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张鹏;曾维;郑凤霞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 护患纠纷, 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7 起护患纠纷、投诉的原因.结果 27 起护患纠纷、投诉的主要原因为护患沟通不足7 起(25.92%);服务态度不满5 起(18.52%);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强5 起(18.52%);候诊时间长3 起(11.11%);患者自身因素3 起(11.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2 起(7.41%);就诊环境及设施2 起(7.41%).结论 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护患沟通,是解决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玉竹与黄精的辨别使用

    药材流通市场中鱼龙混杂,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者有之,以假乱真者有之.在各级医疗机构内,如何辨别使用道地药材,成为从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作者:胡光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52例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从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 例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病例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老龄、侵入性操作、有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差等.结论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警惕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激素,从而减少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及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具体应用,总结腹腔镜今后在妇科手术中的发展.方法 根据目前有关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的相关论著及某医院近3 年来在腹腔镜下完成的黄体破裂、输卵管卵巢脓肿、异位妊娠等共80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此得出有关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与发展的相关结论.结果 80 位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了手术,并且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在妇科急腹症中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92 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早晨顿服非洛地平缓释片2.5 mg,采用逐渐增量的方法,大剂量为10 mg/d,疗程4 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情况,观察用药前后血生化指标.结果 服药4 周后,血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92 例患者中显效64 例(69.57%),有效20 例(21.73%),总有效率达91.30%(84 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及电解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降血压药物.

    作者:叶子彬;伍俊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6 年3 月~2009 年9 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的60 例SSS 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50 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24 h的总心率、高心率、低心率和平均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律失常主要以显著窦性心动过慢、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停搏等为主.动态心电图的诞生提高了心电图的临床检测价值,在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能力上比普通心电图提高10 倍以上,故将它作为诊断SSS 的首选方法.

    作者:由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58 例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吉西他滨1000 mg/m2 静脉滴注,第1 天和第8 天;奥沙利铂针100 mg/m2,第2 天,21 d 为1个疗程,2 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病情做评估.结果 58 例患者中CR6 例(10.34%),PR 21 例(36.21%),SD 26 例(44.83%),PD 5 例(8.62%),总有效率为46.55%.缓解期为(4.6±3.4)个月,1 年生存率为62.07%(36/58).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联合治疗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反应.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好,副作用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黄汉生;杨兰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HPLC法测定小儿泻痢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小儿泻痢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HPLC 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1% 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HPLC 法能准确测定芍药苷含量,芍药苷进样量在0.1632~0.8160 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 为0.57%(n=6).结论 建立的HPLC 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泻痢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英镨;莫武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电图在血管性痴呆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血管性痴呆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 年1 月~2010 年6 月在笔者所在科室门诊及住院的82 例VD 患者进行EEG 检查并记录,分析EEG 与简易智能测定量表评分的关系.结果 82 例VD 患者中EEG 结果异常者75 例(91.5%),其中轻度异常者62 例(75.6%),中度异常者12 例(14.6%),EEG 表现为低幅慢α活动占优势,α节律频率变慢,指数减少,各极间有弥散的低幅θ波及额叶中央区较多的中、高幅δ波,部分表现有少量低幅β波;重度异常者8 例(9.8%),EEG 表现为低、中幅的θ活动占优势,各极间有较多的中、高幅δ波,有慢波呈阵发性发放.EEG 与MMSE 的关系显示,VD 患者MMSE 评分越低,其EEG 异常程度越重.结论 EEG 作为脑功能检测的重要手段,可直接反映VD 患者的脑细胞功能水平和受损程度,用以帮助判断痴呆的严重程度,以便于临床医生对VD 早期诊断,尽早预防.

    作者:郭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5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 年4 月~2011 年1 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应用充填式疝补片治疗成人155 例腹股沟疝患者.结果 155 例患者中,随访6 个月~3 年,无明显疼痛,无切口感染,无睾丸萎缩,无阴囊血肿,无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合理,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很低,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式,特别是对于巨大疝及复发疝更有优势.

    作者:何川;陈磊;蔡波;吴国猛;李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去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去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37 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采用去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恢复良好18 例,中残4 例,重残6 例,植物样生存3 例,死亡6 例.结论 去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元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尿流动力学检查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异常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已确诊的23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记录相关参数和临床资料.结果 对比显示患者组残余尿量、初始尿意容量、膀胱容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 < 0.05),但大尿流率、大逼尿肌收缩压明显下降(P < 0.01).结论 尿流动力学检查是对DCP 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的手段,尽早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并且可以据此进行针对性治疗,对预防膀胱功能恶化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璧钗;林东;林哲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PDCA循环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护理不良事件,采用PDCA 循环法进行科学的管理,有效保障患者安全.PDCA 循环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是英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缩写.将PDCA 循环运用到护理不良事件管理.通过运用PDCA 循环法使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规范.

    作者:黄琴;左学平;陈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主体之一,在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阐述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工作.

    作者:王影;曹霞;李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99mTc-MIBI-SPECT与18F-FDG-PET对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比较

    目的 探讨99mTc-MIBI-SPECT 与18F-FDG-PET 在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比较.方法 CT 诊断为肺结节占位性病变的66 例患者,利用GE 公司的Millenium Vg 设备,通过99mTc 标记的MIBI 作SPECT 显像,2 d 后作18F-PET 正电子成像,术后作病理切片定性与两种检查结果的比较.结果 ≤ 2 cm 的肺结节性病变患者中,PET 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SPECT 高,> 2 cm 的肺结节性病变中SPECT 显像和 18F-PET 正电子成像两者在准确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 2 cm的肺结节性病变可优先考虑SPECT 检查而不必作昂贵的PET 检查.

    作者:罗迎春;邹德环;朱旭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孕12~18 周时,采用宫颈环扎术,术前术后给予防感染及防宫缩安胎处理.结果 52 例行宫颈环扎术的孕妇,妊娠达37~38 周者9 例,占17.3%;38~40 周者38 例,占73%;大于40 周者5 例9.7%.均获得活婴.结论 宫颈环扎术能够有效防治宫颈机能不全导致的习惯性流产.

    作者:李紫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部队急进高原驻训卫勤保障工作的特点和相应对策

    目的 探讨部队急进高原驻训卫勤保障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高效优质的保障部队未来大规模、长时间高原驻训任务提供依据.方法 把握整体,完善各项组织工作是基础;认真仔细,做好多种准备工作是条件;分清阶段,落实具体卫勤保障工作是手段.结果 确保全体官兵在急进高原驻训途中及高原驻训期间的身心健康,2 个月的驻训期间内无一例非战斗减员,高效优质的完成驻训任务.结论 组织得当、准备充分、保障有力的卫勤保障工作对于部队顺利完成未来大规模、长时间的高原驻训任务必不可少.

    作者:梁海君;陈玉顺;汤忠国;王熠;赵敬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无痛肠镜检查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

    目的 观察无痛肠镜检查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并记录562 例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用药前后心率、血氧饱合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无痛肠镜检查时存在心率、心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现象,并且静脉穿刺点疼痛、术中呃逆、头晕、腹胀、腹痛等,予相应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无痛肠镜存在多种不良反应,但在专业麻醉师、肠镜检查医师的配合、处理下,不会发展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作者:张野;王福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刺激性干咳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刺激性干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刺激性干咳的23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20 例,对照组110 例,两组均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对观察组用2% 的利多卡因5 mL 加生理盐水20 mL 雾化吸入,每日1 次,连用3 d;对照组用美沙芬15 mg 口服,每日3 次,连用3 d.结果 230 例患者中,观察组3 d 止咳80 例,症状减轻22 例,无效18 例;对照组3 d 止咳35 例,症状减轻50 例,无效25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刺激性干咳效果显著.

    作者:刘开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与CT表现

    目的 探讨CT 与X 线检查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 2009 年12月收治的肋骨肿瘤或肋骨肿瘤样病变患者50 例,行CT 与X 线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单纯行X 线的50 例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良性病变32 例,其中12 例为骨岛,9 例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例,骨感染病变4 例.恶性病变18 例,其中骨巨细胞瘤4 例,骨髓瘤4 例,转移瘤10 例.确诊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良性的肋骨肿瘤境界清晰,病灶有明显周围硬化,无软组织肿瘤和骨膜反应.恶性肋骨病骨皮质大多破坏中断,有软组织肿瘤和骨膜反应,病变以破坏为主,呈较轻的膨胀反应.临床应把X 线和CT 的检测应用于肋骨肿瘤和肋骨肿瘤样变的诊断中,依据临床特点,针对良恶性病变的共性和差异,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确诊率.

    作者:彭月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白花丹提取物对CCl4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花丹提取物与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白花丹组、复方丹参滴丸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均用四氯化碳油剂皮下注射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第8 周处死动物,以测定血清谷丙氨酸转换酶、谷草氨基酸转换酶活性、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总胆红素的含量作为指标观察白花丹提取物和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肝脏损害和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结果检测表明白花丹提取物和复方丹参滴丸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中ALT、AST、TBIL、HA、LN、CIV、PC Ⅲ的含量,与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 .白花丹组与复方丹参滴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 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和白花丹提取物都有减轻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增强实验性大鼠抵抗CCl4 致慢性肝损伤能力和抗肝纤维化能力,其中白花丹提取物的作用更显著.

    作者:刘雪梅;赵铁建;韦燕飞;黄振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