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

黄汉生;杨兰平

关键词:耐药性乳腺癌, 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摘要: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58 例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吉西他滨1000 mg/m2 静脉滴注,第1 天和第8 天;奥沙利铂针100 mg/m2,第2 天,21 d 为1个疗程,2 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病情做评估.结果 58 例患者中CR6 例(10.34%),PR 21 例(36.21%),SD 26 例(44.83%),PD 5 例(8.62%),总有效率为46.55%.缓解期为(4.6±3.4)个月,1 年生存率为62.07%(36/58).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联合治疗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反应.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好,副作用小,临床上值得推广.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护理不良事件,采用PDCA 循环法进行科学的管理,有效保障患者安全.PDCA 循环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是英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缩写.将PDCA 循环运用到护理不良事件管理.通过运用PDCA 循环法使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规范.

    作者:黄琴;左学平;陈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β-HCG、孕酮联合检测在判断先兆流产预后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血β-HCG、孕酮联合检测在判断先兆流产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统计269 例患者的β-HCG、孕酮值与先兆流产预后的关系,归纳先兆流产与继续妊娠、流产、异位妊娠的β-HCG 值及孕酮值的区别.结果 本研究的59 例孕酮值低于5 ng/mL 以下的患者,有50 例流产,9 例宫外孕.结论 联合检测β-HCG 和孕酮可以更早、更准确地判断先兆流产的预后,优于单独检测血清β-HCG 或孕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家平;马云;王立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力衰竭患者43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43 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3 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81.4%)和心肌缺血(53.5%),以呼吸困难(39.5%)及咳嗽、咳痰(25.6%)为主要首发症状.经积极治疗,总体好转率为83.7%. 结论认识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卓东;唐秀革;花冠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RAPD法构建黑水缬草基因组DNA指纹图谱

    目的 采用RAPD 技术对黑水缬草、缬草、毛节缬草及黄花败酱等4 种药用植物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并获得清晰可靠的DNA 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植物基因组DNA 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4 种供试材料基因组DNA,以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 结果4 种供试材料DNA 指纹图谱具有共同的位点,但又有各自的特征性位点.结论 RAPD 法能有效的将4种药用植物区分开.

    作者:杜永强;李姗姗;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护理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2 例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心理护理,饮食进行科学的指导,增加药物护理,加强患者自身锻炼,观察患者肢血运行情况,对出院的患者进行指导.结果 术后22 例患者均反映四肢的不适感有所缓解,均恢复正常,1 例患者术后1 个月出现症状反复现象,2 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术后3 个月再次出现怕冷、麻木. 结论精心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毛鸿欣;潘志华;罗爱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干预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156 例门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遵医行为分组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常规心理护理组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低于针对性护理干预组(P < 0.01).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从性不良的相关因素,需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以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小华;徐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口腔科感染控制与护理员培训的探讨

    目的 为降低护理员在护理过程中自身的损伤,保障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加强口腔科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对护理员岗前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总结口腔科几年来在感染控制和护理员培训方面的做法和心得,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护理员的现状.重点阐述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结果 通过素质教育和岗前培训,提高了口腔科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通过对护理员的素质教育和岗前培训,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普遍地提高医院口腔科护理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表达分析

    目的 分析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牙周病指数6 ~ 7)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28 例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入选对象均接受腰椎密度、双侧股骨上端BMD、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测定,并与31 例同期就诊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牙周病指数4 ~ 5)和27 例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同龄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 重度牙周病组的腰椎L1~4 和左、右股骨Neck 的BMD 测定值均明显低于牙周病组和对照组,而血清BGP 和AKP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后两组(P 均< 0.05). 结论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存在着明确的身体各部位BMD 测定值下降,同时各项骨转换指标明确增加.

    作者:张力;朱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微创手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148例

    目的 总结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2000 年1 月~2010 年12 月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70 例,随机选取148 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微创剥脱为主进行治疗;另122 例行传统的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等.结果 两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在复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患者平均切口长度/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理想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黄双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玉竹与黄精的辨别使用

    药材流通市场中鱼龙混杂,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者有之,以假乱真者有之.在各级医疗机构内,如何辨别使用道地药材,成为从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作者:胡光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生血宁片治疗甲亢患者使用他巴唑后白细胞减少

    目的 观察生血宁片对甲亢患者使用他巴唑治疗后白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用他巴唑治疗后白细胞减少了的90 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 例,给予生血宁片治疗;对照组45 例,给予维生素B4 和鲨肝醇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值、血小板值差异. 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 周和4 周后白细胞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组的血小板值在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4 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生血宁片能有效治疗甲亢患者用药后白细胞减少,其机理与其刺激造血细胞增值,动员释放粒细胞,抗氧化保护骨髓细胞,调节免疫功能有关,从而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作者:谢海鹰;郑承红;徐洁;高明松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9~2010 年收治31 例患儿,其中1~5 岁25 例,6~7岁6 例.观察皮肤红斑触痛,眼及口周裂纹,红斑蔓延全身,发生松弛型大疱、皮肤剥脱、尼氏征阳性伴有发热,给予足量抗生素、激素及对症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31 例住院患儿经过7~14 d 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主要诊断准确,及时治疗有效护理是预防感染是关键措施.

    作者:初美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贝那普利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65 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55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Ⅰ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Ⅱ组给予吡格列酮,Ⅲ组同时给予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治疗时间为12 周.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尿蛋白量、尿β2- 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UAER、Upr、β2-MG 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其他两组比较,Ⅲ组Scr、UAER、Upr、β2-MG 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此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吴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通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方法 60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40 例,女20 例,年龄2~12 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 组)、雷米芬太尼组(RF 组)两组,每组30 例.两组均用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诱导麻醉,SF 组诱导用舒芬太尼1μg/kg,继之泵入舒芬太尼2~3μg/(kg·h);RF 组诱导用雷米芬太尼2μg/kg,继之泵入雷米芬太尼0.1~1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吸入七氟醚,间断静推维库溴铵.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与T0 比较,两组患者T4、T5 HR 明显增快(P < 0.05),T1、T3、T4 MAP 下降(P < 0.05);苏醒情况:SF 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较RF组长(P < 0.01),RF 组躁动发生率较SF 组高(P < 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尼静吸复合麻醉均能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提供安全、快捷的快通道麻醉.

    作者:孙家良;王晓玲;孙宗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分析

    目的 评价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220例受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200 mL/d.对照组静滴200 mL 生理盐水,共7 d.观察血浆谷氨酰胺浓度、肠黏膜损伤程度、血浆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谷氨酰胺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肠黏膜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 ;血浆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经静脉输入后能显著提高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明显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损伤程度,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机体氮的丢失,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贵红;王晓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药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药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归纳总结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药房工作多年来发现的药患矛盾,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 药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够端正、观念陈旧、药师与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沟通、患者不合理的要求是药患矛盾产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转变药师观念、加强药房管理提高药师专业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药师与医务人员和患者间加强沟通是防范药患矛盾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西咪替丁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对红霉素引起的小儿消化道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 年3 月~2010 年7 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室94 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 例.两组患儿均静脉滴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红霉素静滴前应用西咪替丁.结果 治疗后47 例观察组患儿当中,有9 例存在消化道副反应,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率约为19.15%;47 例对照组患儿当中,有37 例存在消化道副反应,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率约为78.72%.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西咪替丁对于红霉素所引起的小儿消化道副反应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曾庆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依达拉奉30 mg+ 生理盐水100 mL 中静滴,每日2 次,连用2 周,2 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2 周后评价依达拉奉疗效,治疗组治愈7 例,显著进步9 例,好转8 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治愈3例,显著进步7 例,好转6 例,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常规治疗,是消除自由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本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目的 分析进行干预及健康教育的效果,总结干预及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两个社区,一个开展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以这个社区的糖尿病患者为实践组;以另一个社区为对照组.一年后进行效果评定及方法总结. 结果实践组在病情控制及新增患者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有效防控并发症的发生或恶化.

    作者:陈妙珊;李春红;黄惠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两种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愈率及输卵管复通情况,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两种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输卵管复通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组别患者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好.

    作者:方晏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