 观察无痛肠镜检查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并记录562 例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用药前后心率、血氧饱合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无痛肠镜检查时存在心率、心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现象,并且静脉穿刺点疼痛、术中呃逆、头晕、腹胀、腹痛等,予相应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无痛肠镜存在多种不良反应,但在专业麻醉师、肠镜检查医师的配合、处理下,不会发展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作者:张野;王福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方法 134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7 例,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胶体次枸橼酸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应用雷尼替丁、胶体次枸橼酸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4 周后观察疗效,同时随访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奥美拉唑等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雷尼替丁等四联疗法,复发率低于雷尼替丁等四联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斌华;杨德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